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现代双语学校等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现代双语学校等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省现代双语学校等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以下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A.政府推进垃圾分类 B.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C.警犬参与侦查破案 D.学者查阅文献资料
2.针对个别公司抵制我国新疆棉花的错误行径,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2021年3月25日例行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新疆地区的棉花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中国光明磊落。“新疆地区的棉花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这一结论不容诋毁是因为( )
A.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B.真理源于主观推理
C.在不同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随着AI写作技术的快速发展,有人认为其通过海量语料库学习与算法优化,未来可能全面超越人类写作能力。以下选项中,最能从本质上反驳这一论断的是( )
A.当前AI技术仍存在语法错误率偏高的问题,难以保证文本的绝对准确性
B.AI的文本生成依赖既有语料,无法产生基于生命体验的原创性情感表达
C.过度依赖AI写作会导致人类创作者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违背教育本质
D.AI生成的内容无法获得法律认可的著作权,因此制约其社会应用的价值
4.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聚焦“全面释放发展动能”,提出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会议特别讨论“AI技术应用与治理平衡”,强调通过制度创新引导技术向善,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这些要求是基于( )
①改革有助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深化改革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
③生产关系调整需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面对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鼠兔数量的急剧增加,很多人担心其对草原造成破坏。但经过研究发现,高原鼠兔通过大量食用这些植物,不但有助于防止植物过度生长导致的生态失衡,它的洞穴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以作为其他动物的栖息地。因此,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鼠兔视为“害鼠”,而应该从更广阔的角度理解和看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这一发现告诉我们( )
①理性认识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②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立足整体才能够正确认识事物间固有联系
④在实践不断发展的同时,认识也在不断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通过( )
①其根源在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②表明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是基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④是为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为破解城市治理关键难题,北京回龙观街道党支部带领社区和居委会打造“听、问、查、办”金域良协商议事品牌,积极探索基层协商议事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推动构建“小事大事都能议、遇到难处齐出力”的共治氛围,解决百姓烦心事、难心事,走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勇于直面矛盾就可以有效地解决矛盾
②基层治理要把握个性,于个性中发掘共同本质特征
③坚持重点论,推进城市治理问题的解决,完善基层治理
④健全治理体制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适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中国科学院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一颗罕见毫秒脉冲星,其与伴星以3.6小时周期互绕,且有六分之一的时间被伴星遮挡。2025年5月23日,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将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
①该项科学研究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活动
②科学家通过FAST观测到的毫秒脉冲星图像是一种理性认识
③“中国天眼”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深化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④科学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该项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修订是对现有内容的反思和改进,确保内容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为落实法律援助法要求,完善法律援助投诉处理制度,司法部对2013年印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法律援助投诉处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并以部门规章形式公布实施,自2025年6月15日起施行。这一修订体现了( )
①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上升性的特征
④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截至2025年7月,全国多个省市正式实施《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这些条例普遍将数据要素确权、数字资产交易纳入法律框架,旨在规范数字经济发展秩序、激发创新活力。从哲学角度看,为数字经济立法是因为( )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数字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上层建筑变革为数字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能预见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数字治理理念的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在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中,有科技创新的破壁者、有乡村振兴的耕耘者、有社会服务的奉献者,还有卫国戍边的钢铁脊梁……他们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奋楫竞先,在攻坚克难中建功立业,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青年先锋。这启示我们( )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②通过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③要在奉献社会和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5年4月16日,新疆一名2岁女童坠入一口40米深、半米宽的废井,救援难度极大。身材瘦小的女辅警布帕太姆主动请缨,冒着生命危险下井救人,最终成功救出女童。事后,布帕太姆从七级辅警破格晋升到五级,获得“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和奖金,其英雄事迹在全国广为传颂。由此可见( )
①价值的自我实现以对社会的贡献为前提 ②只有不考虑个人利益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④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云南山区面积大,村组分散,客运“吃不饱”、产品“出不来”、快递“跑不快”成为制约云南农村物流经济发展的瓶颈。“十四五”以来,云南省加大资金统筹和支持力度,全力拓展农村地区客货运输服务覆盖范围,提升城乡交通运输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城乡之间人员、物资的顺畅流动,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材料体现了(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推动经济发展需要密切城乡之间的联系
②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决定社会性质和面貌,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以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要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面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①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坚守了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国传统文化“根脉”
