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答题卡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 考证号: 贴条形码区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违纪标记2 .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mm 黑色签字笔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 2B 铅笔填涂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选择题填涂样例: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正确填涂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错误填涂 [×] [√] [/]选择题(请用 2B 铅笔填涂)1.[ A ] [ B ] [ C ] [ D ] 6.[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 7.[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 8.[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 9.[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 10.[ A ] [ B ] [ C ] [ D ]11.12.13.14.15.16.17.18.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QQABBYaUggggAIBAARgCUwGKCEEQkBGAASgGhBAEsAAAQQFABAA=}#}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9.20.21.22..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QQABBYaUggggAIBAARgCUwGKCEEQkBGAASgGhBAEsAAAQQFABAA=}#}请请在在各各题题目目的的答答题题区区域域内内作作答答,,超超出出黑黑色色矩矩形形边边框框限限定定区区域域的的答答案案无无效效!!23.24.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QQABBYaUggggAIBAARgCUwGKCEEQkBGAASgGhBAEsAAAQQFABAA=}#}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5..26..27.28.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QQABBYaUggggAIBAARgCUwGKCEEQkBGAASgGhBAEsAAAQQFABAA=}#}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8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序言-第 2章(沪科版 五四制 八年级上册)。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 0.5minB.教室内天花板距地面的高度约为 2.2mC.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 4km/hD.一支新 2B铅笔的长度约是 40cm2.轿车行驶过程中,车上司机看到街边的树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司机 B.房屋 C.路牌 D.路灯3.自 17 世纪这个物理学家和伽利略提出科学实验的方法以后,物理学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了飞跃式的发展,契合了此后的工业革命;这个物理家是( )A. 培根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阿基米德4.短跑运动员 5s跑了 50m,羚羊奔跑速度是 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54km/h,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千克冰比 1千克的棉花质量大B.1千克冰融化成水,质量变小了C.1千克水凝固成冰,质量不变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手中粉笔体积变小了,但质量不变第 1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6.如图 A、B、C 表示三种测量木条 ab 长度的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正确 B.B 正确 C.C 正确 D.都有错7.用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有四只砝码,它们分别为5克、20克、1克和500毫克,游码未动,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A.26.500克 B.25.500克 C. 21.500克 D.20.500克8.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精确测量绕操场步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所用时间 35min35s,停表分度值 1s B.所用时间 5min35s,停表分度值 0.1sC.所用时间 35min35s,停表分度值 0.1s D.所用时间 5min35s,停表分度值 1s9.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仍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如图所示。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动D.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第 2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图像为图所示 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 4秒甲、乙间的距离 15米,则( )A.甲、乙运动方向一定相同B.甲、乙运动方向一定相反C.若甲的 s-t图为 c,则乙的 s-t图一定为 bD.若甲的 s-t图为 a,则乙的 s-t图一定为 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小题,共 26分)11. 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 。不随物体的 、位置、温度、 的变化而变化。12.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可靠的 (选填“定性”或“定量”)比较,为了科学地测量物理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这个标准叫做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实验室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 。13.物理学是通过 和 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物质结构及其 等基本的科学。14.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叫做机械运动。两辆汽车在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沿直线同向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乙车是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15. 1 如图甲,要正确测出物体 A的长度,应选 (甲 /乙 )图,物体 A的长度 . 2 如图,石英钟指示的时刻为 .第 3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16.如题图所示是跑步比赛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 ,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 ,判定谁运动得快,物理学上采取 (选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17.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的速度是 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向 (东/南/西/北)运动;乙行驶 12min到达终点,则乙通过的路程为 km。18.如图甲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1)如图甲,是小东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情景,你认为他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 。(2)改正错误后,小东将平衡螺母移到某一位置时分度盘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左右摆动幅度相同,此时天平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3)在向砝码盘中放砝码时,应用镊子按 (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4)砝码锈蚀或磨损就不能再使用了,如果砝码生锈(质量增大),测得物体的质量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9分)19.