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第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性检测题(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第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性检测题(七)(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性检测题(七)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80多亿。左图为世界人口增长图,右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 世界人口
A. 2011年达到60亿 B. 保持匀速增长
C. 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D. 整体呈现减少趋势
2. 甲地为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稀少,原因是
A.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 地势高峻,空气稀薄
C. 沙漠地区,气候干旱 D. 雨林地带,气候湿热
3. 多年来,世界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无显著变化,说明
A. 各国人口政策调节作用显著 B. 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C.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一致 D. 各个大洲之间没有人口流动
目前为止全球人口数量已经突破80亿,联合国此前的数据显示,全球人口数量在2050年将会达到98亿,在2100年将超过110亿。老龄化逐渐成为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和“2022年部分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图”。读图,完成4~6题。
4. 读左图,下列有关四大洲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非洲的死亡率最高 B. 北美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
C. 亚洲的出生率最高 D. 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高
5. 根据左图反映的欧洲人口增长状况推测,欧洲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有
①住房拥挤 ②环境污染 ③兵源短缺 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读右图,分析下列国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深的是
A. 印度 B. 法国 C. 德国 D. 日本
为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小明绘制了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
A.人口数 B.人口密度
C.人口增长率 D.人口年龄结构
8.从该同学所绘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A.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B.大洋洲东南部人口稀疏
C.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率高 D.非洲北部人口增长率低
“川西林盘”是我国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地区独有的聚落形态,林盘外是水稻田,林盘内是起居空间,林盘密集种植树竹。房舍、林木、农田和灌渠相辅相存,完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下图为林盘景观图和林盘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川西林盘”的聚落类型及判断依据是
A.乡村聚落——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
B.城市聚落——生产活动以工业为主
C.乡村聚落——森林茂密,河流众多
D.城市聚落——道路密集,交通便利
10.“川西林盘”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B.气候高寒,物种匮乏
C.山高林密,地表崎岖 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11.为了实现“川西林盘”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①突出特色,发展生态农业 ②拆除重建,建设规模化小区
③注重保护,留存文化遗产 ④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我国横断山脉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分布着大量外墙为白色的方形碉房,被称为“白藏房”。如图左为白藏房分布区域示意图,图右为白藏房景观图。完成12~14题。
12.白藏房居民点的分布主要是沿着
A.山脊 B.河流 C.纬线 D.陡崖
13.同一个居民点内,白藏房分布高低错落有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光照 C.水源 D.土质
14.白藏房墙体厚、门窗洞较小,其主要目的是
A.阻挡沙暴 B.防御野兽 C.遮挡烈日 D.防风御寒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025年2月7日至14日在哈尔滨市成功举办,亚洲多个国家(地区)的运动员、随队官员、媒体人员、贵宾参会。结合材料完15~17题。
15. 亚洲冬季运动会志愿者主要用汉语或英语进行交流,因为
A.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 英语在国际会议和交往中广泛使用
C.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只有汉语和英语
16. 亚洲冬季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各成员国轮流承办,一般每四年举办一届。举办亚冬会,可以
①缩小亚洲国家间的经济差异 ②促进亚洲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③加快举办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④改变该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 亚洲冬季运动会举办期间会有大量不同国家和肤色的居民来到哈尔滨,我们在接待中应该秉承的观点是
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②不同肤色的人种无优劣之分
③在中国活动期间一律按照中国习俗生活 ④无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同等接待
A.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注热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为“一带一路”增添新动能。下图为“数字丝绸之路”示意图(局部)。读图,完成18~20题。
18.“数字丝绸之路”
A.主体位于亚洲和非洲境内 B.是现代化交通运输通道
C.连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D.以绿色能源为主要动力
19.“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可以
①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②改变国家分布格局 ③加强国家文化交流④利于人口均衡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发达国家人口不到世界六分之一,却拥有世界财富的四分之三。下列措施有利于缩小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差异的是
A.发挥联合国作用,把世界资源均分到世界各国
B.加强体育事业发展,快速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体质
C.成立新的国际组织,让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财富
D.加强经贸往来,让发展中国家处于平等的贸易地位
二.综合题(60分)
21. 【探究性学习】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为此,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自然要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的探究。下面是他们的探究程序,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吧。(24分)
探究主题:自然要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探究资料:世界人口分布图1、图2、图3
探究任务:
图1中C地区人种以____人为主,请解释该地人口稠密的原因。
结合图1、图2、图3,归纳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共同分布特点。(从半球、纬度、海陆位置方面分析)
图1中①②③④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区,但稀疏的原因不同,请分别解释①地、③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能否用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写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拓展提升:
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人口问题。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凸显。简述此现象带来的影响有那些?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可行性建议。
22.临沂市某中学学生小明准备在去年暑假开展了名为“环游世界”的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软件来考察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图1“网络模拟旅游线路和民居图”。
材料二、我国皖南古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西递、宏村为代表,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古村落面貌,村庄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
学习主题1——探究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
(1)图1中,B地区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语言以英语为主,主要信仰 教;C地区居民以 人种为主,语言以本民族的语言为主,宗教信仰以原始宗教为主;D地区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语言以 语为主,信仰伊斯兰教。
学习主题2——探究自然环境与聚落的关系
图1中,F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传统民居可能是甲、乙、丙中的 ;D地区传统的民居是图片 ,结合相关资料,分析该聚落形成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据材料二和图2,分析影响皖南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
学习主题3——探究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小明发现各区域都有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例如A国多火山地震,请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原因。
小明发现,在同一时间A和B两地的人们衣着差异较大,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动物,生存在海拔1200~3500米的湿润山区,圈养条件下适宜的环境温度为7℃~20℃。
材料二:目前我国“出差”在外的大熊猫遍布20个国家,右图是“我国大熊猫‘出差’所在国家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卡塔尔是第一个与中国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的西亚国家,通过模拟“大熊猫故乡”—雅安的自然环境,多哈建设有大熊猫生活馆。
(1)除南极洲外,大熊猫还没有“出差”到达的大洲有 和 ,两大洲的国家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大多为 国家,它们与我国进行的经济合作称为“ ”。
(2)大熊猫“出差”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与我国“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该地民居多为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上层住人,分析这种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3)大熊猫“出差”国家中,完全位于南半球的是 。
(4)雅安的自然环境为大熊猫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其气候类型是 。对比多哈的气候特征,思考该地大熊猫生活馆应怎样改进场馆环境以适应大熊猫的生存。
七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性检测题(七)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A C D B A A A C B A D B C D C B D
21.(24分)
(1) 白种 欧洲西部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2)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3)①地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 ③地位于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区,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
(4)不能; 目前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区大部分是炎热、潮湿、寒冷、高寒的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居民居住。
(5)社会养老负担加大,劳动力和国防兵源短缺; 鼓励积极生育,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等。
22.(18分)
(1)基督 黑色 阿拉伯
(2)甲 乙 西亚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降水稀少所以民居都是平顶的;窗户较小、墙体较厚,这样可以避免沙漠里巨大的昼夜温差对室内的影响,也有减少水分流失的作用。
(3)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地形多山,降水丰富,河流较多,村庄依山傍水而建,主要受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意思相近即可)
(4)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5)A地位于北半球,B地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23.(18分)
(1) 非洲 南美洲 发展中国家 南南合作
(2)这里气候湿热,有利于通风防潮
(3)澳大利亚
(4)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温增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