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积累与运用】一、分享童年美好。
1.请完善“启动仪式”上的发言稿。
时间的 chǐ lún(    )不断转动,还记得刚入学时,我们 yī wēi(    )在老师的身边,zhì nèn(    )的脸上满是天真。如今,我们怀着对母校深深的 juàn liàn(    ),用 qīng cuì(    )的歌声为毕业献唱,我们将向着前方的 mù biāo(    )扬帆起航!
二、请完善“童年分享会”的活动方案,按要求完成下列选择题。
2.在活动方案中,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炽热(chì) 挑剔(tì)
B. 彻底(chè) 汤匙(shí)
C. 畜养(xù) 纤细(xiān)
D. 暂时(zhàn) 处境(chù)
3.下列“猜词语”游戏中,卡片上的词语完全正确的是哪一组?(  )
A.鞭炮 赤裸裸 B.通霄 死得其所
C.肿涨 腊八粥 D.倾复 翻箱倒柜
4.在书信片段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项?(  )
A.虽与之俱学 送鲍浩然之浙东
B. 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设果,果有杨梅
C.伯牙善鼓琴 通国之善弈者也
D. 故今日之责任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5.在主持稿中,下列语句运用的成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每一位科学家都应当具备见微知著的能力。
B.他不懂得珍惜幸福的生活,真是焉知非福啊!
C.他总能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发现一些规律,我真的很佩服他。
D.革命先烈在华夏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
6.在活动方案中,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
B.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C.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理……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D.学了《那个星期天》,我又阅读了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如《病隙碎笔》《我与地坛》等。
7.下列最适合写在纪念册上,勉励同学们多读书多实践的是哪一句?(  )
A.路遥知马力,日久知人心。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8.下列主持稿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
A.春天的泉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来游玩的人赞不绝口。
B.南音被称作“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的美誉,独具魅力。
C.校园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就如同清晨的鸟鸣,清脆悦耳。
D.同学们团结协作,毕业前夕举办并精心策划毕业联欢会。
9.同学们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B.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必须要相互呼应,这样的文章才算结构完整。
C.我们要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从中能看出其性格。
D.“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真实情感。
10.下列对描写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动作描写)
B.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语言描写)
C.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神态描写)
D.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环境描写)
11.同学们在学习活动中分享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
A.《表里的生物》中的“我”是一个好奇心强、执着、爱观察、爱思考探究的孩子。
B.《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描写李大钊庭审时的外貌和神态,表现出一位革命者的坚定与平静。
C.《匆匆》一文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将无影无踪、无声无息的时光流逝形象地描写出来。
D.《那个星期天》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中,写出了“我”从“满怀期待”到“焦急无奈”再到“兴奋雀跃”的心情变化。
12.以下是小语作为正方在辩论赛上的发言,由此推测正方观点是(  )
当今时代的文化从传统中汲取智慧,用创意激活经典。现在诸多节目融入中华文化元素。如,热播节目《经典咏流传》,将诗词融入音乐,用音乐演绎经典诗文。这些文化节目热播正是因为创新。
A.当今时代的文化传承更重要。
B.当今时代的文化创新更重要。
C.诸多节目融入中华文化元素。
D.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13.在“悦读悦美”活动中分享的读后感题目所缺的书名,依次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
读后感:奇幻之旅与心灵成长——读《_____》有感;
叛逆少年的成长诗篇——读《_____》有感;
荒岛生存的智慧与勇气——读《_____》有感。
书名:①汤姆 索亚历险记 ②鲁滨逊漂流记 ③骑鹅旅行记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三、请积极参加“童年时光”活动展示,按要求作答。
14.毕业联欢会上,主持人有这样一段对白,请你补充完整。
(1)东逝水,无复向西流。朱自清《匆匆》中“在    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只有    ……”感叹时光的流逝;文学家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    ,    ”诠释生命的价值。
(2)时光匆匆,我们要牢记“少壮不努力,    ”的劝勉,借鉴“    ,一字值千金”的读书方法,努力奋进,多读诗书。
(3)我爱读诗,因为诗中有景。浅唱着“    ,寒食东风御柳斜”的落英缤纷,低吟着“    ,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美景。
(4)我爱读诗,因为诗中有志。郑燮“    ,任尔东西南北风”表明自己刚正不阿的志向;于谦借“粉骨碎身浑不怕,    ”表明自己坚守清白的心性。