物体的长度为 3.00cm,请在刻度尺上画出该物体的长度。第 4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20.如图所示,把一枚壹元硬币放在刻度尺上,给你来个直角三角形,在图中画出你测量这枚硬币直径的方法。21.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 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 v﹣t图像。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20分)22.如图是某高速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请根据图中标识的内容,通过计算回答:在没有超出限定速度的情况下,车辆通过该区间的最短时间约为多少?23.在 A地有需要抢修的任务,抢修中心把任务指派给距 A地 90km的甲维修点,当甲的维修车以60km/h的速度出发 15min后,抢修中心又指派距甲维修点 22.5km的乙维修点协助抢修。则:(1)15min后,甲维修点的维修车行驶了多远?(2)乙维修点派的维修车以多大的速度行驶才能与甲维修车同时到达事发地?24.国庆节期间,小勇乘火车去游玩,他乘坐的火车总长度为 180m。当火车以 20m/s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他坐在火车上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60s。(1)此隧道有多长?第 5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3)若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 600m的大桥,求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五、实验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25分)25.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 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2)小明用另一把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为 14.51dm、14.50dm、14.53dm,物体长度测量值应记为 dm。测量长度的时候,误差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26.在一次实验中,(1)小青同学将天平调节平衡后,准备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1)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 ;② ;第 6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2)小青同学纠正错误后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略偏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接着的正确操作是( )A.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B.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C.减少天平右盘中的砝码D.向右移动标尺上的游码(3)测量多校大头针质量,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若已知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 80mg,此时测量的大头针数量约为 枚。27.小明同学在做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1) 小明发现其他同学有如图 A中的情形,则错误是 ;(2)小明将天平正确放置后,把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此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则下一步的操作是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3) 放上物体称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又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下一步操作应该是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所测物体的质量是 g;(5)粗心的小明在实验时,没有对图丙所示的天平进行调节,就按下面步骤进行了测量,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②在烧杯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则测得水的质量(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28. 小宝、小红和小海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宝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摆长)决定;小红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摆球质量)决定;第 7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小海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摆幅)决定。于是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根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在下表中。实验序 小球到固定点距离(摆 小球质 摆动幅度/ 小球往返摆动 20次 小球往返摆动一号 长)/米 量/克 米 的时间/秒 次的时间/秒1 0.7 20 0.05 33.2 1.72 1.0 20 0.08 39.7 2.03 1.0 30 0.05 39.8 2.04 1.0 30 0.08 39.7 2.05 1.3 20 0.05 45.3 2.3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李探究过程中应该使用的科学方法是 ;(2)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电子天平、 ;(3)分析比较实验次数3和4可以得出:当 和 不变时,摆动周期与 无关;(4)分析比较实验次数 2和 4可以得出: ;(5)分析比较实验次数 1和 5可以得出: ;(6)根据上面的实验研究,小李同学发现一只 555牌立式钟摆,15天下来走慢了 1分钟为了矫正准时,我们应 。第 8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8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序言-第 2章(沪科版 五四制 八年级上册)。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 0.5minB.教室内天花板距地面的高度约为 2.2mC.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 4km/hD.一支新 2B铅笔的长度约是 40cm【答案】C【详解】A.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的时间较短,约为 0.5s,故 A不符合题意;B.人站在教室伸手够不到天花板,教室内天花板距地面的高度约为 3m;故 B不符合题意;C.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1m/s,即 4km/h,故 C符合题意;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 15cm。一支新 2B铅笔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约 17cm,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2.轿车行驶过程中,车上司机看到街边的树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司机 B.房屋 C.路牌 D.路灯【答案】A【详解】A.司机相对于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司机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故 A符合题意;B.房屋相对于树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房屋为参照物,树是静止的,故 B不符合题意;C.路牌相对于树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路牌为参照物,树是静止的,故 C不符合题意;D.路灯相对于树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路灯为参照物,树是静止的,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第 9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3.自 17 世纪这个物理学家和伽利略提出科学实验的方法以后,物理学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了飞跃式的发展,契合了此后的工业革命;这个物理家是( )A. 培根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阿基米德【答案】A4.