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2张PPT)第1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第4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第7章 健康地生活陶其敏(左一)在自己身上试验乙肝疫苗1975年8月的一天,肝病专家陶其敏从冰箱取出一支疫苗请护士为她注射。这支疫苗是她带领研究团队刚刚研制出来的我国第一代乙肝疫苗。乙肝即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疫苗研制出来后,由于当时我国没有做动物试验的条件,为了让乙肝疫苗尽快应用,陶其敏毅然率先接种了乙肝疫苗,获得了第一手的安全数据。她的研究开创了我国用疫苗预防乙肝的先河。通过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显著下降。想一想,议一议常见的病毒性肝炎除了乙肝,还有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丙型病毒性肝炎等,它们都具有传染性。但脂肪性肝炎不传染。同样都是肝炎,有的传染,有的不传染,这是为什么呢 肝细胞内脂肪沉积过多导致,不传染肝炎病毒引起,病毒能不断增殖、传播,所以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脂肪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传染病的病因是什么?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有哪些?如何预防传染病?学习目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晋江一男子从武汉返乡,却谎称来自菲律宾,不仅未自我隔离,还参加了晋江宗族祭祀,与晋江几乎所有村镇代表密切接触,以一人之力传染整个晋江,有网友称之为“晋江毒王”。地方性季节性地点 非典病人累计数 累计治愈数 累计死亡数广东 1359 1159 49北京 774 64 39山西 162 14 7内蒙古 47 6广西 16 8 3非传染病由患者自身的组织、器官等结构发生变化造成的疾病,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一、传染病及其危害传染病分析下图三种病原体,你知道它们分别能引起什么疾病吗 这些疾病又是怎样传播的 图4-18 结核分枝杆菌(染色,放大1000倍)图4-1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颜色经人工处理,放大260000倍)图4-20血吸虫(颜色经人工处理,放大5倍)(HIV)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一、传染病及其危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艾滋病分类引发病毒性肝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病毒性传染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一、传染病及其危害结核分枝杆菌血吸虫细菌结核病分类引发分类寄生虫引发血吸虫病蛔虫病、蛲虫病、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等。鼠疫、伤寒、淋病等细菌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一、传染病及其危害小资料蛔虫、蛲(náo)虫等蠕虫常寄生于人的肠道,引发肠道蠕虫病。肠道有蛔虫的患者可能会食欲减退、贫血等。感染蛲虫的患者常有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瘙痒的症状。蛔虫蛲虫一、传染病及其危害1918年在全球范围内暴发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使至少2000万人丧生2021年全球有约160万人死于结核病2019年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染病的危害一、传染病及其危害1347~1351 年,欧洲爆发鼠疫(黑死病),导致欧洲约三分之一人口死亡,部分地区死亡率高达 50%。小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危害最大,包括鼠疫和霍乱。传染病的危害一、传染病及其危害全世界几种危害严重传染病的死亡人数传染性疾病每年在全世界导致几百万人死亡!新发传染病不仅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还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名称 2021年 2022年 2023年结核病 1420000 1320000 1250000疟疾 619000 608000 597000艾滋病 630000 630000 630000传染病的危害一、传染病及其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病逝于肺结核一、传染病及其危害一、传染病及其危害①流感是一种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高热(体温升高,超过37.2°℃的现象称为发热,体温在39.1~41°C称为高热)是流感的典型症状之一。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含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他们会从口腔、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就可能感染。人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用具也可能患上流感。与青壮年相比,老人和儿童更容易患流感。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析·讨论:传染病的流行环节流感患者流感的传播途径带病毒的空气易患流感的人(空气、飞沫传播)(老人、孩子)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分析流感的传播途径,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 为什么老人和儿童更容易患流感 讨论老人和儿童免疫系统较弱,基础健康状况差,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且病情可能更严重。当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会从口腔、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后,就可能感染。所以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或戴口罩,阻止飞沫进入空气中。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含有大量的流感病毒。②甲肝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用的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感染甲肝饭店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可能使顾客感染甲肝、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甲肝病毒等通过粪-口传播,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残留病毒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做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2、第2则资料中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 谈谈你的认识。