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社会(Word版+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社会(Word版+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作业检查10.11
考生须知:
欢迎参加本次作业检查!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6页,有三大题,32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本卷采用闭卷形式,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
卷I
一、判断题(本题共有8小题,共8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楔形文字、太阳历、60进制等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成就。
2.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的过程。
3.早期殖民掠夺中,西班牙凭借“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殖民大帝国。
4.《共产党宣言》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巴黎公社使其由理论变成现实。
5.美国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加剧了南北矛盾,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6.1949年东德、西德相继成立,标志着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7.二战后,西欧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走向了联合,于1967年建立了经济政治共同体--欧共体。
8.20世纪20一30年代,德国、意大利、日本在经济大危机打击下建立法西斯专政。
二、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9.尼罗河像一条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它平缓的水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
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尼罗河的这一特点最有利于古代埃及
A.发展农业B.向外扩张C.对外贸易D.实现统一
1O.扑克牌上的“K”,意指“KIG(国王)”,其中梅花K是亚历山大大帝,方块K是凯撒大帝,红桃K
是查理曼大帝,黑桃K是大卫王。梅花K和红桃K所代表的人物都
A.通过对外战争扩充领土
B.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大帝国
C.生活在奴隶时代的欧洲
D.与教会保持相互利用的关系
11.有史学家认为,“11、12世纪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手工
业者和商人从周边农民转变而来,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这表明
A.封君和封臣制度的形成
B.城市和市民阶层的兴起
C.基督教派的诞生
D.工厂制度的出现
12.下列属于古希腊文明成就的是
①《荷马史诗》
②万神庙
③《掷铁饼者》
④儒略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3.右图所示为“西欧庄园”知识结构图,最能体现“封建时代”剥削佃户这一特征的环节是
A.“直接经营”
B.“全体佃户共同使用”
“自营地”直接经营
一领主
C.“义务耕种”
D.“土地权利受法庭保护”
义务耕种


14.培养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下列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
耕地
“份地”毯得土地的条件细户
顺序是
(自由农民的士地权利受法庭保护)
①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②奥斯曼帝国攻占了君士坦丁堡
“共用地”→全体佃户共同使用
③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④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A.②④③①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D.(①4③②
15.《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
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
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1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作业检查 10.11
考生须知:
欢迎参加本次作业检查!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 6 页,有三大题,32 小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本卷采用闭卷形式,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
卷Ⅰ
判断题(本题共有8小题,共8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楔形文字、太阳历、60进制等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成就。
2.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的过程。
3.早期殖民掠夺中,西班牙凭借“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殖民大帝国。
4.《共产党宣言》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巴黎公社使其由理论变成现实。
5.美国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加剧了南北矛盾,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6.1949年东德、西德相继成立,标志着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7.二战后,西欧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走向了联合,于1967年建立了经济政治共同体----欧共体。
8.20世纪20一30年代,德国、意大利、日本在经济大危机打击下建立法西斯专政。
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9.尼罗河像一条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它平缓的水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尼罗河的这一特点最有利于古代埃及
A. 发展农业 B. 向外扩张 C. 对外贸易 D. 实现统一
10.扑克牌上的“K”,意指“KING(国王)”,其中梅花K是亚历山大大帝,方块K是凯撒大帝,红桃K是查理曼大帝,黑桃K是大卫王。梅花K和红桃K所代表的人物都
A. 通过对外战争扩充领土 B. 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大帝国
C. 生活在奴隶时代的欧洲 D. 与教会保持相互利用的关系
11.有史学家认为,“11、12世纪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手工业者和商人从周边农民转变而来,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这表明
A.封君和封臣制度的形成 B.城市和市民阶层的兴起
C. 基督教派的诞生 D. 工厂制度的出现
12.下列属于古希腊文明成就的是
①《荷马史诗》 ②万神庙 ③《掷铁饼者》 ④儒略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3. 右图所示为“西欧庄园”知识结构图,最能体现“封建时代”剥削佃户这一特征的环节是
A.“直接经营” B. “全体佃户共同使用”
C. “义务耕种” D. “土地权利受法庭保护”
14.培养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下列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②奥斯曼帝国攻占了君士坦丁堡
③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④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15.《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
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6.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以下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序号 历史事实 历史结论
A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B 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人权宣言》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 拿破仑建立军事帝国 维护封建主义专制统治
