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阶段性形成性评估试题卷一、判断题(本大题有 8小题,每小题 1分,共 8 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选 T,错误的选 F)1.两河流域的雅利安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2.12 世纪晚期,源赖朝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幕府政权——镰仓幕府。( )3.《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罗马社会的主要文献。( )4.苏格拉底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学科。( )5.世界三大宗教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它们均发源于亚洲。( )6.拜占庭对西方古典文化传统和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7.市民阶层为确保自身利益,形成各种行会,积累财富和权力,使得他们在城市自治和政府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8.城市中的早期资产阶级包括大手工业作坊主、富裕农民、商人和银行家。(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9.在下面古代亚非文明地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四大文明古国与其文明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A.①帕特农神庙 B.②《汉谟拉比法典》 C.③儒略历 D.④阿拉伯数字10.下表为世界上主要的农业文明类型及其发源地。这反映了农业起源( )发源地 农业文明类型西亚、北非 小麦文明中国 稻米文明等美洲 玉米文明A.具有多元性特点 B.都发生在大河流域C.由地理环境决定 D.齐头并进相互交融11.小明同学在班级群中展示了下面这张知识积累卡,其他同学针对这张卡片纷纷留言。以下留言中正确的是( )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A.小芝:这是图特摩斯三世时期颁布的 B.小强: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代欧洲社会C.小杰: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小梅: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12.下面是“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结构图,其中内容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人们也可以将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罗马法……所作出的无比明确的规定作为基础,在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后,创造像法兰西法典这样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这反映了罗马法( )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C.是罗马最伟大的成就 D.对后世的法律影响深远14.“星罗棋布在爱琴海上的诸多小岛屿更难以走向政治统一,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无法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而是建立了大多以城邦式的弹丸小邦。”这说明( )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B.征服掠夺是古代交往的主要方式C.大海阻碍了人类的交往 D.追求利益是古代人类的根本动机15.古代雅典是近代西方民主的策源地,公元前 462 年阿菲艾尔特创立了“不法申诉制度”,规定每个雅典公民若发现现行立法中有违背民主制度的条款,均可向陪审法庭进行申诉,要求予以修改或废除。由此可知,古代雅典( )A.公民权利膨胀危及政治稳定 B.民主保障机制捍卫了民主政治C.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D.公民申诉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16.马克·布洛赫将中世纪晚期的某一政治制度描述为:“一个自由人对另一个自由人有服从和服役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赐给他一块封土。”该“政治制度”是( )A.雅典民主制 B.印度种姓制度 C.罗马元首制 D.封君封臣制度17.在 13 世纪的西欧某机构曾留有这样一份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 6 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 20 先令。据此,能够行使司法权力的机构是( )A.领主 B.元老院 C.庄园法庭 D.公民大会18.“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 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C.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D.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19.汤普逊在《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中写道:“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论过程,是演进的;但论结果,是革命的。”这一“革命的”主要体现在( )A.市民阶层的形成彰显近代曙光 B.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C.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D.农奴逃离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20.观察右图可知,日本大化改新中政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学习中国先进制度 C.促进土地国有 D.废除奴隶制21.一位同学整理了一组有关阿拉伯人的成就。这说明阿拉伯人( )1.阿拉伯数字2.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到欧洲3.把印度的棉花、食糖传到欧洲4.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翻译成阿拉伯A.开创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 B.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C.推动了亚非人民友好往来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22.罗马法学家编纂《民法大全》时参考了多部法学著作,探讨了法的本质、法与道德的关系等问题。他们协助国家开展立法工作,还担负着解释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当事人起诉等任务。这主要表明罗马法学家( )A.注重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B.重视罗马法在现实中的运用C.热衷于立法工作的理论研究 D.乐于从事罗马法的普及工作23.在 14 世纪,欧洲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阅读下方的材料,判断下列示意图中对材料所述关系表达最准确的是( )契约关系 依附关系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A.租地农场主 土地所有者 雇工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契约关系 雇佣关系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B.租地农场主 土地所有者 雇工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货币关系 依附关系C.土地所有者 租地农场主 雇工 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契约关系 雇佣关系 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D.土地所有者 租地农场主 雇工24.“14-16 世纪,正当西班牙和葡萄牙用武力在海上和遥远的大陆上进行征服的时候,意大利凭着它的精神,在整个古老的欧洲建立起自己的帝国。”能够体现材料中的“精神”的是( )A.《查士丁尼法典》 B.《神曲》 C.《哈姆雷特》 D.《十二铜表法》25.下图中八里尔银币的流通可以说明( )A.整个美洲变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B.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扩展C.