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 )A.速度 B.响度 C.音色 D.音调2.噪声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列属于在人耳处控制噪声的是( )A.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B.公路两侧安装隔音板C.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 D.小区内禁止鸣笛3.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C.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感觉喉头振动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再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4.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C.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洁牙齿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5.下列有关声音的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拨动它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B.乙图中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从左到右音调变低C.丙图中改变吸管中的空气柱的长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色D.丁图中改变用力的大小敲击鼓面可改变其振动幅度6.兴庆公园位于古都西安城墙外东南角的咸宁路上,该公园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址公园。关于公园里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色的枫叶吸引了无数游客,枫叶成红色是因为枫叶吸收了红光B.城墙上的景物在护城河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C.雨后,湖面上方架起一道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D.清晨,透过树叶上的露珠,能清晰地看到叶子的叶脉,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7.“白炽灯照亮20世纪,而LED灯将照亮21世纪”,LED光源以极小的电能消耗,超长的使用寿命正全面取代传统的白炽灯和日光灯等光源,科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已发明了红色和绿色LED光源,但有一种颜色的LED光源却困扰了人类数十年,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颜色的LED光源的发明才使人类获得了能照亮世界的白色光源。“这种颜色的LED光源”指的是( )A.紫色LED光源 B.蓝色LED光源 C.橙色LED光源 D.黄色LED光源8.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白光9.日晷是一种古代计时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来确定时间。下列选项中所描述的两个现象与日晷原理相同的是( )A.坐井观天、杯弓蛇影 B.雨后彩虹、金星凌日C.镜花水月、水中倒影 D.一叶障目、小孔成像10.如图,用三棱镜对太阳光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由多种色光组成B.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可以适当增加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C.彩色光带以外不存在其它的光D.彩色光带的下方的颜色是紫色11.下列光现象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 )A.在不同方向都能看见点燃的蜡烛火焰B.全班同学都能看见教师黑板上的字C.阳光穿过树林D.太阳光照在玻璃片形成刺眼的光束12.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及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B.自行车尾灯是靠光的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C.丢弃的矿泉水瓶容易引起火灾,是因为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能会聚阳光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不经过焦点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球面镜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医生检查耳道戴一个凹面镜,是为了观察范围更大一些C.在手电筒里,要把小灯泡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D.太阳灶中,要把被加热的物体放在凸面镜的焦点处14.下图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B.C.D.15.每年夏天,在全国都会发生学生游泳溺亡事件。河水看上去好像很浅,但一脚踩下去,会有一种“踏空”的感觉,这是因为河水的实际深度比看上去要深,原因是( )A.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B.发生了光的折射C.发生了光的反射 D.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改变16.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A.B.C.D.17.五行相生克强调了水克火,但是水结冰后却能生火。把冰块磨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形状,就能利用太阳光生火,这个技能有时候还能救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磨冰生火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磨好的冰只对平行的太阳光有会聚作用C.磨冰生火利用了光的折射 D.磨冰生火利用了光的反射18.有关红外线、紫外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温度高,则向外辐射出的红外线多B.为了促进骨骼的生长,人体需要照射极大量的紫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在医院常用紫外线来灭菌19.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表示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是( )A.a、c B.b、c C.c、d D.a、b、d2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一束水平激光装置,在透镜右侧竖直的光屏上观察到一光斑。若只移动光屏,下列关于光斑移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竖直向上移动时,光斑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上移动时,光斑向下移动C.水平向左移动时,光斑向上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时,光斑向下移动二、填空题21.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图,甲骨文“殸”,意指手持长柄,敲击乐器发声。这说明古人很早便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蕴含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道理。声音在传播时需要 且它在其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22.《新噪声法》中禁止夜间室内装修噪声扰民,这是从 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如图所示),显示了噪声的 (填音调/响度/音色) ,利用噪声监测仪 (能/不能) 减弱噪声。23.如图所示,小明探究树荫下的光斑时,在一块硬纸板上挖出边长为2mm的正方形的孔,把这块挖有方形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远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 (选填“正方形”“圆形”或“三角形”)光斑,这是由光的 造成的; 再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的距离时,你会发现地面上的光斑将变 (选填“大”或“小”) 。24.“鹊桥”是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中继卫星,与地球相距45万公里。“鹊桥”上安装了激光角反射器如图甲,首次开展了超地月距离的反射式激光测距试验。如图乙,角反射器由相互垂直的小平面镜组合而成,激光射向它时,能被其“反向射回”。(1)角反射器的反射面制作得很 (平滑/粗糙);(2)图乙中,反向射回的光线b与射入的光线a相互 (平行/不平行)光线b所对应的反射角∠r= 。25.如图所示,距离平面镜4m处站立着一个身高1.5m的人,她距离镜中自己的像的距离是 m,人移动后,此时像的高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三、综合题2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如图1所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 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 如图2所示, 将显示器上的 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1)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 挡风玻璃;(2)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3)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当汽车的远光灯位于该镜焦点位置时,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四、作图题27.