讨论甲肝患者甲肝的传播途径带病毒的餐具易患肝炎的人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要经过哪些环节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和有关知识作出概括。讨论流感传播环节流感患者易患流感的人带病毒的空气肝炎传播环节肝炎患者易患肝炎的人带病毒的餐具→ 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途 径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对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三大环节缺一不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作传染源,如携带鼠疫耶尔森荫的鼠类是鼠疫的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可以是患者也可以是携带者病原体携带者传染病患者受感染的动物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新型冠状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病原体主要由飞沫传播,人吸入病原体后可能感染。霍乱、伤寒等的病原体污染食物、水源等,人进食、饮水后可能感染。艾滋病、乙肝等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等体液(体内液体的总称)中,通过性接触血液等传播血吸虫的幼虫从钉螺逸出,进人水中,人接触受污染的水可能感染血吸虫病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叫作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作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如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孕妇、老人、新生儿、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传染源:患病的人或动物、携带者;媒介生物:属于传播途径,携带病原体,自身不患病,如蚊子、跳蚤、钉螺等。区分病原体、传染源和媒介生物跳蚤:传播鼠疫蚊子:传播疟疾、登革热、西尼罗热钉螺:传播血吸虫病①携带病原体;②能够散播病原体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菜农用粪水浇灌蔬菜,蛔虫卵沾到蔬菜上传播蛔虫病。病原体是?沾有蛔虫卵的蔬菜是传染源吗?蛔虫卵——病原体小风是一位甲肝患者在某餐馆吃饭,由于缺少碗筷,当小风吃完后,餐馆碗筷没洗、也没经消毒,只是简单地擦了擦碗筷。小刚和小达也接着用来吃饭了,1个多月后,小刚检查出也得了肝炎,但小达没有得病。传染源——小风传播途径—— 饮食传播易感人群——小达小刚被传染前是易感人群;传染后是传染源蔬菜——传播途径患者——传染源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在非洲地区高发。病原体——疟原虫传染源——疟疾患者传播途径——生物媒介传播(按蚊)易感人群——其他未患病的人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你认为传染病可怕吗,它可以预防吗?如果有一种传染病出现在你身边,你认为你可以做些什么?我想说……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控制切断保护对患者或携带病原体的人采取的措施,如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消毒或焚毁患病动物,核酸检测等。对环境、场所、用过的器械进行消毒处理,如喷洒消毒液,餐具消毒,佩戴口罩等。对健康人采取的保护措施,如接种疫苗,增强体育锻炼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隔离病人将“新冠”患者送到医院进行隔离治疗1、控制传染源可能带有病原体的动物进行焚烧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对感染动物:对病人:及时处理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室内勤消毒戴护目镜、穿防护服对学校所有设施进行消毒处理等。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2、切断传播途径消灭蚊子、苍蝇、虱子、老鼠、臭虫等生物媒介及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锻炼身体接种疫苗没有患病的老师、同学隔离,注意戴口罩,注射疫苗等。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从而增强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思考:能说出下图所列举的措施对预防传染病流行分别起什么作用吗 采取一些安全的措施可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甚至能有效阻止疾病的传播,如在流感流行时戴口罩出门、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等。尽可能在人群中检出病原体携带者,并及时进行治疗。通过核酸检测查找呼吸道等处是否有病毒的核酸,从而确定是否感染病毒。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降低被感染和疾病传播的风险。肥皂、洗手液等虽然不能完全杀灭病原体,但是用它们洗手可以减少皮肤上的病原体数量。切断传播途径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对可能带有病原体的动物或相关产品进行消毒或焚毁处理,对相关用品和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控制疾病蔓延。家庭常用的消毒剂有84消毒液、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保护易感人群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从而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保护易感人群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让感冒患者吃药、住院、戴口罩等教室内煮醋、病人用过的东西消毒等传染源传播途径切断没得病的人打疫苗、避免接触患病者、锻炼身体等易感人群保护分析资料假如我们班有五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防止流感扩散,现在该怎么办呢?预防措施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针对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针对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其余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汉书 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是我国历史上有关防治传染病的记载,你知道这是采用了哪些防治措施吗?