【梳理与探究】四、学校开展了以“水润童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5.学校开展了以“水润童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展板一】“水”的自述
我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我晶莹剔透,形态多样;我上天入地,滋润万物;我时而至善至柔,时而威力无穷。
当我是一滴水时,我的“体重”大约只有 0.05 克。你可能觉得我微不足道,但连续滴水 1 小时可积蓄 3.6 千克水,1 个月就有 2.6 吨。这些水量足以供给一个人的生活所需。不要因为我看似渺小就任“我”自流,珍惜爱护我,我才会长久地造福人类。
【展板二】
甲骨文中,“水”的字形像是一条滚滚向前的河流。中间弯弯曲曲的折线,代表湍急的水流;两边散落的小点,表示急流中溅起的浪花。在《说文解字》中收录水部汉字共计 464 个,内容涵盖自然和人文两类,自然类包括水名、水貌和气象,人文类涉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
【展板三】“水”的故事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舜命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
①陂:修筑河岸。
【展板四】
孔子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阅读上述材料,依照材料内容,补全展板二、四标题。
展板二:    展板四:   
(2)根据同学们展示的学习成果,下列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
A.展板一中“滴水 1 个月可积 2.6 吨”的数据,说明要珍惜每一滴水。
B.“水”本义指河流,水部汉字仅涵盖水名、水貌和气象三个部分。
C.大禹治水十三年,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是“疏通河道、因势利导”。
D.看到水,孔子联想到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真君子。
(3)观摩了本次综合性学习成果展,学校电视台现场采访,如果请你谈谈感受,你会谈些什么?请结合展板内容,把你即兴发言的要点写下来(至少写两点)。
   
【阅读与鉴赏】五、学校开展了“阅读点亮童年”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6.学校开展了“阅读点亮童年”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中国空间站:“宇宙观景豪宅”欢迎入住
①2021年6月17号,神舟十二号升空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舱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太空任务。至此,中国人正式由太空“访客”变“房客”,“太空之家”的梦想正逐渐成为现实。
②如果神舟飞船是一辆轿车,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则相当于一室一厅的房子,而空间站就是三室两厅,算是“豪宅”了。
③这座“豪宅”科幻又舒适。它的主体结构为“三室”——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完成组合后呈“T”字形,如有需要也可拓展为“干”字形。另外,还有两个极度活跃的“客厅”——“太空快递员”天舟货运飞船和神舟载人飞船频繁来往于天地之间。
④已经升空的天和核心舱,相当于家里的“主卧”,是未来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它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约50立方米,可以让航天员长期居住,进行科学实验。别看它个头大,其实是个“灵活的胖子”,可以在太空闪转腾挪,完成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等任务。
⑤核心舱最酷炫的地方就是它在舱外的大型机械臂了,能在深邃的太空中伸缩弯曲,前后左右无所不至。它对人类手臂做了最真实的还原,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它是“太空医生”,可以在舱体表面跳太空芭蕾,优雅地移动到空间站的其他地方,为核心舱做体检、维护;它还是“大力士”,可承载25吨重物,能捕获飞行器,转移货物,辅助航天员出舱。
⑥既然是“家”,对舒适度自然有一定要求,毕竟航天员要在太空长期生活。
⑦本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中国空间站内设置了生活区和工作区,航天员在这里可以实现生活工作两不误。生活区内分隔出独立的睡眠区、卫生区、锻炼区,还配有太空厨房及就餐区。在设计上最大程度考虑到私密性和便利性,极大地提高了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质量。
⑧甚至,连灯光、噪声这样的细节,设计团队也早就替航天员想到了。古人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实际情况可能正好相反,空间站一天能看到十几次日出。为了让航天员生物钟不受影响,设计师在舱内设置了情景照明系统,定时将灯光变成黄昏模式、日间模式。设计团队还花了一年半时间进行噪声问题攻关,因为舱内有大量设备,运转时不可避免会带来噪声,让人感觉不舒服。经过努力,他们成功使工作区的噪声降到了58分贝,睡眠区降到了49分贝。对比国际空间站“工作区72分贝,睡眠区55分贝”的噪声参数,祖国母亲对航天员的爱真是无微不至。
⑨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航天员每天吃得香、睡得好,心情愉快,自然可以“元气满满”地投入工作,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A.介绍了神舟十二号飞船的发射过程。
B.回顾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
C.讲述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
D.展现了中国空间站的结构设计、功能特点和人性化设施。
(2)文章用“轿车”“一室一厅”“三室两厅”的比喻,要说明的是什么?(    )
A.中国航天发展速度快。
B.空间站内部装修豪华。
C.太空舱容量越来越大。
D.中国航天技术最先进。
(3)核心舱被称为“灵活的胖子”,这个称呼主要体现它的什么特点?(    )
A.外形圆润可爱。
B.具有超强承重能力。
C.能精准完成太空操作。
D.内部空间特别宽敞。
(4)关于中国空间站的“太空医生”,以下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
A.它是一种安装在舱内的医疗机器人,负责监测航天员健康状况。
B.它是航天员出舱活动时使用的辅助设备,具备自动修复功能。
C.它是空间站舱外的大型机械臂,能进行设备维护和货物搬运。
D.它是专门用于太空实验的科学舱,可开展医疗实验研究。
(5)本文在介绍中国空间站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至少写出两种)?并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6)如果让你设计中国空间站的“下一代太空家园”,你会增加哪些功能或设施?请结合文本和联系生活实际说明理由。
   
17.
