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体积的测量)期中复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体积的测量)期中复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一章体积的测量期中复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4秋 浙江校级期中)一只量筒有50毫升水,里面放入一木块,静止时一半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是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A.6厘米3 B.0.6分米3 C.12厘米3 D.12分米3
2.(2024秋 仙居县期中)测量一块金属的体积,先向20mL的量筒中加入适量水,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测量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为8ml,测量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时仰视,读数为15ml,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是(  )
A.小于7cm3 B.大于7cm3 C.12cm3 D.等于7cm2
3.(2024秋 金华期中)小科想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他做了下面四个步骤:①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②将空塑料盒放入量筒中;③将塑料空盒拿出,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④将小铁块放入空塑料盒内部,将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所示:
则上述四个步骤中可测出空塑料盒体积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2024秋 吴兴区期中)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两个形状不同的玻璃杯甲和乙,制成了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每隔10mL标注了一个刻度线,甲杯最多能装水100mL,乙杯最多能装水200mL,则(  )
A.甲杯量程大,刻度均匀
B.甲杯量程小,刻度不均匀
C.乙杯量程小,刻度均匀
D.乙杯量程大,刻度不均匀
5.(2024秋 杭州校级期中)小丽同学为测量小石块体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实验后跟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小丽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在浸入小石块时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操作和读数均正确
6.(2023秋 绍兴期中)利用量筒和水可以测量实心小金属块的体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量筒内的水不能太少,是指量筒内的水能浸没小金属块
B.量筒内的水不能太多,是指物体浸没在量筒中时,水不能溢出量筒
C.用这种方法测小金属块的体积,要读数一次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2021秋 钱塘区期末)小应在家自制量筒。如图所示,他分别选择了玻璃杯和塑料瓶作为材料,经过测量发现,玻璃杯最多可以装200mL水,塑料瓶最多可以装450mL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杯量程大,刻度不均匀
B.玻璃杯量程小,刻度均匀
C.塑料杯量程大,刻度均匀
D.塑料瓶量程小,刻度不均匀
8.(2024秋 杭州校级期中)小科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小科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9毫升 B.大于9毫升 C.等于9毫升 D.无法确定
9.(2024秋 杭州校级期中)某注射用蒸馏水瓶,按图甲放置测得底面直径为D,液面高度为H1;按图乙放置,测得空间的高度为H2。若瓶子厚度不计,那么该瓶的容积为多大(  )
A.DH1H2
B.D2(H1+H2)
C.
D.
10.(2023秋 鹿城区校级期中)为响应国家的环保号召,小联在买奶茶时携带如图所示的杯子进行灌装。他需要测量这个不规则杯子的容积,来判断是否能装得下奶茶,下列方法中,他选用哪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最为准确(  )
A.将杯子浸没在盛满水的脸盆中,用量筒收集溢出的水,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
B.用刻度尺测量杯子的长、宽、高,利用公式,计算杯子的容积
C.将杯子灌满水后,再将水倒入烧杯中,估算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
D.原量筒中的水为V1,将水倒满杯子,剩余水为V2,V1﹣V2即为杯子的容积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1.(2024秋 杭州期中)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请根据如图所示填空。
图甲木块长度是     ,图乙液体的体积是     ,图丙温度计的温度为     。
12.(2023秋 杭州期中)在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小明量取90毫升水、实验室中有图甲所示三种规格的量筒,小明应选择量程为     (选填“50mL”、“100mL”或“200mL”)。的量筒,将水倒入量筒,液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体积是     、最后小明还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13.(2024秋 武义县期末)小武想测一块不规则矿石的体积,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
(1)测得的矿石的体积是     cm3。
(2)该方法测得的矿石体积可能     (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14.(2023秋 义乌市期中)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蜡块体积的测量,小明想出了如图的测量方法。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B.将一枚铁钉用绳系好;C.将铁钉缓慢浸没入水中,测出体积读数;D.将蜡块固定在铁钉附近;E.使铁钉和蜡块均浸没入水中,测出体积读数。
综合以上步骤即可求出蜡块的体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E三个步骤中都有体积的测量,就测量蜡块体积来讲,其中不必是     。
(2)根据信息可得蜡块的体积为     。
(3)A步骤中“适量”是指     。