古话今议控制传染源合作探究:如何正确区分三种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以下例子,说说这些做法主要是针对传染病流行的哪个环节进行的1.《晋书·王彪之传》亦记载:“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说明晋代对传染性疾病的隔离要求更加严厉,只要有病人接触者,均需采取隔离措施2.清代贾山亭《仙方合集·辟瘟诸方》说:“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3.《内经》明确地讲:“……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预防感染,首重扶正,正旺则邪不能侵。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在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麻疹、脊髓灰质炎-----蛔虫病、血吸虫病、棘球蚴病等寄生虫病-----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性传播疾病,如由淋病奈瑟球菌引起的淋病-----(控制传染源)杜绝不洁性接触、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同时要及时治疗患者。(控制传染源)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依法措施: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目标:预防、控制并消除传染病危害。法律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接受并配合执行。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个人责任与行动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自我防护意识:主动学习防疫知识,配合公共防控措施。社会意义减少传播风险:个人防护是阻断传染病传播链的关键。共建健康社会:人人尽责,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思维训练:判定因果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19世纪末,人们发现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还认识到蚊子会传播疾病,在疟疾高发的沼泽地带蚊子特别多,因此有人推测: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叮咬过疟疾患者的按蚊(一种蚊子)的唾液中有疟原虫,未感染疟疾的人被它叮咬后可能会患病。①、关于蚊子传播疟疾的推测有道理吗 证据充分吗 ②、根据进一步研究发现的证据,能否得出按蚊传播疟疾的结论 讨论生物媒介,属于传播途径这一结论与19世纪末的推测相符,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研究的证实。“在疟疾高发的沼泽地带蚊子特别多”只是相关现象,并没有因果关系。因此此时蚊子传播疟疾的推测有道理,但证据不充分。进一步研究发现叮咬过疟疾患者的按蚊唾液中有疟原虫,未感染疟疾的人被其叮咬后可能会患病,这直接证明了按蚊在疟疾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媒介作用,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所以可以得出按蚊传播疟疾的结论。调查: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活动背景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受到多种因素,如气候、环境、医疗条件、卫生和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不同的地区,传染病流行的情况可能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当地主要传染病的基本情况,分析自身可能受到哪些传染病的威胁,以及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方法提示①调查前应拟好调查提纲,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方式、调查内容等。②可以访问当地医学院校的老师,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出入境卫生检疫部门的工作人员等了解情况;可以查阅书籍、利用网络收集资料。③可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当地的主要传染病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该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情况等,当地主要的防空措施,人们对该病患者、患者家人的看法和态度,该病对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产生的影响,等等。也可以通过访谈了解发热门诊在排查传染病疑似病例方面所起的作用。还可以调查我国传染病防控的法律法规、国境口岸的疫情通报规定等。④应形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写明调查人、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提纲、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等内容。调查: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注意事项不得擅自前往传染病医院等处进行调查,以免染上传染病,成果交流与展示①、在班级内展示自己小组的调查报告,阅读其他小组的调查报告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当地的主要传染病有哪些 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预防这些传染病 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传染病患者及其家人 通过调查,你对传染病发生时个人参与传染病的防控有什么新的认识 ②、结合小组的调查报告,针对当地某种传染病,制作海报或展板,在学校、社区等地开展一次防疫知识宣传科普活动。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因素气候、环境、医疗条件、卫生习惯、风俗文化。调查目标分析本地传染病威胁,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禁止擅自前往疫区,避免感染风险。调查: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如何科学开展调查?前期准备拟定提纲(目的、方式、内容)。调查途径访谈:医务人员、出入境工作人员。文献:书籍、网络、政策法规(如《传染病防治法》)。调查内容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防控措施、社会影响等。拟定提纲收集数据分析报告调查: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安全调查·成果转化成果展示报告展示、问题讨论。制作防疫海报、开展宣传活动。