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江市永修三中2025-2026学年度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一次阶段检测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旳是( )A.刻度尺的位置放得不正确 B.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平行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木块的长度为120mm2.下面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亮是光源B.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C.光在发生漫反射时,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光能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小明发现摆钟的钟摆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同的,于是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钟摆摆动一次所需时间的影响因素,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实验中的某次对比实验,则他本次研究的因素是( )A.钟摆摆锤的轻重 B.钟摆摆锤的大小C.钟摆摆动的幅度 D.钟摆摆绳的长度4.如图甲、乙所示为光的反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是镜面反射,图乙是漫反射B.图甲和图乙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现代城市高层建筑安装整体玻璃,造成了光污染,主要原因是图甲的反射造成的D.发生漫反射时,一条入射光线可以有多条反射光线5.雨后晴明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6.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和传播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射光线与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B.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其反射角等于90°C.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黑板用的时间长了,有一角反光,这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7.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先后敲击甲、乙两个音叉,并把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设定相同的同一示波器,观察到的波形图分别如图丙、丁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C.甲、乙两音叉发声时,每秒内振动的次数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8.(多选)测量是物理学习中常见的实验操作,下列关于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工具可随意选择,只要方法正确即可 B.认真仔细地测量,可以避免产生错误C.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较大误差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9.(多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音调B.弹奏吉他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弦乐器的音调一定高于管乐器的音调。10.(多选)如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为平面镜,EF为可折叠的纸板,纸板垂直于平面镜并能绕ON转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是入射角 B.图乙中,将纸板F向后偏折,可以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线C.EF纸板应选用粗糙的硬纸板 D.图甲、丙现象可说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二、填空题11.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是长度和 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12.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 ,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弦振动的 。13.声波驱鸟设备模拟猛禽的叫声来驱鸟,是模拟了猛禽叫声的 ;改变播放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 (均选填“音调”、“响度”和“音色”)。14.八(1)班五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记录的结果分别为:①;②;③;④;⑤。其中有两名同学的测量结果肯定是错误的,它们是 (选填序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15.如图是一款网上售卖的科学实验玩具——真空中的声音。把发音器放在垫了棉花的底座上,盖上透明罩,把注射器活塞 (填“向外拉”或“向里推”),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说明 。16.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17.某同学用不同力度分别轻拨、重拨某乐器的一根琴弦,则琴弦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如图所示为该同学观察到的示波器上波形图的情况,其中 (选填“a”或“b”) 图中的波形图为重拨时的波形图。18.如图所示为贾湖骨笛,它是河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吹奏骨笛时: 振动发声,用手按住不同的孔,发出声音的 不同。 19.人体许多器官有固定的振动频率,例如头部为8~12Hz、眼球为19Hz、心脏为5Hz、胸腔为4~6Hz、腹腔为6~9Hz等,它们都属于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20.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后面的白色光屏上,观察到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此现象叫作光的 现象。如图表示月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则图中的A是 。2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2.5μm= m。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 (选填“甲”或“乙”)刻度尺测量较准确。三、计算题22.太阳光达到地球的时间约为8分钟,我们现在看到的太阳发出的光是太阳8分钟前发出的。若按500s来计算,试计算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已知)。23.有五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分别为L1=18.98cm、L2=19.00cm、L3=19.41cm、L4=19.02cm、L5=19.04cm。请问:(1)哪个测量的数据是错误的?测量数据的分度值为多少?(2)这本作业本的长度应记为多少?24.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1020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8s(此时气温约为15℃)。问: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空气(0℃) 331 冰 3230空气(15℃) 340 铜 3750水(常温) 1500 铁 5100(1)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哪种介质传来的?(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四、实验与探究题25.