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普利桥镇小学等三校四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kuān kuò zhú jiàn shū shì wān dòu zhuānɡ jia( ) ( ) ( ) ( ) ( )2.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对号。闪烁(shuò shuó) 田埂(gěn gěng) 下坠(zuì zhuì)风俗(sú shú) 水坑(kēng hēng) 暧昧(mèi měi)3.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后面句子中的括号里。摇摇( )坠 人( )人( ) 人声( )沸 浩浩( )( )齐头( )进 ( )号( )吼 山崩地( ) 漫( )卷( )(1)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 )。(2)十几万解放军( )开进了上海城。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第五粒豆最了不起,因为它让生病的小女孩看到了 ,获得了战胜病魔的 和 。(2)《观潮》这篇课文是按 顺序写的,先写 ,再写 ,最后写 ,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横贯 。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如果……就……因为……所以……只有……才……(1)( )天气太热,( )小丽坐在教室里额头上都出汗了。(2)( )明天下雨,运动会( )会推迟举行。5.按要求完成句子。6.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仿写比喻句) 7.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仿写拟人句) 8.下课了,李晓明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看书。(缩写句子) 9.小丽终于把三道应用题全部做完了。(改成“被”字句) 10.外面下着小雨,爷爷穿上靴子和帽子出去了。(修改病句) 二、积累与运用。课内阅读11.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1)这段话出自《 》,描写的景物依次是 。(2)“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运用了 修辞手法。12.课外阅读我的家乡在永州市冷水滩区,那里有很多人家种豌豆。到了豌豆开花的时候,便是我们这些乡间孩子最快活的赏花日子。豌豆花又大又艳,气味又好闻。豌豆花大部分是红色,也有紫色和白色。娘做豌豆糕时,先把豌豆磨成面,拌了香油、花椒等,搅成糊状,蒸熟后切块,鲜味和香气让人吃了还想吃。(1)豌豆花的形状是 ,颜色是 。(2)短文主要写了 和 两层意思。(3)豌豆糕的制作过程是: 。三、作文。13.作文。题目:美丽的____________要求:小朋友,你见过或到过美丽的地方有很多,请你选择一处景物,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按一定顺序描写,表达你的喜爱之情。字数不少于350字。2025-2026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普利桥镇小学等三校四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kuān kuò zhú jiàn shū shì wān dòu zhuānɡ jia( 宽阔 ) ( 逐渐 ) ( 舒适 ) ( 豌豆 ) ( 庄稼 )【解答】故答案为:宽阔 逐渐 舒适 豌豆 庄稼2.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对号。闪烁(shuò shuó) 田埂(gěn gěng) 下坠(zuì zhuì)风俗(sú shú) 水坑(kēng hēng) 暧昧(mèi měi)【解答】闪烁(shuò):(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田埂(gěng):田间的埂子,用来分界并蓄水。下坠(zhuì):(物体)向下坠落。风俗(sú):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水坑(kēng):有积水的坑。暧昧(mèi):用意含糊,态度不明朗。故答案为:shuò gěng zhuìsú kēng mèi3.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后面句子中的括号里。摇摇( 欲 )坠 人( 山 )人( 海 ) 人声( 鼎 浩浩荡荡 )沸 浩浩( 荡 )( 荡 )齐头( 并 )进 ( 风 )号( 浪 )吼 山崩地( 裂 ) 漫( 天 )卷( 地 )(1)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 人山人海 )。(2)十几万解放军( 浩浩荡荡 )开进了上海城。【解答】摇摇欲坠:某物摇晃不稳,快要掉下来的样子。人山人海: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样,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别多。