(4)为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可改进的措施有(写出一点即可)     。
15.(2023秋 嵊州市期中)小金想测一块不规则矿石的体积,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金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图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     ,它的最小刻度值是     ;测得的矿石的体积是     。该方法测得的矿石体积可能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16.(2022秋 龙港市期中)小龙想利用家中的生活用品自制一个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如图甲所示,他们分别选择了平底玻璃杯和塑料瓶作为材料,经过测量发现,玻璃杯最多可以装200mL水,塑料瓶最多可以装350mL水。请结合题目信息,评价用玻璃杯和塑料瓶制作的测量工具。
(1)你认为用哪种材料制作的测量工具更好?请说明理由?    。
(2)使用塑料瓶制成的工具时,如图乙,当待测液体体积在     (选填“A”或“B”)区域范围内,测量结果较精确。
(3)请简要叙述如何给玻璃杯标上最小刻度为10mL的刻度线?    。
17.(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一枚回形针的体积有多大呢?小珂同学准备用所学的科学测量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她准备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回形针20枚、量筒。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小珂的实验过程如下:
Ⅰ.将量筒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Ⅱ.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Ⅲ.将一枚回形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V2;
Ⅳ.计算一枚回形针的体积。
(1)你认为她的这种操作可行吗?若不可行,请改正;   
(2)改正后,回形针的体积表达式V=    ;
(3)测量回形针体积时,以下相关评价合理的有:    A.若回形针有小部分露出水面,测量值会偏大
B.若回形针取出时有部分水带出,测量值会偏大
C.若回形针金属丝上有气泡附着,测量值会偏小
D.若回形针上有些部位生锈,测量值会偏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8.(2024秋 兰溪市校级期中)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需要量取45mL的水,由于读数时仰视,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5mL。
(2)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图中没必要的实验步骤是     (填字母),石蜡的体积是     cm3。
(3)老师用容量规格为x毫升的量筒量取液体,如图所示为量取时的实际情景(只画出有关片段),则小科认为所量取的液体体积读数正确的是     毫升。
A.b+0.1
B.
C.b
D.b+0.2
19.(2024秋 温州期中)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龙想测量一块积木的实际体积,他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做好标记1;
步骤2:用针将积木压入烧杯的水中,待其静止后做好标记2;
步骤3:在水平放置的量筒中倒入500mL的水;
步骤4:将烧杯中的积木小心地取出(使积木尽可能不沾水);
步骤5:_____,读出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1)请将步骤5填写完整:    ;
(2)小龙测量出积木的体积为:    ;
(3)小明指出:小龙用的量筒选择不合适,会引起较大误差。请你帮小龙从以下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量筒     。
A.量程200mL分度值2mL
B.量程100mL 分度值1mL
C.量程50mL 分度值0.5mL
第一章体积的测量期中复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D C A B B D D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浸在液体中的固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已知量筒中原来水的体积和放入木块后的体积,可以得到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进一步得到木块的总体积。
【解答】解:木块一半浸入水中,木块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56mL﹣50mL=6mL=6cm3,
所以木块的体积V=2×6cm3=12cm3。
故选:C。
2.【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金属块的体积大小。
【解答】解:在放金属块前俯视液面,示数为V1,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放金属块后仰视液面,示数为V2,读数比实际偏小,则测量的体积V=V2﹣V1,因为V1偏大V2偏小,故V偏小,故所测出金属块的实际体积小于金属块的实际体积,故B正确。
故选:B。
3.【分析】A.①②,②中塑料盒处于排放状态,无法知道其体积
B.③④,③可知小铁块的体积,④可知塑料盒和水的体积;
C.②③,②可知水和塑料盒在水下的体积之和,④可知水和铁块的体积之和;
D.①④,①量筒的分度值已知,可知水的体积,④可知水和塑料盒的总体积;
【解答】解:A.①②,②中塑料盒处于排放状态,无法知道其体积,故A无法求出塑料盒的体积,不符合题意;
B.③④,③可知小铁块的体积,④可知塑料盒和水的体积,故A无法求出塑料盒的体积,不符合题意;
C.②③,②可知水和塑料盒在水下的体积之和,④可知水和铁块的体积之和,故A无法求出塑料盒的体积,不符合题意;
D.①④,①量筒的分度值已知,可知水的体积,④可知水和塑料盒的总体积,塑料盒的体积等于④中水和塑料盒的体积减去①水的体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分析】根据玻璃杯形状进行分析。
【解答】解:每隔10mL标注了一个刻度线,甲杯最多能装水100mL,乙杯最多能装水200mL,所以乙的量程大,但乙杯下小上大,则乙的刻度不均匀。
故选:D。
5.【分析】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正确的步骤如下: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用量筒测体积读数时,主要应该平视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
【解答】解:A、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仰视读数是偏小的,所以会导致实际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的体积大于V1,所以测量的结果石块的体积为V2﹣V1其实是偏大的;故A错误;
