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汇文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汇文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汇文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茶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晋南北朝时期,图中与物理书并排摆放的茶饼直径接近的是(  )
A. 1.5cm B. 150mm C. 15dm D. 0.015m
2.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的情景,下列关于物体长度、分度值说法正确的是(  )
A. 9.60cm,1cm B. 9.6cm,1mm C. 4.60cm,1mm D. 4.6cm,1mm
3.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171mm B. 171.2 C. 171cm D. 171.2mm
4.下面仪器可以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
A. 游标卡尺
B. 日晷
C. 温度计
D. 卷尺
5.下列有关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法错误的是(  )
A.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
B. 记录测量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C. 在长度测量时,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了,也可以进行测量
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并消除误差
6.小明在校运会100m赛跑中勇夺冠军,成绩是12.5s。他的平均速度是(  )
A. 1.25m/s B. 8m/s C. 80m/s D. 100m/s
7.如图是加油机为歼-10CE在空中加油的场景,歼-10CE飞行员看见加油机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 大地
B. 山峰
C. 歼-10CE
D. 云朵
8.小明爸爸在散步时看到自己运动手表的部分信息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距离:3.00km
用时:45min
步数:4718
配速:15min/km
A. 小明爸爸本次散步时的平均速度为4m/s
B. “配速”的数值越小表示运动越慢
C. 散步过程中,以运动手表为参照物,小明的爸爸是运动的
D. “配速”是利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9.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错误的是(  )
A. 图中斜面的倾角适当小一点,金属挡板的使用,都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B. 为了测量小车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C. 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
D. 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10.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高铁时代,长约200m的复兴号列车,若以28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约6.0km的隧道,对此分析符合实际的有(  )
①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是运动的
②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
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约为75s
④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约为72.5s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下图是用木制的厚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2.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 前2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东运动
D. 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13.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  )
①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用时0.4s
②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
③小球由A点滚到C点,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
④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C段的平均速度
A. 只有①③正确 B. 只有②③正确 C. 只有①④正确 D. 只有②④正确
14.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如果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4倍,则甲、乙两个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 3:8 B. 8:3 C. 1:6 D. 6:1
15.甲、乙两地间距120m,某小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前半路程的速度为10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5m/s。那么该小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10.9m/s B. 11m/s C. 12m/s D. 12.5m/s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5分。
16.小明使用同一刻度尺测了四次同一铅笔的长度,测量值为18.68cm、18.66cm、18.67cm、19.67cm,则这支铅笔的长度应记为______cm,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17.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在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火箭是______的;以载人飞船为参照物,火箭是______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18.明代的一位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人骑水牛时,他相对于牛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9.如图,一物块从A处运动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0.4s,通过的路程为______cm,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20.如图1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_s。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21.“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具有计步统计、能量消耗统计和心率监测等功能。现记录一段时间内跑步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5min/km,折算成速度为______km/h。若接下来改为步行,则配速值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从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到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月亮被赋予了多种寓意。“飞天”兴趣小组同学李瑄依照张九龄的诗绘制了如图甲所示的一幅画,画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升起的明月是______(“运动”或“静止”)的。周天李瑄同学带着作品坐火车去兰州参赛,图乙是村口的道路指示牌,则父亲开车送她到站时间至少要用______h。“80”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3.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
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2)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2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
(1)求出该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25.某老师晨练时,在45min内快步行走4.5km。他在这段时间内行走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相当于多少米每秒?
26.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直道实验线2018年手底将在四川建成,试验线安装在一条直径4.2m,长140m的特制管道里,测试时可以将单人乘坐的列车模型加速到最大400km/h。若测试时,用2.8s时间通过140m距离,将列车模型由静止加速至360km/h,(若不考虑列车模型自身的长度)求:
(1)列车模型在加速通过特制管道的过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列车模型以36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该特制实验管道,通过时间是多少秒?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C
16.【答案】18.67 1 mm
17.【答案】运动 静止
18.【答案】静止
19.【答案】6.00 0.15
20.【答案】337.5 B 2.50
21.【答案】12 变大
22.【答案】运动 1.125 该路段限速80km/h
23.【答案】解:(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
t=10:45-10:15=30min=0.5h;
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
s=120km-70km=50km,
则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v===100km/h。
(2)由v=得,从B地到达南宁的时间:
t′===0.7h。
答:(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100km/h;
(2)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0.7h。
24.【答案】解:(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v1===36km/h;
(2)由v=得:停车后走的路程:s2=v2t2=72km/h×20×h=24km,
总路程:s=s1+s2=6km+24km=30km,
总时间:t=10min+10min+20min=40min=h,
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45km/h.
答:(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为36km/h;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5km/h.
25.【答案】解:老师步行的时间t=45min=0.75h,
老师的速度v===6km/h=6×m/s≈1.67m/s。
答:老师步行的速度为6km/h,约为1.67m/s。
26.【答案】解:(1)加速过程的时间t=2.8s,路程s=140m;
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v===50m/s;
(2)当列车模型以v′=360km/h=100m/s匀速通过该实验管道时,
通过的时间:t′===1.4s。
答:(1)列车模型在加速通过特制管道的过程,平均速度是50m/s;
(2)若列车模型以36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该特制实验管道,通过时间是1.4s。
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