作图(1)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作出经过P点的反射光线及相应的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一束光从玻璃AB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玻璃砖AC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在AC面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五、实验题28.按要求完成下面实验。(1)如果将实验装置图1搬上月球,则小球 (选填“会”或“不会”)弹起;(2)用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声音的产生。将一块小平面镜粘在音叉叉股上,固定激光笔,照射平面镜,光被反射到墙面上形成一个光斑。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听到声音,同时观察到墙面上的光斑变成一条短线,该现象说明音叉发声时正在 ;(3)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装置如图3所示,先用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M柱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 的位置,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接下来老师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观察到入射绿光、入射红光、反射绿光看起来重合时,可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29.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光在白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2)在垂直镜面的同一平面内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进行实验,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结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3)实验发现:法线在探究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A.法线是真实存在的一条光线,只是一般不容易观察到B.法线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反射光线的位置并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4)调整到白板上能同时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后:如图甲,若将入射光始终贴着白板,白板绕底边整体再向后倾斜:如图乙,将白板右半边绕ON向后折转。甲、乙两种操作后,下列关于白板叙述正确是___________。A.都能看到反射光 B.都不能看到反射光 C.只有乙上不能看到反射光30.如图所示,将一张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定 的位置?②如何比较 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2)小明在实验中:①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 ,重复实验;②实验中发现A的像A'偏暗,为了使A的像更亮,可用手电筒发出的一束平行光束来照射,图乙中有a、b、c、d四种照射方法,其中能观察到棋子的像变亮的最佳方法是 ;③在棋子B与玻璃板之间放置一块较大的不透明硬纸板,人在A侧透过玻璃板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棋子B,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3)如图为小猫照镜子画面,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其中的一半平行向后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半面镜子___________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的位置六、科普阅读题31.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在一期《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宣布了他们的结论。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赫到赫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海豚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海豚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利用雨滴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在下雨时水中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下雨时那些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状况协调一致,从而证实他们的理论完全正确。事情还没有结束,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他们也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 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但是,他们不是简单否认,而是要用实验来验证。在一个风雪的夜晚,他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你看,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1)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利用超声波 好的特点;它发射和接收的声波的频率 (选填“小于”“等于”“大于”)20000Hz,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 ;A.蝙蝠 B.猫 C.狗 D.大象(2)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选填“超声”、“次声”),对人来讲不是噪音,站在海豚的角度看 (选填“是”或“不是”)噪声;(3)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 ,这个声音能被海豚听到,说明 能传播声音。七、计算题32.如图所示,某海洋勘探船从某位置以70km/h的速度航行4h到达指定海域;到达指定海域后,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音信号,经过5s接收到海底反射的信号。(声音信号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1)勘探船航行的路程;(2)该处海域的深度。33.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距离前方山崖430m处时鸣笛,继续行驶2.5s后听到回声,求:(1)2.5s内声音传播的路程;(2)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山崖的距离;(3)汽车行驶的速度。34.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1020m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记录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2.8s。(1)声音在钢轨中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秒?(2)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3)如果敲击另一根完全相同的钢轨,在另外一端第一次听到声音的时间为0.4秒,则这根新钢轨的长度是多少米?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D C D A B C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C A B C C B D C21. 振动 介质 波22. 声源处 响度 不能23. 圆形 直线传播 大24.(1)平滑(2) 平行 40°25. 8 不变 能26.(1)靠近(2)厚度(3)凹面镜27.(1)(2)28.(1)不会(2)振动(3) 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29.(1)漫(2)寻找普遍规律(3)B(4)B30.(1) 像 像与物(2) 棋子A的位置 见解析 不能 能(3)D31.(1) 方向性和穿透性 大于 A(2) 超声 是(3) 振动 液体32.(1)(2)【详解】(1)勘探船航行的路程为(2)该处海域的深度为33.(1)850m(2)420m(3)4m/s【详解】(1)2.5s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2)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时汽车前进的距离为s车=2L﹣s声=2×430m﹣850m=10m则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山崖的距离为(3)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1)0.2s(2)5100m/s(3)2040m【详解】(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声音在钢轨中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2)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3)这根新钢轨的长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