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好的故事》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 《好的故事》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好的故事 分层练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削皮 瘦削 削铁如泥
B.参加 人参 参差不齐
C.解散 发散 天女散花
D.差别 差错 鬼使神差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预告 烟草 烟雾 昏沉
B.凌乱 投郑 陡峭 急燥
C.解撒 隔和 退缩 徒然
D.浮动 搁置 橙碧 火焰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4.《好的故事》节选自鲁迅先生的 ( )
A.《呐喊》
B.《故乡》
C.《狂人日记》
D.《野草》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
A.我们坐着游轮,荡漾在广阔的海面上,海浪不断地向我们扑来。
B.我仰起头望着这满天闪烁的星辰,它们似笑,又似在向我招手。
C.瀑布没有被岩石征服,它不断地被撕破,又不不断地融和在一起。
D.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6.关于《好的故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篇小说。
B.通过对梦中“好的故事”的描绘,表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
C.《好的故事》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
D.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石说,《好的故事》文字精美,联想新颖,构思独特。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7.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这故事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cuò zōng(       )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chéng bì(       )清新的江南水乡,百花竞放的山野风光,勤劳朴实的农夫村妇,时聚时散的河中倒影,水中的 píng zǎo(       )游鱼,诸影诸物,随着每一打桨同河水一起荡漾,不断jiě sàn(        )、摇动、扩大、融和、tuì suō(       )、复原。边缘都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瑰丽多姿,令人爱恋。
8. 课文内容回顾。
《好的故事》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在     的矛盾中,启示人们            ,实现           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                    。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9. 按要求写句子。
(1).我(    )了眼睛,向后一(     ),(     )在椅背上。(在句子中填入合适的动词,并用上连续的三个动词仿写一句话。)
                         
(2).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这个句子将      比作      和      。请你也仿照着写一写:     像       ,而且       似的                。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10.课外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 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句子中的“似乎”和“确凿”矛盾吗?为什么?
                                    
(2).理解句子。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的声音      ,说明它们给泥墙根一带带来了无限的     ,表现了“我”的     心情。
(3).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第1自然段总写百草园的情况,点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表明“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与留恋之情。(    )
(2)第2自然段主要描写了“我”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
(3)“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在文章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4)用两个“不必说……”写百草园的整体情况,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前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后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动物。(    )
(5)第2自然段除描写景物,还写了四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
(6)选文第2自然段采取了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动到静、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做了有层次的描述。(    )
(4).画“ ”的句子运用多种感官来描写事物,请你从多角度出发分析一下画线句子的特点。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C
2.A
3.B
4.D
5.A
6.A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7.(1). 错综(2). 澄碧(3). 萍藻(4). 解散(5). 退缩
8. (1). 希望与失望(2). 毁掉“昏沉的夜”(3). 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4).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对理想的热烈憧憬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9. (1). 闭(2). 仰(3). 靠(4). 妈妈轻轻推开我的房门,走了进来,将一杯热牛奶放在我的书桌上。(5). 美的人和事(6). 云锦(7). 奔星(8). 满天的云朵(9). 棉花(10). 绵羊(11). 追逐嬉戏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10. 1. 不矛盾。作者最后一次见百草园都已经隔了七八年了,所以用“似乎”。而回忆起儿时的快乐时光,百草园又历历在目,所以用“确凿”。2. (1). 拟人2. (2). 悦耳2. (3). 乐趣2. (4). 快乐3. (1). √3. (2). √3. (3). √3. (4). ×3. (5). √3. (6). ×4. “碧绿”是运用视觉来描写菜畦的可爱的,“光滑”是运用触觉来描写石井栏的,“高大、紫红、肥胖、轻捷”也是运用视觉来描写皂荚树、桑椹、黄蜂和叫天子的,描写鸣蝉运用的是听觉。作者运用多种感官,写出了百草园动物、植物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