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地理试题
2025.10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并在答题纸规定位置贴条形码。
2.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I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I卷(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暑期,某研学小组到我国某沿海地区开展地质研学旅行。经过查找资料,组内某同学绘制了该地地质剖面和海水深度变化示意图(图1)。据此完成1~3题,
1.判断该地海平面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地质年代B.地表形态C.岩石类型D.岩层走向
2.石炭纪地层和三叠纪地层中间缺失二叠纪地层,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因为
A.断层发育广泛B.缺少陆地环境
C.地壳隆起抬升D.发生物种灭绝
3.该地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至少是
A.1 B.2 C.3 D.4
江苏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目前省内基本形成苏南粮食销区、苏北粮食产区的格局,图2示意“2022年江苏省各市粮食播种面积与单位面积产量”。据此完成4~5题。
4.宿迁与苏州粮食播种面积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湖泊面积B.地形地势
C.市域面积D.城镇化率
5.推测南通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较差B.土壤盐碱化严重
C.粮菜兼用面积大D.机械化水平较低
云南省河口口岸早期以货物过境贸易为主,口岸城镇功能相对单一。2007年中国河口一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成立。近年来,该合作区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对口岸城镇功能及合作区腹地产生了影响。图3示意该合作区转型升级后的口岸城镇与口岸、腹地中心城市互动关系模式。据此完成6~7题.
6.该合作区转型升级后,口岸城镇
①商贸服务功能多元化 ②产业间协作能力增强
③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④成为综合型工业城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该合作区的转型升级将促使周边城镇
A.农业产值降低B.城镇化水平提高
C.大量劳务输出D.同质化竞争加剧
2025年夏季,一场以“热穹顶”为标志的极端热浪席卷全球大部分地区。中国华北、华南不少地方也出现了35℃及以上高温天气,且闷热感明显。图4示意“热穹顶”现象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8~9题。
8.此次“热穹顶”现象发生时,中国华北、华南等地近地面形成
A.热低压B.冷高压C.热高压D.冷低压
9.“热穹顶”对中国华北、华南等地带来的影响有
①天气晴朗,空气优良 ②作物提前成熟,品质高
③物流、建筑业生产效率降低 ④供电压力增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墨脱水电站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段,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建设方案,直至2025年7月19日才正式开工建设。不同于传统的水库型电站,墨脱水电站拟采用裁弯取直、开凿隧洞引水发电方案。图5示意雅鲁藏布江及墨脱水电站方案。据此完成10~11题。
10.有利于墨脱水电站采用裁弯取直、开凿隧洞发电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流量大B.落差大C.含沙量低D.河道深
11.相较于传统水库型电站,墨脱水电站的优势有
①占地面积小②对环境影响小③综合效益高④技术要求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切变线是指风速或风向发生突变的区域,通常与降水天气密切相关。图6是我国江淮流域及周边地区2025年6月某日850百帕等压面高度分布图(单位:米)。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虚线可能代表切变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3.该切变线造成图示地区降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空气辐合上升②地形抬升幅度大
③南侧暖气团湿度大④北方冷空气温度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某艺术家借鉴日晷装置的原理,在印度新德里(约28°N,77°E)某建筑物南向白色墙面上安装了垂直于墙面的文字(图7),太阳光照射下,文字的影子投影到墙面上。随太阳东升西落,文字阴影不断变化。通过这一装置主题,艺术家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图8为艺术家拍摄的主题宣传照片。据此完成14~15题。
14.艺术家拍摄图8所示主题宣传照片时的北京时间大致是
A.8点B.10点C.14点D.16点
15.下列节日中,当地正午时刻墙上呈现的文字影子最短的是
A.元旦(1月1日) B.国际妇女节(3月8日)
C.国际儿童节(6月1日) D.国际和平日(9月21日)
第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其支流的峡谷中多古冰川地貌。研究发现,雅鲁藏布江干支流交汇处的宽谷处在冰期末期多形成洪(冲)积扇,洪(冲)积扇至山坡前则在间冰期的谷风作用下发育有沙丘和黄土沉积地貌,这些沙丘和黄土沉积地貌在不同性质的基岩上均有分布。图9为某学者提出的该地沉积地貌发育的概念模型。
(1)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图中洪(冲)积扇的形成过程。(8分)
