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东方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地理科目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本试卷共4页,19小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5年8月,某航班以1 110 km/h的速度从甲地飞往乙地。下图示意地球局部经纬网。据此完成1~2题。1.该航班的最短飞行航向是( )A.一直往西南 B.先往西南,后往西北C.一直往西北 D.先往东北,后往西南2.该航班的飞行时间( )A.小于两小时 B.等于两小时 C.大于三小时 D.等于三小时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其中两山峰之间计划建设一游览索道。据此完成3~4题。3.图示地区( )A.山峰之间索道不超过100米 B.河流ab段向东南方向流动C.陡崖相对高度可能超过500米 D.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4.站在最高山峰上能够看到( )A.a B.b C.c D.d“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与地球相比,下列关于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太阳更远,温度更低 B.体积、质量远小于地球C.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宇宙环境不安全2022年4月27日黎明时分,某地出现金星、火星、木星与土星“四星伴月”的天文现象。此时中国空间站过境该地上空,与“四星伴月”同框,形成壮美景观。下图为某时刻中国空间站在轨位置上方俯视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四星伴月”这一天文现象难得一见,主要是因为各天体( )A.自转周期不同 B.体积大小不同C.自转方向不同 D.公转周期不同8.与图示时刻中国空间站在轨位置相符的是( ) A B C D北京时间2023年4月22日凌晨,太阳抛射出大量日冕物质,引发了特大地磁暴,导致地球空间环境产生一系列剧烈变化。下图为4月24日地磁活动水平与往日数据的对比(Kp指数数值越大,对应的地磁活动越强)。据此完成9~10题。9.本次特大地磁暴( )A.因太阳黑子面积增大而引发 B.源于太阳辐射过强C.地磁活动水平持续加强 D.表明太阳活动较强10.特大地磁暴引发的地球空间环境变化有( )①全球各地出现绚丽极光②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③全球各地同时出现暴雨④影响航天器的正常运行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提孜那甫河发源于昆仑山,流域面积为1.46万km2,平均海拔为3 650 m。该流域内北部较为开阔,南部多高山。下图示意提孜那甫河流域年总太阳辐射量随海拔和山坡朝向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1~13题。11.提孜那甫河流域年总太阳辐射量( )A.在不同海拔范围内差异显著 B.随海拔升高先减少,后一直增加C.在海拔3 000 m处出现最低值 D.在海拔1 488~3 500 m范围内下降较快12.该流域内年总太阳辐射量最低的位置及原因是( )A.流域上游—随海拔升高,大气削弱增强 B.流域中游—光照受地形阻挡较多C.流域下游—位于南坡,且坡度较小 D.流域下游—云层较多,且厚度大13.该流域内年总太阳辐射量整体表现为山坡( )①南朝向少,北朝向多②南朝向多,北朝向少③东朝向多,西朝向少④东朝向少,西朝向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4年1月26日18时16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北纬41.18度,东经78.73度)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球部分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14.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软流层15.图中圈层( )A.②圈层是岩浆发源地 B.③圈层是岩石圈的一部分C.④圈层的主体是冰川 D.⑤圈层的密度上下均一综合题(共4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的更新世,又称为“第四纪大冰期”,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显著特征是全球变冷,冰川面积大幅增加,寒冷的小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交替出现。更新世是披毛犀等冰期动物繁盛的时代,披毛犀是大型食草动物,生活在草原和草甸地区,长达1米的鼻角可以刮开冰雪,找到干草。中国科学家依据不同时期的披毛犀化石,提出了冰期动物“走出西藏说”,更新世之前,青藏高原成为冰期动物的“摇篮”,进入冰期以后,这些动物迁出了起源地,不断演化,它们的后代最终抵达北极地区。下图中①②③示意披毛犀种群“走出西藏”的迁徙线路。(1)说明披毛犀种群东迁和北上的原因。(6分)(2)青藏高原成为冰期动物“摇篮”的时空背景。(4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安哥拉矿产、森林、水力、农牧渔业资源丰富。但该国早期比较贫穷,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安哥拉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石油进口国,近年来,当地开始以石油资源换中国贷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模式,被称为“安哥拉模式”,又称“资源换基建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双赢。分析“安哥拉模式”是双赢模式的原因。18.定向越野运动是指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达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按顺序到达所有点标及终点者为胜。北京某中学组织郊区定向越野活动,下图为比赛用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1)简述村落位置选择的理由。(6分)(2)从点标6到点标7,有经验的选手往往会“舍近求远”,不沿箭头直行,而选择小路行进,试分析沿小路行进的优势。(9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下表为贵州省和黑龙江省的比较。贵州省 黑龙江省总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全年多阴雨;农业类型多样;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3 852万人 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多湿地;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3 125万人材料二 图1、图2分别为贵州省和黑龙江省地形示意图。(1)比较贵州省和黑龙江省的地形差异。(6分)(2)归纳黑龙江省湿地的形成条件。(6分)(3)分析贵州省农业类型多样且商品率低的原因。(8分)东方市东方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科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5 B A C A C 6-10 C D C D C 11-15 D B C B B二、综合题(共55分)(1)冰期时,我国东部地区气温降低,降水较少,形成草原带,吸引披毛犀种群东迁。相对温暖的间冰期,高纬度地区较为寒冷,适宜披毛犀的生存。随着冰川萎缩,草原带向北扩展,披毛犀种群随之北迁。(答对1点3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2)更新世之前,全球气候温暖,随着地壳隆起,青藏高原的海拔升高,比北极地区更加寒冷,促进冰期动物祖先演化,耐寒能力增强,最终演化为冰期动物。(答对1点2分,共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17.对安哥拉而言:①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答对①点得3分,其余得分点为2分,共5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对中国而言: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消化国内过剩产品,优化国内产业结构。(答对①点得3分,其余得分点为2分,共5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18.(1)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洪涝灾害威胁小;距水源较近。(答对1点得2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2)小路大致沿等高线建设,坡度小,加速行进耗费体力小(必答点);小路为当地村民日常用路,地面平整,野生动物出没少,行路较安全;小路遇险或迷路,更容易寻求路人帮助。(答对1点得3分,共9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19.(1)贵州省: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黑龙江省: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小;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答对1点得3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2)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多;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存在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答对1点得2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3)水热条件好;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立体农业。地形崎岖,耕地比重小;人多地少,农业商品率低。(答对1点得2分,共8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东方市东方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地理 试卷.docx 东方市东方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地理科 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