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光的反射)期中复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光的反射)期中复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一章光的反射期中复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5 杭州模拟)如图所示的光现象,其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  )
A.露珠下的叶脉 B.树荫光斑
C.日晷计时 D.落日倒影
2.(2025春 余姚市期中)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浙江余姚通济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2025春 鄞州区期中)当一束光斜射入平面镜,与平面镜所成的夹角为20°,则反射角为(  )
A.20° B.40° C.70° D.140°
4.(2024 杭州一模)下列是观察空中月亮在湖水中倒影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5春 浙江期中)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A.光射到像上,所以像变亮了
B.光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了,所以像也变亮了
C.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像变亮了
D.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变亮了
6.(2025春 宁波期中)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及像与人的距离的变化是(  )
A.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小
C.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不变
D.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变小
7.(2025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是白鹭在浅滩觅食时,在水面上留下了黑白两个“像”,有关这两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白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黑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白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黑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白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两个“像”都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
8.(2025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所示为某景点用玻璃罩罩着的石碑,在某些情况下碑文很难看清,小科认为:
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雨水对石碑的侵蚀。
②碑文看不清主要是因为石碑发生了镜面反射。
③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虚像。
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碑文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
⑤若罩内能给石碑一定的照明,碑文看起来会更清晰。
其中合理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⑤
9.(2024春 海曙区校级期中)如图,水平地面上竖立一平面镜MN,人直立在平面镜前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已知此时他看不见自己的脚在平面镜中的像。为了能观察到自己的脚在平面镜中的像,他应该(  )
①将脚抬起一些 ②让自己蹲下一些 ③让自己后退一些 ④将平面镜位置向上移动一些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2024 仙居县二模)某同学选取了3只相同的蜡烛,其中只有A蜡烛被点燃。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A烛焰的像落在B蜡烛上,就能观察到“B蜡烛被点燃”(如图甲)。俯视图如图乙所示。若现在要观察到“C蜡烛被点燃”,则需要将玻璃板的位置调整为图中的(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2025春 余姚市期中)如图是牙医用口腔镜给病人检查的情景,牙医在口腔镜中看到的是牙齿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口腔镜远离牙齿时,镜中牙齿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2025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1是一只魔术箱,箱的左右两侧同一水平线上各有一个小孔,一束光从左侧的小孔射入,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正好挡住光线,可光仍从右孔射出。针对这一奇怪的现象,下面三种设计方案(图2)中可以实现的有     ;若魔术箱内只使用了平面镜,则平面镜至少要     块。
13.(2025春 宁波期中)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
(1)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     方向射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
(2)若A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此时反射角为     度。
14.(2025春 余姚市期中)小赵身高1.6m,她站在竖直放置的大平面镜前1.5m,镜高1.2m,当小赵沿垂直镜面的方向后退1m后,她在镜中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镜中的像与小赵之间的距离是    m,小赵在镜中看到身后的石英钟如图所示,此时的时间是    。
15.(2025春 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到    (选填“潮湿的沥青路面”或“干燥的沥青路面”)更暗。
16.(2025春 镇海区校级期中)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窗户,甲图窗户可在直线轨道上左右平移,乙图窗户可绕固定轴转动,如果你站在窗户前,能通过玻璃看到你的像,若将甲图窗户左右平移打开,则你在P窗户中的像将     (选填“随”、“不随”)窗平移;你若将乙图Q窗户从关闭状态向外打开到90°,则窗框上的A点与A点在Q窗中的像之间距离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时A点的像移动轨迹是     。
A.折线;
B.圆心角为90°圆弧线;
C.圆心角为180°圆弧线;
D.圆心角为360°圆弧线。
17.(2024春 东阳市期末)汽车抬头显示器,利用平面镜成像,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如图甲),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
(1)通过前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是根据光的_     原理形成的。
(2)如图乙所示,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形成的虚像与水平面垂直,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度。
(3)如图丙所示发现像过高,应该将显示器往     (填字母)方向调整。
18.(2025春 鄞州区期中)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
(2)A点与水面相距2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    m。
(3)入射光线不变,光斑B向左移动,说明水位    (选填“上升”或“下降”)了。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9.(2024春 宁海县期中)如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1)实验时,将光屏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    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    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 60° 50° 40° 30° 20° 0°
