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五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抚州市五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西省抚州市五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共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25外卖大战”:挑战还是机遇?
进入2025年7月份,连续两个周末,外卖平台的补贴大战再次席卷消费市场。美团、京东、淘宝闪购轮番抛出大额优惠券,“0元奶茶”“半价正餐”的诱惑让消费者趋之若鹜,平台订单量屡创新高,骑手日收入动辄突破五百元——这场看似多赢的商业盛宴背后,藏着资本逐利的狂欢,更掩着难以忽视的社会隐忧。当我们为低价外卖欢呼时,更该看清这场大战撕开的行业病灶与民生困局。
问一:补贴盛宴,谁在买单谁在狂欢?
平台公布的数据总是光鲜;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突破1.5亿,京东、淘宝闪购创下历史峰值,40万众包骑手日入超500元。消费者晒出的“0元订单”截图里,满是薅羊毛的喜悦。但这场盛宴的账单,从未真正由平台独自承担。
翻开平台财报不难发现,所谓“补贴”不过是财务报表上的“市场推广费”,最终会以两种方式转嫁:一是挤压商家利润空间,某连锁餐饮品牌负责人透露,参与平台活动后,门店实际利润率从18%降至9%,“不参与就没流量,参与了几乎白干”;二是透支骑手权益,表面上骑手收入激增,实则是“以命换钱”——为冲单量,骑手日均配送时长从8小时增至12小时,闯红灯、逆行成了常态,7月以来全国外卖骑手交通事故率同比上升23%;更值得警惕的是,补贴造就的虚假繁荣正在扭曲消费认知。当消费者习惯了“3元喝奶茶”“5元吃正餐”,实体餐饮的合理定价反而被视为“暴利”。北京某社区面馆老板无奈关闭门店;“顾客嫌15元一碗的牛肉面贵,转头去买8元的预制菜外卖,可他们忘了,我的面里是新鲜牛肉,不是添加剂调的汤。”
问二:即时零售,是创新还是内卷?
平台将“外卖大战”包装成“即时零售革命”,宣称解决了“现在就要、附近就有”的需求。但深究之下,这场革命不过是资本对存量市场的极致压榨,而非真正的增量创造。传统电商与即时零售的本质区别,被平台刻意模糊。前者通过规模化降低流通成本,让偏远地区也能买到全国商品:后者则是将社区便利店的交易挪到线上,用30分钟送达的噱头,收取商家20%—30%的佣金。上海某便利店店长算了笔账:线上订单占比从30%升至60%,但净利润反而下降12%,“平台抽成太高,我们只能减少鲜食供应,换成保质期更长的预包装食品”。
所谓“激发新增需求”更像自欺欺人。消费者忽然想吃雪糕的即时需求,本可通过下楼买支冰棍满足,既锻炼身体,又能支持社区商业。而即时零售将这种需求绑架到线上,不仅增加了包装垃圾—7月全国外卖餐盒废弃物达18万吨,更让社区小店沦为平台的“前置仓”,失去了邻里社交的公共属性。当小区里的便利店变成只接订单的仓库,消失的不只是烟火气,更是社区共同体的连接纽带。
问三:监管困局,如何叫停这场危险游戏?
外卖大战的愈演愈烈,暴露出 ① 。现行《电子商务法》对“即时零售”的定义模糊,平台与骑手的法律关系始终悬而未决,商家与平台的议价权更是天差地别。
要破解困局,需从三个维度发力:一是规范平台行为,应立法规定平台补贴不得低于成本价的80%,禁止用“低价倾销”扼杀市场活力: ② ,建立骑手最低工资标准与社保缴纳制度,将配送时长与道路限速挂钩,杜绝“超时罚款”倒逼违规;三是保护实体商业,对社区小店实行佣金减免政策, ③ 。
更关键的是,社会需要重建对“合理利润”的尊重。当我们为外卖小哥送上五星好评时,也该想想:为什么一碗热乎饭不能卖个公道价?为什么便利店店员不能有体面收入?为什么平台可以拿走最大块蛋糕,却让商家与骑手承担所有风险?
