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5 My holiday Lesson 1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5 My holiday Lesson 1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Unit 5 My holiday《Lesson 1》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
学生能够听懂、会说、认读并拼写与假期活动相关的词汇,如 “holiday”“travel”“visit”“beach”“mountain”“farm”“swim”“take”“photo”“eat” 等。
能够理解并运用谈论过去假期活动的句型,如 “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I went to the beach.”“What did you do there I swam in the sea.”,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交流。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关于假期经历的对话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如假期去的地点、进行的活动等),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角色扮演和复述。
文化意识
了解不同国家人们的假期习俗和热门度假方式,如一些国家的人们喜欢在假期去海边度假,而有些国家的人们则偏好登山等,感受多元文化中假期生活的差异与魅力,拓宽国际视野。
体会英语国家在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时,动词要用过去式的语言习惯,如 “go” 变为 “went”,“do” 变为 “did”,增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规范意识。
学习能力
通过分享假期经历、情景模拟、小组合作等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积极表达自己想法的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联想记忆、分类归纳等学习策略记忆词汇和句型,如将 “beach”“swim” 等与海边度假相关的词汇归为一类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在交流中认真倾听他人的假期经历、清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学会在小组活动中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思维品质
在谈论假期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有条理地叙述假期去的地点和进行的活动,如先说明去了哪里,再描述做了什么。
通过创设假期规划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假期活动安排,并能用所学语言表达。
引导学生思考假期活动的意义,培养初步的批判性思维,如思考假期中哪些活动能让自己学到知识、收获快乐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与假期活动相关的重点词汇,确保发音准确、认读熟练、拼写正确。
熟练运用 “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I went to...”“What did you do there I...” 等谈论过去假期活动的句型,语音语调自然得体。
理解课文对话的主要内容,能流畅朗读并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
教学难点
部分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变化,如 “go-went”“do-did”“see-saw” 等,学生容易混淆,需要加强记忆和辨析。
在真实情境中,准确运用过去式句型谈论自己或他人的假期经历,做到表达连贯、语法正确。
理解课文对话中隐含的对假期活动的情感表达,如通过描述活动体现出的快乐、兴奋等情绪,培养对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Lead - in)
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不同假期场景的短视频,视频中有人们在海边玩耍、登山、参观农场等画面,同时配上轻松愉快的音乐。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Boys and girls, what did you see in the video Have you ever done these things during your holiday ” 引导学生用中文或简单的英文回答,如 “beach”“mountain” 等。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视频画面,唤起学生对假期的美好回忆,自然引出本节课关于假期活动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氛围。
2.教师展示自己假期的照片(如在海边的照片、登山的照片等),向学生介绍:“Look, this is me on my holiday. I went to the beach. I swam in the sea.” 然后提问学生:“Do you have any holiday photos What did you do in your holiday ” 鼓励学生简单分享自己的假期经历。
设计意图:教师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分享的欲望,同时初步渗透本节课要学习的关于假期的词汇和句型,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词汇教学(Vocabulary teaching)
1.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 “holiday” 的图片,图片上是一家人开心度假的场景,教师说:“This is a holiday. H - O - L - I - D - A - Y, holiday.” 带领学生认读单词,强调 “o” 的发音 [ ]。用同样的方法教授 “travel”“visit”“beach”“mountain”“farm”“swim”“take”“photo”“eat” 等词汇,在教授 “beach” 时,展示海边有沙子、海浪的图片;教授 “mountain” 时,展示高山的图片。同时,在黑板上写下单词及音标,并标注部分动词的过去式,如 “swim-swam”“take-took”。
设计意图:结合直观的图片教学词汇,将抽象的单词与具体的假期场景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标注动词过去式,为后续句型教学中过去式的运用埋下伏笔。
2.词汇匹配游戏:准备两套卡片,一套是词汇卡片(如 “beach”“farm”),另一套是对应的活动图片卡片(如 “beach” 对应在海边游泳的图片,“farm” 对应参观农场的图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这两套卡片,让学生在小组内快速将词汇卡片与图片卡片匹配。完成后,每组派代表展示匹配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匹配游戏,让学生在合作中巩固词汇与对应假期活动的关联,加深对词汇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反应能力。
1.词汇分类练习: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大圆圈,分别标注 “Places”(地点)和 “Activities”(活动)。让学生思考所学的词汇分别属于哪一类,如 “beach”“mountain” 属于 “Places”,“swim”“visit” 属于 “Activities”,然后请学生上台将词汇卡片放入对应的圆圈中,其他学生判断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分类练习能帮助学生梳理词汇的属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巩固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为后续谈论假期地点和活动做好准备。
3.单词拼写与过去式转换练习:教师说出单词的中文意思和原形,如 “游泳(swim)”,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拼写单词并写出其过去式 “swam”。采用个人抢答的形式,答对者获得小奖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单词拼写和动词过去式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句型教学(Sentence pattern teaching)
1.教师请一名学生配合,教师问:“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若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示范回答:“I went to the farm.” 同时将句型 “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I went to...” 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认读,解释句型用于询问和回答过去假期去的地点,强调 “did”“went” 是过去式。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真实的问答情境中理解句型的含义和用法,特别是对过去式 “did”“went” 的感知,帮助学生掌握句型结构。
2.师生互动练习:教师向不同的学生提问:“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 引导学生用 “I went to...” 回答。之后,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回答,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在过去式运用上的错误。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句型结构,熟练运用过去式谈论假期地点,教师的及时指导能帮助学生规范语言表达。
3.教师指着黑板上 “beach” 的图片,问一名学生:“What did you do on the beach ” 引导学生回答:“I swam in the sea.” 同时将句型 “What did you do there I...” 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认读,解释句型用于询问和回答在假期地点进行的活动,强调 “did” 和动词过去式的运用。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理解句型的意义和用法,进一步巩固动词过去式的运用,提高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4.情景对话练习: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扮演记者,一人扮演被采访者,运用所学句型进行对话,如:
记者:“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
被采访者:“I went to the mountain.”