__________
①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地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黄灿灿的,像小菊花。即便结果了,也还像花,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连缀在一起,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②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③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着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栖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④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或跳着,或打着滚,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⑤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怯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⑥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着。
(1)文中提到的“牛耳朵草”开的花是什么样子的?(    )
A.大团大团的白花
B.细小的黄花,藏在叶间
C.白白的绒球球
D.黄灿灿的,像小菊花
(2)手工泥娃娃获奖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
A.制作工艺复杂。
B.充满童真创意。
C.色彩鲜艳夺目。
D.模仿大师作品。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
A.“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这是学校对孩子的鼓励。
B.文中送手工泥娃娃参赛就是那个成绩很差而且耳聋的孩子。
C.文章以“我”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文中的“我”是一个关怀学生、尊重学生、勇于反思的老师。
D.开头和结尾都写了牛耳朵草,首尾呼应,让读者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个孩子。
(4)文中多次提到“阳光”,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
A.突出获奖时刻的辉煌荣耀。
B.渲染温暖美好的环境氛围。
C.对比其他孩子的冷漠态度。
D.象征耳聋孩子乐观坚强的品质。
(5)这篇文章最想告诉我们什么?(    )
A.残疾孩子更需要关爱。
B.手工课比主科更重要。
C.每个生命都有独特价值。
D.教育要尊重个体差异。
(6)联系上下文,“爆出冷门”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耳聋孩子获奖是“爆出冷门”?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7)好的题目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文章的结构,突出文章的主题。请你给这篇文章取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明理由。
题目:《    》,理由:   
温馨提示:做完了要认真检查,可别丢三落四哦!相信你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C B A D C B B D B
题号 13
答案 C
【积累与运用】一、分享童年美好。
1.请完善“启动仪式”上的发言稿。
时间的 chǐ lún( 齿轮  )不断转动,还记得刚入学时,我们 yī wēi( 依偎  )在老师的身边,zhì nèn( 稚嫩  )的脸上满是天真。如今,我们怀着对母校深深的 juàn liàn( 眷恋  ),用 qīng cuì( 清脆  )的歌声为毕业献唱,我们将向着前方的 mù biāo( 目标  )扬帆起航!
【解答】故答案为:
齿轮 依偎 稚嫩 眷恋 清脆 目标
二、请完善“童年分享会”的活动方案,按要求完成下列选择题。
2.在活动方案中,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炽热(chì) 挑剔(tì)
B. 彻底(chè) 汤匙(shí)
C. 畜养(xù) 纤细(xiān)
D. 暂时(zhàn) 处境(chù)
【解答】A.有误。“挑剔”的“剔”应读“tī”。
B.有误。“汤匙”的“匙”应读“chí”,指匙子。读“shi”时,指开锁的器物。
C.正确。
D.有误。“暂”声母是翘舌音“z”,而不是平舌音“zh”,音节是“zàn”。处:chǔ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得来。处置;办理:论~。chù地方:住~。故“相处”中的“处”应读“chǔ”,“处理”中的“处”应读“chǔ”。
故选:C。
3.下列“猜词语”游戏中,卡片上的词语完全正确的是哪一组?(  )
A.鞭炮 赤裸裸 B.通霄 死得其所
C.肿涨 腊八粥 D.倾复 翻箱倒柜
【解答】A.正确。
B.有误,“通霄”应为“通宵”,“通宵”整夜。
C.有误,“肿涨”应为“肿胀”,“肿胀”有膨胀、鼓起的意思。
D.有误,“倾复”应为“倾覆”,“倾覆”有翻倒的意思。
故选:A。
4.在书信片段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项?(  )
A.虽与之俱学 送鲍浩然之浙东
B. 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设果,果有杨梅
C.伯牙善鼓琴 通国之善弈者也
D. 故今日之责任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解答】A.不同。之:他(代词)/到,往;
B.不同。为:因为/给,替;
C.相同。善:都表示“擅长”的意思;
D.不同。故:所以/原因,缘故;
故选:C。
5.在主持稿中,下列语句运用的成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每一位科学家都应当具备见微知著的能力。
B.他不懂得珍惜幸福的生活,真是焉知非福啊!
