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闻涛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性形成性评估试题卷(含答案+答题卷 78年级+第1章+3.1-3.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闻涛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性形成性评估试题卷(含答案+答题卷 78年级+第1章+3.1-3.3)

资源简介

九年级阶段性形成性评估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8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
17.
18.
19.
20.(1)
(2)
21.(1)
;(2)
;(3)
22.①
②」
23.(1)
;(2)
:(3)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24.(1)
(2)
25.猜想Ⅲ:
(只含1种物质)
(1)
(2)
(3)
26.(1)
(2)①

(3)
27.(1)
(2)
(3)
(4)
(5)
28.(1)
(2)
(3)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33分)
29.(6分)
30.(9分)(1)
(2)
(3)
(4)
31.(7分)(1)
(2)①

32.(7分)(1)
33.(4分)(1)
(2)九年级阶段性形成性评估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共 8 页,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本卷计算中 g 取 10N/kg,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A.氢氧化钠、纯碱、NaOH B.氯化钠、食盐、NaClO4
C.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 D.碳酸钙、生石灰、CaCO3
2.下列物质加入盐酸中,溶液的 pH 不会明显改变的是( )
A.Zn B.AgNO3 C.Na2CO3 D.NaOH
3“.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之一。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不对应的是( )
序号 物质 性质 用途
A 稀盐酸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金属除锈
B 浓硫酸 具有腐蚀性 某些气体干燥剂
C 碳酸钙 形成的岩石质地坚硬 做建筑材料
D 氯化钠 具有杀菌作用 清洗伤口
A.A B.B C.C D.D
4.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 H
+,从而呈现酸性,主要
用于制造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Zn(OH)2 B.CuO C.CO2 D.Fe
5.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
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
放置一个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
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
A B C D
滤纸上的指示剂 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
烧杯中的溶液 浓氨水 浓盐酸 浓氨水 浓盐酸
A.A B.B C.C D.D
6.天平左盘和右盘分别放着盛有等质量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敞口烧杯,
此时天平平衡如图。一段时间后天平会(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处于平衡 D.无法判断
7.在相同条件下,H2S 的酸性比 H2SO3弱。且 H2S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 SO2。在室温时,向
饱和的 H2SO3溶液中通入 H2S 气体,发生反应如下:2H2S+H2SO3→3S↓+3H2O。以下是通
入 H2S 的体积和溶液 pH 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
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经数小时实验后,U 形管 A、B 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
情况( )
A.A 处下降,B 处上升 B.A、B 两处都下降
C.A 处上升,B 处下降 D.A、B 两处都不变
9.向盛有 CuSO4和 H2SO4混合溶液烧杯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至过
量,沉淀质量、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随 NaOH 溶液质量变化关系如
图。说法错误的是( )
A.乙代表溶质质量
B.Q 点溶液中溶质为 Na2SO4
C.O→P 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
D.原溶液中 CuSO4和 H2SO4质量相等
10.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
合。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
A.光能→电能→机械能 B.光能→机械能→电能
C.电能→机械能→光能 D.机械能→电能→光能
11.将掉在地面上的一本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人对物理书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02J B.0.2J C.2J D.20J
12.如图所示,用 100N 的水平推力,推着重 800N 的桌子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 2m,则( )
A.地面支持力做功 200J B.推力所做的功是 200J
C.地面摩擦力做功 1600J D.重力所做的功是 1600J
13.同一篮球以不同弧线从 A 点投向 B 点,空气阻力不可忽略且大小恒定,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篮球从 A 点投出到 B 点,篮球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弧线 1 大于弧线 2
B.篮球在弧线 1 和弧线 2 的最高点的动能都为零
C.篮球沿着两条弧线运动,重力势能均一直增大
D.若图中两次投篮,篮球在 A 点投出瞬间具有相同的机械能,则篮球经弧
线 1 到达 B 点时具有的机械能更小
14.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 s﹣t 图像如
图 5 所示。下列根据图像判断错误的是( )
A.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 v1>v2
B.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 F1=F2
C.0~6s 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W1>W2
D.0~6s 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P1<P2
15.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 AB 与光滑斜面 BC 平滑连接,弹簧左端固定,小木块 P 被压缩
的弹簧弹出并冲上斜面 BC 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小木
块 P 的动能
B.小木块 P 离开弹簧后在粗糙水平面 AB 上滑行时机械能守恒
C.小木块 P 在斜面上向上运动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D.小木块 P 运动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 8 小题 20 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
1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分别用细线、橡皮
