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八年级上册7.2 践行平等 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八年级上册7.2 践行平等 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7.2 践行平等
1.▲自由的价值/作用/重要性。
①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社会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②对个人:自由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③对社会:自由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
一、温 故 而 知 新 (2分钟)
2.▲我们应如何追求自由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要敢于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②依法行使权利。→我们要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行使权利。
③尊重他人的权利。→每个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二、自主与合作学习(预习教材61-65页,完成“导学案”的问题)(6分钟)
1.平等的表现。/内容
2.平等的价值/作用/重要性。
3.▲我们应如何践行平等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如何珍视自由和如何践行平等。
道德修养:培养热爱自由、珍视自由的感情,树立平等意识和观念,增强法治观念,努力践行平等,懂得依法维权。
法治观念:树立平等意识和观念,增强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在现实生活中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能够依法维权。
责任意识:提高对自由和平等的认识水平,珍视自由、追求相对平等。反对特权,能平等地承担起法律规定的义务。
课程内容导入
PART TWO
说说申纪兰女士提出男女同工同酬的意义是什么?
案例分析:平等的价值
网络上看到一条招聘信息,明确要求“只招男性”,这违背了什么平等原则?
某地规定“外地户籍学生不能上本地重点中学”,这违背了什么平等?
以上行为可能产生哪些不良后果?(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思考)
【故事教学】——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性别平等;教育机会平等
政治上:不利于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权,降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热情。
经济上:不利于男女平等享有劳动权,不利于社会经济繁荣。
文化上:不利于公民平等享有文化权利,不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
归纳总结:平等有何意义?
【故事教学】——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等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
当有人反对乞丐和拾荒者进入图书馆时,图书馆馆长回答说:“我们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农民工知道自己的身上有泥土,但他的做法却让我们感觉到他们内心的干净和纯粹,一个人的人品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尊重社会上的每一位农民工。
任务探究二
思考:以上事例对于我们认识平等有什么启示?
任务探究二感悟
链接教材:
2.平等的表现
(1)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生活中,人们虽然有贫富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是在人格上是一律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不容亵渎和侵犯。
任务探究二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平等?
义务教育
免试就近入学
国家助学金
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就业
妇女就业
残疾人就业
任务探究二感悟
链接教材:
2.平等的表现
(2)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3)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平等,努力践行平等。
环节五 平等愿景汇聚
【情境材料】回顾全国首起“乙肝歧视”案。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平等最大的阻碍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阻碍?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活动说明】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回顾整节课的内容,举手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平等的打算,如在学校尊重每一位同学、在公共场合关注弱势群体需求等。
【预设】最大的阻碍是身边存在的一些不平等观念或行为习惯,如偏见、从众心理等,通过自身行动影响他人、加强宣传教育等方法克服。
【教师小结】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平等,努力践行平等。
1.平等对待他人。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尊重他人人格,不欺生、不凌弱。
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这损害了公民的平等权利,违背了人人平等的原则。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
3.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建设平等有序的社会。
上海浦东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应届毕业生小丽(化名)在应聘某公司时,对方却在打开简历3分钟后就回复“未通过筛选”。问其原因,公司表示“我们想招男的”,讽刺的是招聘信息上明明未作性别要求。小丽认为该公司以性别作为筛选条件侵犯了她的平等就业权,于是诉至人民法院,法院判决公司赔偿小丽精神损害赔偿金3000元。
任务探究三
思考:这对我们有何启示?我们如何对待不平等事件?
任务探究三感悟
链接教材:
3.如何践行平等?
(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这损害了公民的平等权利,违背了人人平等的原则。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
2.现实生活中,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行为违反平等原则的有( )
①有的人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
②有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
③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得
④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3.轮椅出行,缘石坡道基本“零高差”;居家养老,起夜行走有扶手……近年来,我国积极打造连续贯通、安全便捷、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无障碍环境,让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生活出行更加“无障有爱”。“无障有爱”是( )
A.创建绝对公平环境
B.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C.伤害人们的自尊心
D.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D
议学成果三:如何践行平等?
①平等对待他人
②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③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
践行平等
内涵
做法
平等对待他人
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人格平等
权利义务平等
平等的地位
增强平等意识
课堂总结
课堂小练
践行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下列做法与“践行平等”不相符的是( )
A.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
B.某商业场所拒绝盲人携带导盲犬进入
C.政府为贫困学生申请助学金提供“绿色通道”
D.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
B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刑法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的这些规定表明( )
A.法律意义上的平等要求同等情况同等对待,追求绝对平等
B.法律意义上的平等要求不同情况同等对待,反对特权
C.有了法律就能杜绝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D
2.【解析】本题考查平等的表现。题干中法律的这些规定表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D正确。追求绝对平等的说法不符合实际,A错误。不同情况要差别对待,B错误。“杜绝”一词太绝对,C错误。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