B、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所以实际水和石头的总体积V2是偏小的,所以用该数据测量的结果石块的体积为V2﹣V1也是偏大的,故B错误;
C、在浸入小石块时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所以读数V2是比真实值偏小的,所以V2﹣V1的读数叶偏小,测量结果偏小,故C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操作和读数均正确,会导致V2偏大,所以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的数值也会偏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分析】(1)用量筒和水测量铁块体积的方法: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把铁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水和铁块的总体积,可以求出铁块的体积;
(2)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有两层含义:水能浸没铁块;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水和铁块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
【解答】解:A、量筒内的水不能太少,是指量筒内的水能浸没小金属块,故A正确;
B、量筒内的水不能太多,是指物体浸没在量筒中时,水面不能超过最大的刻度线,即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故B错误;
C、小金属块的体积等于放入金属块后水和小金属块体积之和与适量水的体积的差,因此用这种方法测小金属块的体积,要读数两次,故C错误;
D.综上所述,故D错误。
故选:A。
7.【分析】我们可以将二者与量筒、量杯进行类比解答。
【解答】解:玻璃杯最多可以装200mL水,塑料瓶最多可以装450mL水,这就说明用玻璃杯制成的量筒的量程为200mL,而用塑料瓶制成的量筒的量程为450mL,故A、D错误。
玻璃杯是上下粗细均匀的,与量筒相似,所以可知其刻度是均匀的;塑料瓶上下粗细不均匀,与量杯类比可知,其刻度不均匀,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
8.【分析】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仰视容易将示数读小,俯视容易将示数读大。
【解答】解: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方法正确,读数为18毫升,实际等于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将剩余液体的体积读大,剩余液体的体积就是小于9毫升的,则小科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大于9毫升。
故选:B。
9.【分析】利用V=Sh求出水和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体积;瓶的容积等于水的容积和瓶中空出部分的体积之和。
【解答】解:图甲放置测得底面直径为D,底面积:S=π()2;
水的体积为:
V水=SH1=π()2×H1,
根据图乙可知,瓶中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体积:
V′=SH2=π()2×H2,
水瓶的容积:
V总=V水+V′=π()2×H1+π()2×H2πD2(H1+H2)。
故选:D。
10.【分析】比较四种测量的方法,找出误差较小的方法。
【解答】解:A、将杯子浸没在盛满水的脸盆中,用量筒收集溢出的水,水的体积等于杯子材料的体积,不等于杯子的容积,故A不符合题意;
B、杯子不规则,用刻度尺测量杯子的长、宽、高,利用公式,计算杯子的容积误差较大,故B不符合题意;
C、将杯子灌满水后,再将水倒入烧杯中,杯壁挂水,估算出水的体积小于杯子的容积,故C不符合题意;
D、原量筒中的水为V1,将水倒满杯子,剩余水为V2,V1﹣V2即为杯子的容积,此方法测得的结果最为准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1.【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4.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4.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量筒使用前首先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被量取的液体的体积等于大格数值加小格数值;
(3)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然后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如果液面从大数字向小数字走,说明是0下。
【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初始刻度是4.00cm,末端刻度值为6.35cm,物体长度为6.35cm﹣4.00cm=2.35cm;
(2)乙中量筒的分度值是2mL,乙液体的体积是40mL+2mL=42mL;
(3)本题中温度计的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液面由大数字向小数字走,说明是﹣34℃。
故答案为:(1)2.35;(2)42mL;(3)﹣34℃。
12.【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该选择比所测液体体积略大的量筒;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相平;量取定量的液体时还要使用胶头滴管。
【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该选择比所测液体体积略大的量筒,因为小科要量取90mL水,所以应该选择100mL的量筒;
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相平,故此时水的体积是88mL;
然后再用胶头滴管慢慢加水至90毫升。
故答案为:100mL;88mL;胶头滴管。
13.【分析】(1)读量筒内液面对应的体积值时,视线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2)将矿石从水中取出时,矿石表面沾有部分水。
【解答】解:量筒每100mL分10个小格,每小格10mL,即分度值是:10mL;C图中,量筒中水面与“130”对齐,所以剩余水的体积是130mL;B图中,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0mL,说明向烧杯中倒出了200mL﹣130mL=70mL水,所以矿石的体积是V=70mL=70cm3;由于将矿石从烧杯中拿出时,石块上会沾有水,所以测得的体积偏大。
故答案为:70cm3;偏大。
14.【分析】A、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可读出水的体积V1;
C、将铁钉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V2;
E、将铁钉和蜡块慢慢的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量筒读数为V3=49mL。