C.他总能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发现一些规律,我真的很佩服他。
D.革命先烈在华夏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
【解答】ACD.恰当。
B.不恰当,“焉知非福”通常用来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而此句表达的是对他不懂得珍惜幸福生活的批判,并非是说这种看似不好的情况可能会带来好的结果,所以“焉知非福”在这里使用不恰当。
故选:B。
6.在活动方案中,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
B.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C.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理……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D.学了《那个星期天》,我又阅读了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如《病隙碎笔》《我与地坛》等。
【解答】A.有误,“一秒钟、两秒钟”后若用破折号,通常表示解释说明或话题转换,但此处是对时间流逝的延续性描述,更适合用省略号体现时间的推移。
BCD.正确。
故选:A。
7.下列最适合写在纪念册上,勉励同学们多读书多实践的是哪一句?(  )
A.路遥知马力,日久知人心。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解答】A.不适合。“路遥知马力,日久知人心”,强调的是经过长时间考验才能知晓人心、看清事物本质。
B.不适合。“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是劝人要珍惜财物,居安思危。
C.不适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突出的是从他人话语中获得很大启发,重点在交流受益。
D.适合。“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用知识时,才懊悔读书少,强调平时多读书积累的重要性。
故选:D。
8.下列主持稿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
A.春天的泉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来游玩的人赞不绝口。
B.南音被称作“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的美誉,独具魅力。
C.校园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就如同清晨的鸟鸣,清脆悦耳。
D.同学们团结协作,毕业前夕举办并精心策划毕业联欢会。
【解答】A.有语病,主宾搭配不当。句子的主语是“泉州”,宾语是“季节”。“泉州”是一个城市名称,属于地点范畴;而“季节”是时间范畴的概念,二者不能构成合理的主宾关系。
B.有语病,句式杂糅。“被称作……”和“享有……的美誉”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句式,在这个句子中同时使用,造成了句式的混杂。
C.没有语病。
D.有语病,语序不当。“举办”和“精心策划”这两个动作存在逻辑先后顺序,应该是先“精心策划”活动,然后再“举办”活动,原句中顺序颠倒了。
故选:C。
9.同学们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B.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必须要相互呼应,这样的文章才算结构完整。
C.我们要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从中能看出其性格。
D.“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真实情感。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不一定要相互呼应,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故选:B。
10.下列对描写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动作描写)
B.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语言描写)
C.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神态描写)
D.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环境描写)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这句话中的“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并没有使用语言描写,而是使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失望和震惊。
故选:B。
11.同学们在学习活动中分享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
A.《表里的生物》中的“我”是一个好奇心强、执着、爱观察、爱思考探究的孩子。
B.《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描写李大钊庭审时的外貌和神态,表现出一位革命者的坚定与平静。
C.《匆匆》一文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将无影无踪、无声无息的时光流逝形象地描写出来。
D.《那个星期天》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中,写出了“我”从“满怀期待”到“焦急无奈”再到“兴奋雀跃”的心情变化。
【解答】ABC.正确。
D.有误,《那个星期天》一文以时间为线索,描写了“我”等待母亲带“我”出去玩的过程。清晨时,“我”满怀期待,兴奋地等待;中午时,随着时间推移,“我”开始焦急无奈,不停地询问母亲;傍晚时,母亲仍未兑现承诺,“我”最终彻底失望,甚至哭泣。文中“我”的情感变化是“满怀期待——焦急无奈——彻底失望”。
故选:D。
12.以下是小语作为正方在辩论赛上的发言,由此推测正方观点是(  )
当今时代的文化从传统中汲取智慧,用创意激活经典。现在诸多节目融入中华文化元素。如,热播节目《经典咏流传》,将诗词融入音乐,用音乐演绎经典诗文。这些文化节目热播正是因为创新。
A.当今时代的文化传承更重要。
B.当今时代的文化创新更重要。
C.诸多节目融入中华文化元素。
D.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解答】小语提到“当今时代的文化从传统中汲取智慧,用创意激活经典”,强调了创新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他举例说明了《经典咏流传》等节目通过创新的方式(如将诗词融入音乐)来演绎经典,这些节目之所以热播,正是因为它们采用了创新的形式。小语的发言重点在于强调创新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故选:B。
13.在“悦读悦美”活动中分享的读后感题目所缺的书名,依次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
读后感:奇幻之旅与心灵成长——读《_____》有感;
叛逆少年的成长诗篇——读《_____》有感;
荒岛生存的智慧与勇气——读《_____》有感。
