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 Back to school Lesson 1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1 Back to school Lesson 1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Back to school《Lesson 1》教案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
学生能够听懂、会说、认读并拼写与校园生活相关的词汇,如 “school”“classroom”“teacher”“student”“book”“pencil” 等。
能够理解并运用简单的问候语和介绍句型,如 “Hello!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This is...”,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交流。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提取关键信息,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
文化意识
了解不同国家校园生活的差异,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体会英语国家学生在校园中交流的方式和文化习惯,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学习能力
通过观察、模仿、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学习策略,如利用图片、实物、上下文等理解和记忆单词和句子,提高学习效率。
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思维品质
在课堂活动中,通过提问、思考、回答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能够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校园和同学。
借助角色扮演、情景创设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在给定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
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培养批判性思维,如对不同校园生活场景的合理性进行思考和评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与校园生活相关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做到准确发音、认读和拼写。
熟练运用日常问候语和介绍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语音语调自然流畅。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朗读和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
部分词汇的发音较为复杂,如 “school” 的发音 [sku l],“student” 的发音 [ stju dnt],需要引导学生反复练习,纠正发音。
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连贯、自然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策略。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一些隐含的文化信息和语言情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Lead - in)
1.播放一段欢快的校园生活英文歌曲,如 “School is Fun”,同时展示一些校园场景的图片,包括教室、操场、图书馆等,引导学生观看并跟着音乐一起哼唱。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歌曲和展示图片,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自然地引出本节课 “Back to school” 的主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2.歌曲结束后,教师提问:“Boys and girls, do you like the song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 Do you remember your school life last term Can you share some interesting things with us ” 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分享自己上学期校园生活中的趣事。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让学生分享,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后续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词汇教学(Vocabulary teaching)
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实物,如一本书、一支铅笔、一个书包等,向学生展示并说:“Look, what's this It's a book. B - O - O - K, book.” 同时,将单词 “book” 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认读单词,注意强调发音和拼写。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教授 “pencil”“bag”“ruler”“eraser” 等与学习用品相关的词汇。
设计意图:利用实物教学,直观形象,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记忆单词。同时,通过教师的示范发音和拼写,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词汇卡片游戏:教师将刚才教授的单词分别写在不同的卡片上,正面是单词,背面是对应的图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一名代表抽取一张卡片。抽到卡片的学生需要快速说出卡片上单词的发音和中文意思,然后将卡片背面展示给小组其他成员看,检查是否回答正确。回答正确的小组得一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单词,提高单词的认读和记忆效果。同时,小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1.教师展示一些校园场景的图片,如教室、操场、图书馆、教师办公室等,指着图片问学生:“What's this place Is it a classroom ” 引导学生回答:“Yes, it is.” 或 “No, it isn't.” 然后教授 “classroom”“playground”“library”“teachers' office” 等与校园场所相关的词汇,同样采用领读、认读、拼写的方式进行教学。
设计意图:结合校园场景图片教授词汇,使学生能够将词汇与实际场景联系起来,加深对词汇意义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为后续描述校园生活做好铺垫。
4.词汇接龙游戏:教师先说出一个词汇,如 “classroom”,然后让学生以这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作为下一个单词的开头,说出一个新的所学词汇,如 “mouse”(假设已学过该单词),接着下一个学生再以 “mouse” 的最后一个字母 “e” 开头,说出一个新单词,依次类推。如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说不出正确的单词,则游戏结束,重新开始。
设计意图:词汇接龙游戏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同时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敏捷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运用所学词汇。
句型教学(Sentence pattern teaching)
1.教师走到一名学生面前,微笑着打招呼:“Hello! How are you ” 引导该学生回答:“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 教师回应:“I'm fine, too. ” 然后向全班同学展示这个对话,并解释其含义和用法。带领学生一起跟读对话,注意语音语调的模仿。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情景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问候语的使用场景和表达方式,易于理解和接受。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示范,也为学生后续的交流提供了榜样。
1.同桌对话练习:让学生两人一组,模仿刚才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互相问候。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对话,及时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同桌之间的对话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说英语,巩固所学的问候句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师的巡视指导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支持。
2.教师拿出一张自己与朋友的照片,向学生介绍:“Look at this photo. This is my friend. His/Her name is...” 同时,将 “This is...” 这个介绍句型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认读和理解。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向同桌介绍自己的朋友,运用 “This is...” 句型。