【解答】解:A、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可读出水的体积V1=24mL;
C、将铁钉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V2=26毫升;
E、将铁钉和蜡块慢慢的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量筒读数为V3=49mL,则蜡块体积为:49mL﹣26mL=23mL=23cm3;
(1)测量水的体积是没有用的,故其中不必要读数的步骤是A;
(2)蜡块的体积为 23cm3;
(3)既要浸没,且浸没后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
(4)为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可换分度值更小的量筒。
故答案为:(1)A; (2)23cm3; (3)既要浸没,且浸没后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4)换分度值更小的量筒。
15.【分析】(1)量筒的最大量程是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分度值是指最小刻度;
(2)读量筒内液面对应的体积值时,视线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3)将矿石从水中取出时,矿石表面沾有部分水。
【解答】解:由图知,
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200mL,即量筒的量程是:200mL=200cm3;量筒每100mL分10个小格,每小格10mL,即分度值是:10mL;
C图中,量筒中水面与“130”对齐,所以剩余水的体积是130mL;
B图中,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0mL,说明向烧杯中倒出了200mL﹣130mL=70mL水,
所以矿石的体积是V=70mL=70cm3;
由于将矿石从烧杯中拿出时,石块上会沾有水,所以测得的体积偏大。
故答案为:200mL;10mL;70cm3;偏大。
16.【分析】用刻度尺测出玻璃杯的高度,将其20等分,在每一等分处画上刻度线标上刻度值;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玻璃杯,在液面位置画上刻度线标上刻度值“10mL”。再量取10mL水倒入玻璃杯,画上刻度线标上刻度值“20mL”,以此类推。
【解答】解: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测量前,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大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 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切,玻璃杯上下粗细相同,刻度线分布均匀,测量工具更好;
答:(1)玻璃杯。玻璃杯上下粗细相同,刻度线分布均匀;
(2)A区较细,较小的体积变化可以使读数变化更加明显,所以测量结果比较精确;
(3)玻璃杯最多可以装200mL水,20等分,每一等分为10mL。
17.【分析】(1)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很小,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2)回形针的体积为量筒内两次体积示数之差;
(3)根据各个选项的操作判断出误差。
【解答】解:(1)一枚回形针的体积很小,放入量筒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很小,无法读出与V1不同的数值,不可能计算出一枚回形针的体积,故不可行;可以将20枚回形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V2;
(2)20枚回形针的体积为量筒内两次体积示数之差V2﹣V1,则一枚回形针的体积表达式为:

(3)A.若回形针有小部分露出水面,回形针没有完全浸没,测量值V2会偏小,计算出回形针的体积V会偏小,故A不合理;
B.若回形针取出时有部分水带出,对V1和V2都没有影响,所以测量值没有偏差,故B不合理;
C.若回形针金属丝上有气泡附着,测量值V2会偏大,计算出回形针的体积V会偏大,故C不合理;
D.若回形针上有些部位生锈,回形针的体积会变大,测量值V2会偏大,计算出回形针的体积V会偏大,故D合理。
故选:D。
故答案为:(1)不可行,应该将20枚回形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V2;(2);(3)D。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8.【分析】(1)量筒的仰视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较大;
(2)因为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可用悬重法测出石蜡的体积,即在石蜡下方系一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
(3)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相齐平。
【解答】解:(1)量筒中倒入水,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偏小,所以实际量取的水体积偏多,要大于70毫升;
(2)悬重法测石蜡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并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1,再用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2,则石蜡的体积V=V2﹣V1=55cm3﹣49cm3=6cm3;据此分析,测量石蜡的体积只需要B和D两次测量,A和C可以省去;
(3)该量筒的分度值为mL,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相齐平,所以小科认为所量取的液体体积读数正确的是bmL,故选:C。
故答案为:(1)大于;(3)AC;6cm3;(3)C。
19.【分析】形状不规则小固体体积测量:
(1)先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能浸没固体且水不溢出),记下此时的体积V1;
(2)将被测小固体用细线系好(若该固体能漂浮起来,则可用细针压住),缓慢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
(3)小固体的体积V=V2﹣V1。
【解答】解:(1)向烧杯中所添加水的体积就等于积木的体积,通过量筒两次的示数之差可以求出,所以步骤5为将量筒中的水缓缓倒入烧杯中,直至液面到达标记2。
(2)向烧杯中所添加水的体积就等于积木的体积,原来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00mL,倒入烧杯后,量筒内的水剩余420 mL,故积木的体积为V=500mL﹣420mL=80mL=80cm3;
(3)量筒倒入烧杯的水的体积为80mL,为减小误差,应选择量程100mL,分度值为1mL的量筒,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将量筒中的水缓缓倒入烧杯中,直至液面到达标记2;(2)80cm3;(3)B。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