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学科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19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根据网上阅卷要求,本试卷中的所有试题均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积累与运用(共16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为了进一步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班级拟开展“青春有为·自强不息”演讲比赛。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演讲中写自强】下面是小语撰写的演讲稿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润色。1914年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引述《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解释“君子”。这句箴言体现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与坚毅的个性品质。这不但是中国人树立的自身理想,而且和“厚德载物”一起造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何谓自强?自强是________,在艰难面前不半途而废;自强是________,不一意孤行;自强是________,不心有旁鹜。自强不息的密诀:恪尽职守,脚踏实地地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自强不息的精神不能忘。请用正楷准确、端正地书写“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分)2.请确认演讲稿中加点字的读音。(2分)箴言( ) 恪尽职守( )3.演讲稿中有错别字,请改正。(2分)心有旁鹜______ 密诀______4.小语很喜欢“厚德载物”这个词,请帮助他确定“厚德载物”的短语类型,并写在下面。(1分)5.小语发现演讲稿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帮助他写出修改意见。(2分)6.演讲稿中有部分内容缺失,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演讲稿中的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A.误入歧途后的改变 B.直面困苦的意志 C.名利之外的坦荡【诗文中品自强】7.小语认为演讲稿中可以适当引用古诗文名句,他建议添加下面这段话。(5分)品读优秀诗文,其中不乏体现自强精神的名篇。它是身处逆境时的乐观旷达:刘禹锡遭贬二十余年,却仍发出“①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慨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苏轼知“此事古难全”,仍表达“但愿人长久,②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愿望(《水调歌头》)。它是前途崎岖时的自信自立:李白怀才不遇,仍相信“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它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家国情怀:韩愈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历久弥坚,“欲为圣明除弊事,⑤_____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阅读探究(共44分)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完成8-10小题。(共13分)【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节选自《孟子·尽心上》)【注释】①宋勾践:人名,其事不详。②游:游说。③嚣嚣:自得其乐的样子。④得己:不失去自己的志向。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文言字词 方法提示 释意(1)薄暮冥冥 根据课文翻译 冥冥(2)春和景明 根据课文翻译 景(3)吾语子游 ①告诉②言论 ③谚语④语言 (填序号)(4)人知之,亦嚣嚣 课内迁移: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知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3分)(2)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2分)10.《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一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4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1-13小题。(共15分)校文学社准备将下面的选文拍摄成微电影,作为导演,请你阅读文章并完成拍摄任务。那抹中国红①从直升机上俯瞰,群山围拢下的河源季节性执勤哨所,如镶嵌在密林深处的一颗明珠。②“咔嚓”,曹建军按下快门,拍下初识河源的第一张照片。