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基本特征D.主要大洲间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26.某校九年级师生在学习完“探寻新航路”一课后,以“世界地图重绘”为主题开展兴趣学习活动。如下是某同学搜集的地图资料,图中这一航线( )A. 充分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B. 开辟了通向印度的新航路C. 建立了欧洲与美洲间的联系 D. 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27.下表是 16 世纪开始的大西洋国际贸易中商品交换的主要种类。如果经由欧洲输出再进行交换或生产,最后将获利输入欧洲,其顺序应是( )组别 甲 乙 丙商品内容 盐、酒、火器、布匹、五金 蔗糖、烟草、稻米、白银 奴隶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丙、乙、甲28.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 B.都是亚洲的等级制度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三、综合题(本大题有 4小题,共 52 分)29.探寻人类文明源流和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材料一】 罗塞塔石碑制作于公元前 196 年,由上至下刻有同一段诏书的多种语言版本,包括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希腊文字等。1822 年法国学者通过碑文上的希腊文字,破解了石碑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含义,自此,人们便能阅读古埃及文物上的文字。——摘编自【英】尼尔麦格雷格《大英博物馆简史》(1)依据材料一,指出“罗塞塔石碑”史料类型并分析其历史研究价值。(2 分)结合世界史,再举一例说明文字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 分)【材料二】《世界文化遗产》(部分)B:雅典卫城西北的雅典广场是公共活动空A: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解决了诸多难题修间,设有公民陪审法庭及公民大会的常设机建起来,而且屹立了几千年,这本身就是一构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等重要权力大奇迹。机构。(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 A、B 两处文化遗产分别代表的古代文明及其所属的文明类型。(2 分)【材料三】 中世纪流传着很多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只要你乐意,你可以一辈子待在庄园里。”“城市空气使人自由”等、……词与物一起流传,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西欧的政治、经济特征。(2 分)并谈谈你对“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的理解。(1 分)【材料四】 10—11 世纪西欧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农具和耕作技术日益发展。铁犁的使用开始昏及,使农业生产率显著增长,对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为城市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城市的重新兴起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4)依据材料四,指出西欧城市兴起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两个条件,(2 分)并概括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2 分)【材料五】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原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文明类型。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历史上的诸多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现,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文明的特点。(2 分)30.在 14—16 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这些现象不断冲击旧观念,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分)【材料一】 14—17 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沿岸地区出现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集中的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的生产方式,经营者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租地农场最早出现于 14 世纪的英国,它存在的目的是谋取利润,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目的,主要依靠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1)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 14-17 世纪,欧洲地区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了哪些新变化?(2分)它们代表着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2 分)【材料二】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2)达·芬奇是哪场运动的代表人物?(1 分)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1 分)【材料三】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 1500 年开始?……回答是,1500 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直到 1500 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 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3)“世界历史应从 1500 年开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 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500 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2 分)【材料四】 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4)指出“先行者”中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是?(1 分)葡、西两国及后续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给欧洲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2 分)31.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 分)【材料一】 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 40 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君)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封赐给他一块土地。——[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材料三】 大化二年(646 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1)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国家给贵族以“食封”和“禄”。——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1)材料一中古代雅典是通过哪些具体措施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这次伯里克利改革对雅典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欧封君封臣制度改革和日本大化改新的共同点。(4 分)【提示:从内容、性质等角度】(3)综合上述材料,自拟观点,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4 分)【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32.