书名:①汤姆 索亚历险记 ②鲁滨逊漂流记 ③骑鹅旅行记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解答】《骑鹅旅行记》是一部由瑞典作家塞尔玛 拉格洛夫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小男孩,因为对一只小精灵不敬,被变成一个拇指大小的小人儿。他骑在一只鹅的背上,跟随一群大雁旅行,经历各种冒险,最终在旅途中成长和改变。
《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的一部经典小说。故事以密西西比河畔的小镇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汤姆 索亚和他的朋友们的冒险经历。汤姆是一个调皮捣蛋但心地善良的孩子,他的冒险经历反映了成长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和变化。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鲁滨逊 克鲁索的水手,在一次航行中遭遇海难,独自一人漂流到荒岛上。他在荒岛上生活了多年,克服了各种困难,展现了生存的智慧和勇气。
在这次“悦读悦美”活动中,根据读后感题目的描述,可以将书名与主题对应起来:
奇幻之旅与心灵成长——读《骑鹅旅行记》有感;叛逆少年的成长诗篇——读《汤姆 索亚历险记》有感;荒岛生存的智慧与勇气——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因此,正确的顺序是C:③①②。
故选:C。
三、请积极参加“童年时光”活动展示,按要求作答。
14.毕业联欢会上,主持人有这样一段对白,请你补充完整。
(1)东逝水,无复向西流。朱自清《匆匆》中“在 逃去如飞  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徘徊罢了  ,只有 匆匆罢了  ……”感叹时光的流逝;文学家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 或轻于鸿毛  ”诠释生命的价值。
(2)时光匆匆,我们要牢记“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的劝勉,借鉴“ 读书须用意  ,一字值千金”的读书方法,努力奋进,多读诗书。
(3)我爱读诗,因为诗中有景。浅唱着“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的落英缤纷,低吟着“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美景。
(4)我爱读诗,因为诗中有志。郑燮“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表明自己刚正不阿的志向;于谦借“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表明自己坚守清白的心性。
【解答】(1)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出自朱自清的《匆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意思是人本来就有一死,人死的分量、价值,有的比还泰山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长歌行》,意在劝勉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勤奋努力,否则到老年时会后悔莫及。“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则强调了读书时要用心思考,因为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宝贵的智慧和价值。
(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描绘了寒食节时长安城内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春日景色。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通过嗅觉和听觉的描写,展现了夏夜稻田的丰收景象和宁静氛围。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诗人以竹子为喻,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刚正不阿、不屈服于压力的志向。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表达了诗人自己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要坚守清白、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决心和信念。
故答案为:
(1)逃去如飞 徘徊罢了 匆匆罢了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2)老大徒伤悲 读书须用意;
(3)春城无处不飞花 稻花香里说丰年;
(4)千磨万击还坚劲 要留清白在人间。
【梳理与探究】四、学校开展了以“水润童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5.学校开展了以“水润童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展板一】“水”的自述
我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我晶莹剔透,形态多样;我上天入地,滋润万物;我时而至善至柔,时而威力无穷。
当我是一滴水时,我的“体重”大约只有 0.05 克。你可能觉得我微不足道,但连续滴水 1 小时可积蓄 3.6 千克水,1 个月就有 2.6 吨。这些水量足以供给一个人的生活所需。不要因为我看似渺小就任“我”自流,珍惜爱护我,我才会长久地造福人类。
【展板二】
甲骨文中,“水”的字形像是一条滚滚向前的河流。中间弯弯曲曲的折线,代表湍急的水流;两边散落的小点,表示急流中溅起的浪花。在《说文解字》中收录水部汉字共计 464 个,内容涵盖自然和人文两类,自然类包括水名、水貌和气象,人文类涉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
【展板三】“水”的故事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舜命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
①陂:修筑河岸。
【展板四】
孔子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阅读上述材料,依照材料内容,补全展板二、四标题。
展板二: “水”的字形与汉字知识(文化)  展板四: “水”的君子品质与君子象征 
(2)根据同学们展示的学习成果,下列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B  )
A.展板一中“滴水 1 个月可积 2.6 吨”的数据,说明要珍惜每一滴水。
B.“水”本义指河流,水部汉字仅涵盖水名、水貌和气象三个部分。
C.大禹治水十三年,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是“疏通河道、因势利导”。
D.看到水,孔子联想到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真君子。
(3)观摩了本次综合性学习成果展,学校电视台现场采访,如果请你谈谈感受,你会谈些什么?请结合展板内容,把你即兴发言的要点写下来(至少写两点)。
 很荣幸接受采访!观摩“水润童年”成果展,从水的自述懂了珍惜点滴的重要,从字形演变触摸汉字文化温度,从大禹治水悟到智慧与坚持。同学们把水的知识、精神融入作品,让我看到水滋养童年、启迪成长的力量,也激励我今后多从自然与文化中汲取养分! 
