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丰城九中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历史试卷
出题人:
考试时间:75分钟 本题总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图所示的内容是某高中生的历史课堂笔记,他将几段历史事实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归纳。此思维导图可以论证(  )
A.汉朝初年实行的郡国并行制 B.儒家等级观念深入普通百姓
C.西周之后血缘政治依然存在 D.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
A.内阁宰辅权力得到加强 B.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1931年前后,一些革命歌谣在鄂豫皖地区被广泛传唱,一些歌谣中唱道“一切自由剥削干净,悲痛哟,剥削干净”“要出头,除非是革命,寄生虫不容他生存,若不这样难翻身,不然呀,难得翻身!”这些歌谣意在(  )
A.激发根据地人民的民族意识 B.揭露官僚资本的残酷剥削
C.动员民众参与土地革命斗争 D.控诉国民党政府的“训政”
4.图4为公元前1450年苏美尔的印章戳记,描绘的是吉尔迦美什在勇士帮助下与恶魔搏斗的场景。这一场景后来成为表现希腊神话宙斯之子杀死蛇发女妖的典型画面(图5)。据此可知(  )
A.希腊文化与西亚文化同源 B.文明交流推动文化艺术融合
C.东西方之间商贸联系密切 D.古代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5.伊凡四世在位期间,他打破了领主政体对沙皇的一切权力限制,建立了沙皇专制政体,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这些措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建立了地跨欧亚两洲的帝国 B.正式确立了沙皇体制
C.强化了中央专制集权的制度 D.完善了封君封臣制度
6.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综合运用中世纪多种文学体裁,如骑士传奇、布道文、寓言等,饶有兴趣地描写了一副“众生相”。似乎所有的人性都在他笔下显现了,不分高低贵贱,没有褒贬地一记录,展示了新兴市民阶级生机勃勃的生活。这反映了诗人(  )
A.强调社会进步 B.宣扬天赋人权 C.充分肯定人性 D.否定君主专制
7.如图为1789年法国艺术家创作的一幅漫画,名为《第三等级的崛起》。由此可推知,当时的法国(  )
A.政治制度更迭频繁 B.艺术形式追求创新 C.社会秩序面临重构 D.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8.直到1832年,英格兰管理下议院选举的议会规则在近两个世纪中都没有修改过。投票的权利因选区而异,最多只有3%的英国人口可以投票。在举行的选举中,任人唯贤和选举腐败是常见的。这表明,当时英国(  )
A.议会选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B.构建分权制衡体制提上日程
C.工业资产阶级影响力的式微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弊端显现
9.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英国率先实现工业化的突破无论归因于国内市场还是出口市场,都不够全面,因为还有第三个经常被忽略的因素。这个被忽略的因素愿意“为英国制造商的利益而发动战争或进行殖民”,是“维护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条件”。这个被忽略的因素是(  )
A.科学技术的发明 B.自由贸易政策推行 C.政府干预与保护 D.手工工场高度发展
10.下列两幅图所示的资料是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的。这一主题是(  )
A.大国的争霸 B.文明的碰撞
C.侵略中的争夺 D.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1.到1913年,拉丁美洲的咖啡、可可和茶叶的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62.1%;糖占37.6%;橡胶、生皮和毛皮占25.1%;谷类占17.9%;水果、蔬菜占14.2%;畜产品占11.5%。拉丁美洲的这一现象(  )
A.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 B.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C.引发了民族独立运动 D.增强了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12.1935年8月,美国加重对高收入者和大公司的课税,把5万美元以上收入的附加税提高为31%,把50万美元以上收入的附加税提高为75%,还增加了财产税和赠款税,公司交纳的税额也有所增加。这些措施旨在(  )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B.限制私人垄断 C.加强联邦政府权力 D.克服经济危机
13.1948年至1952年,美国通过一项法案向西欧提供了超130亿美元的援助,要求接受援助的国家共同制定复兴计划并取消关税壁垒。该法案的实施(  )
A.加强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 B.促进了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
C.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D.确立了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
14.1960年,法国进行第一次核试验,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称法国的行为“与其说是针对莫斯科,毋宁说是针对华盛顿”。1965年,在法国的促使下,将西欧煤钢、经济、原子能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组织。法国的这一系列举动(  )
A.是其团结与领导欧洲的表现 B.旨在缓和与苏联的外交关系
C.表明西方阵营开始出现分化 D.有利于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5.1913年9月,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教育部要求部员前往国子监参加祀孔典礼,且须跪拜,时任教育部金事的鲁迅在其日记中写道:“晨七时往视之,则至者仅三四十人,或跪或立,或旁立而笑,钱念劬(浙江光复会革命者)又从旁大声而骂,顷刻间便草率了事。”这体现了当时(  )
A.科学知识与迷信观念的博弈 B.共和新风与封建旧俗的对立
C.法治文明与宗法社会的碰撞 D.政府政策与民间传统的冲突
16.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由卸任的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官员的行动;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受到元老院的限制,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材料意在说明,罗马共和政体(  )