传染病种类 分布 传播环节 流行趋势 建议调查: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科学家的故事:汤飞凡:使亿万人不得传染病经WHO认定,我国于2014年达到了根治致盲性沙眼的要求。沙眼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因患者的眼睑长出形如沙子的颗粒而得名。20世纪50年代,全球有超过116的人患沙眼,我国沙眼发病率为55%左右,农村地区发病率更高,为80%~90%,因此有“十人九沙之说”。汤飞凡是我国第一代病毒学家,也是我国免疫学的奠基者,有“中国疫苗之父”的美誉。他看见很多人饱受传染病的折磨,就树立了“发明一种预防方法,使亿万人不得传染病”的信念。20世纪30年代,他发现沙眼在我国大规模流行,于是和其他科学家合作研究,最终否定了日本学者提出的“颗粒杆菌”诱发沙眼的学说。抗日战争爆发后,汤飞凡创建了云南昆明中央防疫处,研制了霍乱、鼠疫、狂犬病等传染病的疫苗,并生产出国内第一批可在临床上应用的青霉素,支援抗日战争。他的沙眼防治研究因战乱中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沙眼仍可广泛流行。汤飞凡决定组织团队继续研究沙眼的病因。按照确认病原体的国际惯例,必须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病原体,才能证明是该病原体导致了沙眼。汤飞凡和团队成员多次做感染试验,获得了很多宝贵的临床数据。在经历了无数次尝试和失败后,他们成功分离出“沙眼病毒”,于1956年发表了相关论文。1957—1959年,我国开展了全民防治沙眼卫生运动。不到两年的时间,我国沙眼发病率就低于6%了。20世纪70年代,国际微生物学会联合会根据沙眼病原体的性质,将“沙眼病毒”更名为“沙眼衣原体”。科学家的故事:汤飞凡:使亿万人不得传染病传染病及其预防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传播概念: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施流行环节传染性、流行性控制切断保护特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课堂小结1910—1911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非常严重的肺鼠疫,该病是烈性传染病,由一种杆状细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 “鼠疫斗士”伍连德提出的防控该传染病的措施包括:隔离感染者、阻断交通、佩戴“伍氏口罩”、对死于该病患者的遗体进行深坑掩埋或焚烧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肺鼠疫可以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B.这种杆状细菌是肺鼠疫的传染源C.佩戴“伍氏口罩”可以切断传播途径D.对患者的遗体进行深埋或焚烧是在控制传染源B概念检测拓展应用1、天花是一种在全球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只有极少数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是否有可能“死灰复燃” 为什么 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有关部门要做好哪些工作 天花尽管已经被消灭,但还有可能“死灰复燃”。这是因为保存在实验室里的天花病毒,可能会由于战争等不可预测的原因而散布在空气、水和土壤中,进而进入人体,导致天花流行,等等。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将保存在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定时或定期进行培养,并进行研究,将来一旦天花出现时,可以及时利用保存的天花病毒生产疫苗。2、1956年,我国每1万人中有100人感染疟疾。2021年6月,WHO(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我国获得无疟疾认证,而同年全球仍有2.28亿个疟疾病例,约60.2万人死于疟疾。请你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本节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疟疾的传播?(2)科学家在消灭疟疾方面进行了哪些积极的探索?疟疾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即大规模灭蚊,包括在户外活动时应采取措施以防蚊虫叮咬。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等科学家从黄花蒿中分离了青蒿素,青蒿素在治疗疟疾方面疗效显著。世界上首款疟疾疫苗已被批准在疟疾传播中高风险地区的儿童中普遍使用。拓展应用(3)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发明了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抑制全球疟疾方面,我国还作了哪些贡献?提供青蒿素及相关药品,供应其他抗疟物质;开展国际合作等。拓展应用3、关于传染病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呆小症和贫血病是传染病B.艾滋病能通过握手和拥抱传播C.肺结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D.灭蚊属于控制蛔虫病的传染源C1、下列各组疾病中,均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A.夜盲症、肺结核 B.白化病、近视C.流感、糖尿病 D.艾滋病、甲肝2、下列动物中,属于病原体的是 ①草履虫 ②蛔虫 ③血吸虫 ④老鼠 ⑤苍蝇 ⑥疟原虫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⑤⑥DB练习5、健康人、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A.⑤④③①② B.⑤②③④①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①③②D4、下列有关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传染源就是传染病的病原体B.易感人群就是已经感染了某种传染病的人C.传染病要流行起来,三个环节缺一不可D.传染源可以通过空气、水等进行传播C练习6、到了春季,手足口病又迎来高发期。手足口病是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它大多在婴幼儿中流行。勤洗手、多通风、玩具消毒主要是为了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B7、东晋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介绍,在瘟疫流行时用艾叶烟熏消毒,从而预防瘟疫传染。这正是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A.控制传染源 B.杀死病原体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C练习8、疟疾是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人被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都可能感染疟原虫而患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病原体B.严格检疫输入的血液制品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C.消灭蚊虫可以切断传播途径D.