身旁不时传来同行战友的啧啧惊叹声,大家对即将踏入的“世外桃源”充满期待。③那年,曹建军19岁,刚被授予上等兵军衔,因表现优异特许成为第二批进驻河源的士兵。④“建军,你是建军节出生的吗?”进河源前夕,从各单位遴选出的15名“河源勇士”首次碰面。曹建军性格内向,平日沉默寡言,面对热情的战友,他有些局促不安。炊事班班长魏世斌发现了他的窘状,贴心地给他递过话头。⑤见话题扯到了自己身上,曹建军不好意思地挠头答道:“不,不是,这名字可能是爹娘对俺的期望,他们希望俺能当兵。”⑥几日相处下来,魏世斌对曹建军多有照顾。在这位老班长身上,曹建军感受到了如父兄般的踏实宽厚,也看到了身为军人的职责担当。那时,他会跟在魏世斌身旁忙前忙后,帮他整理炊事班需携带的用具,听他讲第一次进入河源的趣事……有时候,他还会安静地蹲在一侧,出神地看魏世斌熨烫国旗。⑦“班长,国旗装箱还要折叠起来,你熨得这么平整不是白费工夫么?”曹建军不懂为何要带这么多面国旗,更不理解为何要反复熨烫到没有一丝褶皱。⑧可一向有问必答的班长,听完他的问话,却沉默了,他望向曹建军时欲言又止。那时,曹建军并没有理解班长眼中的深意。⑨伴着直升机发出的轰鸣声,曹建军登上前往河源的飞机。⑩卸背囊、搬物资、清点人员……飞机刚刚落地停稳,大家便忙碌开来。由于河源天气阴睛不定,直升机需立即返航。只见螺旋桨飞速旋转,巨大的风力将周围灌木吹得东倒西歪,站成一列的官兵保持着敬礼的姿势,用力站直身体。 等狂风停了,眼前荒芜的营区一下子撞入了他们眼帘。只见用铁丝网围成的场地里,杂草繁茂,只有一根笔直细长的简易国旗杆耸立其间。 曹建军还愣着,魏世斌已拿起镰刀向前走去。他熟练地割起黄绿相间的杂草,大家也依次跟上。经过近一小时努力,杂草丛生的营区露出了本来的面貌。土地的颜色让已经汗流浃背的曹建军感受到了生命蓬勃的跳动。 这时,刚才还阳光明媚的天空转眼飘来阴云,很快又淅淅沥沥下起雨来。魏世斌连忙叫上战友们用塑料布将物资盖上,然后又开始组织搭设帐篷。仅仅一天,曹建军和战友们就体会到了河源哨所阴晴不定的天气。 夜晚雨渐停,在西面云杉林上空出现几颗星星。大家劳累了一天,已在帐篷中酣睡。听着战友们此起彼伏的鼾声,曹建军想着哨所中的那面红旗,迷迷糊糊也进入了梦乡。天微微亮时,曹建军隐约听见窸窸窣窣的声音,睁眼一瞧,原来是魏班长正小心翼翼捧着国旗向外走去…… 国旗换上没几天,就有些抽丝变形。魏班长说,那是过低的气温和凛冽的寒风导致的。看着班长将换下的国旗小心收起,曹建军终于明白了临行前魏班长带那么多面国旗的缘由。那天突降大雨,曹建军随班长去降旗。他解开绑在旗杆上的绳子。此刻降旗比升旗还困难,绳子飘来荡去,等成功将旗降下,两人的迷彩服已被雨淋透。抚摸着国旗,魏班长说:“这抹中国红,是咱们军人坚守下去的力量,人在旗在!” 曹建军听着班长的话,看着那抹红色,不知不觉竟湿了眼眶----他读懂了临行前班长熨烫国旗时,那眼中的深意。自那日起,曹建军自发跟着魏世斌每日升降国旗。在他看来,河源哨所上空飘扬的国旗,总是那样鲜红、舒展。 在河源,考验官兵的不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无长明电、无信号、无自来水的现实问题。物资两周才能补给一次,要是遇上极端天气,更是说不准日子。整个哨所只有一台卫星电话能与外界通联。官兵在这里巡逻执勤,忍受着孤独,履行着使命。 后来,魏世斌退伍返乡,曹建军开始自己一个人升降国旗……再后来,他脱下军装时,将升降国旗的任务交到战友陈健手中。 一天,陈健给曹建军打来视频电话问候。“班长,你看我在河源,我们这里通网啦。”紧接着,镜头一转,营区侧面的山坡上,一面由石头砌成的近半个篮球场大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班长您看,‘中国红'永远绽放在河源……”曹建军望着那面五星红旗,眼里热泪翻涌。【任务一:导演说剧】11.请你从曹建军的角度梳理文章情节,将小说的情节梗概补充完整,让演员对情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4分)初赴河源,满怀期待(第①-②段)→(1) (第③-⑧段)→(2)(第⑨- 段)→遥望红旗,热泪翻涌(第 - 段)【任务二:剧本拍摄】12.请你就以下关于剧本的研读疑问进行解答。(6分)(1)睁眼一瞧,原来是魏班长正小心翼翼捧着国旗向外走去……(赏析加点词语)(2)编剧为第 段横线处魏班长升旗的场景设计了两个版本,你更喜欢哪一个?请从表达效果和句式的角度说明理由。版本一:绑旗、抛旗、拉绳、系绳、敬礼,五星红旗在河源上空冉冉升起。版本二:将国旗绑好后再抛起,继而拉动绳子将国旗升至旗杆顶端,系好绳后再端正地敬了个军礼。【任务三:后期制作】【实践运用】导演组认为应该授予河源哨所战士们“感动中国人物”称号,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给河源哨所的战士们写一段颁奖词作为画外音。(5分)(不少于70字)人物事迹:柳杉根深,鼓岭绵绵。跨越三代的情缘,岁月化不开,大洋隔不断。同行一条路,共饮一口井,蕴含友谊的土地,割舍不下的乡情。超越制度、文化和语言,承载友爱、情谊、和平。颁奖词:穆言灵和她的丈夫,都是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人。他们创立了"鼓岭之友",并奔走于美国的东西海岸间,寻找那些尘封在鼓岭柳杉和欧美式老房子里的人,让美好的记忆重新鲜活起来,续写着中美两国民间浓厚情谊往来的佳话。(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4-16小题(共11分)读书贵在破啸风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此句真是字字珠玑,令人神往。一个“破”字妙极了,既点出了读书的量,又点出了读书的质。“破”至少有三个层次的内涵:第一层点出了读书之勤。把书页都翻烂了,与“韦编三绝”异曲同工。第二层点出了读书之透。不仅把书翻烂了,还能解其意,会其神,释疑解惑。第三层点出了读书之悟。悟出了书外之意、书外之理,是更高层次的读透。