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浩浩荡荡:意思是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用来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齐头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风号浪吼:形容风浪很大。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山崩地裂:山崩塌;地开裂。多为地震所引起。原用来指灾难性的巨大事变。漫天卷地:形容满天飞舞,连地上的灰尘都被卷起,来势很猛,到处都是。(1)这句话是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人很多,故填“人山人海”。(2)“十几万解放军”规模宏大、气势雄壮,故填“浩浩荡荡”。故答案为:欲 山 海 鼎 荡 荡并 风 浪 裂 天 地(1)人山人海;(2)浩浩荡荡。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第五粒豆最了不起,因为它让生病的小女孩看到了 希望 ,获得了战胜病魔的 勇气 和 信心 。(2)《观潮》这篇课文是按 时间 顺序写的,先写 潮来之前 ,再写 潮来之时 ,最后写 潮来之后 ,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拉长 、 变粗 ,横贯 江面 。【解答】(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主要写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成熟长大后被人摘下取出,来到外面的世界,三颗被鸽子吃掉,一个掉进水沟,第五粒豆在窗台裂缝中顽强生长,开出了小花。生病的小女孩每天观察豆苗的变化,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从而获得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2)《观潮》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按时间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身临其境。(3)写时注意“拉”“粗”“面”的正确写法。故答案为:(1)希望 勇气 信心;(2)时间 潮来之前 潮来之时 潮来之后;(3)拉长 变粗 江面。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如果……就……因为……所以……只有……才……(1)( 因为 )天气太热,( 所以 )小丽坐在教室里额头上都出汗了。(2)( 如果 )明天下雨,运动会( 就 )会推迟举行。【解答】“如果……就……”表示 假设关系 ,用于连接条件和结果,前半句提出假设条件,后半句说明在该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因为……所以……”表示 因果关系 ,即前半句说明原因,后半句引出由前述原因必然产生的结果。“只有……才……”表示 条件关系 ,强调某种结果必须满足唯一条件才能实现。 (1)“天气太热”与“小丽坐在教室里额头上都出汗了”两个分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2)“明天下雨”与“会推迟举行”两个分句之间存在假设关系,故选“如果……就……”。故答案为:(1)因为 所以;(2)如果 就。5.按要求完成句子。6.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仿写比喻句) 闪闪的星星像一颗颗钻石缀在天幕上。 【解答】例句结构是:本体(弯弯的月亮)+喻体(一条小船)+其他描述(挂在夜空中)。仿写时也要有一个具体的事物(本体),一个恰当的比喻(喻体),以及一些描述。示例:闪闪的星星像无数颗宝石镶嵌在夜空中。故答案为:闪闪的星星像一颗颗钻石缀在天幕上。7.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仿写拟人句) 春风轻轻地抚摸我的脸庞。 【解答】例句中,“抱着”是人的动作,把小水塘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和月亮之间的亲密关系。在仿写时,要确定一个事物,然后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情感。故答案为:春风轻轻地抚摸我的脸庞。8.下课了,李晓明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看书。(缩写句子) 李晓明看书。 【解答】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原句中,“下课了”是时间状语,可删去;“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是对“看书”这一动作的修饰,也应删去,最后保留主语“李晓明”和谓语“看书”,所以缩写为“李晓明看书”。故答案为:李晓明看书。9.小丽终于把三道应用题全部做完了。(改成“被”字句) 三道应用题终于被小丽全部做完了。 【解答】“把”字句改“被”字句,需要将“把”字前后的主语和宾语位置互换,再将“把”换成“被”。