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名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部分名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下学期10月高二联考
历史
答题卡
姓名
班级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贴条形码,并用2B铅笔填涂右面的
缺考标记
,正确填涂

1.答题前,考生务必清楚地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本人相符并完全
涂错误填涂

正确及考试科目也相符后,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的位置。

X□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各题目的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范围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0如

4.保持卡面清洁,不准折叠、不得弄破。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5[A][B][C][D]
9[A][B][C][D]
13[A][B][C][D]
2[A][B][C][D]
6[A][B][C][D]
10[A][B][C][D]
14[A][B][C][D]
3[A][B][C][D]
7[A][B][C][D]
I1[A][B][C][D]
15[A][B][C][D]
4[A][B][C][D]
8[A][B][C][D]
12[A][B][C][D]
16[A][B][C][D]
非选择题(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17.(18分)
(1)(8分)
(2)(10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二历史第1页(共2页)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8.(16分)
19.(18分)
(1)(10分)
(2)(8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二历史第2页(共2页)
■机密★启用前
2025年下学期10月高二联考
历史
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观察“六大考古学文化区系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文明起源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
重心的北方
河梁
燕山
G以关中(陕西)、普南、

以山东为中心
西为中心的中原
《北阳平大A
的东方
华山
五家河
乐0
湖良
以环太湖为
中心的东南部
图例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以鄱阳湖一珠江三角洲
▲山峦
为中心的西南部
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文化遗址
六大考古学文化区系示意图
A.中原独霸,其余滞后
B.各区隔绝,独自发展
C.一元扩散,周边跟随
D.多元并存,相互交融
2.下表为1915一1921年《新青年》杂志核心主题文章占比变化(部分),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
“民主”“科学”
“孔教”“旧道德”
“苏俄革命与实践”
年份
相关文章
批判文章
相关文章占比
1915年
40%
25%
0%
1919年
28%
30%
17%
1921年
15%
22%
48%
【高二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A.主流思想发生了变化
B.民主科学思想发生蜕变
C,动摇了儒家正统地位
D.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3.下表为《汉漠拉比法典》的部分条文,这些条文共同反映了《汉漠拉比法典》
条数
条文内容
若自由民损毁另一自由民的眼睛,则应损毁其眼睛;若自由民损毁另一自由
第196、199条
民的奴隶的眼睛,则应赔偿该奴隶主人银一明那(古代重量单位,约505克)。
若自由民偷窃自由民的财物,应处死并没收其全部财产;若自由民偷窃奴隶,
第22、116条
则应向奴隶主人赔偿银三分之一明那。
A.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完全遵循同态复仇原则
C.体现严格社会等级差异
D.仅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4.1957年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在意大利出版后,中情局立即秘密介入,与
荷兰情报机构合作,在海牙秘密印刷俄文版,并伪装成梵蒂冈出版物在布鲁塞尔世博会分发给
苏联游客。这反映了
A.美苏的关系有所缓和
B.冷战渗透到文化领域
C.战后宗教与文学融合
D.苏联国际影响力上升
5.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评价雅典民主制时说:“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
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这一评价反映出
雅典民主制
A.实现了公民群体的真正平等
B.推动了雅典文化多元发展
C维护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D.容易导致决策的非理性化
6.据《英国通史》记载,12世纪后期,亨利二世颁布法令,规定“凡涉及土地纠纷、继承争议等民事案
件,须由国王任命的巡回法官审理,地方贵族不得擅自裁决;若贵族拒绝移交案件,国王将没收
