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光的折射)期中复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光的折射)期中复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一章光的折射期中复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4 温州期中)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手影形成
C.筷子“弯折” D.激光准直
2.(2025春 江北区期末)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5春 鄞州区期中)把一根竹筷插入水中,所见到的现象是图中的(  )
A. B. C. D.
4.(2024春 温州期中)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新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维导图的部分内容,图中①和②可以分别对应(  )
A.光的折射、水中青山的倒影
B.光的折射、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C.光沿直线传播、阳光下的树影
D.光沿直线传播、水中的月亮
5.(2025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所示,N点是人眼在M处看到的河中鱼的位置。若有人从M处用一根鱼叉叉鱼,应对着叉去,若从M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照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对着射。(  )
A.N点,N点 B.N点下方,N点上方
C.N点下方,N点 D.N点左方,N点下方
6.(2024春 义乌市期中)一群小鸟在湖面上嬉戏,当它们掠过湖面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在湖水中和鱼嬉戏,以下关于湖水中鸟和鱼的像,说法正确为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鸟”和“鱼”都是虚像
B.这是光的折射现象,“鸟”是虚像,“鱼”是实像
C.“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7.(2024春 义乌市期中)如图所示有束光线射入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动 D.无法确定
8.(2025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线经过空气和玻璃界面后的情况,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是NO
B.折射角为50度
C.界面处只发生光的折射
D.分界线BD右侧为玻璃
9.(2024春 杭州期中)白天,我们在汽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外的景物;晚上,打开车内的灯时,在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内的乘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
B.前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
C.前者看到的就是实物,而后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
D.前者看到的就是实物,而后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
10.(2024春 镇海区期末)有一装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下列操作将使光斑向右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减小
B.保持水面的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左平移
C.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激光笔向下平移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2025春 镇海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把玻璃杯放在写着“物理”俩字的纸上,往杯内注水近满,由上向下观察,发现杯内的“物”比杯外的“理”高,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光的    现象。若减少水量,则观察到“物”    (选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动。
12.(2024春 东阳市期中)双休日,小明和小伙伴到西湖游玩。小明突然叫起来:哇!怎么回事啊,鱼咋在云中游呢?同伴“小博士”告诉他这“鱼”是由光的     形成的像。小明还拿出刚买来的玩具激光枪要准备打鱼,小博士告诉他,你应对准     (填“看到的鱼”“看到的鱼上方”或“看到的鱼下方”)开枪才能打中鱼。
13.(2024春 南浔区期中)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入射角为     度,若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了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
14.(2025春 宁波期中)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     (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增大/不变/减小)。
15.(2025春 浙江期中)请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人类首次拍到猩猩使用工具捕猎的情景。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    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    (填“深”或“浅”)。
(2)图乙是光线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O点是入射点,介质是空气和玻璃。折射角的度数为    ,反射角的度数为    。
16.(2024春 鄞州区期中)《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解释造成“看不见”的原因是光的     。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     (填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17.(2024春 镇海区期末)“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     而形成的像。如图所示,站在A点的人恰好看到地平线上的太阳,他所看到的太阳的实际位置应是图中的     位置(选填“甲”或“乙”)。
18.(2025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 A 和B。
(1)若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1,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观察到另一亮点B点会移动到点     (选填“B1”或“B2”)
(2)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2,应使水面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2024春 绍兴期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和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并在光屏上记录的AO和OB两条光线。此时入射角是     。
(2)取出玻璃砖,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为了控制变量接下的操作是     。
(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在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得出玻璃比水对光的偏折能力强的结论。你认为相对折射光线OB这次记录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情况是     。
