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共11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共11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11张PPT)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体系构建
2.1 世界的物质性
2.2 运动的规律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
规律是客观的
正确发挥
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物质
意识
辩证 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方法论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规律的相关原理:含义、特点
尊重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辩证唯物论)
人类可以
认识和利用规律
世界
是物质的
物质
是运动的
运动
是有规律的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主要考察方式:
【2025年河南】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分析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如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022年全国乙卷】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该小学劳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2022年海南】有人认为,未来人类会生活在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中,成为现实与数字的两栖物种。结合材料,运用哲学唯物论的知识对以上观点加以辨析。
【2025天津二模】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阐述洒渔镇打造农文旅融合新路子的合理性。
【2025安徽模拟】结合材料,说明穿衣遵循“春捂秋冻”是如何体现意识活动的特点的。
【2025湖南模拟】根据上述材料,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将来可以代替甚至超越人类智慧。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评析此观点。
原理+方法论:
①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要重视意识作用,树立正确意识。
归纳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方法论: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④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归纳2:规律相关知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方法论: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要重视意识作用,树立正确意识。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偶尔可以加上“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归纳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相关原理
(意识的能动作用)
原理+方法论:
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两结合)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唯意志论”又要反对安于现状。(两反对)
归纳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唯物论总的方法论要求)
原理+方法论:
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要树立正确意识。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⑤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⑥自然界是物质的,要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专门用于背景材料是自然、生态、环境问题)
归纳4: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唯物论主要观点(物质、意识、规律)
1.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深化区域合作与推动全球治理中展现大国担当。2025年6月17日,习主席在题为《弘扬“中国—中亚精神”推动地区合作高质量发展》的主旨发言中,首次提出“中国—中亚精神”。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当今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逆流涌动。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团结协作还是以邻为壑,考验各方勇气与智慧。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同探索形成的“中国—中亚精神”,是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的有力回答,启迪我们唯有不移公平正义之心、不坠互利共赢之志,才能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从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到“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倡地,以“中国—中亚精神”为引领,中国—中亚机制将不断做大做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将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为什么要弘扬“中国—中亚精神”。
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
1.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深化区域合作与推动全球治理中展现大国担当。2025年6月17日,习主席在题为《弘扬“中国—中亚精神”推动地区合作高质量发展》的主旨发言中,首次提出“中国—中亚精神”。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当今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逆流涌动。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团结协作还是以邻为壑,考验各方勇气与智慧。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同探索形成的“中国—中亚精神”,是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的有力回答,启迪我们唯有不移公平正义之心、不坠互利共赢之志,才能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从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到“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倡地,以“中国—中亚精神”为引领,中国—中亚机制将不断做大做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将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为什么要弘扬“中国—中亚精神”。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中亚精神”是在中国同中亚国家长期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它是对当今世界复杂形势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实践的反映。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弘扬“中国—中亚精神”,秉持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理念,能够启迪我们不移公平正义之心、不坠互利共赢之志,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当堂训练
2. 为加快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昭通市洒渔镇努力探索振兴路,让人民的生活更幸福。
昭通市洒渔镇立足苹果产业、洒渔烟柳、农垦文化等资源禀赋,打破常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苹果+”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休闲方舱、户外露营、溪谷漂流等特色主题项目出新出彩,乡村民宿、农家美食、采摘苹果等体验感极强的活动备受青睐,自项目投入运行以来,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洒渔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调查研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洒渔河3.8公里示范段项目涉及沿线5个村的3460户10691名群众,预计每年可为村民增加收益1000万元。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阐述洒渔镇打造农文旅融合新路子的合理性。
2. 为加快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昭通市洒渔镇努力探索振兴路,让人民的生活更幸福。
昭通市洒渔镇立足苹果产业、洒渔烟柳、农垦文化等资源禀赋,打破常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苹果+”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休闲方舱、户外露营、溪谷漂流等特色主题项目出新出彩,乡村民宿、农家美食、采摘苹果等体验感极强的活动备受青睐,自项目投入运行以来,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洒渔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调查研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洒渔河3.8公里示范段项目涉及沿线5个村的3460户10691名群众,预计每年可为村民增加收益1000万元。
当堂训练
2. 为加快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昭通市洒渔镇努力探索振兴路,让人民的生活更幸福。
昭通市洒渔镇立足苹果产业、洒渔烟柳、农垦文化等资源禀赋,打破常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苹果+”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休闲方舱、户外露营、溪谷漂流等特色主题项目出新出彩,乡村民宿、农家美食、采摘苹果等体验感极强的活动备受青睐,自项目投入运行以来,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洒渔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调查研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洒渔河3.8公里示范段项目涉及沿线5个村的3460户10691名群众,预计每年可为村民增加收益1000万元。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阐述洒渔镇打造农文旅融合新路子的合理性。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当地依据实际情况,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助力乡村振兴。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当地政府和民众落实农文旅融合思路,打造特色农文旅项目,增加当地村民收入。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立足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当堂训练
3.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
由于数字基础设施可及程度、数字技术使用能力等差异,造成不同地区、群体在数字资源享有方面仍存在分化现象,形成“数字鸿沟”,影响了数字经济促进共富的作用发挥。因此当前应立足于我国国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既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又要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弥合“数字鸿沟”,助推共同富裕。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发展数字经济。
3.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
由于数字基础设施可及程度、数字技术使用能力等差异,造成不同地区、群体在数字资源享有方面仍存在分化现象,形成“数字鸿沟”,影响了数字经济促进共富的作用发挥。因此当前应立足于我国国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既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又要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弥合“数字鸿沟”,助推共同富裕。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数字经济发展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党的理论指导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例4:2025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更加安全、社会更加有序、治理更加有效、人民更加满意上持续用力,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近年来,福建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近3年来,福建省各级各部门以县域实际情况为支点着力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全面排查、实质化解矛盾纠纷;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平安福建、法治中国建设根基,以奋勇争先的精气神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贡献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福建省是如何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

例4:2025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更加安全、社会更加有序、治理更加有效、人民更加满意上持续用力,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近年来,福建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近3年来,福建省各级各部门以县域实际情况为支点着力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全面排查、实质化解矛盾纠纷;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平安福建、法治中国建设根基,以奋勇争先的精气神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贡献力量。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坚持法治化治理(遵循社会治理规律),同时调动“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发挥人的积极性),提升矛盾化解效能。
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县域实际情况为支点推进综治中心建设,立足本地实际制定治理措施,体现对客观现实的尊重。
②意识对物质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意识。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通过主动排查、化解矛盾,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行动,指导平安建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