【解答】(1)考查给文章加标题。展板二围绕甲骨文里“水”字的字形,以及《说文解字》中水部汉字的收录数量、分类展开,重点在讲“水”字的字形演变和相关汉字知识,可拟标题为:“水”的字形与汉字知识(文化)。展板四引用孔子对水的评价,从德行、情义、志向、善施教化等角度,阐述水具备的君子品质,核心是水的文化寓意与君子象征,可以拟题为:“水”的君子品质与君子象征。
(2)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内容理解与概括。ACD.正确。B.有误。结合展板二“在《说文解字》中收录水部汉字共计464个,内容涵盖自然和人文两类,自然类包括水名、水貌和气象,人文类涉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可知,并非“仅涵盖水名、水貌和气象三个部分”,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3)考查扩展写话。回忆展板所呈现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内容,然后从成果的特点、对自己的启发、对学习方式的新认知等角度思考发言要点。示例:很荣幸接受采访!观摩“水润童年”成果展,从水的自述懂了珍惜点滴的重要,从字形演变触摸汉字文化温度,从大禹治水悟到智慧与坚持。同学们把水的知识、精神融入作品,让我看到水滋养童年、启迪成长的力量,也激励我今后多从自然与文化中汲取养分!
故答案为:
(1)“水”的字形与汉字文化
“水”的君子意象与人文哲思;
(2)B;
(3)很荣幸接受采访!观摩“水润童年”成果展,从水的自述懂了珍惜点滴的重要,从字形演变触摸汉字文化温度,从大禹治水悟到智慧与坚持。同学们把水的知识、精神融入作品,让我看到水滋养童年、启迪成长的力量,也激励我今后多从自然与文化中汲取养分!
【阅读与鉴赏】五、学校开展了“阅读点亮童年”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6.学校开展了“阅读点亮童年”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中国空间站:“宇宙观景豪宅”欢迎入住
①2021年6月17号,神舟十二号升空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舱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太空任务。至此,中国人正式由太空“访客”变“房客”,“太空之家”的梦想正逐渐成为现实。
②如果神舟飞船是一辆轿车,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则相当于一室一厅的房子,而空间站就是三室两厅,算是“豪宅”了。
③这座“豪宅”科幻又舒适。它的主体结构为“三室”——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完成组合后呈“T”字形,如有需要也可拓展为“干”字形。另外,还有两个极度活跃的“客厅”——“太空快递员”天舟货运飞船和神舟载人飞船频繁来往于天地之间。
④已经升空的天和核心舱,相当于家里的“主卧”,是未来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它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约50立方米,可以让航天员长期居住,进行科学实验。别看它个头大,其实是个“灵活的胖子”,可以在太空闪转腾挪,完成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等任务。
⑤核心舱最酷炫的地方就是它在舱外的大型机械臂了,能在深邃的太空中伸缩弯曲,前后左右无所不至。它对人类手臂做了最真实的还原,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它是“太空医生”,可以在舱体表面跳太空芭蕾,优雅地移动到空间站的其他地方,为核心舱做体检、维护;它还是“大力士”,可承载25吨重物,能捕获飞行器,转移货物,辅助航天员出舱。
⑥既然是“家”,对舒适度自然有一定要求,毕竟航天员要在太空长期生活。
⑦本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中国空间站内设置了生活区和工作区,航天员在这里可以实现生活工作两不误。生活区内分隔出独立的睡眠区、卫生区、锻炼区,还配有太空厨房及就餐区。在设计上最大程度考虑到私密性和便利性,极大地提高了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质量。
⑧甚至,连灯光、噪声这样的细节,设计团队也早就替航天员想到了。古人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实际情况可能正好相反,空间站一天能看到十几次日出。为了让航天员生物钟不受影响,设计师在舱内设置了情景照明系统,定时将灯光变成黄昏模式、日间模式。设计团队还花了一年半时间进行噪声问题攻关,因为舱内有大量设备,运转时不可避免会带来噪声,让人感觉不舒服。经过努力,他们成功使工作区的噪声降到了58分贝,睡眠区降到了49分贝。对比国际空间站“工作区72分贝,睡眠区55分贝”的噪声参数,祖国母亲对航天员的爱真是无微不至。
⑨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航天员每天吃得香、睡得好,心情愉快,自然可以“元气满满”地投入工作,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D  )
A.介绍了神舟十二号飞船的发射过程。
B.回顾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
C.讲述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
D.展现了中国空间站的结构设计、功能特点和人性化设施。
(2)文章用“轿车”“一室一厅”“三室两厅”的比喻,要说明的是什么?( C  )
A.中国航天发展速度快。
B.空间站内部装修豪华。
C.太空舱容量越来越大。
D.中国航天技术最先进。
(3)核心舱被称为“灵活的胖子”,这个称呼主要体现它的什么特点?( C  )
A.外形圆润可爱。
B.具有超强承重能力。
C.能精准完成太空操作。
D.内部空间特别宽敞。