问四:……
资本的游戏总有终场。2019年的外卖大战以“二选一”垄断收场,最终消费者为涨价买单:2025年的这场大战,若任由其发展。结局只会更糟——商家倒闭潮、骑手失业潮、社区商业空心化,最终留下一地鸡毛。
或许,我们该给这场大战按下暂停键。不是否定即时零售的价值,而是要让它回归理性;允许合理利润,保障劳动者权益,尊重消费规律。就像那位延边大学的食堂刘晓梅阿姨所说:“做生意和做人一样,不能只图快,忘了本分。”
当外卖平台不再靠补贴抢市场,而是比拼谁能提供更安全的食品、更合理的价格、更体面的工作;当消费者不再执着于“最低价”,而是愿意为品质与责任买单——那时的外卖行业,才配得上“服务民生”的美名。这场大战终会落幕,但它留下的思考,该刻在每个参与者的心里。
(摘编自新京报《外卖大战:资本狂欢下的真实图景与民生隐忧》)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卖补贴”不过是财务报表上的“市场推广费”,最终将相关费用全部转嫁给商家或骑手承担。这场大战的账单,从未真正完全由平台承担。
B. 为冲单量,骑手每天的配送时长增长了4小时,闯红灯、逆行成了常态,这导致了全国外卖骑手交通事故率上升。
C. 外卖平台将“外卖大战”包装成“即时零售革命”,解决了“现在就要、附近就有”需求。
D. 2019年的外卖大战以“二选一”垄断收场,最终消费者为涨价买单;2025年的这场大战,若任由其发展,依旧会以“垄断—涨价”收场。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卖行业发展需要从业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外卖平台需要比拼谁能提供更安全的食品、更合理的价格;消费者则要为品质与责任买单,而不需要关注商品的价格。
B. 传统电商与即时零售的区别在于:前者通过规模化降低流通成本,让偏远地区也能买到全国商品;后者将便利店的交易挪到线上,以快速送达为噱头收取佣金。
C. 问一中列举北京面馆老板的例子,是为了论证“补贴造就的虚假繁荣正在扭曲消费认知”这一观点,事实论据充分,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D. 文章通过四个问题具体分析了“2025外卖大战”的起因、经过和未来发展,条理清晰,视角多样,对于时事的评析十分透彻。
3. 根据上下文内容,在问三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外卖大战的愈演愈烈,暴露出________。现行《电子商务法》对“即时零售”的定义模糊,平台与骑手的法律关系始终悬而未决,商家与平台的议价权更是天差地别。
要破解困局,需从三个维度发力:一是规范平台行为,应立法规定平台补贴不得低于成本价的80%,禁止用“低价倾销”扼杀市场活力;_________,建立骑手最低工资标准与社保缴纳制度,将配送时长与道路限速挂钩,杜绝“超时罚款”倒逼违规;三是保护实体商业,对社区小店实行佣金减免政策,__________。
4. 根据上下文,问四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什么?请写出一个并简述理由。
5. 结合文本,说明文本在分析“2025外卖大战”时是如何做到“深入浅出”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孩儿面
梁晓声
那天晚上,我在友人家做客。友人乃中年书法家,墨迹很是值钱,其父生前也是一位极有分量的书法家。
正聊着,忽闻敲门声,声称要找“汪铭老先生”,归还一样东西。友人妻开了门,让进一位20多岁的青年。看其衣着气质,山里人无疑。
友人问青年从何处来
答曰从大兴安岭林区来。
问归还什么
青年犹豫不语。
于是友人将青年引入另一房间,指墙上其父遗像说:“我是你要找的人的儿子。而且他只我这么一个儿子。”
青年沉吟半晌,默默从肩上取下布袋,放于桌上。又默默从袋中取出布包,一层、两层、三层,展开三层包裹,现出一块砚来,光润莹洁,精湛浑朴。好一块古色古香的文房之宝!
