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5物质的转化课后巩固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一、选择题1.工业上可用如下反应制取金属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铝能被磁铁吸引 B. 生成物中含有三种离子C. 反应前后钡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为保障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命和健康,科学家们研制出最新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部分循环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电解系统发生的反应:B. X的化学式为C. 图中所示的物质转化中可实现的再生D. 图示的物质转化中,电解的水与生成的水质量相等3.有一无色溶液X,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溶液X是()A. 溶液 B. 溶液 C. 溶液 D. 溶液4.CuO是一种无机胶黏剂的组分之一,实验室中模拟制备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混合热解时发生的反应为B. “过滤”时需使用蒸发皿、玻璃棒和陶土网C. “洗涤”时可用稀盐酸溶液冲洗滤渣D. 向“滤液X”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5.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B.C. D.6.在一硬质玻璃管中盛放着,通入 CO气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玻璃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少了,则此时玻璃管内固体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为()A. B. C. D.7.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需要纠正的是()A. 检验气密性 B. 过滤C. 滴加液体 D. 氢气还原氧化铜8.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A. 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B. 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C. 用铜片鉴别食盐水和稀盐酸D. 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9.物质的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选择错误的是()选项 需鉴别物质 试剂或方法A. 铁粉、木炭粉 磁铁吸引B. 盐酸、氯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C. 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D. 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 水A. A B. B C. C D. D10.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含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宁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滤液丙中含有氯化铁 B. 沉淀乙为氢氧化铁、硫酸钡C. 滤液甲中一定不存在氢氧化钠 D. 样品中一定有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11.某兴趣小组同学取固体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待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一氧化碳在反应中体现了还原性、可燃性B. 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C. 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D.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喷灯,最后熄灭酒精灯12.下列图像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错误的是()A. 图①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条件下制氧气B. 图②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加入适量水中C. 图③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D. 图④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二、填空题13.扑克是生活中用来休闲的娱乐项目之一,聪明的小科发明了一种扑克新玩法——“化学扑克”。“化学扑克”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如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如图)。(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甲→________(填标号)。(2)如果本局只有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他们的出牌顺序为:甲→________(填标号)。14.A、B、C、D、E五种物质都是含二价金属元素X的化合物,如图所示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则:(1)X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2)试写出E→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自热火锅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铝粉、焦炭粉、生石灰等,往发热包中注入冷水,可以使其温度升至以上,产生的蒸汽的温度达到,即可用来蒸煮食物。(1)自热火锅中的食材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食材的内能增加。(2)关于自热包的使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有________(多选,填字母)。A.自热食品使用方便,能节省燃料,应该大力提倡B.分析自热包成分可知使用后的物质溶于水呈碱性C.自热包使用后不含任何化学成分,可随意丢弃D.自热包使用时剧烈膨胀,可能引起小型爆炸、发生烫伤等事故16.现有氢氧化钾、氯化铁、碳酸钠和硝酸钠四种溶液,小科参照二歧分类法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检索表。(1)氯化铁在物质类别上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请将图中内容补充完整。17.对物质进行归纳、分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1)如图所示为一名同学整理的有关的知识网络图。物质①的化学式为________;物质②的组成元素有________种;物质③中的阳离子符号为________;写出转化为物质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⑤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2)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①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作酸性氧化物。②。以上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其他还有________(写出一种)也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是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三、实验探究题18.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某氧化铜样品中的氧化铜质量(杂质不与氢气反应),某兴趣小组成员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准确称取15克干燥样品进行实验。(1)甲装置内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反应。(2)乙装置能除去水蒸气是利用了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性。(3)戊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准确称取完全反应前后装置丙和丁的质量如表:装置丙 装置丁反应前 48.8克 161.2克反应后 46.5克 163.9克根据装置丙的质量变化计算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质量:________。19.复习和梳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时,思维模型能较好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小科同学在进行物质鉴别时,概括出以下物质鉴别的思维模型:(1)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________。(2)在鉴别溶液和 NaCl溶液时,小科选用氢氧化钙溶液,依据的是溶液和 NaCl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时,溶液中会出现_____________现象。(3)小丽认为还可以选择其他类别物质来鉴别溶液和 NaCl溶液,请写出一种可以用来鉴别的物质:___________。20.已知容易与空气中的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________(填“已”或“未”)变质。(2)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3)若测得E的,则 A的成分为__________,若测得E的,则 A的成分为____________。21.小明取一包某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查阅资料发现其成分除铁粉外,可能含有炭粉、、、等。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1)过滤操作中除了需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2)写出用pH试纸测定滤液pH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4)按照图中实验已经验证了某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22.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栽培作物的一门技术,(1)菜叶类蔬菜可以适当多施________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2)营养液是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硝酸钙、碳酸钾、硝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②若原营养液中钙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数目比为,再结合实验 1、实验2的现象,可知原营养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四、分析计算题23.在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后,得到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兴趣小组对此混合溶液继续进行探究。他们往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6%的碳酸钠溶液,从到的值如表所示。/g /g /g /g /g5 10 15 20 25(1)图甲为随碳酸钠溶液的逐渐加入,溶液pH的变化曲线,则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计算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3)请在图乙中画出生成的氯化钠质量随加入的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五、解答题24.某实验室的废水中含有大量、和,某课外小组的同学欲从该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副产品硫酸亚铁晶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1)实验室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2)固体甲的成分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向溶液乙中加入适量NaOH,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页,共8页【答案】1. D 2. D 3. B 4. D 5. D 6. B 7. B8. D 9. B 10. C 11. B 12. C13. (1)CDBA (2)BDC14. (1)钙( 2)15. (1)热传递( 2)BD16. (1)盐( 2)滴加无色酚酞时不变色 碳酸钠溶液17. (1) 3 (2) (合理均可) 非金属18. (1)置换( 2)吸水( 3)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丁装置( 4)19. (1)性质( 2)白色沉淀( 3)稀硫酸(合理即可)20. (1)已( 2)除尽 (3) 、 NaOH21. (1)漏斗、烧杯( 2)用玻璃棒蘸取滤液于pH试纸上,片刻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3)稀盐酸(合理即可)( 4)铁粉、炭粉、、22. (1)氮 (2) KCl、、23. (1)氯化钠、氯化钙( 2)由图可知,点溶液的 pH恰好为7,即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所用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质量为,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设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点时溶液的质量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答: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34%。(3)如图24. (1)过滤( 2)Cu、Fe (3)或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5物质的转化课后巩固练习.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