记者:“What did you do there ”
被采访者:“I climbed the mountain and took photos.”
练习结束后,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对话。
设计意图:情景对话练习为学生提供了运用句型的平台,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熟练运用所学句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课文讲解(Text explanation)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 “What places did the children go to on their holiday What did they do there ” 认真倾听。录音结束后,邀请学生分享答案,如 “They went to the beach and the farm. They swam and visited animals.”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听录音,培养学生的有针对性听力能力,帮助学生快速把握课文主旨,初步感知课文中关于假期地点和活动的信息。
2.播放第二遍录音,让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读,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和语气(如谈论假期时的兴奋语气)。之后,教师分段讲解课文:
第一段对话:“—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Lucy —I went to the beach. —What did you do there —I swam in the sea and took photos.” 讲解 “took photos” 表示 “拍照”,引导学生在课本插图中找到对应的画面,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第二段对话:“—What about you, Tom —I went to the farm. —Did you see any animals —Yes, I did. I saw some cows and sheep.” 讲解 “Did you... Yes, I did. / No, I didn't.” 是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及回答,让学生理解其用法。
设计意图:分段跟读和讲解,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课文细节,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在语境中的运用,结合插图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课文场景。
3.角色朗读:将学生分成两人小组,分别扮演课文中的 Lucy 和 Tom,进行对话朗读。教师先示范不同角色的语气(如 Lucy 谈论海边假期时的开心语气,Tom 谈论农场假期时的兴奋语气),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之后邀请 2-3 组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从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角色朗读能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角色的情感,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合作能力。
4.课文问答与拓展:教师提出问题:
“What did Lucy do on the beach ”
“What animals did Tom see on the farm ”
“What did you do during your last holiday Try to tell us in English.”
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第三个问题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回答,如 “I went to the park. I played with my friends.”
设计意图:通过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细节的理解,第三个拓展问题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5.课文复述:让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要求包含 “Lucy 和 Tom 分别去了哪里度假、做了什么事情” 等要素。之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复述,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
设计意图:复述课文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记忆能力,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巩固练习(Consolidation exercises)
1.完成课本上的填空题,如 “—Where ______ you ______ (go) on your holiday —I ______ (go) to the mountain. —What ______ you ______ (do) there —I ______ (climb) the mountain.”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答案,教师讲解易错点,强调一般过去时中动词的变化。
设计意图:填空题能针对性地巩固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同桌互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我检查能力,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要点。
2.看图写句子:教师展示一些假期活动的图片(如在山上拍照、在农场喂鸡等),让学生根据图片写出对应的句子,如 “He took photos in the mountain.”“She fed chickens on the farm.”
设计意图:看图写句子能让学生将图片信息转化为语言表达,锻炼书面表达能力,进一步巩固对过去式句型的运用。
3.“我的假期小报告” 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分享自己的一个假期经历,其他组员用表格记录相关信息,如下:
Name Holiday Place Activities
Mary beach swam, took photos
Jack park played, ran
之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内一名同学的假期经历,如 “Mary went to the beach. She swam and took photos.”
设计意图:“我的假期小报告” 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交流中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强英语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课堂互动(Classroom interaction)
1.“假期猜猜猜” 游戏:一名学生上台,用动作表演自己假期做过的活动,如游泳、爬山等,其他学生猜测并提问:“Did you go to the beach ”“Did you swim ” 表演的学生用 “Yes, I did. / No, I didn't.” 回答,直到猜对为止。猜对的学生获得上台表演的机会。
设计意图:游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练运用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及回答,提高反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小组讨论:设置话题 “What's your ideal holiday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and what do you want to do ” 让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想法,如 “I want to go to the mountain. I want to climb and take photos.” 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观点,同时激发学生对未来假期的向往。
3.情景模拟:创设 “假期分享会” 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刚度假回来的人、想要了解假期情况的人,运用所学句型进行对话,如:
A: 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B: I went to the farm.
A: What did you do there
B: I visited animals and ate fresh fruit.
A: That sounds great!
模拟结束后,邀请几组学生展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英语学习的实用性。
小结(Summary)
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与假期相关的词汇(“holiday”“beach”“farm” 等)、谈论过去假期活动的句型(“Where did you go... I went... ”“What did you do... I... ” 等)以及课文的主要情节。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如 “What words about holiday did we learn today ”“How do we talk about our past holiday activities ” 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回顾。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强化对重点内容的记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准确回答问题、良好的小组合作等优点,如 “在角色朗读中,很多同学都能很好地表达出角色的情感,非常棒!” 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如 “个别同学在动词过去式的运用上还不够熟练,课后要多做练习巩固。” 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设计意图: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努力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在后续学习中不断进步。
3.布置课后作业:
用英语写一段关于自己过去假期的短文,内容包括去的地点、做的事情等,至少 3 句话。
和家人分享自己本节课学到的关于假期的英语表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