友人不禁“呀”了一声,急问:“此砚是怎么落在你手中的 ”
青年说:“为了归还,十几年间我专程到北京四五次,寻找它的主人寻找得好苦!今总算寻找到了,我也从此了却一桩心事……不过我现在好渴……”友人立即吩咐其妻:“快沏茶来!”赶紧让坐于沙发,待为嘉宾。
青年饮了几口,讲出下面一段事:22年前,大兴安岭某农场的一个伐木队里,来了一个人,一个神色沉郁、50多岁的劳改分子。
当天,伐木队长向自己手下的30多名伐木工人打招呼:“我看此人,衣物很少,书却挺多,不卑不亢,满脸正气,这年月,蒙受不白之冤的好人不少。咱们谁也不许为难他。”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证明伐木队长的判断不错。一头熊,闯入伐木人家属住的房子。炕上正睡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归还古砚的贵年。熊,就卧在孩子身旁,将嘴巴伏在两只前掌上打盹……
几个小伙子,攥着利斧,要闯入屋里;有人从窗口偷偷伸进去猎枪……他们被那接受改造的人一一拦住了。
他说:“熊在这种时候,一般不伤人。最稳妥的办法,是有人进屋里去,将孩子抱出来……”
他以他所主张的方式救出了那个孩子……他在伐木工们的心目中成了传奇人物。伐木队长公然和他交上了朋友,毫无避讳地和他称兄道弟,还经常请他到家里去喝酒……
一天,他伐木时,碰上了“吊死鬼”——一棵已经伐断的树,被另一棵树半空“扯”住。
他碰上了两棵断树被同一棵树半空“扯”住的险情。
他打准了第三棵的倒势,开动了电锯。
森林里突然刮起一股风。那风起得好疾,好猛。他刚听一声大喊:“闪开!”一抬头看时,两棵断树被刮得脱了依恃,凌空向他压顶砸下来。他还没来得及做出迅速的反应,就被人推出一丈多远,跌倒在雪窝里……参天大树轰然倒下,压着的是伐木队长……
半月后,他离开了大森林。谁也不晓得他将被弄到哪里去,等待他的是凶是吉。
他没有忘记向伐木队长的妻子告别。
他对她说:“你们母子以后的生活肯定会很艰难。我处于这般田地,无法报答你丈夫的救命之恩。也无力周济你们母子。只有这块古砚,是传家之宝,姑且收下吧。有机会变卖掉。可维持三年五载的衣食。”
他双手捧砚,挚诚相赠。她感激涕零,却坚拒不受。
最后,他叹息一声,说:“就算我将它寄托于你们吧。若是哪一天,我的处境略有转变,就让孩子带这块砚去找我。我会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友人及其妻听至这里,不禁四目相视,我看得出,他们内心里都活动着些微妙的想法。
友人嗫嚅地说:“可是,可是我父亲……我刚才告诉过你的,他已经去世了……”青年说:“我母亲也去世了。母亲去世前,再三叮嘱我——将来一定要寻找到这块砚的主人。当年讲好是寄托于我们的,我们就一定要守信用,一定要物归原主。我千里迢迢又来到北京,只是为了归还这块砚。除此没有别的目的。”
友人夫妇,顿时肃然。
青年又说:“允许我再看一眼老先生么 ”
友人愧曰:“当然当然。”
于是青年第二次至遗像前,三鞠躬后,拱手作别。
友人问:“你可知此砚现在值多少钱 ”
青年回答:“3年前曾有人出两万元高价求买。虽家境贫寒,但毕竟是信托之物,不欲换钱。”
友人感慨地说:“这是一块安徽歙县出品的古砚。曾是宫廷之物,归于我家祖上,已传七八代之久。抚之如柔肤,叩之似金声。素享“孩儿面”之美誉。苏东坡曾赞“孩儿面”——‘湿不留笔,滑不拒墨’。可不是区区两万元就能买卖之物啊!”
遂向其妻暗使眼色,其妻领悟,转身取一信相赠,言内有五千元,聊谢归还诚意……青年坚拒不受。
友人说:“请稍候。我为你写一条幅,可愿收下 ”
青年微笑,说这是很高兴收下的。
于是友人铺展纸幅,便用那“孩儿面”细细研墨。研罢,悬笔在手,似一时不知该写什么,侧目向我求援……我沉吟有顷,想出四句话:世人皆图币,君子古心来,孩儿面依旧,朴拙放异彩!友人随声落笔,果然龙飞蛇舞,墨迹不凡!
我望着那青年,心中暗思——好一段古砚情!好一块“孩儿面”!好一位品性古朴未染的青年!