②世上勤读者不少,但读破者不多。一些人喜欢读书,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还有一些人,喜欢钻到书堆里抠字眼;另有一些人,知识满腹,但读书不疑书,唯书是从,不问实际。我们不能说这些人不是勤读者,可惜他们浪费了许多大好光阴,也只读出了第一层次。可见,读书贵在破。③那么,该如何将书读破?④专一有恒好破书。滴水瞄准一处,持之不懈可穿石。读书如滴水,围绕一个主题或者一个问题,广泛涉猎,精读思考,天长日久,终会破题。苏轼喜欢把书分成若干专题,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熟读精思,坚持不懈,这种方法不仅帮助苏轼积累了深厚的学问,也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吐温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吃惊的成绩来。”⑤善于联想好破书。书对一些善读的人来说,是一个酵头,可以蒸出一锅香喷喷的馒头。一篇文章、一本书可以读出许多篇文章、许多本书。毛泽东知识渊博,读起书来善于联想,由此及彼、由古至今,思路开阔。达尔文研究生物进化30多年,读书积累无数,却没想出一个简单的贯串说明。一天,他无意中读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悟出物竞天择的道理,成就了巨著《物种起源》。⑥处处有心好破书。做生活的有心人,带着问题勤琢磨,时刻把书中疑惑之处装在脑里,放在心上,多动脑筋多思考;带着问题勤观察,观察要与读书相结合,把观察到的事物与书中所写联系起来,相互印证和比较,通过思考加工,加深对书的理解,必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带着问题勤听勤问,问与学相辅相成,对书中的疑惑和不解,要虚心勤问。街谈巷议,必有所采,只要带着耳朵细细听,终会有所获。⑦习惯不同,读书不一,方法多样,但有一点应成共识——读书贵在破,不破是白读。沿着将书读破的路走下去,前方会越来越宽广,思想的天空会越来越深邃、清朗。14. 理清选文思路,完成下面图表。(4分)【三层内涵析“破”义】(1)__________________→透→悟【三类读者引论点】中心论点:(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做法明方向】专一有恒、(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重申论点,强调意义15. 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直线的句子是怎样论证“专一有恒好破书”的?(3分)16. 简析选文第⑤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并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名著阅读,完成 17-18 小题。(共 5 分)班级开展以"走近名著"为主题的读书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关于《水浒传》,下面人物与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李逵:扯诏骂钦差、探穴救柴进 B 宋江:私放晁天王、大闹飞云浦C 杨志:押解花石纲、落寇二龙山 D 林冲: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18.有论者称:“《水浒传》中之酒,或为情感压抑后之爆发,或为蕴含无限血性与激情。”请你从下列情节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内容简要阐述其中“酒”的作用。(3分)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②宋江浔阳楼题反诗 ③武松醉打蒋门神【示例】林冲风雪山神庙﹣﹣林冲前往山神庙避雪喝酒,听闻陆谦等人的密谋,怒火升上心头,加之妻子被调戏,自己被栽赃陷害的压抑情绪借着酒气爆发,一口气杀死了他们,以泄心头之恨。酒使林冲压抑的情感爆发,体现他的血性,推动情节发展。我选 。三、作文(40分)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成长路上总会有跌倒的泥泞时刻,考试失利的试卷会变成暗夜里折叠的纸船,比赛落败的泪水将凝成清晨叶尖的露珠。当春风再次唤醒沉睡的种子,那些曾被深埋的遗憾终会破土而出,在向阳处开成新的春天。所有为时已晚,其实都是恰逢其时。材料中“所有为时已晚,其实都是恰逢其时。”这句话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少于500字;不得抄袭、套作;(4)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学科答题卡姓 名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区(居中)缺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公整,笔记清楚。 3.严格按照题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一.选择题(2分)17 [ A ] [ B ] [ C ] [ D ]非选择题1.(2分)(2分) 箴言( ) 恪尽职守( ) (2分)心有旁鹜______ 密诀______ (1分)“厚德载物”的短语类型 5.(2分)修改意见: 6.(2分)(只填序号):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5分) ① ② ③ ④ ⑤ 8.(4分) ① ② ③ (填序号) ④9.