(4)关于中国空间站的“太空医生”,以下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C  )
A.它是一种安装在舱内的医疗机器人,负责监测航天员健康状况。
B.它是航天员出舱活动时使用的辅助设备,具备自动修复功能。
C.它是空间站舱外的大型机械臂,能进行设备维护和货物搬运。
D.它是专门用于太空实验的科学舱,可开展医疗实验研究。
(5)本文在介绍中国空间站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至少写出两种)?并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①常见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②如“打比方”:文中将空间站比作“豪宅”,使抽象的太空舱变得具体、生动,更能激发读者兴趣。 
(6)如果让你设计中国空间站的“下一代太空家园”,你会增加哪些功能或设施?请结合文本和联系生活实际说明理由。
 可以增加“空气净化和水循环利用系统升级”“太空娱乐休闲区”或“人工重力模拟装置”等功能。一方面让航天员在太空拥有更健康舒适的环境,另一方面能在特殊条件下保持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从而更好地完成长时间的工作和研究。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阅读短文内容可知,短文集中介绍了中国空间站的结构设计、功能特点和人性化设施,而不是主要讲飞船发射、发展历程或航天员日常生活。
A.有误,仅涉及神舟十二号的发射,非全文重点;
B.有误,未系统回顾发展历程,仅以神舟十二号为引子;
C.有误,航天员生活是部分段落内容,非全文核心;
D.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文章使用“轿车”“一室一厅”“三室两厅”的比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中国航天器从神舟飞船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的发展过程中,内部空间容量的逐步增大。通过这样的比喻,读者可以直观地理解到空间站相比之前的航天器,其内部空间更为宽敞,能够更好地满足航天员长期居住和工作的需求。故选:C。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由短文第④自然段“它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约50立方米,可以让航天员长期居住,进行科学实验。别看它个头大,其实是个‘灵活的胖子’,可以在太空闪转腾挪,完成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等任务”可知,“灵活的胖子”指核心舱虽然体积大,但能灵活地完成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等精细操作,体现其精准完成太空任务的特点。故选:C。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由短文第⑤自然段“它是“它对人类手臂做了最真实的还原,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太空医生”,可以在舱体表面跳太空芭蕾,优雅地移动到空间站的其他地方,为核心舱做体检、维护”可知,文中称“太空医生”的是舱外大型机械臂,它可以做维护、搬运等工作。故选:C。
(5)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由短文第④自然段“它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约50立方米,可以让航天员长期居住,进行科学实验”中的“16.6米”“4.2米”“50立方米”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些数字具体地描述了天和核心舱的尺寸和内部空间大小。由短文第④自然段“别看它个头大其实是个‘灵活的胖子’可以在太空闪转腾挪,完成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等任务”可知,通过把“天和核心舱”比作“灵活的胖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它在体积庞大的同时,也具备着灵活、机动的特性,能够在太空中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由短文第⑧自然段“经过努力,他们成功使工作区的噪声降到了58分贝,睡眠区降到了49分贝。”中的“58分贝”“49分贝”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些数字具体地说明了空间站内工作区和睡眠区的噪声水平。
(6)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结合短文内容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解答即可,答案不唯一。示例:可以增加“太空娱乐室”或“太空花园”,让航天员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也可增设“废物循环利用系统”或“太空绿色种植系统”,既节约资源又改善生活环境,更好地保障航天员的长期驻留需求。这样既能提高舒适度,也能进一步提升空间站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故答案为:
(1)D;
(2)C;
(3)C;
(4)C;
(5)①常见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②如“打比方”:文中将空间站比作“豪宅”,使抽象的太空舱变得具体、生动,更能激发读者兴趣。
(6)可以增加“空气净化和水循环利用系统升级”“太空娱乐休闲区”或“人工重力模拟装置”等功能。一方面让航天员在太空拥有更健康舒适的环境,另一方面能在特殊条件下保持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从而更好地完成长时间的工作和研究。
17.
