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第三小学二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第三小学二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第三小学二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4分)填“米或厘米”。
2.(3分)横线里最大能填几?
4×    <9
34﹣    >12
8×    <60
3.(2分)15米﹣8米=     米
60厘米+40厘米=     米
4.(3分)根据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可以写出的乘法算式是     或     。计算3×3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
5.(3分)铅笔长     厘米,火柴长     厘米,钥匙长     厘米。
6.(1分)找规律填数。
2 10
3 15
4 20
5    
7.(4分)下面是制作乐器磬常见的模子。
(1)
    个角
    个直角
(2)
    个角
    条线段
8.(1分)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汉字中存在着对数学元素和数学符号的运用,汉字“石”的笔画是5画,二(1)有个小朋友名字叫“石磊”,他姓名一共有     画。
9.(2分)一把三角尺上有     个角,    个直角。
10.(2分)    加上15就是52,70去掉21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1.(1分)30厘米比3米长。    
12.(1分)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13.(1分)4×5和5×4表示的意义不同。    
14.(1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15.(1分)“小巨人”姚明的身高是2米+26米。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6.(2分)从如表两个汉字图案中能找到(  )个直角。
上、下
A.5 B.6 C.7
17.(2分)下列物体中,接近1厘米的是(  )
A.橡皮的厚度 B.教室墙的厚度
C.一张纸的厚度
18.(2分)果壳雕刻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中的瑰宝。有两个盒子里装满了果壳,一盒有20多颗,另一盒有50多颗,这两盒果壳的总数量不可能是(  )
A.78 B.83 C.98
19.(2分)红领巾上最大的角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20.(2分)下面可以用3×4表示的图形是(  )
A. B.
C.
四、计算。(26分)
21.(8分)直接写得数。
45+30= 5×4= 51+6= 2×3=
42﹣9= 8+38= 4×4= 36﹣4=
22.(12分)用竖式计算。
82﹣47= 53+28= 90﹣46=
91﹣35﹣24= 56﹣(45﹣17)= 47+(25+18)=
23.(6分)看图列算式。
(1)
(2)
五、动手操作。(11分)
24.(2分)画一条比7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25.(6分)按要求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六、解决问题。(26分)
26.(5分)中国结外观精致,样式繁多,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织工艺,王老师用一根红丝绳编了1个中国结,还剩45厘米,这根红丝绳原来长多少厘米?
27.(8分)我国传统诗词、典籍、民间故事等浩如烟海,广为流传。阳光小学举办“飞花令”比赛,小兰第一次备战时准备了34首有关“花”的诗句,后来又准备了28首。
(1)她一共准备了多少首?
(2)用去46首后,还剩多少首?
28.(5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是在描写梅花。一朵梅花一般有5片花瓣bàn,如图中这些梅花有多少片花瓣?
29.(8分)在我国丰富的文化中离不开民间故事的身影。在听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后,二(1)班的同学们在实验课上模仿“曹冲称象”,用塑料桶称量物品的质量。
第一次在塑料桶中放了28块石头,第二次放的比第一次多5块,第三次放的比第二次多49块。
(1)在求“第三次放的石头有多少块”时,亮亮列出了错误的算式:28﹣5+49。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列出正确的算式并解答。
(2)如果要用“28﹣5+49”这个式子来解决“第三次放的石头有多少块”上面的条件应该怎样改变?请写出来。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第三小学二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C B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4分)填“米或厘米”。
【解答】解:
故答案为:米,厘米,厘米,厘米。
2.(3分)横线里最大能填几?
4× 2  <9
34﹣ 21  >12
8× 7  <60
【解答】解:4×2<9
34﹣21>12
8×7<60
故答案为:2;21;7。
3.(2分)15米﹣8米=  7  米
60厘米+40厘米=  1  米
【解答】解:15米﹣8米=7米
60厘米+40厘米=1米
故答案为:7;1。
4.(3分)根据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可以写出的乘法算式是  4×5=20  或  5×4=20  。计算3×3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三三得九  。
【解答】解:根据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可以写出的乘法算式是4×5=20或5×4=20。计算3×3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三三得九。
故答案为:4×5=20,5×4=20;三三得九。
5.(3分)铅笔长  10  厘米,火柴长  4  厘米,钥匙长  5  厘米。
【解答】解:17﹣13=4(厘米)
16﹣11=5(厘米)
答:铅笔长10厘米,火柴长4厘米,钥匙长5厘米。
故答案为:10;4;5。
6.(1分)找规律填数。
2 10
3 15
4 20
5  25 
【解答】解:5×5=25
故答案为:25。
7.(4分)下面是制作乐器磬常见的模子。
(1)
 6  个角
 4  个直角
(2)
 2  个角
 3  条线段
【解答】解:(1)
6个角
4个直角
(2)
2个角
3条线段
故答案为:6,4;2,3。
8.(1分)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汉字中存在着对数学元素和数学符号的运用,汉字“石”的笔画是5画,二(1)有个小朋友名字叫“石磊”,他姓名一共有  20  画。
【解答】解:5×4=20(画)
答:他姓名一共有20画。
故答案为:20。
9.(2分)一把三角尺上有  3  个角, 1  个直角。
【解答】解:一把三角尺上有3个角,1个直角。
故答案为:3;1。
10.(2分) 37  加上15就是52,70去掉21是  49  。
【解答】解:52 15=37
70 21=49
答:37加上15就是52,70去掉21是49。
故答案为:37;49。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1.(1分)30厘米比3米长。  × 
【解答】解:3米=300厘米
所以30厘米比3米短。
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2.(1分)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 
【解答】解:假设这两个数是1和2。
1×2=2
1+2=3
2<3
所以,两个数的积不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故答案为:×。
13.(1分)4×5和5×4表示的意义不同。  √ 
【解答】解:4×5表示5个4的和是多少,5×4表示4个5的和是多少,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1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 
【解答】解:角的大小只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所以这句话是正确的.