③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
④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马克思说过:“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很多时候,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真理是“对包含着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而不是“一种铸币,现成的摆在那里,可以拿来藏在衣袋里”。这表明( )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中往往包含着错误的内容
③真理具有条件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真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
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加息75个基点,上调联邦基金利率
③三星堆8号坑出土一尊造型独特、工艺复杂的青铜神坛
④北京奥组委授权中国邮政推出北京冬奥会纪念邮票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17.每至岁末,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贺词如期而至:
我们要继续努力,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我们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2015年)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2022年) 对大家关心的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我一直挂念。一年来,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了生活品质……大家的获得感又充实了许多。(2025年)
从中可以读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变迁
④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当老一辈还在炫耀“我这东西可贵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则是“1元奶茶的漏,宁可排队也要捡”,追求“反向攀比”,比谁能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实惠的东西。“反向攀比”现象说明( )
①新出现的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②当今一些年轻人的消费行为趋于理性
③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引领全社会的消费选择
④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也都高度重视家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家风作为价值观,对社会与人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联系的条件性和多样性要求家风的传承应与时俱进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才是形成良好家风的关键因素
④家风作为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19年,在五四运动百年之际,郑州二七纪念馆联合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举办“时代的先声——五四新文化运动展览”。该展览用“点燃新文化的火炬”、“吹响时代的号角”两大部分图文内容和41件珍贵文物再现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引领观众切身感受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强劲力量。纪念五四专题展览表明( )
①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新文化思想随五四运动的深入而发展
②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新文化运动在民主科学领域发挥着思想启蒙的功能
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通过展览可透视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阅读五四时期作品可以认清民国文化的全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全球已进入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竞赛期。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迭代的问题了,它的复杂性涉及个体和社会乃至全球的多个方面。在给我们带来工作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与争议。
有人认为:它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力,推动了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智能家居,从医疗诊断到金融风控,AI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还促进了跨学科融合,推动了新兴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在灾害预警、环境保护等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提升社会整体福祉。
也有人认为:随着AI技术的普及,许多传统岗位面临被自动化取代的风险,带来更大的就业挑战。它也带来了伦理和道德的挑战,例如,AI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如何保障 如何防止AI被用于非法或有害目的 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人类技能退化,影响个人成长和发展;AI的普及还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人们思考与争议”的认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6月24日在河南省安阳市红旗渠纪念馆举办。上榜好人中,有扶危济困,坚守公益之路20载的爱心驾驶员关立平;有路遇车辆侧翻起火,果断出手挽救两人生命的好男儿陈潮……他们是千千万万身边好人的代表,他们是平凡人中的不平凡者,他们彰显了新时代中华儿女的坚定使命担当和奋发昂扬精神。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一位位“中国好人”以平常心做不平常事,用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山东梁山农行职工宋桂金,39年时间里,他一心扑在公益救援事业上,足迹遍及全国16省32地(市、区),为428名走失人员照亮“回家的路”;船长刘建港投身祖国水运事业建桥筑港31载,足迹遍齐鲁,匠心寄华夏,攻克10余项海隧安装复杂难题,被誉为“海底绣花”第一舵手……“中国好人”并非遥不可及,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中国好人”,每一个人都可以闪耀自己的光芒。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与价值观的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中国好人’,每一个人都可以闪耀自己的光芒”。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功能”的知识,以“弘扬‘好人’精神,激扬中国力量”为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万吨,价值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
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说明“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A B A C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D B B C D A B
21.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利弊进行争议是正常的。
②认识受主体因素的制约,不同的人立场、知识水平不同,导致了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出现不同的观点。
③从认识的客体来看,人工智能是一个复杂的、变化着的事物,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这也导致了人们对它的争议。
④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中完成。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可以克服偏见,让AI更好为人类造福。
22.(1)①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每个平凡的劳动者都可以通过坚守道德、传递爱心、担当责任,做出自己的贡献。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每个平凡的劳动者都能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推动全社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2)可从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作用等角度作答。
2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倡导“光盘”行动是由我国现实国情决定的。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拒绝“剩宴”提倡“光盘”的共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