A.元老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公民的民主权利极其有限
C.具有鲜明的僭主政治特征 D.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渊源于先秦的大一统思想和理念,在秦汉以后转化为政治实践,形成了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既反映了先秦以来历史文化传承的某些因素,更深刻体现了战国以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治理体系上的政治诉求。我国历史上秦汉唐宋元明清所创造的文明高峰,都与这一治理体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不可分割。中华民族之所以产生并长期凝聚不散,也是这一治理体系延续不断的结果。
——摘编自卜宪群《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材料二
五代时期,地方行政长官全属军人。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把各将官的兵权削了,武臣不再带兵,自然也不再管地方民政。在唐代,各道首长是观察使,观察使是由御史台派出去考察地方行政的,也并不是正式的地方行政长官。这些官,在宋代又称监司官,每一路共有四个监司官,称为帅、漕、宪、仓。这四个就等于都不是地方长官,而是中央派到地方来监临指挥地方的。此四司中,以漕使,即转运使为最重要,地方财政都在他手,他须把地方全部财富转运到中央去。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原因,并概括其历史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对地方行政管理作出的调整。(4分)
18.【民主与法制】(14分)
材料一: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张维为教授认为:西方国家的民主局限在政治领域,局限在每四年或五年一次的投票选举……中国人在探索民主的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折和教训……中国民主建设过程中比较成功的一些实践有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经济民主、网络民主……比西方更高更切实,能真正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是中国》第57期“这就是民主”
材料二
第二款众议员名额应按各州人口总数的比例分配,但不纳税的印第安人除外。各州年满21岁且为合众国公民的男性居民,除因参加叛乱或犯其他罪行者外,其选举合众国总统与副总统选举人、国会众议员、州行政与司法官员或州议会议员的权利被取消或剥夺时,该州众议员人数应按上述男性公民的人数同该州年满21岁的男性公民总人数的比例予以削减。第六条本宪法及依照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即使与任何一州的宪法或法律相抵触,各州的法官仍应遵守。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违反本宪法。
——摘自《美国1787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探索民主的过程。(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形成原因,并指出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二战后,联邦德国受到战胜国的强制性“改造”,在去纳粹化的同时,逐渐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联邦德国接受了“议会民主制”,但在具体实施上,并没有采用美英等国忽视少数人意愿的多数代表制,而是推行“混合代表制”——这种制度融合了多数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的优点,同时为小党设定了进入议会的最低得票比例门槛。在社会经济方面,联邦德国也没有照搬英美奉行的经济效益至上的自由资本主义模式,而是采用“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这一模式既强调自由的市场竞争,又通过国家干预调节市场运行,借助税收和福利政策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这种发展模式使联邦德国在战后保持了长期的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的局面。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及其历史反思》
材料二
从国际视野看,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中国的成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制定长期有效的规划和政策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鼓励和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效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摘编自福佩吉、张忠胜《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带来启发与机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与联邦德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不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与联邦德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共同启示。(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几乎没有人否认,欧洲人所谓的新旧世界之间全新而复杂的交往已经变成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不断的人口迁移,世界范围的贸易运动,以及不同文化的交叉相遇而产生的令人迷惑的经历,都标志着现代世界史的真正开始。欧洲人改变甚至毁灭了许多别的文化,但他们自己的文化通过与其他地区人民、社会传统和宗教之间的稳定而广泛的联系接触也发生了转变。新的富裕商业阶级在欧洲大西洋沿岸成长起来,海军成为决定性力量。欧洲由于引入了美洲的马铃薯而人口增加,欧洲人民依赖糖和烟草等进口商品。与此同时,各个文明地区日益与跨大西洋的经济体系连接在一起,当欧洲士兵、商人和传教士进入这些地区时,美洲和非洲的人民也为保卫自己正在发展的文明和各种习俗而斗争。
——摘编自R.R.帕尔默、乔·科尔顿等《现代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