答:“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5.(1分)“小巨人”姚明的身高是2米+26米。  × 
【解答】解:“小巨人”姚明的身高是2米+26厘米,即2米26厘米,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6.(2分)从如表两个汉字图案中能找到(  )个直角。
上、下
A.5 B.6 C.7
【解答】解:分析可知,在“上、下”图案中能找到6个直角。
故选:B。
17.(2分)下列物体中,接近1厘米的是(  )
A.橡皮的厚度 B.教室墙的厚度
C.一张纸的厚度
【解答】解:上列物体中,接近1厘米的是橡皮的厚度。
故选:A。
18.(2分)果壳雕刻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中的瑰宝。有两个盒子里装满了果壳,一盒有20多颗,另一盒有50多颗,这两盒果壳的总数量不可能是(  )
A.78 B.83 C.98
【解答】解:20+50=70(颗)
30+60=90(颗)
因此这两盒果壳的总数量应该在70和90之间,结合选项不可能是98颗。
故选:C。
19.(2分)红领巾上最大的角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解答】解:红领巾上最大的角是钝角。
故选:C。
20.(2分)下面可以用3×4表示的图形是(  )
A. B.
C.
【解答】解:逐项分析如下:
A.有3组木马,但是不是每组都有4个,求一共有多少个木马,不能用乘法算式3×4表示;
B.有3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由4根小棒拼成,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乘法算式3×4表示;
C.有2个围栏,但是一个围栏上面有4个木条,另一个有3个木条,可以用加法算式4+3求一共有多少个木条。
故选:B。
四、计算。(26分)
21.(8分)直接写得数。
45+30= 5×4= 51+6= 2×3=
42﹣9= 8+38= 4×4= 36﹣4=
【解答】解:
45+30=75 5×4=20 51+6=57 2×3=6
42﹣9=33 8+38=46 4×4=16 36﹣4=32
22.(12分)用竖式计算。
82﹣47= 53+28= 90﹣46=
91﹣35﹣24= 56﹣(45﹣17)= 47+(25+18)=
【解答】解:(1)82﹣47=35
(2)53+28=81
(3)90﹣46=44
(4)91﹣35﹣24=32
(5)56﹣(45﹣17)=28
(6)47+(25+18)=90
23.(6分)看图列算式。
(1)
(2)
【解答】解:(1)
(2)
五、动手操作。(11分)
24.(2分)画一条比7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解答】解:7+2=9(厘米)
(以实际测量为准)
25.(6分)按要求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解答】解:如图:
(画法不唯一)
六、解决问题。(26分)
26.(5分)中国结外观精致,样式繁多,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织工艺,王老师用一根红丝绳编了1个中国结,还剩45厘米,这根红丝绳原来长多少厘米?
【解答】解:35+45=80(厘米)
答:这根红丝绳原来长80厘米。
27.(8分)我国传统诗词、典籍、民间故事等浩如烟海,广为流传。阳光小学举办“飞花令”比赛,小兰第一次备战时准备了34首有关“花”的诗句,后来又准备了28首。
(1)她一共准备了多少首?
(2)用去46首后,还剩多少首?
【解答】解:(1)34+28=62(首)
答:一共准备了62首。
(2)62﹣46=16(首)
答:还剩16首。
28.(5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是在描写梅花。一朵梅花一般有5片花瓣bàn,如图中这些梅花有多少片花瓣?
【解答】解:5×4=20(片)
答:这些梅花有20片花瓣。
29.(8分)在我国丰富的文化中离不开民间故事的身影。在听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后,二(1)班的同学们在实验课上模仿“曹冲称象”,用塑料桶称量物品的质量。
第一次在塑料桶中放了28块石头,第二次放的比第一次多5块,第三次放的比第二次多49块。
(1)在求“第三次放的石头有多少块”时,亮亮列出了错误的算式:28﹣5+49。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列出正确的算式并解答。
(2)如果要用“28﹣5+49”这个式子来解决“第三次放的石头有多少块”上面的条件应该怎样改变?请写出来。
【解答】解:(1)错误原因:第二次放的比第一次多5块,求第二次在塑料桶中放的石头块数,应该用28块加上5块。
28+5+49
=33+49
=82(块)
答:第三次放的石头有82块。
(2)算式“28﹣5+49”中,“28﹣5”表示第二次放的比第一次少5块,所以条件应是:第一次在塑料桶中放了28块石头,第二次放的比第一次少5块,第三次放的比第二次多49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