__________
①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地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黄灿灿的,像小菊花。即便结果了,也还像花,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连缀在一起,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②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③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着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栖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④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或跳着,或打着滚,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⑤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怯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⑥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着。
(1)文中提到的“牛耳朵草”开的花是什么样子的?( B  )
A.大团大团的白花
B.细小的黄花,藏在叶间
C.白白的绒球球
D.黄灿灿的,像小菊花
(2)手工泥娃娃获奖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B  )
A.制作工艺复杂。
B.充满童真创意。
C.色彩鲜艳夺目。
D.模仿大师作品。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A  )
A.“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这是学校对孩子的鼓励。
B.文中送手工泥娃娃参赛就是那个成绩很差而且耳聋的孩子。
C.文章以“我”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文中的“我”是一个关怀学生、尊重学生、勇于反思的老师。
D.开头和结尾都写了牛耳朵草,首尾呼应,让读者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个孩子。
(4)文中多次提到“阳光”,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D  )
A.突出获奖时刻的辉煌荣耀。
B.渲染温暖美好的环境氛围。
C.对比其他孩子的冷漠态度。
D.象征耳聋孩子乐观坚强的品质。
(5)这篇文章最想告诉我们什么?( C  )
A.残疾孩子更需要关爱。
B.手工课比主科更重要。
C.每个生命都有独特价值。
D.教育要尊重个体差异。
(6)联系上下文,“爆出冷门”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耳聋孩子获奖是“爆出冷门”?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指发生意想不到的事。因为这个孩子平时很不出众,成绩不好还耳聋,被大家忽略,可他送的手工泥娃娃却在省里夺得了特等奖,这是大家没预料到的,所以是“爆出冷门”。 
(7)好的题目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文章的结构,突出文章的主题。请你给这篇文章取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明理由。
题目:《 每棵草都有花期  》,理由: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草开花,以“每棵草都有花期”为题目,既与文章内容相呼应,又运用比喻,把学生比作草,说明每个学生都像草一样,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绽放的时刻,突出了每个生命都有独特价值的主题。 
温馨提示:做完了要认真检查,可别丢三落四哦!相信你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从第①段“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可知,“牛耳朵草”开的花是细小的黄花,藏在叶间。故选B。
(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从第④段“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或跳着,或打着滚,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可知,体现出泥娃娃充满童真创意。故选B。
(3)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A.错误。第②段“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可知,说明这不是对孩子的鼓励,而是忽视,因此,此选项理解错误。
BCD.正确。
故选:A。
(4)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第③段“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栖在里头”可知,结合孩子耳聋却乐观努力的表现,“阳光”象征他乐观坚强的品质;第⑤段“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可知,这烘托出孩子品质带来的感染力。故选D。
(5)考查概括文章主旨。
阅读文章可知,文章通过牛耳朵草都开花,以及耳聋孩子做出获奖泥娃娃的故事,传达出每个生命,无论看似多么平凡普通,都有独特的价值,都能绽放光彩的道理。因此可知,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6)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
“爆出冷门”是指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从第②段可知,这个孩子“很不出众”“成绩自然好不了”“被忽略”,大家都不看好他;但第④段他送的手工泥娃娃“顺利夺得特等奖”,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所以说他获奖是“爆出冷门”。
(7)考查给文章加标题。
首先要厘清文章主要内容,然后提炼中心思想。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由文中第①自然段妈妈说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以及第⑥自然段中“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开出黄色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着”可知,作者借物喻人,意在凸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执着的生命是美好的,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文章的题目可以以此得出,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B;
(2)B;
(3)A;
(4)D;
(5)C;
(6)指发生意想不到的事。因为这个孩子平时很不出众,成绩不好还耳聋,被大家忽略,可他送的手工泥娃娃却在省里夺得了特等奖,这是大家没预料到的,所以是“爆出冷门”。
(7)每棵草都有花期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草开花,以“每棵草都有花期”为题目,既与文章内容相呼应,又运用比喻,把学生比作草,说明每个学生都像草一样,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绽放的时刻,突出了每个生命都有独特价值的主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