设计意图:以教师自己的照片为例进行介绍,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句型的用法。让学生用自己的照片进行介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句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情景创设活动:教师设置几个不同的情景,如在学校门口遇到同学、在教室里介绍新同学、在操场上遇到老师等,邀请几组学生上台进行情景表演,运用所学的问候语和介绍句型进行对话交流。表演结束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设计意图:情景创设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灵活运用所学句型,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学生的评价过程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课文讲解(Text explanation)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先整体听一遍,要求学生边听边看课本,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同时思考一个问题:“Who are talking in the text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
设计意图:通过听录音,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带着问题听课文,能够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获取信息,提高听力效果。
2.播放第二遍录音,每播放一句,暂停一下,教师讲解句子的含义和重点词汇、语法。例如,对于句子 “Hello, my friends! Welcome back to school!”,教师解释 “welcome back to...” 表示 “欢迎回到……”,并强调 “friends” 是 “friend” 的复数形式,发音为 [frendz]。对于句子 “How are you ”,再次复习其用法和回答方式。对于句子 “This is our new classmate. Her name is Lily.”,重点讲解 “This is...” 这个介绍句型以及 “new classmate”(新同学)的表达。
设计意图:逐句播放录音并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教师的详细讲解可以为学生扫除语言障碍,为后续的朗读和理解奠定基础。
3.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连读和停顿。跟读几遍后,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倾听、纠正发音。
设计意图:教师的领读能够让学生准确模仿语音语调,培养良好的语感。学生自己朗读和同桌互相纠正,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4.课文理解提问:教师提出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如 “Who is the new classmate What's her name ”“How do they greet each other ” 等,让学生举手回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同时,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讨论并总结课文中出现的问候语、介绍句型和新学词汇。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小组汇报结果能够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巩固练习(Consolidation exercises)
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如选词填空、判断对错、补全句子等,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课本练习题,对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针对性的巩固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知识点。同桌互相检查答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教师的点评讲解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单词拼写比赛: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本节课所学的单词的中文意思,如 “学校”“铅笔”“教室” 等,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在练习本上写出对应的英文单词。写完后,同桌交换批改,统计正确单词的数量,每个小组中拼写正确单词最多的学生获胜,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
设计意图:单词拼写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对单词拼写的重视程度,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同桌交换批改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认真态度,同时也能让学生从同伴的作业中学习和反思。
3.情景对话创编:教师给出一些情景提示,如在书店遇到朋友、在公交车上遇到邻居、在动物园遇到同学等,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提示创编一段英语情景对话,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问候语和介绍句型,以及尽可能多的新学词汇。创编完成后,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对话,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设计意图:情景对话创编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展示对话和评选最佳小组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互动(Classroom interaction)
1.英语绕口令挑战: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英语绕口令,如 “She sells seashells by the seashore.”,先示范朗读一遍,然后让学生尝试跟读。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快速地朗读绕口令,邀请表现优秀的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学生给予掌声鼓励。
设计意图:英语绕口令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发音和流利度,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通过挑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小组问答竞赛: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提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如 “Which word means 'a place where we can read books' ”“What do we say when we meet our friends ” 等,每个小组轮流回答问题。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不扣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教师给予奖励。
设计意图:小组问答竞赛能够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竞赛过程中,学生需要快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语言运用能力。
3.你划我猜游戏:教师准备一些写有本节课所学单词的卡片,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每组选派一名学生抽取一张卡片,然后通过动作、表情或简单的语言描述(不能直接说出单词),让另一名学生猜出卡片上的单词。在规定时间内猜对最多单词的小组获胜。
设计意图:你划我猜游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单词的含义,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肢体语言运用能力。
小结(Summary)
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词汇(如学习用品、校园场所等相关词汇)、句型(问候语和介绍句型)以及课文内容。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如 “Who can tell me some of the school things we learned today ”“What are the greeting sentences we used ”“What happened in the text ” 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回顾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强化重点内容的记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让学生参与回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总结能力。
2.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如积极回答问题、小组合作表现出色、发音准确等方面,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如个别单词发音不准确、在情景对话中语言运用不够流畅等,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鼓励。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及时的评价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方向。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
3.布置课后作业:
听录音,模仿朗读课文,将朗读过程录制下来,发送到班级群里,让家长和老师听一听,检查自己的语音语调是否准确。
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写一篇关于自己校园生活的小短文,至少包含 5 句话,并配上一幅自己校园的简笔画。
制作一张英语单词卡片,一面写上新学的单词,另一面写上中文意思和例句,明天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听录音模仿朗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提高口语水平;写短文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制作单词卡片可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自主性。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