D 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 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17.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到的资料有西欧经济社会的发展、“人被发现”、“地理大发现”、早期殖民掠夺等。这说明他们要探究的主题是
A.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B.走向近代 C.古代欧洲文明 D.封建时代的欧洲
18.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必须首先明确人物的身份。如果给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冠以一个共同的身份,下列选项最合适的是
A.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B.军事独裁者、野心家
C.反封建专制统治的代表 D.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缔造者
19.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的是
①法国 ②德国 ③印度 ④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一组数据显示:1870—1900年,世界工业生产指数增加了将近2倍,20世纪初的十三年又增加了60%;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是
A.英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1.19世纪以来,法国经济经历了四个快速增长期:1850—1870年、1896—1913年、1920—1929年、
1946—1970年。其中,第四个快速增长期,主要得益于
①资产阶级革命  ②马歇尔计划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  ④欧洲联盟的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下列选项最符合右图图示关系的是
A.①启蒙运动 ②早期殖民掠夺 ③美国独立战争
B.①经济危机 ②法西斯专政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
C.①明治维新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抗日战争
D.①新航路开辟 ②文艺复兴 ③工业革命
23.不同民族和国家有各自特色,下列史实及观点对应错误的是
①1938年苏联公布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
②俄国十月革命——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③雅尔塔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④美国的扶持——是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外部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4.某班同学历史课学习时绘制思维导图(如下),由此可知学习主题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B.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为现实
C.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
25.“盟国的世界战略是先欧后亚,而要实施先欧后亚的战略,前提是要将日本牵制在东方战场切断日德之间的配合,以便分而歼之。”为达成这一战略意图
①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保存有生力量 ②中国坚持抗战到底,也得到美英苏的支持
③1943年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 ④苏联举行红场阅兵,大批苏军开赴前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苏联成立 ②利比亚独立 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④纳米比亚独立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7.历史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1922年,埃及华夫脱运动迫使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C.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D.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28.近代科学和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下列著作中,推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一大步;打破“上帝创造万物”神创论的有
①《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物种起源》 ③《欧也妮·葛朗台》 ④《战争与和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卷Ⅱ
三、综合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52分)
29.(12分)关注区域文明历史,感悟世界文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之起源】
(1)从发源地角度对上图的区域文明进行分类。(2分)
【文明之交往】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的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现,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运用世界古代史的史实说明“文明之间的交流,加快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4分)
【文明之发展】
相关内容 法律
“如果一个人毁了贵族的眼睛,就应毁掉他的眼睛。如果一个人打断了贵族的骨头,就应打断他的骨头。……如果贵族毁了平民的眼睛或断了平民的骨头,他应赔偿一米那银子。” A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 《十二铜表法》
“这部法典汇集了罗马帝国近千年的法律精华,包括历代法学家的学说和皇帝敕令,体系庞大,内容详尽。它确立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并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继承等民事关系作了极其详尽的规定。” B
“明确肯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度,规定动产和不动产的私人所有权是绝对的,受法律严格保护。否认封建等级制度及特权,否认人身依附关系,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肯定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等价交换的原则。” 《拿破仑法典》
(3)结合所学,根据上表所列内容写出法典A、B的名称和地位,并概括人类法制文明发展的趋势。(5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它们对今天的区域文明发展的启示。(1分)
30.(14分)14-19世纪,欧洲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共同促进资本主义的孕育、诞生与成长。
材料一:
《蒙娜丽莎》
(1)《蒙娜丽莎》作者是谁?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3分)
材料二:
(2)根据新航路路线图,分别简述 B、D 航线的具体贡献。(2 分)
材料三:1750-1850 年英国城乡人口比例变化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表英国人口变化的原因。这一原因与上图所体现的政治制度之间又有怎样的内在关系?(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自拟观点并予以论述。(6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31、(14分)世界历史在不断对抗与合作中演绎,大国关系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建立以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次战争形势图。
(1)填写材料一中AB国家的名称,并根据德国外长的话说说这次战争的性质。(4分)
材料二 30年初代国际形势的变化,给苏联提供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机遇。苏联首先向一直未与之建交的美国传送建交的意愿。罗斯福就任总统不久,即向苏联政府提议正式举行建交谈判。不久,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还趁此机会,同西班牙、匈牙利等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2)根据材料二,联系当时的背景,分析苏联与美国友好建交的经济原因。(4分)
