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睢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答案、选择题题号123468910答案AABDCAAD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ABBACBC二、非选择题21.(1)特点:历史悠久;冶铸技术不断进步;铸造工艺水平高。(每点2分,共6分)(2)文字:商为甲骨文:西周为金文。(4分)价值:甲骨文和金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商周汉字演变、书法发展的一手资料。(4分)22.(1)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瓦解,诸侯争霸,各国变法,新兴地主阶级兴起。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思想文化: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每点2分,共6分)(2)儒家:孔子为政以德、克己复礼、仁或孟子仁政、人性善: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法家:韩非社会变革、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道家:老子道、小国寡民、无为。(每点2分,共8分)23.(1)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2分)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4分)(2)郡国并行制(1分)。实行推恩令(1分)作用: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国家统治;促进了汉朝国力的增长。(任答2点4分)睢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答题卡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注意事项:贴1.答题前,考生先将条形码粘贴在‘贴条形码区',并将本人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考场和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条形2.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作图时,可用2B铅笔,笔迹要清晰;选择题填涂时,必须用2B铅笔按图示规范填涂。码区3.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纸上答题无效。第I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A][B][C][D]6[A][B][C][D]11[A][B][C][D]16[A][B][C][D]2[A][B][C][D]7[AJ[B][C][D]12[A][B][C][D]17[A][B][CI[D]3[A][B][C][D]8[A][B][C][D]13[A][B][C][D]18[A][B][C][D]4[AJ[B][C][D]9[A][B][C][D]14[A][B][C][D]19[A][B][C】[D]5[A][B][C][D]10[A][B][C][D]15[A][B][CJ[D]20[A][B][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21题(14分)(1)(6.分).(2.).......(8.分》.请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题无效历史答题卡第1页(共2页)22题(14分).(12(6分)(2)(8分)23题(12分)(1)(6.分.2.(2)(.6分).请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题无效历史答题卡第2页(共2页)C.促进了边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融D.导致岭南地区传统文化完全消失睢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12.秦朝完成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历史试题“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以吏为师,以法为教”。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睢县高级中学历史科命题组A.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B.奠定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注意: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潜在隐患D.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2、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13.《史记》载,刘邦入咸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这可推断秦朝灭亡的原因是(1.广西玉林市兴业县龙安镇六西村石井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距今10000-4000年的石斧、石锛、A.六国旧势力的复辟活动B.秦朝残暴统治失去民心石锄、石锤、砺石以及风格独特的陶器碎片。据此可知,此时(C.统治集团的内江与分裂D.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A.生产力有一定发展B.私有制度已经产生14.汉高祖刘邦废除繁苛的秦法,惠帝废挟书律(私藏《诗》《书》及百家典籍者灭族),文帝继位后C.部落出现权贵阶层D.国家形态初步具备宽刑简政、废除连坐法,景帝则多次减轻答刑。汉初统治者的上述举措(2.在古代中国存在着不同崇拜,典型的如信仰自然力的神祗崇拜、慎终追远的祖宗崇拜。下列文化遗A.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B.标志着汉代法律走向完备址的考古发现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C.实现了统治的长治久安D.蕴含外儒内法的施政理念A.良渚遗址出土规模较大的祭坛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15.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被朝廷采纳。此后,儒家经典成为C.陶寺遗址出土权贵阶层的墓地D.龙山遗址出土的“蛋壳陶”官学教育的主要内容,通晓儒家学说成为选官的重要标准。这一举措的影响是()3.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遗址,发掘出内城与外城格局、大型水利工程、高等级墓葬(含大量玉器)A.彻底消除了其他学派的影响B.确立了儒学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祭坛、专门的玉器加工作坊等,社会分层明显。这表明良渚遗址(C.阻碍了社会思想的自由发展D.导致官僚集团完全由儒生垄断A.已进入奴隶社会B.具备国家初始形态16.汉武帝时期,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除设刺史监察地方外,还颁布“附益之法”,严禁诸侯王与地C.手工业技术领先D.农业生产高度发达方官吏勾结:规定诸侯王需定期到长安朝觐,不得私自离开封地;对王国的官吏任免、财政收支也加以严4.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弱,齐、晋、楚乃至吴、越等诸侯国争当“盟主”。获得盟主身份意味着(格限制。这些举措(A.拥有分封诸侯的权力B.成为诸侯国的“大宗”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C.免除交纳贡赋的义务D.取得号令各国的地位C.导致诸侯王与中央矛盾激化D.完善了地方行政管理制度5.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之教”,鼓励农民精耕细作以提高粮食产量,同17.东汉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权臣专权的教训,推行“事归台阁”制度,将政务中枢从三公府移至宫时实行“平籴法”,由国家调控粮价以稳定农业:军事上创立“武卒制”,选拔精锐士兵进行严格训练,并廷,使三公“有其名而无其实”,实权向皇帝统领的尚书台过渡。这一举措(重赏有功将士。这些举措(A.增强了尚书台的作用B.确立三公九卿制的雏形A.以保障农民生活为首要目标B.使魏国成为春秋首霸C.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D.导致了外戚势力的膨胀C.服务于富国强兵的核心需求D.彻底改变了井田制残余18.在西汉前期的社会权势体系中,富商大贾亦占有一席之地。正如李埏先生所说的“雄厚的财力必6.商鞅认为:“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他在变法中坚持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然带来雄厚的势力”。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益集团的世袭制。为此,他实行(》A.设立刺史B.设立中朝C.实行盐铁官营D.改革币制A.奖励军功B.什伍连坐C.重农抑商D.授田百姓19.下图为四川汉墓出土的骆驼载乐画像砖图。它融合了中原流传的“建鼓舞”与西域“骆驼载乐”7.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隐喻,强调统治者治理国家时,应避免过度干的表演形式。这可以用来说明(预、频繁施策,需谨慎决策并顺应社会运行的自然法则与民众意愿。这一主张的核心是()A.凸显顺应自然的治国逻辑B.反映新兴地主阶层的政治诉求C.明确以民为本的施政核心D.为思想文化统一提供理论支撑8.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主张“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A.尊君重道B.尊法敬天C.尚同尚贤D.礼法兼施9.秦与之前的中国社会相比,其主要特征就在于从此之后中国国家的统一和集权的“大一统”局面成为了一种常态。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朝推动这一局面成为常态所采取的举措有(①分封制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④刺史制度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0.作为中国古代标准化的奠基阶段,秦汉时期的标准化建设及其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是伴随着国家治A.西周礼乐文化影响深远B.丝绸之路推动文化交融理方式的日益健全而广泛开展。下列属于秦朝经济领域标准化建设措施有()C.城市娱乐生活丰富多彩D.汉代乐舞发展程度较高①量同衡②书同文③车同轨④明法度20.某著作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所传承。该著作是(11.秦朝统一后,在岭南地区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迁徙50万中原百姓前往定居:同时推广中原A.《春秋》B.《老子》C.《史记》D.《汉书》的铁制农具、牛耕技术,并将小篆作为官方文字颁行。这些举措(二、非选择题(共3题,40分)A.消除了岭南与中原的经济差距B.标志着岭南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版图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历史答案.pdf 高一月考历史答题卡.pdf 高一月考历史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