短跑运动员 5s跑了 50m,羚羊奔跑速度是 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54km/h,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答案】Bv s【详解】由 可得,短跑运动员的速度 vs 50m 10m/s;t 运动员 t 5s羚羊奔跑的速度是 v 20m / s羚羊 ;v 54km / h 54 1000m汽车行驶的速度 15m/s汽车 ;3600s所以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故 B符合题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千克冰比 1千克的棉花质量大B.1千克冰融化成水,质量变小了C.1千克水凝固成冰,质量不变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手中粉笔体积变小了,但质量不变【答案】C【详解】A. 1千克冰与 1千克的棉花质量相等,故 A错误;B. 1千克冰融化成水,状态改变,质量不变,故 B错误;C. 1千克水凝固成冰,状态改变,质量不变,故 C正确;D. 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手中粉笔体积变小了,所含物质变少,质量变小,故 D错误;故选 C.【点睛】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6.如图 A、B、C 表示三种测量木条 ab 长度的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 10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A.A正确 B.B 正确 C.C 正确 D.都有错【答案】D【详解】A.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故 A错误;B.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 B错误;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故 C错误;D.由以上分析知道 A、B、C图都有错误,故 D正确。故选 D。7.用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有四只砝码,它们分别为5克、20克、1克和500毫克,游码未动,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A.26.500克 B.25.500克 C. 21.500克 D.20.500克【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测量的问题,掌握天平正确使用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要掌握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内,砝码应放在右盘内,且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指示值;本题中的易错点在于单位的换算,其中的 500毫克应换算成 0.5克.【详解】1克等于 1000毫克,其中的 500毫克应换算成 0.5克.根据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值,所以被测物体的质量=20克+5克+1克+0.5克=26.500克.故答案为 A8.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精确测量绕操场步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第 11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A.所用时间 35min35s,停表分度值 1s B.所用时间 5min35s,停表分度值 0.1sC.所用时间 35min35s,停表分度值 0.1s D.所用时间 5min35s,停表分度值 1s【答案】D【详解】图中,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 1min,指针在 5min和 6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 1s,而大盘指针在 35s,因此停表读数为 5min35s,故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 D。9.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仍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如图所示。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动D.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答案】C【详解】AB.移动横梁的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的过程中,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故 AB错误;CD.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说明左端下沉一点,减少砝码会使左端更下沉,因此只有向右移动游码,故 D错误,C正确。故选 C。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图像为图所示 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 4秒甲、乙间的距离 15米,则( )A.甲、乙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B.甲、乙运动方向一定相反C.若甲的 s-t图为 c,则乙的 s-t图一定为 b D.若甲的 s-t图为 a,则乙的 s-t图一定为 c【答案】D第 12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详解】由图可知,运动 4s时,a图象对应的路程为 20m,b图象对应的路程为 10m,c图像对应的路程为 5m;A.若 b、c图象为甲、乙二者的运动图象,则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运动 4s二者正好相距 15m,故 A不符合题意;B.若 a、c图象为甲、乙二者的运动图象,则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运动 4s二者正好相距 15m,故 B不符合题意;C.若甲的 s-t图象为 c,则乙的 s-t图象可以是 a也可以是 b,是 a时甲、乙二者运动方向相同,是 b时甲、乙二者运动方向相反,故 C不符合题意;D.若甲的 s-t图为 a,则乙的 s-t图一定为 c,此时甲、乙同向,运动 4s时正好相距 15m,故 D符合题意。故选 D。二、填空题11. 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 。不随物体的 、位置、温度、 的变化而变化。【答案】 物体中含物质的多少 属性 形状 状态【详解】[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中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中含有的物质越多,质量越大,物体中含有的物质越少,质量越小。[2][3][4]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当物体中含有的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质量才发生变化。12.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可靠的 (选填“定性”或“定量”)比较,为了科学地测量物理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这个标准叫做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实验室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 。【答案】 定量 单位 秒 刻度尺【详解】[1][2]测量的目的是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在物理学中,要想进行比较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比较标准,这个标准为单位。[3][4]物理学中时间的国际单位为秒,符号 s,物理实验室中,长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13.物理学是通过 和 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物质结构及其等基本的科学。【答案】 实验观测 理论分析 相互作用14.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叫做机械运动。两辆汽车在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沿直线同向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乙车是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第 13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答案】 位置变化 静止 运动【详解】[1]机械运动的概念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两辆汽车在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沿直线同向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速度相同,运动方向相同,乙车相对于甲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3]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乙车相对于树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15. 