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国语中学八年级第一次学业水平测试7,下列物理学家与他们的贡献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伽利略构建经典物理体系B.牛顿构建量子力学体系物理试卷C.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D.波尔比萨斜塔实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8、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智能手机能够发出声音主要是通过喇叭产生的:观看视频时用2倍速播放,说话速度变快,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会发生变化:学习时把手A.误差是测量过程中不小心造成的,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机调成“静音模式”,这是在控制噪声。B.误差是测量中的错误,不出错就不会有误差2.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其中响度相同的是音调相同的是C.误差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利用先进的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D.误差是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并不是错误,只能尽量减小,无法消除。9.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5.8m=5.8×100=580cmB.5.8dm=5.8×100cm=580cm甲C.5.8m=5.8mX100=580cmD.5.8m=5.8×100cm=580cm3.在学校400m的跑道上,小聪用8分钟跑完了3圈,小聪跑步的平均速度是10.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m/s。计算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甲:相同时间比路程;乙:相同路程比时记录正确的是()间,你计算小聪的平均速度采用的方法是」(选填“甲”或“乙”)。A.25.82cmB.25.82dmC.25.81D.25.816cm4.如图所示,在蜿蜒的铁路线上,“铁轨医生”用探伤仪给铁轨做“B超”,这是利用声可以传递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见,原因是超声波的太高.11.在右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甲、乙两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甲、乙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s/mA、y甲=v乙B、v甲>v乙甲mpmmmC、v甲D、无法判断678cm12.下列哪个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t/s5.如图所示,铝块的长度为cm,记录结果后,小高又进行了两次测量,目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B.利用B超检查患者的病变6.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钢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会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C.汽车上安装倒车雷达帮助司机停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甲车向运动,乙车向13.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已知该物体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y,则运动,甲车的速度(填”大于”或”等于”“小于“)乙车的速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第7-13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4-15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A.(v+vz)2 B.vv /(v+v2)C.2vv2/(+v)D.v分)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