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提能练 易错易混练(课件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提能练 易错易混练(课件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提能练 易错易混练(二)
易错点1:不能正确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及历史任务
1. (2025·长沙检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决定这两大历史任务的因素是( A )
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③近代中国积贫积弱 ④近代中国多种矛盾交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2024·湖南合格考)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探索复兴之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D )
A. 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
B. 探索民主改良运动,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
C. 开展救亡斗争,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D.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易错点2:不能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3. (2025·珠海调研)以下是某班四位同学在探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时各自持有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②乙: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③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④丁: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新在领导权、革命前途、所属世界革命范畴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①排除。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排除。
易错点3:不能正确区分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关系
4. (2024·广东合格考)下列选项中,对下图这一探索过程(1921—1956年)概括正确的是( D )
A. 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
B. 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
C. 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
D. 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
【解析】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只表述了1921—1949年的过程,A不符合题意。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只表述了1949—1956年的过程,B不符合题意。1956年以后,我国才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C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4:不能正确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5. (2025·青岛期末)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工作之后,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A )
①本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③意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过渡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到1949年,②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过渡时期没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5: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2025·北京丰台期末)1956年1月15日,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联欢大会,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D )
①意味着党带领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表明我国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而不是已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不符合题意。
7. 1953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
①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③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 ④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党的八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①④错误。
易错点6:不能正确理解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规定
8. (2025·南昌调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党的八大召开后( D )
①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党的七大的重要贡献,①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错误。
9. (2025·厦门期末)从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由此,可以得出( B )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根本上的改变
③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从1952—1957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图中数据主要反映的是经济产量的变化,并不能以此说明社会发展方向的根本改变,②错误。当时我国还未成为先进工业国,③错误。
易错点7: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
10. (2025·南昌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辟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认识正确的是( A )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的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④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国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经验不足,并且我国借鉴了苏联经验,③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④错误。(共15张PPT)
提能练 易错易混练(二)
易错点1:不能正确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及历史任务
1. (2025·长沙检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决定这两大历史任务的因素是(   )
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③近代中国积贫积弱 ④近代中国多种矛盾交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A
2. (2024·湖南合格考)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探索复兴之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
A. 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
B. 探索民主改良运动,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
C. 开展救亡斗争,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D.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D
易错点2:不能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3. (2025·珠海调研)以下是某班四位同学在探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时各自持有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②乙: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③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④丁: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新在领导权、革命前途、所属世界革命范畴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①排除。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排除。
D
易错点3:不能正确区分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关系
4. (2024·广东合格考)下列选项中,对下图这一探索过程(1921—1956年)概括正确的是(   )
A. 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
B. 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
C. 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
D. 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
D
【解析】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只表述了1921—1949年的过程,A不符合题意。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只表述了1949—1956年的过程,B不符合题意。1956年以后,我国才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C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4:不能正确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5. (2025·青岛期末)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工作之后,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
①本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③意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过渡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到1949年,②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过渡时期没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不符合题意。
A
易错点5: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6. (2025·北京丰台期末)1956年1月15日,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联欢大会,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
①意味着党带领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表明我国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而不是已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不符合题意。
7. 1953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①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③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 ④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党的八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①④错误。
C
易错点6:不能正确理解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规定
8. (2025·南昌调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党的八大召开后(   )
①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党的七大的重要贡献,①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错误。
D
9. (2025·厦门期末)从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由此,可以得出(   )
B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根本上的改变
③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从1952—1957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图中数据主要反映的是经济产量的变化,并不能以此说明社会发展方向的根本改变,②错误。当时我国还未成为先进工业国,③错误。
易错点7: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
10. (2025·南昌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辟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的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④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国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经验不足,并且我国借鉴了苏联经验,③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④错误。提能练 易错易混练(二)
易错点1:不能正确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及历史任务
1. (2025·长沙检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决定这两大历史任务的因素是(   )
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③近代中国积贫积弱 ④近代中国多种矛盾交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2024·湖南合格考)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探索复兴之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
A. 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
B. 探索民主改良运动,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
C. 开展救亡斗争,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D.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易错点2:不能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3. (2025·珠海调研)以下是某班四位同学在探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时各自持有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②乙: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③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④丁: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新在领导权、革命前途、所属世界革命范畴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易错点3:不能正确区分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关系
4. (2024·广东合格考)下列选项中,对下图这一探索过程(1921—1956年)概括正确的是( )
A. 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
B. 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
C. 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
D. 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
易错点4:不能正确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5. (2025·青岛期末)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工作之后,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
①本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③意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易错点5: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2025·北京丰台期末)1956年1月15日,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联欢大会,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
①意味着党带领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表明我国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1953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①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③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 ④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易错点6:不能正确理解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规定
8. (2025·南昌调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党的八大召开后(   )
①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2025·厦门期末)从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由此,可以得出(   )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根本上的改变
③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易错点7: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
10. (2025·南昌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辟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的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④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国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