1 如图甲,要正确测出物体 A的长度,应选 (甲 /乙 )图,物体 A的长度 . 2 如图,石英钟指示的时刻为 .【答案】 甲 2.05cm 10:07:30【详解】(1)[1][2]乙刻度尺的测量的始端没有与 0刻度线对齐,而是在零刻度线的左侧,故乙放法错误;甲图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分度值 )是 1mm;物体的长度是:6.05cm-4.00cm=2.05cm(2)[3]时针在 10和 11之间是 10时,分针在 1和 2之间,分度值是 1分钟,因此是 7min,秒针指在 6上,是 30s,故石英钟指示的时刻为 10:07:30.16.如题图所示是跑步比赛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 ,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 ,判定谁运动得快,物理学上采取(选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答案】 路程 时间 观众第 14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详解】[1]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2]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比较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3]物理学中采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7.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的速度是 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向 (东/南/西/北)运动;乙行驶 12min到达终点,则乙通过的路程为 km。【答案】 4 东 0.72【详解】[1]由图得,甲车的速度为sv 甲 8 m甲 4 m / st甲 2 s乙车的速度为v s 4 m乙 乙 1m / st乙 4 s丙车的速度为 4m/s,则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的速度是 4m/s。[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方向运动,乙车的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3] 12min s乙行驶 到达终点,由 v 得,乙通过的路程为ts 乙 v乙t乙 1m / s 12 60s=720m=0.72km18.如图甲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1)如图甲,是小东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情景,你认为他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 。第 15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2)改正错误后,小东将平衡螺母移到某一位置时分度盘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左右摆动幅度相同,此时天平(选填“平衡”或“不平衡”)。(3)在向砝码盘中放砝码时,应用镊子按 (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4)砝码锈蚀或磨损就不能再使用了,如果砝码生锈(质量增大),测得物体的质量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答案】(1)调节天平时没有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平衡(3)由大到小(4)偏小【详解】(1)图甲是小王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调节天平时没有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东将平衡螺母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分度盘的指针左右摆动幅度相同,此时天平平衡。(3)在向砝码盘中放砝码时,应根据所估计的被测物体的质量,按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增减砝码,当将的砝码加入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该取下最小砝码并向右移游码,直至天平平衡。(4)砝码锈蚀或磨损就不能再使用了,如果砝码生锈,则砝码的质量会增大,测得的物体的质量将偏小。三、作图题19.物体的长度为 3.00cm,请在刻度尺上画出该物体的长度。【答案】【详解】将物体始端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末端与 3刻度线对齐,物体长度即为 3.00cm,如图所示:第 16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20.如图所示,把一枚壹元硬币放在刻度尺上,给你来个直角三角形,在图中画出你测量这枚硬币直径的方法。【答案】【详解】对于硬币直径不好直接测量,可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硬币夹在中间找出它的直径,再通过两块直角三角板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用末端三角板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三角板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得出硬币的直径,如下图:21.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 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 v﹣t图像。第 17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答案】【详解】汽车以 20m/s速度匀速直线运动,v﹣t图像中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如图所示:四、计算题22.如图是某高速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请根据图中标识的内容,通过计算回答:在没有超出限定速度的情况下,车辆通过该区间的最短时间约为多少?【答案】18min【详解】“70”的含义是汽车通过该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不得超过 7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测速区间的最短时间约为t s 21.06km 0.3h 18minv 70km / h23.在 A地有需要抢修的任务,抢修中心把任务指派给距 A地 90km的甲维修点,当甲的维修车以60km/h的速度出发 15min后,抢修中心又指派距甲维修点 22.5km的乙维修点协助抢修。则:(1)15min后,甲维修点的维修车行驶了多远?(2)乙维修点派的维修车以多大的速度行驶才能与甲维修车同时到达事发地?【答案】(1)15km;(2)90km/h1【详解】解:(1)由1min h60 得t甲 15min 0.25hs由 v 得t第 18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s甲 v甲t甲 60km / h 0.25h 15km2 v s( )由 得,甲维修车出发15min 后距A地还需的时间tt s 90km 15km 1.25hv甲 60km / h乙维修车到事发地的总路程s 90km 22.5km 112.5km乙维修车行驶的速度 v s 112.5km 90km / ht 1.25h24.国庆节期间,小勇乘火车去游玩,他乘坐的火车总长度为 180m。当火车以 20m/s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他坐在火车上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60s。(1)此隧道有多长?(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3)若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 600m的大桥,求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答案】(1)1200m;(2)69s;(3) 21s【详解】解:(1)此隧道的长度为s1 v1t1 20m/s 60s=1200m(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行驶的路程为s2 s1 l 1200m+180m=1380m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为t s2 1380m2 =69sv 20m/s(3)若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 600m的大桥,火车完全在桥上的路程为s3 l l 600m 180m 420m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t s3 420m3 =21sv 20m/s五、实验题25.