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检测高三物理试题注意: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 (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的放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 B.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C.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D.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如图所示,两木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现以水平拉力F拉B没有拉动,则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B.A、B间有静摩擦力作用C.B与桌面间不存在静摩擦力作用D.若撤去外力F后,则A与B、B与桌面间都有摩擦力3.如图为武直-20直升机,它是我国自主研发的10吨级通用直升机,最大飞行速度可达300千米/小时,作战半径大于400千米,实用升限6000米,最大起飞重量大于10吨,最大航程约800千米。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武直-20减速下降过程中,飞行员处于超重状态B.武直-20匀速上升过程中,座椅对飞行员的支持力与飞行员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300千米/小时”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D.“吨”、“米”均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4.台灯的灯头与灯座通过一根能弯曲的白色塑料细杆相连,甲、乙、丙三个图中白色塑料细杆的弯曲程度各不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细杆对灯头的作用力最小 B.丙图中细杆对灯头的作用力最大C.乙图水平地面对台灯有摩擦力作用 D.三图中细杆对灯头的作用力一样大5.在2022年浙江省青少年锦标赛中,某同学以的跳高成绩达到了运动健将的标准,经了解,该同学身高,据此可估算出他离地时竖直向上的速度最接近( )A. B. C. D.6.如图,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拉动下,木箱从距滑轮很远处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箱始终在地面上。则整个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C.一直减小 D.一直增大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为4m,可视为质点的小煤块以v0=4m/s的速度冲上传送带的A端,与此同时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做2m/s2的同向匀加速运动,t=1s后,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g=10m/s2,小煤块从传送带A端滑至B端的过程中( )A.小煤块运动全过程的时间为1s B.小煤块运动全过程的时间为2sC.小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为2m D.小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为3m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其速度分别为v和7v,经历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A、B中点时的速度是5vB.经A、B中点时的速度是4vC.从A到B所需时间的中点()时的速度是4vD.在后一半时间所通过的距离比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距离多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9.北京大学教授赵凯华教授说过“加速度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真正掌握的概念…… ”。所以对于加速度的认识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下列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三者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C.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越大 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10.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向下滑,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s,那么该消防队员(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8m/s B.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2∶1C.加速与减速过程中平均速度之比为1∶1 D.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11.甲、乙两物体由同一点沿同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4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C.4s末两物体相遇 D.6s内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12.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小球和车厢相对静止,小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对于悬线拉力和车厢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向右加速 B.向左加速C. D.第ⅱ卷 (共60分)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24分1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面拉动的纸带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得到。(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总重力;(2)甲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a所示,则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画出了各自得到的图线,如图b所示,则两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答:_______________;(4)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4.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按如图(a)所示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细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如图(b)所示,其中OA为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某次实验中一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N。(2)在操作过程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有( )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D.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4)图(d)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为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所受到的拉力,则其中___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测得的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四、计算题:共4小题,第15题8分,第16题8分,第17题每题10分,第18题每题10分,共36分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重物拉住,人保持静止。若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求:(1)绳子对重物的拉力多大?(2)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多大?16.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着公路向东行驶,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在汽车前与汽车同方向匀速运动。当汽车与自行车相距44m时开始以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刹车,求汽车与自行车何时何处相遇。17.一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当拉力F=42 N时,物体向上的加速度a=4.0 m/s2,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1)物体的质量m为多大?(2)物体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2 s内的位移和2 s末的速度分别为多少?18.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质量,沿倾角的山坡匀加速滑下,经过的时间速度由增加到,,求:(1)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沿山坡下滑的距离和加速度大小;(2)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检测高三物理答题卡姓名 座号考号一二、选择题1 [A] [B] [C] [D] 4 [A] [B] [C] [D] 7 [A] [B] [C] [D] 10 [A] [B] [C] [D]2 [A] [B] [C] [D] 5 [A] [B] [C] [D] 8 [A] [B] [C] [D] 11 [A] [B] [C] [D]3 [A] [B] [C] [D] 6 [A] [B] [C] [D] 9 [A] [B] [C] [D] 12 [A] [B] [C] [D](三、非选择题(每空3分)13.(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14.(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15题(8分))(41题(20分))(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高三物理答题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