反射角 60° 50° 40° 60° 20° 0°
20.(2024春 上城区校级期中)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太阳能热发电站。如图甲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接收器上。
(1)为了提高太阳能反射率,定日镜有表格以下三种材料可选,请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并说明理由。     。
材料 特性
A 透明、透光性好、表面光滑
B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凹凸不平
C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光滑
(2)请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图丙画出定日镜的位置。
(3)太阳落山时即太阳光AO在纸面顺时针转动,为了准确将太阳光反射到接收器上,平面镜应绕O点为轴     旋转。
21.(2024春 南浔区期中)小敏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1所示),在此实验中:
(1)选用器材有玻璃板、火柴、光屏(白纸)、蜡烛、刻度尺。小敏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的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白纸),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烛焰的像。
(4)魔术师利用了平面镜成像规律,创造了“空间旋转”“飞天仙女”等节目,当演员躺在转盘上做各种动作时,观众所看到的悬在空中做优美动作的演员,只不过是躺在转盘上的演员在平面镜里的像,当然事先要在转盘前安装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如图2所示,如演员横躺在转盘上,当演员的头在左侧,观众可看到演员的像是     (填“正立”“倒立”“横躺”)的。
第一章光的反射期中复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B D C D C C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露珠下的叶脉放大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放大镜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树荫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日晷计时,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落日余晖下平静水面出现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分析】(1)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2)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A、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A错误;
B、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
C、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故C错误;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B。
3.【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0°,所以入射角为90°﹣20°=7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70°。
故选:C。
4.【分析】首先确定光的传播方向,然后根据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对各个图进行分析。
【解答】解:ABC、图中光线来自水中,且光是直线传播或发生光的折射,故ABC错误;
D、月亮在水中倒影,是因为来自天上月亮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才能观察到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故D正确。
故选:D。
5.【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确定经过镜面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再根据物体反射光线的多少进行分析物体的明暗。
【解答】解:因为当手电筒对着像照射射时,反射光线刚好射到物体上,而物体反射出去的光线增多,因此物体变亮,像随之也变亮。
故选:B。
6.【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是关于镜面对称的,物靠近镜,像也靠近镜,物远离镜,像也远离镜,像与物到镜的距离总是相等的。
【解答】解:(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2)某同学从远处走向平面镜,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像到平面镜的距也减小,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也是减小的。
故选:D。
7.【分析】(1)影子的形成:光从光源传播出来,照射在不透光的物体上,不透光的物体把沿直线传播的光挡住了,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受不到光照射的地方就形成了影子。
(2)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黑像”是白鹭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不是像;
“白像”是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分析】漫反射能使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而镜面反射只能使我们从某一角度看到物体。
【解答】解: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石碑上的字虽然是漫反射,但是玻璃罩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石碑上的字很难看清;
玻璃和石碑都不是光源,我们能看到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其它的光源,所以我们应该对罩内石碑照亮,能使看到的字更清晰些;
如果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由于镜面反射,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会更不清晰。故①③⑤合理。
故选:D。
9.【分析】从自己的脚处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的最上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比较反射光线与眼睛的位置,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如图,
从A点的光线射到平面镜的最上端,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光线没有进入的眼睛,在眼睛的下方,所以为了能观察到自己的脚在平面镜中的像,他应该让自己蹲下一些,或将平面镜位置向上移动一些,故②④说法正确;
将脚抬起一些,脚太高,反射角还是减小了,越提高越看不到,让自己前进、后退一些,视角减小,同样看不到,故①③说法错误。
故选:C。
10.【分析】平面镜成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解答】解:平面镜成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若现在要观察到“C蜡烛被点燃”,玻璃板应放置在A与C之间,且距离A、C一样远,垂直于AC的连线,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跟物体距离平面镜的远近没有关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解答】解:据平面镜所成像的特点可知,牙医在口腔镜中看到的是牙齿的虚像;
由于像与物大小相同,当口腔镜远离牙齿时,镜中牙齿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虚像;不变。
12.【分析】(1)透镜对的三条特殊光线有:过光心的、平行主光轴的、过焦点的光线。根据图中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或凹透镜折射后光线特点分析解答;
(2)首先根据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时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面镜对光线的作用作出图示,即可解答。
【解答】解:A、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可以实现一束光从左侧的小孔射入,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正好挡住光线,可光仍从右孔射出,故A符合题意;