筋系在同一高度的悬点,将两球移动到与悬点等高的位置,此
时细线恰好拉直,橡皮筋达到原长。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
摆至悬点正下方 P 点时,橡皮筋长度恰好与细线长度相等,空
气阻力忽略不计。在摆下过程中,甲球的机械能 (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甲球到达 P 点的机械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球在初始位置时的机械能。从静止运动
到 P 点,乙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 ,两球到达 P 点时, (选填“甲”
“乙”)小球的速度更大。
17.如图所示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悬挂着一个质量为 0.1 千克的摄像机。
在 10 秒内无人机从地面匀速竖直上升了 20 米,然后边摄像边斜向上匀速
飞行了 30 秒,仪表盘上显示离地高度为 36 米。无人机前 10 秒对摄像机
做功的功率为 瓦。整个过程中,无人机克服摄像机重力做的功
为 焦。
1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匀质长直木板长度 L 为 40 厘米,质量为 2 千
克,它的右端与桌面相齐,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 0.2 倍。若在木板左
端用一水平推力 F 将其以 0.1m/s 的速度匀速推下桌子,则水平推力的功率
为 ,至少需要做功 。
19.下列物质的变化或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
是 。
①食盐是白色晶体②氨气有刺激性气味③酒精挥发④浓硫酸有腐蚀性⑤碱石灰能吸收 CO2
⑥铁丝生锈⑦铜能导电⑧蔗糖在水中溶解
20.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科
学”。请回答:
(1)若 X 是稀盐酸,B 是红棕色的氧化物,则 X 与 B 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
(2)若 X 是稀硫酸,D 是碱,则 X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1.硫酸和盐酸都是常见的酸,它们在生活、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1)用毛笔蘸取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烘干稀硫酸再用水冲洗,在竹片上可以得到精美的
呈黑色或褐色的竹片画(如图 1)。在烘干过程中,稀硫酸中的水蒸发变成浓硫酸。制作竹
片画利用了浓硫酸的 性。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画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如图 2 稀释浓硫酸操
作正确的是 。
(3)工业上常用 3%﹣10%的盐酸来除铁锈。盐酸与铁锈
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的变化如图 3 所
示 ( 不 考 虑 离 子 大 小 关 系 )。 则 其 中 “ ” 表
示 。
22.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如图的氨气性
质实验,按从左至右顺序操作,小图
中的序号是这一步的操作或显现的现
象顺序。从图中现象可推断氨气的两
个性质是:① ;
② 。
23.向实验室制取 CO2后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的 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 Na2CO3溶液的质量与
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 Oa 段表示生成 的过程(填“气体”或“沉
淀”)。
(2)该废液中存在的溶质有 (写化学式)。
(3)x 值为多少?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 5 小题,每空 2 分,共 44 分)
24.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对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
(1)利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用 pH 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
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 2 所示。
①反应前烧杯中盛放的液体 Y 是 。(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②图 2 中 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③写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利用如图 3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外壁附近溶液中出现了浑浊现象。
说明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5.过氧化钠(Na2O2)可用于纺织和造纸工业的漂白剂。过氧化钠化学性质活泼,能与 H2O、
CO2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小兰对实验室一瓶长期
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Na2O2、NaOH、Na2CO3;猜想Ⅱ:NaOH、Na2CO3;
猜想Ⅲ: (只含 1 种物质)
【实验验证】
(1)取少量待测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观察到 (填写实
验现象),证明猜想Ⅰ不成立;
(2)取少量⑴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 Na2CO3
存在;
(3)取少量⑵的溶液于试管中, (填写实验操作及实验现
象),证明有 NaOH 存在。
【实验结论】结合以上实验现象,证明猜想Ⅱ成立。
26.小明对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
分进行了探究(如图)。
(1)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
是 。
(2)探究过程如下:
[建立猜想]
猜想一:只有 K2SO4;
猜想二:有 K2SO4和 H2SO4;
猜想三:有 K2SO4和 KOH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小明选用 Fe2O3,KOH 粉末、BaCl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 溶液中有 H2SO4,猜想
于试管中,加入 Fe2O3 二正确
粉末
方案二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 H2SO4,猜想
于试管中,滴加 BaCl2 二正确
溶液
①表格空白处的实验现象是: 。
②对方案二的结论进行评价: 。
[表达交流]
(3)方案一中的 Fe2O3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还
可以选择的试剂有 。
A.Mg B CuO C.NaCl D.Na2CO3
27.小夏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受到启发,并产生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下落高度
有关;
猜想三: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
有关。
为此小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
形状相同的 A、B、C、D 四个铅球分别从距沙表面某高度处静止释放,其中 D 球从光滑弯
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
实验序号 铅球代号 铅球质量/g 下落高度/m 陷入沙中的深度/m
① A 200 0.5 0.1
② B 400 0.5 0.25
③ C 200 1 0.2
④ D 200 1 0.2
实验数据如表:
(1)为了完成该实验,除了沙子和质量不等的铅球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3)为验证猜想二,应比较 (填实验序号,不是铅球代号),得到的结论是:

(4)比较③、④,得到的结论是 ;
(5)实际情况下,管道还是粗糙的,摩擦力会导致铅球 D 陷入沙子中的深度变小。在力学
分析时,例如某一个力相对非常小,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不大时,物理学中经常采用忽略次
要因素,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来研究问题。为了使管道对铅球的摩擦力成为“次要因素”,
除了使用更光滑的管道之外,本实验可以选用质量更 (选填“大”或“小”)的铅
球进行实验。
28.小科想探究液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以
下实验。如图甲所示,取一根光滑的塑料管,固定高度和
倾斜角度,塑料管末端装有一定质量的水,用密封挡板封
住端口。实验过程中,松开密封挡板,让水沿着管道下滑,
刚好全部冲击水车,带动水车转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1)该实验通过 反映水流所具有的动能大小。
(2)如图乙所示,选取横截面积较大的塑料管,保证倾斜角度相同,水位高度相同,松开
密封挡板,观察现象。增加乙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分析与讨论:在保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第一次把乙中密封挡板全部松开,第二
次把乙中密封挡板往上移动松开一半,两次水都全部流出并落在水车上。请判断水车两次获
得的动能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 。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33 分)
29.(6 分)一辆小轿车以 72km/h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受到的阻力是 1200N。
小轿车沿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 600m 后驶上一个斜坡。设行驶过程中小轿车的功率始终保
持不变,求:
(1)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 600m,小轿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2)行驶过程中小轿车的功率。
(3)小轿车上坡时行驶速度降为 10m/s,则牵引力变为多大?
30.(9 分)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
所示),经检验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试剂。结果发现 B 中出现了浑浊现象。
(1)描述 A 中出现的现象: 。
(2)分析 D 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哪两项结合在一起足以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
盐 。
(4)若所取的鸡蛋壳的质量是 12.5 克,与 10 克 18.2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鸡蛋
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1.(7 分)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
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
酸慢慢滴入装有 20g 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
中,用温度计测出反应后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
图所示:
①由图知,B 点表示的含义是 ;
②根据图中数据,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2.(7 分)今年央视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 H1 进行了
精彩的表演。已知每个 H1 机器人质量约为 47 千克,在表演过程中,
机器人双脚站立在水平舞台上,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200 厘米 2。
请回答:
(1)机器人遇到障碍物会及时躲避,这需要中央处理器快速处理摄
像头捕捉到的光电信号,中央处理器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效应器 D.传出神经
(2)人形机器人的制作需要用到 PEEK 复合材料,该材料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现
将 4.6 克该材料放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后,再缓
慢通入装有足量饱和澄清石灰水洗气瓶,瓶内产生的沉淀质量随通气时间的变化情况见
表:
时间(秒) 0 5 10 30 40
沉淀质量(克) 0 10 20 30 30
求该材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求 H1 机器人双脚站立时对水平舞台的压强。
33.(4 分)在我国西北部荒漠,生长着某种植物,其果实成熟后
会分裂成数个尾部为螺旋状的分果,分果表面分布着具有吸水
性的毛。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该植物的分果形成了“自钻孔行
为”以适应荒漠环境。
(1)分果随环境湿度的变化,其螺旋状的尾部会旋转扭紧或松开,将种子推入地下。分
果钻土时,因前端尖细,受力面积小,从而分果前端对土壤的 较大,
有利于进入土壤。
(2)分果钻入土壤有利于种子的生存和萌发,推测其原因是
(写出一点 )。5/2
koHTHisop6kisoyacl
HC+NaoH =Nad+Hvo
24().含载收的s5


7(9)-/106
(5)
100
文N4
(4)Cal+aHcl=CactHotco
t91-8B
W-FS=ox omx
3().咨动动回款
()改度天
lom/s
.
0
00
烟(告入1)程3程
(3)F=G=mg=4T19x I0NIl=470N
x 30
本(3
迎(74入1)
NaoHtHisp =Nassop +Hio
Ca)D奋58 (2)
51(09)01)5R米8同681
非爱
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