其封地”。该法令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确立议会主权制衡王权
B.王权得到一定程度加强
C地方贵族丧失政治特权
D.建立资产阶级司法体系
7.1819年,美国马里兰州对联邦政府设立的巴尔的摩分行征税,联邦银行官员麦卡洛克拒绝纳税,
案件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马歇尔在判决中指出:“联邦政府的权力虽有限,但在其
宪法授权范围内是至高无上的;马里兰州对联邦银行征税的法律因违宪而无效。”这一判例反
映出
A.中央权力在合法范围内高于地方
B.州政府拥有对联邦机构的征税权
C.联邦权力与州权力冲突难以调和
D.美国国家权力遵循三权分立原则
8.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
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举产生,
参议院议员由地方议会间接选举产生”。由此可见,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参议院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地位
B.构建了共和制下的权力产生与制衡机制
C.宣告国民亭有直接选举议会议员的权利
D.明确法国为共和国,彻底瓦解了君主派
【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2025年下学期10月高二联考·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多元并存”体现六大区域各自孕育文明核心的特点,“相互交融”反映区域间长期交流、最终汇聚为统一
中华文明的趋势,故D项正确;示意图呈现“中原、北方、东方”等六大文化区系并行的格局,并非“中原独霸”,
该说法否定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故A项错误;考古证据表明,中国古代区域文明存在交流互动,并非
“各区隔绝,独自发展”,故B项错误;“一元扩散,周边跟随”强调由“单一中心向周边辐射”,与图中“多区域各
为重心”的“多元起源”特点矛盾,故C项错误。
2.A由表格数据可知,1919年前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思想为主流,1919年后,苏俄革命与实践相关文章
占比跃升,说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说明新文化运动后期主流思想发生了变化,故A项正确;“蜕变”指
事物本质发生改变,但表格中“民主”“科学”相关文章占比下降,只说明其“主流地位丧失”,而非“本质蜕变”,
故B项错误;“动摇儒家正统地位”是新文化运动前期(1915一1919)的成果,并非后期的成果,故C项错误;
“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指“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道路,这一道路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实
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故D项错误。
3.C法典条文反映了“自由民”与“奴隶”的身份差异,自由民之间犯罪可能适用同态复仇,而自由民伤害或偷
窃奴隶,仅需向奴隶主赔偿财物,无需承担与伤害自由民同等的责任,这反映了法典严格的等级性,故C项正
确;法典条文明显体现出了不平等性,自由民和奴隶的权利是不同的,并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A项错
误;法典第196、199条对“自由民损毁自由民眼睛”的处罚为“损毁其眼睛”,这是典型的“同态复仇”原则,但第
22、116条并未体现“同态复仇”原则,只体现了自由民和奴隶的身份差异,故B项错误;法典条文不仅维护奴
隶主利益(如“偷窃奴隶需向主人赔偿”),也保护自由民的权益(如“自由民财物被偷,小偷处死并没收财产”),
说明法典的维护对象包括自由民阶层,并非“仅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故D项错误。
4.B材料表明中情局秘密介入将苏联文学作品转化为进攻苏联的意识形态武器,反映了美苏冷战渗透到文化
领域,故B项正确;《日瓦戈医生》事件中美国中情局秘密资助该书传播,甚至将书籍伪装成宗教出版物渗透
苏联,这种对抗性行动恰恰表明美苏关系并未缓和,而是通过文化手段加剧了冲突,故A项错误;中情局将
《日瓦戈医生》伪装成梵蒂冈出版物,本质上是规避审查的宣传手段,而非宗教与文学的主动融合,故C项错
误;中情局之所以会介入《日瓦戈医生》的出版和传播,主要是因为该书可以对苏联形象进行打击,从而削弱苏
联的国际话语权,事件反映的是苏联国际影响力的受损,而非上升,故D项错误。
5.D柏拉图指出的雅典民主制下的这种“不加区别的平等”容易导致决策的非理性化,雅典公民大会允许缺乏
政治素养的普通民众参与重大决策,情感煽动往往压倒理性判断,经常作出非理性的决策,体现了多数人暴
政,故D项正确:柏拉图指出雅典民主“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这里的“平等”实质是忽视公民
在政治能力、知识素养上的差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故A项错误:柏拉图对这种民主是持批评态度的,
而非肯定态度,“推动了文化多元发展”是雅典民主制的积极影响,柏拉图在评价中强调的是“无政府状态”和
“平等的滥用”,故B项错误;雅典直接民主的兴起恰恰打破了贵族阶层的政治垄断,通过抽签、轮流执政等制
度扩大了公民对政治的参与权,均削弱了贵族特权,故C项错误。
6B亨利二世的法令明确将“土地纠纷、继承争议”等核心民事案件的审理权,从地方贵族手中转移到“国王任
命的巡回法官”手中,且以“没收封地”为威慑强制贵族服从,这一举措直接削弱了地方贵族的司法特权,将司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