20.(2025春 鄞州区期中)小科同学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查阅资料发现:当光线以同一角度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水中的偏折程度与水的温度有关:水的温度越高,光线的偏折程度越大。为验证这一理论,小科开展以下探究。
①将带有一条狭缝的黑纸贴在玻璃水槽的一侧,在水槽底部放一张白纸ABCD记录亮线的位置。在白纸上标注狭缝的位置为O。将一束平行光线以一定角度α从狭缝射入时会在水槽壁上留下一条亮线,在白纸上标注亮线位置为E。
②在水槽中加入适量20℃的水,在白纸上标注亮线位置为M,撤去光线,清空水槽。
③    ,重复实验,在白纸上标注亮线的位置为N。
④实验结束后,取出水槽底部白纸ABCD,分别将水温20℃、60℃时测得的亮线位置标记汇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的设计方案中通过比较     比较光线的偏折程度。
(2)请将步骤③补充完整:    。
(3)实验中小明发现亮线位置过于靠近,不便观察,请写出一种能改进这一不足的方法     。
第一章光的折射期中复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D C D A D A C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4)“潭清疑水浅”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解答】解:“潭清疑水浅”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A、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故A错误;
B、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的影子,故B错误;
C、筷子“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故C正确;
D、激光准直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2.【分析】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定律的内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A、光线斜射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由空气斜射入中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正确;
B、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应该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了。故B错误;
C、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图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且反射光线箭头标错了,故C错误;
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而图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且反射光线箭头标错了,故D错误。
故选:A。
3.【分析】当筷子斜插入水中时,会因光的折射发生偏折。看起来筷子会向上弯折。
【解答】解:如图,当筷子斜插入水中时,筷子的水下部分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后,会远离法线看起来就像向上弯折一样;符合条件的是C图。
因为筷子在水中会发生偏折,显然选项A是错误的;
而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则选项BD是错误的,
故选:C。
4.【分析】自然界中的光现象主要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结合思维导图中的分类,可确定所要填写的内容。
【解答】解:AB、读思维导图可知,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B错误;
C、②是平面镜成像的应用,阳光下的树影是光沿直线传播,故C错误;
D、②是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水中的月亮是光的反射,故D正确。
故选:D。
5.【分析】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要发生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1)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之所以能看到水中的鱼,是由鱼反射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鱼的像是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所以看到的是鱼的虚像,鱼实际在像N的下方。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人看到的N点是鱼的虚像,鱼的实际位置在N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N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鱼上了。
故选:C。
6.【分析】①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②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①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②鸟在天上,所以“小鸟在水中和鱼嬉戏”是在小鸟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小鸟看到自己在湖水中和鱼嬉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分析】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变时,折射角也不变,根据作图可以知道光斑移动方向。
【解答】解:当杯中的水增多时,作图如下:
水增多时液面升高,但入射光线的角度没变,折射光线的角度也不变,由图可知光斑向右移动。
故选:A。
8.【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题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解答】解:根据图片可知,∠AOE=∠AON,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它们为入射角和反射角,AC为法线,则OM肯定就是折射光线;
A、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知,EO为入射光线,ON为反射光线,故A错误;
B、折射角为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折射角为∠MOC=90°﹣50°=40°,故B错误;
C、光在界面上同时发生了折射和反射,故C错误;
D、入射角∠AON=60°,大于折射角,则界面左侧为空气,右侧为玻璃,故D正确。
故选:D。
9.【分析】(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白天,我们在汽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外的景物,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晚上,打开车内的灯时,在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内的乘客,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不变,则折射角不变分析解答。
【解答】解:A.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减小,则折射角减小,光斑向左移动,故A错误;
B.保持水面的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左平移,入射角不变,折射角则不变,入射点左移,则折射光线向左平移,光斑左移,故B错误;
C.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则入射点右移,折射角大小不变,折射光线右移,光斑右移,故C正确;
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激光笔向下平移,则入射点左移,入射角不变,折射角则不变,则折射光线向左平移,光斑左移,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分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把玻璃杯放在“物理”书上,往杯内注水近满,由上向下观察,发现杯内“物”比杯外的“理”高,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光从水射向空气发生了光的折射,人看到的是“物”变高的虚像。