原句中“小丽”是主语,“三道应用题”是宾语,互换位置后,用“被”连接,就变成了“三道应用题终于被小丽全部做完了”,这样的转换符合“被”字句的结构,清晰地表达出动作的承受者“三道应用题”和执行者“小丽”的关系。故答案为:三道应用题终于被小丽全部做完了。10.外面下着小雨,爷爷穿上靴子和帽子出去了。(修改病句) 外面下着小雨,爷爷穿上靴子,戴上帽子出去了。 【解答】搭配不当,“穿上”与“帽子”不能搭配,应将改为“穿上靴子,戴上帽子”。故答案为:外面下着小雨,爷爷穿上靴子,戴上帽子出去了。二、积累与运用。课内阅读11.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1)这段话出自《 走月亮 》,描写的景物依次是 溪水、山草、野花、月光、鹅卵石、小水塘 。(2)“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运用了 拟人 修辞手法。【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这段话出自《走月亮》,是吴然的作品,文中描绘了“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的美好场景。然后仔细分析文段,按照出现的顺序,能提取出描写的景物有细细流淌、带着山草野花香味与月光的溪水,布满河床的灰白色鹅卵石,还有鹅卵石间可爱的小水塘等,所以依次梳理出溪水、山草、野花、月光、鹅卵石、小水塘这些景物。(2)本题考查修辞方法。“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中的“抱”这个动作是人类才会有的行为,把小水塘当作人来写,赋予小水塘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小水塘中倒映着月亮的温馨、可爱的画面,所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1)走月亮 溪水、山草、野花、月光、鹅卵石、小水塘;(2)拟人。12.课外阅读我的家乡在永州市冷水滩区,那里有很多人家种豌豆。到了豌豆开花的时候,便是我们这些乡间孩子最快活的赏花日子。豌豆花又大又艳,气味又好闻。豌豆花大部分是红色,也有紫色和白色。娘做豌豆糕时,先把豌豆磨成面,拌了香油、花椒等,搅成糊状,蒸熟后切块,鲜味和香气让人吃了还想吃。(1)豌豆花的形状是 又大又艳 ,颜色是 红色,紫色和白色 。(2)短文主要写了 赏豌豆花 和 吃豌豆糕 两层意思。(3)豌豆糕的制作过程是: 磨面→拌料→搅糊→蒸熟→切块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根据原文“豌豆花又大又艳”和“大部分是红色,也有紫色和白色”可知,豌豆花的形状是又大又艳,颜色是红色,也有紫色和白色。(2)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到了豌豆开花的时候,便是我们这些乡间孩子最快活的赏花日子。豌豆花又大又艳,气味又好闻。豌豆花大部分是红色,也有紫色和白色。”可知,通过视觉、嗅觉的描写,突出豌豆花的美丽和孩子们赏花的快乐。可以概括为:赏豌豆花。从“娘做豌豆糕时,先把豌豆磨成面,拌了香油、花椒等,搅成糊状,蒸熟后切块,鲜味和香气让人吃了还想吃。”可知,通过制作步骤和味觉描写,表现豌豆糕的诱人风味。可以概括为:吃豌豆糕。(3)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娘做豌豆糕时,先把豌豆磨成面,拌了香油、花椒等,搅成糊状,蒸熟后切块,鲜味和香气让人吃了还想吃。”可知,豌豆糕的制作过程是:磨面→拌料→搅糊→蒸熟→切块。故答案为:(1)又大又艳 红色,紫色和白色;(2)赏豌豆花 吃豌豆糕;(3)磨面→拌料→搅糊→蒸熟→切块三、作文。13.作文。题目:美丽的____________要求:小朋友,你见过或到过美丽的地方有很多,请你选择一处景物,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按一定顺序描写,表达你的喜爱之情。字数不少于350字。【解答】范文:美丽的校园每天清晨,当我背着书包走进校园时,总能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我们的校园就像一幅会变魔术的画,随着季节展现出不同的美丽。春天,操场边的樱花树最先醒来。粉白的花瓣像小姑娘的裙摆,风一吹就跳起圆舞曲。我总爱蹲在树下,看花瓣飘落在科学楼红色的墙砖上,像给严肃的教学楼别上了可爱的发卡。教学楼前的花坛里,郁金香排着整齐的队伍,有金黄的、紫红的,像列队欢迎我们的小卫兵。夏天,中心花园的梧桐树撑开绿色的大伞。中午阳光最烈的时候,树叶会在地面投下圆圆的影子,我和同学们就躲在下面玩跳房子。最神奇的是喷水池,水珠溅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像在玩捉迷藏的珍珠。秋天的校园是最热闹的。银杏大道变成金色长廊,落叶踩上去会发出“咯吱咯吱”的笑声。综合楼前的桂花偷偷散发着甜香,每次经过我都忍不住深呼吸,想把这份香气装进记忆里。就连冬天,我们的校园也很美。晨读时,呵出的白气在玻璃窗上画小花;课间操时,穿着羽绒服的同学们在操场跑跳,像一群彩色的小企鹅。这就是我最爱的校园,它不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装满四季惊喜的魔法盒子。每次走过长廊,抚摸过斑驳的砖墙,我都觉得能在这里读书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