6.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年不远千里来到北京归还古砚,将古砚藏在布袋里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这一细节充分展现了青年的小心谨慎和对古砚的无比珍视。
B. 汪铭老先生曾冒着生命危险从熊口中救下一个孩子。为报答此恩,伐木队长在汪铭老先生伐木遭遇险境时挺身相救,最终牺牲。
C. 当听到父亲要将青年当成亲生儿子一样时,友人与妻“内心里都活动着些微妙的想法”,“微妙的想法”是指害怕青年此来会成为自己的负担。
D. 小说结尾青年拒收五千元,友人只好展纸挥毫,题字相赠,是因为要表达对青年归砚的感谢和对青年美好品质的赞许之情。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孩儿面”是小说的线索,不仅使故事情节得以集中、紧凑地展开,也引出一段感人至深的古砚情,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B. 小说结尾友人的展纸挥毫,题字相赠,“我”的心中暗思,都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具有余韵悠长的效果。
C. 小说运用语言、心理、细节等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使作品呈现出华丽的语言风格。
D. 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我”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
8. “青年”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青年归还古砚是小说主体情节,但小说为什么要花近一半的篇幅写青年讲述往事呢 请结合文本,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主旨三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瞻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瓒、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
(选自《唐才子传·李白传》,有删改)
材料二: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选自唐·孟棨《本事诗·高逸》,有删改)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遂荐A于玄宗B召见C金銮殿D论E时事F因G奏H颂一篇。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益,更加,与《出师表》文中“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的“益”意思不同。
B. 书,书写,与《木兰诗》文中“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的“书”意思不同。
C. 去,离开,与《岳阳楼记》中“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的“去”意思相同。
D. 舍,住宿,与《桃花源记》一文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舍”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母亲梦见长庚星出现而生下了他,因此就用“白”为他取名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
B. 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并让高力士为自己脱靴,而高力士也为李白这种殿前失仪的放荡不羁行为感到羞辱。
C. 李白带着醉意跨在驴上路过县衙门,县令不知是李白;“十分生气,就派人把李白押到公堂上责问知道是李白后又惊又愧。
D. 李白在并州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后李白因受永王一事牵连人狱,郭子仪向皇帝请求解除自己官职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2)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
14. 两则材料对李白与贺知章交往一事起因的记载有何不同 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示长安君【注】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本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王安石出使辽国之前。王安石时年四十岁,此前曾上书变法,但未被采纳。长安君是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是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长安君王文淑的一首赠别诗,因为王安石是以兄长的身份写的,所以题目用“示”字。
B. 颔联“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这些细节透露出王安石与妹妹之间深厚的感情。
C. 颈联中,“尘沙”对“湖海”,“万里行”对“三年隔”,对仗工整;“自怜”与“又作”前后相承,技巧十分高超。
D. 尾联说到了春天,王安石就会写信告诉妹妹自己的归期,这既是对妹妹的宽慰,也含蓄地反映了王安石内心的孤独与彷徨。
16. 首联点明兄妹久别之后重逢。亲人相逢应该高兴,可是王安石却说“怆情”。请结合诗歌分析他因何“怆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青年时代就有“会当水击三千里”的鸿鹄大志和革命气概。《沁园春 长沙》中意思与之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也充分表明他拥有此大志和气概。
(2)《沁园春 长沙》中描写作者旧地重游,引起对往昔不平凡岁月的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2题。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因承载民俗文化而厚重, ① 。
“一年一度又端阳,汩水悠悠屈子殇”。两千多年前,秦军破楚之际,面对 ( )、百姓飘零的大地,诗人屈原悲愤交加,竟“迂腐”地纵身一跃,将一腔爱国情怀化作汨罗江畔的一缕诗魂。两千多年后,我们透过浩翰的历史烟云,在龙舟竞渡和粽叶飘香中抚今追昔,更加为屈原的气节和精神所感动。
我们记住屈原,记住的是他心系黎明、体恤苍生的爱国情怀,刚正不阿、廉洁无私的高尚品格,以及在“路漫漫其修远兮”中“上下求索”、( )的精神和风骨。追梦的路上常常会面临非议和指责,我们谨记屈原所感,以“虽九死其犹未悔”提醒自己,要坚守理想,通过奋斗和拼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 ,但精神长存。我们以各种方式平吊屈原、纪念屈原,因为他不仅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个标志和符号,是我们热爱和崇敬的对象。这位英雄般的爱国诗人,用一生饯行自己保家卫国的使命,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他的诗歌源远流长,为后代留下了诸多感怀和沉思。
诗歌是浪漫飘逸的, ③ ,它的力量正穿越千年奔腾而来。
我们应记住用生命将“家国情怀”写进中国人词典的诗人屈原,在纸墨书香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唤醒文化的力量,让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和滋养更多人。
18. 下列选项中双引号内的词语感彩变化类型与文中有下划线的“迂腐”一词不同的是( )
A. 这个孩子很“调皮”,满脑子新奇的想法,每天都在做新实验。
B. 他的艺术作品都是对前人“亦步亦趋”地模仿,至今仍未突破。
C. 年轻人的“叛逆”有时并不会带来恶果,反而能推动社会进步。
D. 母亲节那天他用“笨拙”的方式向母亲表达了自己的爱与感激。
19. 选文的第二、三、四段中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三处并加以改正。
20. 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中考结束,我们迎来长假。许多同学假期阅读活动丰富,有读经典名著的,有提前读高中课本的,有借旅行阅读城市或风景名胜的,还有读懂了之前亲人或师友某个行为包含的苦心的……
请结合自身的体验与感悟,以“我的假期阅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5)不得套作、抄袭。
【答案】1. B 2. A
3. ①. 监管体系的漏洞 ②. 二是保障骑手权益 ③. 保留社区商业活力
4. 问题:游戏散场,如何收拾残局?(或:混乱收场,将如何理性应对?)
