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综合高中联合教研体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测试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综合高中联合教研体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测试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宁波市综合高中联合教研体10月测试
高一政治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本试卷共3大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
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
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
题卡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基础。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4.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
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
依据是
A.生产关系的性质
B.是否存在剥削
C.生产力的水平
D.人的发展状况
5.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中,本氏族内一切大事由

定。
A.氏族首领
B.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
C.全氏族的人共同讨论
D.氏族中男人共同决定
6.2024年2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龙肇新元一一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有着“中华
第一龙”美誉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C位”亮相。通过该文物可以推断出这一历史
时期
试卷第1页,共6页
A.玉器成为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确立
B.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已经开始出现
C.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
D.氏族议事会由氏族全体成员平等表决
7.矢的真正起源应是原始社会石器时代,人们把石片、骨或贝壳磨制成尖利的形状,安装
在矢杆端,这就制成了有石镞、骨镞或贝镞的矢了,比起单用木棍竹竿削的箭可算进了一
大步。下列对材料的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①矢的发明是原始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体现
②矢的发明是新旧石器交替的重要转折点
③矢的使用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④矢的使用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变更的根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选自宋代诗人梅尧臣《陶
者》)。出现诗歌中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地主占有全部土地B.农民依附于地主C.社会生产力落后D.封建土地所有制
9.关于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生产力发展,对其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生产力发展→国家产生
C.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10.历史上奴隶主为维护其阶级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国家由此产
生。这表明国家是
A.阶级统治的工具
B.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
C.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团体
D.由全体公民组成的群众组织
11.某班同学以“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为议题,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
规律和趋势。同学们了解了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过程,讨论了“为什么存在剥削的奴隶社
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以下说法能说明此观点合理性的有
①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②生产资料公有到私有的变化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根本原因
③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的剥削关系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味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在中国封建社会,官员是由皇帝从中央到地方进行选拔而产生的。封建地主阶级把儒
家思想宗教化,并与以族权为核心的宗法思想相结合,整个社会形成了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的宗法思想与制度,统治阶级以此调整本阶级内部关系,控制、压迫劳动人民。
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