BC、选项B中为一凹透镜和一凸透镜,左边的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图中凹透镜对光线却有会聚的作用,故B不能实现;选项C中有两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C能实现,即三种设计方案中可以实现的有AC;
由激光束从图1左侧的小孔射入,需要至少经过三次反射才能从右侧小孔射出时,光线的方向没有发生改变,其实就是通过三块平面镜的反射实现的;
故答案为:AC;3。
13.【分析】MN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D等于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可判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哪个方向射出,同时也可求出这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AO的夹角。
【解答】解:由图知,∠NOD与∠NOA的角度相同,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OD为反射光线;因为∠NOD为反射角等于60°,入射角∠AON等于60°,所以这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AO的夹角为120°。
若将入射光束沿着AO顺时针方向转动30°,会使入射角减小30°,即入射角等于60°﹣30°=30°,而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为30°。
故答案为:OD;120;30。
14.【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解答。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以知道,像与物是关于镜面对称的,题中没有说镜子是直立放置还是水平放置,我们默认为是直立放置的,作出题中钟表的左右对称图形,即为真实的表的时刻。
【解答】解:(1)因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身高为1.6m的小赵,当他沿垂直镜面的方向后退1m后,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高度也是1.6m;
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等于像距,所以小赵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时,此时物距为1.5m,则像距也为1.5m;
当后退1m,此时物距为1.5m+1m=2.5m,像距也为2.5m 像与人的距离2.5m+2.5m=5m。
(2)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
由图分析可得题中所给的8:20与3:40成轴对称,它的实际时间应是3:40。
故答案为:不变;5;3:40。
15.【分析】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
由图可知,在晚上开车时,大灯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是平行射出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的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故答案为:镜面反射;潮湿的沥青路面。
16.【分析】(1)玻璃门中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形成,形成的是虚像,不在玻璃门上,在玻璃门上的像不随门移动;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解:将甲图窗户左右平移打开,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则你在P窗户中的像将不随窗户移动;
若将乙图Q窗户从关闭状态向外打开到90°,像远离物体,距离变大,A点的像移动轨迹是圆心角为180°圆弧线,故选C。
故答案为:不随;变大;C。
17.【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分析解答。
【解答】解:(1)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驶员看到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
(3)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想要使成像向下运动,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即将显示器往C方向调整。
故答案为:(1)反射;(2)45;(3)C。
18.【分析】(1)(2)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虚像。
(3)根据光路图,利用数学方法可得出当光斑移动时水位的变化。
【解答】解: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虚像,故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2)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的像物等距可知,A点与水面相距2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2m+2m=4m;
(3)若光斑B向左移动到E点,如下图所示,则说明水位上升了。

故答案为:(1)虚;(2)4;(3)上升。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9.【分析】(1)实验时,将光屏垂直放在平面镜上;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个平面内,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2)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故他所测量的角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解答】解:
(1)实验时,将光屏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4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3)如果将光线沿着BO射向平面镜时,会发现折射光线沿OA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垂直;同一平面内;(2)4;平面镜。
20.【分析】(1)定日镜要将太阳光反射到接收器,且要提高太阳能反射率,必须让光发生镜面反射,结合表中信息解答;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3)太阳光AO在纸面顺时针转动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法线的位置如何变化,再根据平面镜始终与法线垂直进行分析。
【解答】解:
(1)为了提高太阳能反射率,且把太阳光定向反射到接收器(使太阳光发生镜面反射),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应该选择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光滑的材料C。
(2)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作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可得法线,然后再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3)太阳落山时即太阳光AO在纸面顺时针转动,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为法线可知,法线应顺时针转动,结合(2)的图片可知,平面镜也应绕O点为轴顺时针旋转。
故答案为:(1)选用材料C;该材料不透光,光反射率高,能将光定向反射到接收器;(2)见解答;(3)顺时针。
21.【分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反光,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演员的虚像的倒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答】解:(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选择两段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4)由图可知,演员横躺在转盘上,当演员的头在左侧,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的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可看到演员的虚像是正立的。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像与物大小;(3)不能;(4)正立。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