(2)指出图中沙丘和黄土沉积地貌的物质来源,并分析从洪(冲)积扇至山坡前依次发育沙丘和黄土沉积地貌的原因。(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合肥是皖江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拥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近年来,合肥依托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区,吸引多家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入驻,形成了涵盖电池、电机、整车的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目前,合肥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品牌最全、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图10为合肥市及周边区域略图。
(1)分析合肥市吸引多家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入驻的原因。(8分)
(2)说明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的优势。(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钾盐主要用于生产钾肥,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矿物原料,我国有一半的耕地需要“补钾”。我国钾盐储量仅占世界的2.2%,且98%以上都是卤水钾盐(通过对盐湖卤水自然蒸发析盐的方法生产钾盐)。2021年我国钾盐超过50%依赖从加拿大、白俄罗斯、俄罗斯等国进口。图11示意我国钾盐矿床的分布。
(1)分析我国钾盐分布特征对钾盐生产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将钾盐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气象学上,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被称为“秋台风”。2022年10月17日,台风“纳沙”在南海以偏西路径移动并不断增强,18日凌晨可达强台风级。与以往单一台风不同的是,此次“纳沙”携手冷锋,没能缓解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自夏季以来的旱情。图12为2022年10月18日8时的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图。
(1)指出导致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夏秋季节旱情严重的气压中心名称。(4分)
(2)说明“纳沙”携手冷锋也没能缓解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旱情的原因。(4分)
(3)结合“纳沙”分析秋台风势力强劲的原因,并据图12,指出“纳沙”外围大风区风力最强的方位。(5分)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地理试题答案2025.10
1—5 CCBDC 6—10 ABCDB 11-15 ABBCA
16.(1)冰期,支流峡谷的冰川沉积形成大量冰碛物;(2分)冰期末期,气候变暖,大量冰川融化;(2分)大量冰雪融水在支流峡谷中流速快,流水侵蚀、搬运作用显著,大量冰碛物被冰雪融水搬运至山谷出口;(2分)在宽谷处,地势变缓,随水流流速减缓,流水沉积形成洪(冲)积扇。(2分)
(2)洪(冲)积扇;(2分)在间冰期谷风作用下,沙、黄土等碎屑物质由洪(冲)积扇向山坡方向搬运;(2分)自冲积扇至山坡前,随风速降低,谷风携带碎屑物能力减弱,沙、黄土依次沉积,发育了沙丘和黄土沉积地貌。(2分)
17.(1)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科技力量雄厚;(2分)产业链完整,生产协作条件好;(2分)临近长三角地区,消费市场广阔;(2分)铁路、水运等交通运输便利,便于产品辐射全国及出口;(2分)政策支持。(2分)(答出4点得8分)
(2)相关企业集聚,降低运输和库存等成本;(2分)形成规模效益,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2分)加强技术协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分)利于生产协作,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快速响应市场需求。(2分)(答出3点得6分)
18.(1)有利:分布集中,有利于集中开采,形成规模化钾盐产业;^②分)钾盐主要分布于新疆、青藏等地,光照充足利于晒盐。(2分)
不利:钾盐产地与钾肥市场(农耕区)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2分)分布区生态脆弱,开采环保成本较高/对农耕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大;(2分)分布区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较少,不利于钾盐生产/生产难度大。(2分)(任答2点,得4分)
(2)钾盐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矿物原料,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2分)国内钾盐储量少,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高;(2分)国外钾盐资源分布和生产集中,受国际关系影响大。(2分)
19.(1)夏威夷高压(副热带高压、北太平洋高压)、(2分)亚洲高压(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压)(2分)(2)台风“纳沙”移动路径偏南,降雨主要集中在华南南部沿海,难以给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带来降水;(2分)此次冷锋形成的位置偏南,此时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受干冷气团控制,不易形成降水。(2分)
(3)秋台风势力强劲的原因:海水比热容大,秋季降温速度慢,水温高,有利于台风生成和能量增强;陆地降温快,秋季冷空气开始活跃,南下的冷锋,增加了气压梯度,利于台风强度增强,(2分)“纳沙”外围大风区风力最强的方位:西北(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