材料三 罗斯福曾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等。
——摘编自《海事大观》
(3)材料三中的“一次胜利”和“登陆战役”分别指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4分)
(4)综上所述,归纳影响大国关系的共同因素。(2分)
32、(12分)危机和机遇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机即是机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农民的“叛乱”每10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俄国通过什么事件摆脱这一困境?这一事件对俄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分)
材料二 :幕府腐朽的专制统治、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及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后遭受悲惨命运的前车之鉴,不能不使得日本一些有识之士担忧祖国的前途,考虑日本的出路,推动了一场改革。对内注重国家体制重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密切配合,这些人主要是来自西南诸藩的下级武士,因为这里接触西方先进思想较早,许多下级武士早已向往西方的文化科学。
——《世界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的有识之士推动了哪一场改革?列举这场改革“注重国家体制重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密切配合”的措施。(3分)
新经济政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3)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各种危机,也出现过不同的解决方案。请运用下列关键词以“危机 转机”为题写一篇小短文。(6分)
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作业检查 10.11
一、判断题 FTTF TFFF
二、选择题 9-13 DABCC 14-18 DCDBA 19-23 ACBBC 24-28 CCDCA
三、综合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52分)
29、
(1)ABCF 属于大河文明,DE属于海洋文明。(2分)
(2)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入欧洲+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等。(其他合理也可)(4分)
(3)A:《汉谟拉比法典》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罗马民法大全》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4分)
趋势:从野蛮到文明;从维护等级特权到追求法律平等;从注重刑法到注重民法等(1分)
(4)尊重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繁荣;注重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等。(1分)
30、
(1)达芬奇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2)B航线贡献: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D航线贡献: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2分)
(3)原因:18-19世纪英国爆发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1分)
关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制度基础(提供了制度保障),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并巩固资本主义制度。(2分)
(4)(6分)示例:不同领域的变革共同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思想解放、对外开放、制度变革、技术进步等都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的商业联系,使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等殖民者通过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控制海上通道,并进行掠夺式的贸易,积累了原始的资本。)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前提;资产阶级革命,通过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工业革命以技术革命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最终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并推动了其全球扩张。
综上所述,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或早期殖民掠夺)、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分别从思想、经济、政治、技术四个层面,共同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萌芽、产生到最终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
31、
(1)A:英国 B:德国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4分)
(2)经济原因:30年代美国正经历经济危机,美国为了缓和经济危机,
苏联正在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为了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苏联与美国等国友好建交。(4分)
(3)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反法西斯国家结成联盟,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4分)
(4)国家利益的驱动;国际形势的变化;等等。(答出任意一点)(2分)
32、
(1)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3分)
(2)改革:明治维新;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3分)
(3)危机 转机
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域面临着各种危机,通过采取措施,使发展出现了转机。
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面临着经济困难,矛盾加剧的危机,列宁从国情出发,实施新经济政策,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德意日法西斯的大肆侵略,使世界人民饱受战争的危机,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使战事有了转机。(危机1分,措施+影响2分,共6分)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九年级社会作业检查
(4)(1分)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准考证号
30(14分)(1)(3分)
注意事项
01
[0]
[0]
[o][o]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
[1]
[1]
[1]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2)(2分)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6
6)
6]
[6]
[6]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8]
[9]
[9]
97
[9]
[9]
[9]
[9]
[9]
(3)(3分)
一、判断题
1[T][F]
2[T][F]
3[T][F]
4[T][F]
5[T][F]
6[T][F]
7 [T][F]
8[T][F]
(4)(6分)
二、选择题
9[A][B][C][D]
13[A][B][C][D]
17[A][B][C][D]
21[A][B][C][D]
25 [A][B][c][D]
10[A][B][C][D]
14[A][B][C][D]
18[A][B][C][D]
22[A][B][C][D]
26[A][B][C][D
11[A][B][C][D]
15[A][B][C][D]
19[A][B][C][D]
23[A][B][C][D]
27[A][B][C][D
I2[A][B][C][D]
16[A][B][C][D]
20[A][B][C][D]24[A][B][C][D]
28[A][B][C][D]
三、综合题
29.(12分)(1)(2分)
(2)(4分)
31(14分)(1)(4分)
(3)(5分)
(2)(4分)
ㄖ囚■
囚囚■
a
ū
0
(3)(4分)
0
(4)(2分)
请勿在此区域作答或
32(12分)(1)(3分)
者做任何标记
(2)(3分)
(3)(6分)

囚■囚
囚■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