理由:①下文第一段预测了如若任由发展,外卖狂欢未来的结局将是“一地鸡毛”。②接下来第二层次提出了我们该如何回归理性,积极应对,才是正确发展方向。
问题:游戏散场,如何收拾残局?(混乱收场,将如何理性应对?)
理由:①原文下文第一段明确“2025年的这场大战,若任由其发展,结局只会更糟——商家倒闭潮、骑手失业潮、社区商业空心化,最终留下一地鸡毛”,即已预测“终局”的负面走向,与问题中“终局已现”呼应。②下文第二段提出“我们该给这场大战按下暂停键……让它回归理性:允许合理利润,保障劳动者权益,尊重消费规律”,即针对“终局”提出“回归理性”的对策,与问题中“如何回归理性”呼应,符合文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
5. “深入”:①全文结构层层递进,文本整体划分为四个问题,深入推进。②每个分论点深刻剖析问题,分条缕析,针对性和逻辑性强,一针见血直指事件的本质,做到了“深入”。③探讨社会弊病,透过“狂欢”的表象,深刻挖掘社会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浅出”:①用大众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如“0元奶茶”等补贴现象,以及北京面馆老板因消费者偏爱低价预制菜而关店等具体案例。②用通俗语言还原行业现状,让读者直观理解“2025外卖大战”的真实面貌,做到了“浅出”。
【答案】6. B 7. C
8.
①谨守信用,仅为当年的一句托词,青年千里迢迢归还古砚。
②坚持执著,青年十几年间,千里迢迢专程到北京四五次归还古砚。
③心存感恩,只因汪铭当年从熊口救过自己,青年一心只为归砚报恩,临走还不忘向老先生遗像鞠躬作别。
④质朴淡泊,无论是别人出高价求购“孩儿面”,还是友人以钱酬谢,青年都不为所动。
9.
①从故事情节看,使故事内容丰富充实,前后贯通。这段往事是对古砚来历的必要交代,这才有了小说归还古砚的故事。
②从人物形象看,丰富了人物形象。插叙内容表现出上一辈人的勇敢、智慧、朴实、牺牲、友爱的精神品格。
③从思想主旨看,突出了小说人情美的主题。这段古砚情,蕴含着作者对人与人之间朴实友爱精神的赞美之情,丰富了小说内涵。
【答案】10. BDF
11. D 12. B
13. (1)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
(2)(贺知章)还未读完,就屡屡赞叹,称李白“谪仙”。
14. ①材料一记载李白把自己所作的诗投递给贺知章看。
②材料二记载贺知章听说李白的声名,先去旅馆探访他。
【答案】15. D 16. “怆情”是伤感之意。
①首联说“老去相逢”,兄妹离别多年,相逢时年华已逝,岁月沧桑,令人伤感。
②颈联说“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兄妹多年不见,好不容易相聚,可王命在身,很快又要离别。相聚时光太短暂,令人伤感。
③王安石年已不惑,可是变法大志还未实现,难免有壮志难伸之感,情绪低落。
17.【答案】 ①. 到中流击水 ②. 浪遏飞舟 ③. 携来百侣曾游 ④.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⑤. 漫江碧透 ⑥. 百舸争流
【答案】18. B 19. “浩翰”改为“浩瀚”;“黎明”改为“黎民”;“拼博”改为“拼搏”;“平吊”改为“凭吊”;“饯行”改为“践行”。
20. 第一处:国破家亡、山河破碎、国已不国(“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不给分。)
第二处:不避艰险、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永不言弃、不屈不挠
21. 修改为:因为他不仅是我们热爱和崇敬的对象,还是(更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个标志和符号。
22. ①因纪念诗人屈原而深沉
②屈原虽逝
③也是刚劲强大的
23.略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北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