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第 19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1)如图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 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2)小明用另一把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为 14.51dm、14.50dm、14.53dm,物体长度测量值应记为 dm。测量长度的时候,误差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答案】 1.20 0.1 164.0 14.51 不可以【详解】(1)[1][2]如图甲所示,刻度尺一大格表示 1cm,一大格分为 10小格,一小格表示 0.1cm,则分度值为 0.1cm,圆形物体的直径为D 3.20cm 2.00cm=1.20cm[3]由图乙得,秒表的小表盘的分度值为 0.5min,指针在 2~3之间,偏向 3位置,读作 2min,大表盘的分度值为 0.1s,示数为 44.0s,则秒表读数为2min 44.0s=164.0s(2)[4]依题意得,物体长度测量值应记为L 14.51dm 14.50dm 14.53dm 14.51dm3[5]测量长度的时候,误差可以减小,但是不可以避免的。26.在一次实验中,(1)小青同学将天平调节平衡后,准备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1)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 ;② ;(2)小青同学纠正错误后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略偏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接着的正确操作是( )第 20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A.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B.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C.减少天平右盘中的砝码D.向右移动标尺上的游码(3)测量多校大头针质量,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若已知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 80mg,此时测量的大头针数量约为 枚。【答案】(1)用手直接拿砝码 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2)D (3)900【详解】(1)[1]用手拿砝码,会腐蚀砝码。[2]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物体的质量不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略偏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说明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略小一点,因此为使天平平衡,应向右调节游码,故 D正确,ABC错误。故选 D。(3)右盘中放一个 50g和一个 20g的砝码,则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为 70g,所以多枚大头针的质量为 72g,则大头针的数量72 103n mg 90080mg27.小明同学在做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1)小明发现其他同学有如图A中的情形,则错误是 ;(2)小明将天平正确放置后,把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此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则下一步的操作是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3) 放上物体称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又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下一步操作应该是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所测物体的质量是 g;第 21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5)粗心的小明在实验时,没有对图丙所示的天平进行调节,就按下面步骤进行了测量,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②在烧杯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则测得水的质量(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答案】 天平在测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向右移游码52.4 不变【详解】(1)[1]由图 A可知,天平在测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2)[2]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左偏,右端上翘,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3)[3]在测量时,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中,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左侧质量偏大,但此时不能移动平衡螺母,而应向右移游码。(4)[4]由图乙可知,物体的质量为50g+2.4g=52.4g(5)[5]图丙中游码没有归零就调平了,使用此天平测量的两次质量都偏大,但由于两次质量之差为水的质量,所以测得水的质量不变。28.小宝、小红和小海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宝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摆长)决定;小红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摆球质量)决定;小海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摆幅)决定。于是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根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在下表中。实验 小球到固定点距离 小球质 摆动幅 小球往返摆动 20次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序号 (摆长)/米 量/克 度/米 的时间/秒 的时间/秒1 0.7 20 0.05 33.2 1.72 1.0 20 0.08 39.7 2.03 1.0 30 0.05 39.8 2.04 1.0 30 0.08 39.7 2.05 1.3 20 0.05 45.3 2.3请回答下列问题:第 22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1)小李探究过程中应该使用的科学方法是 ;(2)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电子天平、 ;(3)分析比较实验次数3和4可以得出:当 和 不变时,摆动周期与 无关;(4)分析比较实验次数 2和 4可以得出: ;(5)分析比较实验次数 1和 5可以得出: ;(6)根据上面的实验研究,小李同学发现一只 555牌立式钟摆,15天下来走慢了 1分钟为了矫正准时,我们应 。A 使摆线变短 B 使摆线变长 C 换质量小的摆钟 D 换质量大的摆钟【答案】 控制变量法 秒表 摆长 小球质量 摆动幅度 当摆长和摆动幅度不变时,摆动周期与小球质量无关 当小球质量与摆动幅度不变时,摆长越长,摆动周期越大 A【详解】(1)[1]该实验过程中有三个变量:摆长、小球质量、摆动幅度;故需要使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2]测量小球往返摆动 20次的时间需要秒表,测量摆长和摆动幅度需要刻度尺,故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秒表、刻度尺。(3)[3][4][5]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次数 3和 4中,摆长和小球质量相同,摆动幅度不同,控制了摆长和小球质量相同,改变了摆动幅度,发现摆动周期不变,得出结论:当摆长和小球质量不变时,摆动周期与摆动幅度无关。(4)[6]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次数 2和 4中,摆长和摆动幅度相同,小球质量不同,控制了摆长和摆动幅度相同,改变了小球质量,发现摆动周期不变,得出结论:当摆长和小球质量不变时,摆动周期与小球质量无关。(5)[7]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次数 1和 5中,小球质量和摆动幅度相同,摆长不同,控制了小球质量和摆动幅度相同,改变了摆长,发现摆长越长,摆动周期越大,得出结论:当小球质量与摆动幅度不变时,摆长越长,摆动周期越大。(6)[8]根据结论:当小球质量与摆动幅度不变时,摆长越长,摆动周期越大;钟摆 15天下来走慢了 1分钟,应该缩短摆动周期,故要减小摆长。故 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第 23 页 共 24 页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故选 A。第 24 页 共 2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沪科54】8上物理第1次月考【序言1-2章】.pdf 【沪科54】8上物理第1次月考(答题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