为幼儿接种疟疾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9、如图,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a表示病原体。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a只包括细菌和病毒B.甲表示传播途径C.预防传染病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甲、乙丙中抓住主要环节D.保护丙的措施只有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甲 丙C练习10、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极高,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与多种胃肠道疾病有关。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对某社区志愿者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A.根据调查结果,建议中学生自带餐具就餐B.餐具消毒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公众聚餐时使用消毒公筷会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D.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是传染源B练习11、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患者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手足口病属于病毒性传染病B.婴幼儿手足口病患者属于病原体C.打疫苗预防手足口病,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消毒,属于保护易感人群A12、自去年以来,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人们饱受感冒咳嗽的困扰。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飞沫传播,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者、患者的飞沫分别属于A.传染源、传播途径 B.病原体、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D.病原体、传染源A练习13、为了防止疫病,清朝的《鼠疫抉微》中提出:“当无事时,庭堂房屋,洒扫光明,厨房沟渠,整理洁净,房间窗户,通风透气。”上述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B14、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后,又叮咬了乙(如图)。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了丝虫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B.乙被叮咬前是易感人群,被叮咬后是传染源C.微丝蚴是传播途径D.消灭蚊子及其幼虫(孑孓)能有效降低丝虫病的发病率C练习15、阅读资料,回答有关问题:猴痘是感染猴痘病毒所致,感染者大多表现为发热、头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人类主要因被感染猴痘病毒的动物咬伤或直接接触已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等而被传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等传播。(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猴痘病毒属于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看,患猴痘的动物和人属于 ,从未患过猴痘的人属于该病的 。病原体 传染源 易感人群 (3)针对猴痘的预防,医生给的建议有:①多休息,多饮水;②勤洗手;③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④出现症状及时就医。以上建议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填序号)。②③ 练习16、上图中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了乙的血液,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丝虫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是________。(2)乙在患病前是_________,患病后是_______。(3)微丝蚴是________。(4)蚊子是_____________。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17、某家庭中,哥哥患了病毒性肝炎,并且传给了弟弟,请分析:(1)导致弟弟患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传染源是____,弟弟很快患上此病,说明他是________ 。(2)该病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3)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看,将哥哥、弟弟送往医院隔离治疗属于_________,对他们的饮食用具进行消毒属于___________,禁止其亲人随便去医院探望属于____________。哥哥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肝炎病毒饮食传播练习18、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类。时至今日,尚没有针对登革热的特异治疗方法,绝大多数病人会自行康复,然而少部分人病情加重可能发生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资料二】发生登革热地区的学校和养老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均在宣传栏张贴了预防小贴士,即:①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②做好防蚊措施;③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④及时清除地面积水;⑤患病应立即就诊,避免不适症状加重;⑥不自作主张随意服用抗生素;等等。(1)上述资料中引起登革热的病原体是_________,其结构是_________。(2)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另请列举一例由蚊为媒引发的传染病_______。(3)请说明及时清除地面积水能有效减少蚊子数量的原因:_________。(4)资料二中的序号③属于预防传染病的_________ 措施。(5)登革热患者能否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为什么?_________。登革病毒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蚊虫叮咬疟疾蚊子幼虫(子孓)在水中发育,清除积水可破坏其繁殖环境保护易感人群不能,因为抗生素仅针对特定类型的细菌感染有效练习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