若减少水量,则观察到“物”会向下移动。
故答案为:折射;向下。
12.【分析】(1)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
(2)我们能看到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人看到的不是真实的鱼,而是偏高的鱼的虚像。
【解答】解:能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
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位置变浅的鱼的虚像;因为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看到鱼的位置正对鱼照射,能把鱼照亮,激光也要折射,所以小明想用激光枪打鱼,他应将激光枪瞄准看到的鱼的位置。
故答案为:折射:看到的鱼。
13.【分析】(1)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当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θ时,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θ。
【解答】解:根据题图,此时入射光线与水面的角度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
若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了10°,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10°=40°;后来的入射角为90°﹣40°=5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后来的反射角等于5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50°+50°=100°。
答案:60;100。
14.【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称为光的折射。
【解答】解:(1)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O点;
(2)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左侧O′点;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但是入射角不变,折射角的大小也不变。
故答案为:左;不变。
15.【分析】(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看起来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反射角的度数。
【解答】解:(1)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猩猩逆着光线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比实际位置高,所以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没有成功;
(2)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MM'为界面,DE为法线;∠MOB与∠M'OC的大小是相等的,则∠BOE和∠EOC也是相等的;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故BO为入射光线,OC为反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则折射角为∠DOA=90°﹣30°=60°,入射角为∠BOE=90°﹣55°=35°,大于入射角,故界面的左边是空气;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为35°。
故答案为:(1)折射;浅;(2)60°;35°。
16.【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逆着光线看去物体的位置会偏高。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用激光笔照亮物体。
【解答】解:(1)如图所示,把硬币放在容器底B 点处,人眼从A 点“远视若无”,这是因为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2)据题意可知,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E处射出光束时,光线会原路返回,即可把铜钱照亮。
(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他看到的铜钱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变高的虚像;加满水后,由于入射点升高,人眼逆着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像的位置将变高。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E;变高。
17.【分析】太阳升起时,太阳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通过折射我们看见了太阳,但现在太阳落山了。地球另一边太阳升起了,但他也是看的在下面的虚像。
【解答】解:太阳升起时,太阳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折射,所以我们看见了太阳,
但现在太阳落山了。地球另一边太阳升起了,但他也是看的在下面的虚像,所以站在A点的人恰好看到地平线上的太阳,他所看到的太阳的实际位置应是图中的乙位置。
故答案为:折射;乙。
18.【分析】(1)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知,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角也变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折射角也变大,但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结合图象可分析解答。
【解答】解:(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1处,则反射光线偏离法线,反射角增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入射角也需增大,故使入射光线绕着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会相应增大,因此,会观察到另一亮点B 点会移动到点B1.如图所示。
(2)在水面变化过程中,由于入射光线不变,即入射角不变,则折射也不发生改变,因此过B2点做OB的平行线即为光点下移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显然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2,水面需上升。
故答案为:顺时针;B1;上升;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分析】(1)入射角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探究不同介质折射能力时,必须控制入射角相同;
(3)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强,偏折角度越大,据此分析。
【解答】解:(1)如图乙所示的光路,并在光屏上记录的AO和OB两条光线,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此时入射角是∠AON;
(2)探究不同介质折射能力时,必须控制入射角相同,保持入射光线AO的位置不变;
(3)玻璃比水对光的偏折能力强,说明玻璃中偏转角度大,水中偏转角度小,故这次记录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情况是折射光线在OB的上方。
故答案为:(1)∠AON;
(2)保持入射光线AO的位置不变;
(3)折射光线在OB的上方。
20.【分析】(1)根据转换法回答;
(2)由④分别将水温20℃、60℃时测得的亮线位置标记汇总可得答案;
(3)增加水量可以改变亮线的位置。
【解答】解:(1)通过比较亮线的位置比较光线的偏折程度;
(2)由④分别将水温20℃、60℃时测得的亮线位置标记汇总可知,步骤③为:在水槽中加入与步骤②等量的60℃的水;
(3)增加水量可以改变亮线的位置。
故答案为:在水槽中加入与步骤②等量的60℃的水;(1)亮线的位置;(2)在水槽中加入与步骤②等量的60℃的水;(3)增加水量。
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