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SC2025年秋季九年级第一次学科素养评估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2.C3.B4.C5.D6.A7.D8.B9.D10.B11.C12.D13.B14.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1)①(2)②(3)⑤16.(1)物理(2)高17.钨+溴商温溴化钨熔点高化学性质不活泼18.(1)8(2)AF(3)ABDF19.14mkg320.(1)白色粉末状固体受热能分解生成碘化钾并放出氧气(2)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3)碘酸钾加热,碘化钾+氧气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之间的间隔越大。22.(1)小于(2)量筒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3.(1)一氧化碳。(2)小(3)节约用电。(合理即可)24.(1)等于(2)试管甲中带有火星的木条不复燃,试管丙中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3)不变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1)a(2)拉瓦锡(3)①铁有导热性,可加热铁丝引燃燃烧匙内的白磷②小于③60(4)①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②E不易溶于水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处,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收集满③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1—SC2025年秋季九年级第一次学科素养评估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B.《天工开物》一“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城C.《抱朴子》一“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D.《梦溪笔谈》一“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型2.下列化学家与其贡献搭配正确的是A.道尔顿—发现质量守恒定律B.门捷列夫—提出分子学说C.闵恩泽一中国催化剂之父D.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论3.2025年9月3日我国举行抗战胜利日阅兵,核导弹第一方队亮相,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震撼登场。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燃料的开发应用B.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的飞行轨道C.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材料的选取与制造D.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外层涂料的研制倒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尔A.洁净的空气B.过氧化氢溶液C.五氧化二磷D.海水5.黑匣子通常指飞行数据记录仪,能经受高温、剧烈燃烧、水浸等,因此,在选择制作黑厘子材料时,最可能不需要考虑的是()A.耐高温B.不与水反应C.耐腐蚀D.材料颜色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p蜘2A.闻气体气味B.向试管内倾倒液体C.点燃酒精灯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7.数字化时代,手机从早期单一的通讯设备,演变为贯穿生活、学习与社交的“核心智能终端”。下列关于手机屏幕—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B.见光易分解C.易与氧气反应D.透光性好8.实验室装高锰酸钾的容器是ABCD9.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甲醇作燃料器C.稀有气体作保护气D.液氮作制冷剂九年级化学第1页(共4页)■Q夸克扫描王极速扫描,就是高效10.探究物质性质过程中常伴随明显的实验现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熄灭点燃的蜡烛时会产生一缕黄色烟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11.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项物质归类氧化汞高锰酸钾红色物质B试管烧杯可直接加热仪器呼吸作用农家肥腐熟缓慢氧化D氧气酒精具有特殊气味12.科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步骤与科学探究有关的是①提出探究的问题②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③进行化学实验④形成总结性报告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3④13.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反应与其对应区域匹配不正确的是A.反应a:水+二氧化碳→碳酸B.反应b:甲烷+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化合氧化反应反应分解反应dC.反应c: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化学反应D.反应d: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14.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物理量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试管内剩余固体质量试管内剩余生成氧气的质量固体质量固体种类0反应时间0加热时间加热时间加热时间A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下面描述了有关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变化、性质和用途,将下列序号填入相应横线上。①化学性质②物理性质③物理变化④化学变化⑤用途(1)二氧化碳和碳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一氧化碳:(2)干冰是一种白色固体,在常温常压下易升华:(3)干冰用于食品冷藏运输,防止食品变质:16.如图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流程示意图。氮气空风瑞提一液态空气升视君-196℃液氧升温至-1830氧气(1)分离空气法得到氧气的过程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从流程图可得出,液氧的沸点比液氮的沸点」(填“高”或“低”)。17.钨是一种稀有金属,是最难熔化的金属,熔点高达3414℃,钨在高温条件下可以与溴发生反应,生成溴化钨(WBr),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钨丝被广泛用于制作白炽灯的灯丝,利用的是钨丝的物理性质;为了延长使用寿命,还会在白炽灯内充氮气,是因为氮气九年级化学第2页(共4页)Q夸克扫描王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5秋上蔡九化学月考一答案(1).pdf 扫描件_化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