在 15、16 世纪,欧洲掀起了一场扬帆远航探寻新世界的冒险风尚,此后英国抓住了这次机遇,却也带来了不一样的世界走向。为此九年级某班开展了“远航与贸易”的项目探究。(15 分)【革新——远航的推力】《马可·波罗行纪》15 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那个时代被人们信奉的并广为传布的信条是“黄金妙不可言,它是宝贝……它甚至可以把堕落的灵魂送进天堂”。西欧社会各阶层热衷于这种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但是欧洲大陆所产金银有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东方成为他们向往的地方。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地理知识的进步,远洋航行成为一种可能。以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主的国家率先踏上了寻找黄金之旅,由此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摘编自张云飞、李秀红著《哲史论衡》(1)第一组同学根据学习主题搜集了如上图文素材。请你据此概括推动“远航”的积极因素。(4 分)【殖民——贸易的变味】材料一:16 世纪下半叶,英国不甘落后于西班牙葡萄牙的“贸易势头”,开始大力发展海盗经营,著名海盗德雷克建立了一家海盗企业,伊丽莎白女王以及一些贵族都是这家公司的股东。到 16 世纪 60 年代后期,英国海盗活动扩张到大西洋,专门抢劫西班牙装载美洲金银的白银舰队和葡萄牙运载东方香料的船只,并且还多次进行远征......这种海盗活动使英国政府有资本发展舰队,最后在 1588 年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消除了海上称霸的最大障碍。——摘编自申晓若《英法两国资本原始积累之比较》材料二:1672 年,英国政府为了更快地组织殖民地贸易,建立“皇家非洲贸易公司”并颁发了特许状......据估计,公司在 1680 年至 1700 年间运出了 14 万名黑奴,到 19 世纪初,整个欧美奴隶贸易的 9/10 掌握在英国公司手中。英国的财富、它的海上威力是在奴隶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摘编自李元明《世界近代国际关系史下》(2)第二组同学根据主题搜集了两则史料。根据材料一,说出英国追赶上殖民浪潮的原因。(2 分)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列举英国进行殖民掠夺有哪些方式。(3 分)【辩证——世界的走向】·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使用的托勒密地图上只绘制有欧洲、北非和亚洲(部分),此后,随着航行的深入,世界地图上开始出现美洲、南极洲大陆以及河流海洋等。·欧洲国家在西非沿海建立贩奴据点和要塞,向非洲内地和东非海岸扩展贩奴活动。每年从非洲输往美洲的黑奴达数万人。18 世纪 80 年代,平均每年从非洲输出的奴隶达 10 万人之多。·约 7 000 年前,南美洲安第斯山的居民最早栽培马铃薯;16 世纪,西班牙人、英国人等把马铃薯从美洲带回欧洲种植。(3)第三组同学根据学习主题搜集并整理了如上史实。请你围绕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观点,撰写一篇 80~120 字的小短文。(6 分,要求:观点正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表述完整)九年级形成性测试答案1-8:FTFF TTTF9-18:BACBD ABDCA19-28:AADAD BDABD29.(1)类型:实物史料;(1分)价值:探索历史文献史料,是研究文字演变的实物史料。(1分)甲骨文。(1分)(2)A.古埃及文明,属于大河文明;B.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2分)(3)特征:政治:封君封臣制度;经济:庄园制;(2分)理解: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1分)(4)条件:农业发展,手工业发展;(2分)历史意义: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瓦解封建制度,市民阶级壮大,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5)特点:多元性;不断发展和演变;存在交流互鉴。(2分)30.(1)新变化:出现了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2分)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2分)(2)运动:文艺复兴运动。(2分)时代精神:人文主义精神。(2分)(3)事件:探寻新航路。(2分)依据: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2分)(4)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2分)条件:客观上有助于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2分)31.(1)设立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实行津贴制度;建立陪审团制度。(三选二,2分)影响: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1分)内容:围绕土地进行改革。(2分)性质:带有封建主义性质。(2分)(3)观点:“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1分)雅典通过伯里克利改革完善民主政治,让公民更广泛参与国家管理,推动雅典奴隶制城邦走向繁荣,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1分)日本大化改新以中国制度为蓝本改革政治、经济,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进入封建社会;(1分)西欧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形成封君封臣制度,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封建社会的发展。(1分)综上所述:改革通过调整制度、完善秩序,为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提供动力,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32.(1)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激起西方开辟新航路的热情;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渴望财富,开辟新的市场;指南针、造船技术、航海技术提高,地圆说的普及;皇室资金支持。(任写1点给2分,共4分)原因:进行海盗贸易、抢劫商船(1分);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分)。方式:海盗式贸易(劫掠式贸易);建立贸易公司;黑奴贸易;建立种植园;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控制海上通道。(任写1点给1分,共3分)新航路的开辟有利有弊。(2分)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推动了世界物种之间的交流,丰富了农作物品种。(2分)但新航路开辟导致了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贩卖奴隶、抢夺资源,给亚非拉国家带了灾难,导致了亚非拉国家的贫穷与落后。(2分)开辟新航路改变了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发展轨迹(走向)。(2分)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同时欧洲进行殖民掠夺,黑奴贸易,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2分)但新航路开辟后黑奴贸易使得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资源被掠夺,导致了非洲贫穷与落后。(2分)新航路开辟后发现了美洲,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客观上促进了美洲物种的交流、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也导致美洲印第安人锐减、资源被掠夺。(2分)(从欧洲、世界、非洲、美洲等角度,任一角度言之有理给2分)九年级阶段性形成性评估答题卷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选T,错误的选F)1234567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三、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2分)29.(14分)(1)(2)A:(文明类型)B:(文明类型)(3)(4)(5)30.(12分)(1)(2)代表人物:时代精神:(3)(4)31.(11分)(1)(2)(3)32.(15分)(1)(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形成性测试答案.docx 九年级阶段性形成性评估答题卷.pdf 九年级阶段性形成性评估试题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