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第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性检测题(五)(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第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性检测题(五)(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性检测题(五)
(第四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收看天气预报,预知天气变化,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生产与生活。读某日中国局部地区天气预报图,完成1~3题。
从图中小明无法直接获取四城市的
A.风向风力 B.阴晴状况
C.冷热变化 D.气候特点
2. 该日图中四城市的天气状况是
A. 哈尔滨多云,西北风1级
B. 北京沙尘暴,西北风6级
C. 武汉多云转晴,阵风3级
D. 广州雷阵雨,东南风2级
3. 该日四城市人们的活动与当地天气状况相适应的是
A. 哈尔滨居民室外晾晒 B. 北京工人高空作业
C. 武汉学生室外研学 D. 广州市民郊外爬山
2024年9月10日,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据气象部门报道,当天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仅为6,据此完成4~5题。
4.能反映北京当时天气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促进北京实现“北京蓝”的有
①周边村镇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 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④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全民减排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某地理兴趣小组某日开展了气温的测定和记录活动。读图,完成6~8题。
6.进行气温观测时,将仪器放在百叶箱中的目的是
①防止太阳对仪器的辐射 ②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 ③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 ④阻止仪器周围的空气流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测量的数据中
A.①为20时的气温 B.③为12时的气温
C.③④时温差为3℃ D.最高气温为12℃
8.当天的日平均气温是
A.10.5℃ B.10℃ C.9.5℃ D.9℃
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经常开展观察和记录地理现象的活动。下图是该兴趣小组观察的当地5~8日的天气预报情况,读图,完成9~11题。
9. 当地雷雨天气出现在
A. 5日 B. 6日 C. 7日 D. 8日
10. 这几日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 5日 B. 6日 C. 7日 D. 8日
11. 昼长指日出到日落的时间段,据下图判断当地日出日落时间,推断本月最有可能是
A. 1月 B. 3月 C. 6月 D. 12月
读某地多年月平均气温表和气温曲线图,完成12~13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均温℃ -20 -9 4 11 18 21 25 22 16 7 -6 -15
12.将上表的气温资料绘制为气温曲线图,正确的步骤为
①建立坐标系并确定刻度 ②将点连接为光滑的曲线 ③依据每月平均温值描点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3.阅读气温曲线图可知
A.该地气温年较差小 B.该地位于南半球
C.该地冬季比较寒冷 D.该地位于热带
如图为某地等值线图,数值关系为a>b>c。读图完成14~15题。
14.若三条线为等高线,则①、②两地分别是
A. 山脊;山脊 B. 山谷;山谷 C. 山脊;山谷 D. 山谷;山脊
15. 若三条线为等温线,且为7月,则①、②两地分别是
A. 海洋;海洋 B. 海洋;陆地 C. 陆地;海洋 D. 陆地;陆地
读地形剖面图,完成16~17题。
在同一时刻测得A处气温是20℃,B处气温是38℃,则A、B的相对高度是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影响A、B两地气温不同的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洋流因素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 18~20题。
18.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
A.①地所处等温线南北延伸
B.②地等温线分布最密集
C.③地处于一个低温中心
D.④地年平均气温高于 0℃
19.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B.气温自北向南升高
C.气温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逐渐降低 D.最低温出现在南半球
20.关于四地气温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地高于②地——纬度位置 B.②地高于④地——海陆位置
C.③地低于②地——地形 D.④地高于③地——纬度位置
二.综合题(60分)
21.【我是天气预报员】及时、准确地观看天气预报,有利于人们早做准备,合理安排生活和生产,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带来的危害。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14分)
活动一 辨识天气符号
(1)写出图1表示的风向为 和风力为 级。
(2)写出图2表示的天气符号名称 。
活动二 播报天气状况
(3)判断图中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是 。
(4)播报广州的天气状况。
活动三 天气预报与生活
作为天气预报员,针对北京的天气,你有什么建议
(6)天气是多变的,举例说明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2. 某地理小组为了理解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进行了一次实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实验过程】
把一盆沙土和一盆水放在太阳下暴晒15分钟,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记录下来;再把沙土和水同时移到空调室内约15分钟,再次测量温度,并记录下来(如图1所示)。
【实验对比】
(1)通过图1可以看出,同时对沙土和水加热, 升温快。由此推测夏季时,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 气温较高。
(2)通过图1可以看出,同时把沙土和水移到空调室内, 降温慢。由此推测冬季时,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 气温较高。
【实验结论】
(3)受 影响,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夏季陆地气温 (高于/低于)海洋气温,冬季 (相同/相反)。
【实践应用】
图2为五个城市气温(单位:℃)状况图。
(4)写出图2中五个城市自西向东气温变化规律: 。(写出2点);
分析影响形成这种气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
23. 我们学校(山东省)气象爱好者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解气温的相关知识,在校内进行了系列实践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温观测
百叶箱为四面通风的白色百叶式木箱,可以防止太阳光对仪器照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气象小组在8时、14时、20时、2时进行气温观测,下图1为同学进行气温观测及观测时拍摄的百叶箱照片。
记录时间 8时 14时 20时 2时
气温数值(℃) 10 19 14 9
(1)同学们发现为防止开箱时太阳光直接照射仪器,百叶箱的门应朝向 ,根据图中百叶箱影子的朝向,可判断该学生观测时间最可能为 。根据上表中的观测数据计算出当天的日平均气温是_________℃。
(2)同学们观测气温后有一疑惑,“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发现校园气象站测量的气温和天气预报的气温不一样,原因是什么?”老师让我们思考并讨论,请你帮我们解惑。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0.7 1.4 6.6 13.8 19.5 23.8 26.1 25.6 21.0 15.1 7.8 1.4
(3)一个地区气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根据临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数据资料,补充绘制临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如图2),并说明临沂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气温分布
世界气温的分布也是有规律的。图3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4)(5)。
(4)A处等温线呈闭合形态,表示这里是______________中心。据图可以判断,世界上在20℃以上的地区,大致与__________(五带)范围一致。
(5)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
气候越来越暖
(6)据世界气象组织常年对全球气温监测发现,60全球气温不断上升直接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中学生可采取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提出合理化建议。
七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性检测题(五)
(第四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A D A C D B C C D C D C C B C D C
21.(14分)
(1)西北风 6
(2)台风
(3)武汉
(4)雷阵雨,气温18-25℃,空气质量优
(5)北京是沙尘暴天气,尽量少出门,出门带口罩等。
(6)天气影响交通出行;天气影响人们的穿着;影响农业的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22.(18分)
(1)沙土 陆地
(2)水 海洋
(3)海陆位置 高于 相反
(4)1月份,自西向东平均气温逐渐降低;7月份,自西向东平均气温逐渐升高。
海陆位置
23.(28分)
(1) 北 14时 13
(2)可能和校园气象站周围的建筑和环境影响有关系;测量数据不够准确;气温受多种因素影响,时刻在变化等。
(3)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年变化显著等等。)
(4) 低温 热带
(5)等温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北半球等温线数值总体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半球等温线数值总体上由北向南逐渐降低。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与海洋上等温线相比,陆地上等温线更加曲折,还有若干低温中心,说明陆地上气温分布比海洋上复杂。
(6)低碳绿色出行,比如步行、骑自行车、少乘私家车;节约用电;环保节能宣传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