(1)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的刻度尺的量程是 ,读数正确的是 (填“A”或“B”),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cm;(2)如图2所示,用量筒进行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测得物体的体积是 cm3,如果实验过程中先测量v2再测v1,则测量结果会 (偏大/偏小);(3)如图3所示,读出秒表的示数为 s;(4)把一段导线在一支铅笔上紧密地单层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导线圈的长度,则导线的直径为 mm。(结果保留1位小数)26.表格中所示为声音在某些介质中传播的速度v介质 空气(常温) 水(5℃) 水(15℃) 水(20℃) 海水(25℃)v(m/s) 340 1450 1470 1480 1531介质 冰 软橡胶(常温) 软木 铁(棒)v(m/s) 3230 40至50 500 5200(1)分析表格中的信思,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只需写出两种),并说明推断的依据是什么。与 有关,依据是 ;与 有关,依据是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4s收到回波,此处海水深度为 m。(3)人耳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最小时间间隔为0.1s,有一段软木长34米,当小明在一端用力敲击一下软木时,将耳朵在另一端倾听的小华经 s听到响声,小华能听到 次响声。27.(1)在学习声现象时,小军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① 小军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感觉到音叉在 ;② 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起,从而将不易看见的音叉振动转换为明显可见的乒乓球的振动,采用了 法;③ 用小锤重敲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较大,同时听到的声音的 较大;(2)如图,在“探究声音特性”的实验中,小华将塑料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① 用手拨动塑料尺时有声音产生,声音的声源是 (手指/塑料尺);② 小华逐渐减小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力度拨动塑料尺,小华看到塑料尺的振动 (幅度/频率) 变大了,塑料尺发出声音的 (响度/音调) (变高/不变/变低)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A 铜 60 0.76B 铜 60 1.02C 铜 80 0.76D 尼龙 8028.小明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拧动弦钮,调整了琴弦松紧,音调高低也有变化。小明对此进行探究,经过与同学们讨论,做出了影响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的猜想:猜想一: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验证猜想,他找来琴弦,规格如表所示:(1)为验证猜想一,可选编号为 的两组琴弦进行实验探究,探究时控制琴弦的 和 相同,研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 的关系。(2)选择AC研究后发现音调不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3)为验证猜想三,表格中琴弦D的横截面积应该是 。(4)小明在进行实验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29.在探究小孔成像实验中,小明在易拉罐底部中央开一个小圆孔,并将其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将点燃的蜡烛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在小孔的前方。(1)为让实验效果更明显,应该在 (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2)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3)实验中蜡烛燃烧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火焰的像向 (填“上”或“下”)方移动;将蜡烛靠近小孔,蜡烛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勤于思考的小明又将图中小圆孔改成了小方孔,再观察烛焰的像,则半透明薄膜上所成的烛焰的像的形状 (填“会”或“不会”)改变;(5)如图所示,小明在室外太阳下进一步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他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合乎要求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6)若用LED光源替代蜡烛来研究小孔成像的性质,下列最合适的是______。A.C形 B.T形 C.X形 D.P形30.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方竖直放一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白板组成,如图甲所示。(1)实验中用到了白板,应选用表面较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白板,白板的作用是 ;(2)实验过程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进行实验,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结论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3)当固定入射光AO方向和入射点不变,将纸板的右半部分向后翻折转动,如图乙所示,则在右侧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该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4)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向镜面,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表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的。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2.C3.D4.D5.C6.C7.A8.BD9.BC10.CD11. 时间 刻度尺12. 振动 频率13. 音色 响度14. ②③ 减小误差15. 向外拉 真空不能传声16. 大 3×10817. 响度 a18. 空气柱 音调19. 次声波 20Hz~20000Hz20. 色散 地球21. 乙22.解: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23.(1)19.41cm是错误的;测量数据的分度值为1mm(2)19.01cm解:(1)从五个测量结果看,L3=19.41cm与其它测量结果偏差太大,所以此数据是错误的;从L1=18.98cm、L2=19.00cm、L4=19.02cm、L5=19.04cm,可以看出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测量数据的分度值为1mm。(2)这本作业本的长度应记为24.(1)空气(2)3s(3)5100m/s;铁解:(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知道,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快,故先听到钢轨传播的声音,后听到空气传播的声音,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2)由知道,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所需时间(3)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时间则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速度查表知道,金属管是由铁制材料制成的。25. 0~5cm B 2.40 24 偏大 337.5 0.626. 温度 不同温度的水中声音传播速度不同 介质 常温下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不同 1837.2 0.068 127.(1) 振动 转换 响度(2) 塑料尺 频率 音调 变高28. A、B 长度 材料 横截面积 弦的长度 0.76 控制变量法29.(1)黑暗(2)实像(3) 上 变大(4)不会(5)A、D(6)D30.(1) 粗糙 反射光(2)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为了得到普遍规律(3) 不能 同一平面内(4)可逆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