(3分)(1) (2分)(2)10.(4分)11.(4分)① ②12.(3分)① (3分)② 选择版本( )13.(5分) (4分) ② ③ ④15.(3分)16.(4分)18.(3分)19.阅读材料,完成作文。(40分) 成长路上总会有跌倒的泥泞时刻,考试失利的试卷会变成暗夜里折叠的纸船,比赛落败的泪水将凝成清晨叶尖的露珠。当春风再次唤醒沉睡的种子,那些曾被深埋的遗憾终会破土而出,在向阳处开成新的春天。所有为时已晚,其实都是恰逢其时。 材料中“所有为时已晚,其实都是恰逢其时。”这句话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得少于500字;(3)不得抄袭、套作;(4)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zhēn kè 3.骛 秘 4.主谓短语 5.搭配不当,将“造成”改为“构成或塑造”。6.B A C7.沉舟侧畔千帆过 千里共婵娟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肯将衰朽惜残年二、文言文8.(1)昏暗(2)日光(3)①告诉(4)了解9.(1)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2)所以士人穷困的时候不丧失义,得志的时候不背离道。10.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乙参考译文】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了解我,我自得其乐;人家不了解我,我也自得其乐。”宋勾践问道:“怎样才能做到自得其乐呢?”孟子说:“崇尚道,爱好义,就能自得其乐。所以士人穷困的时候不丧失义,得志的时候不背离道。穷困的时候不丧失义,所以士人能不失去自己的志向;得志的时候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不得志时,就修养好自身;得志时,就兼善天下。”三、记叙文11.(1)见班长带旗,疑惑不解(2)坚守护旗,履行使命(每空2分)12.(1)示例:小心翼翼本意是指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引申义是指在态度、言行上极为重视、谨慎。(加点字解释1分)具体细致地写出了他对国旗的尊重和珍视,表现了他深沉的爱国情感。(对国旗的态度和情感,2分)(2)示例一:我更喜欢版本一,因为该句具体细致地描写了魏班长升国旗的过程,突出了魏班长升国旗时庄重、认真的态度,表现了他对国旗的尊重和珍视。(人物态度和情感,2分)该句短句与长句相结合,句式富有变化,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句式优点,1分)示例二:我更喜欢版本二,因为该句细节丰富,精准刻画魏班长升旗的动作,凸显魏班长严谨的态度。(人物态度,2分)多用短句,通过动作分解强化仪式感,使升旗场景更生动真实,感染力强。(作用,1分)13.示例:群山扎根,红旗漫卷。一脉相承的执着,狂风撕不裂信仰,暴雨浇不灭丹心。多少年里,从新兵到老兵,从故乡到边陲,每一个你都用青春书写了保家卫国的动人篇章。人在旗在!他们用生命浇筑的忠诚,已化作不朽的东方图腾。(示例结构:以自然景物引入,概述人物的核心事迹,强调其跨越时空的精神,最后总结其贡献或意义。模仿示例结构3分,语言简洁流畅1分)四、议论文14. ①. 勤 ②. 读书贵在破 ③. 善于联想 ④. 处处有心15. 运用举例论证。举了苏轼以专题的形式,专一持久地读书,从而积累学问、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专一有恒好破书”的分论点,进而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16. 含义:把读书所得与平时积累联系在一起,激发联想,触类旁通,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读书时善于联想,由此及彼、由古至今,思路开阔)具体阅读经历:示例一: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让我联想到《红岩》中的江姐,他们都是为了革命理想而不懈奋斗的战士。示例二:我读了选文,联想到《史记》中赵括的故事,他熟读兵书,但在指挥作战中,不知变通,最终导致赵国兵败。可见唯书是从,不问实际地读书,不仅无用,还会误事。五、名著阅读B【解析】 B ."大闹飞云浦"的是武松,而不是宋江。故选 B 。2.示例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在大相国寺菜园教训了一众泼皮后,泼皮拿着酒菜来向鲁智深赔礼。吃到半酣,因树上乌鸦叫不吉利,趁着酒意,鲁智深奋力将碗口粗的垂杨柳连根拔起,仿佛罗汉一般。酒激发了鲁智深的豪情和神力,展示了他无限血性与激情,令众人惊服。示例二:宋江浔阳楼题反诗﹣﹣宋江因杀阎婆惜后被刺配江州,一日登上浔阳楼,看到眼前的景色,又想到自己胸怀大志不得施展,趁着酒兴,在浔阳楼墙壁上题下两首反诗,招来杀身之祸。酒使宋江心中压抑的情绪爆发,为其命运转折埋下伏笔示例三: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刺配孟州时,为报答施恩,酒后来到快活林,先将蒋门神小妾丢进酒缸,又借着酒意痛打蒋门神,打得他跪地告饶。酒激发了武松的血性和斗志,展现出他的无限血性和激情,最后夺回快活林归还施恩,推动情节发展。1六、作文适用话题:坚韧、挫折与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docx 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学科答题卡.docx 初三第一次月考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