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基础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基础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基础卷)
物 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第1章~2章
第Ⅰ卷 选择题(3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3-24八年级上·四川内江·阶段练习)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男生跑1000m的时间大约为1min
B.正常学习工作的环境声音不超过10dB
C.骑自行车的正常速度大约是10m/s
D.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答案】D
【解析】A.初中男生跑1000m的时间大约为4min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学习工作的环境声音不超过40dB,故B不符合题意;
C.骑自行车的正常速度大约是5m/s,故C不符合题意;
D.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一拃多一点,约在26cm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3-24八年级上·甘肃兰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这是中国邮政2023年发行的《癸卯年》特种邮票——同圆共生。集邮爱好者小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该邮票的长度,下列记录的四个数据正确的是(  )
A.4cm B.4.0cm C.4.00cm D.4.000cm
【答案】C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量结果应精确到1mm,即0.1cm,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故读数为4.00cm,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24-25九年级上·湖南·开学考试)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成功发射,如图所示是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时的画面,我们用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天宫”空间站从天空掠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前,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都是静止的
B.对接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
C.无论选择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飞船始终是运动的
D.“天宫”空间站绕地球同步运行
【答案】B
【解析】A.对接前,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了改变,都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对接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B正确;
C.选择不同的参照物,飞船的运动状态可能会不同,故C错误;
D.“天宫”空间站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不同,因此不是绕地球同步运行,故D错误。
故选B。
4.(23-24八年级上·甘肃兰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在十字路口处,奇奇乘坐的车正在等待左转的信号灯,可奇奇却感觉自己乘坐的车在后退,则奇奇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左边的防护栏 B.右边的直行车辆
C.路口的信号灯 D.奇奇乘坐的汽车
【答案】B
【解析】A.奇奇乘坐的车与左边的防护栏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左边的防护栏为参照物,奇奇乘坐的车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奇奇乘坐的车与右边的直行车辆相对位置变大,以右边的直行车辆为参照物,奇奇乘坐的车是向后退的,故B符合题意。
C.奇奇乘坐的车与路口的信号灯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信号灯为参照物,奇奇乘坐的车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若以奇奇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参照物看作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3-24八年级上·甘肃兰州·阶段练习)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0.2m/s
C.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1:2 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
【答案】A
【解析】A.在s﹣t图像中,甲、乙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路程与时间之比是一个定值,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甲车的速度为
故B错误;
C.乙车的速度
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故C错误;
D.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运动,由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6.(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A同学和B同学在郊外骑自行车,他们在某段平直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0~10s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B同学总是运动的
C.10s时,两人的速度相等 D.A同学做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
【解析】A.由图像可知,第10s前A的速度始终小于B的速度,根据可知0~10sA同学的路程小于B的路程,故A错误,符合题意;
B.B同学的速度不为零,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B同学的相对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10s时,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A同学速度不断变大,做变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3-24八年级上·陕西咸阳·阶段练习)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叶阳升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坚持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为14亿人口大国的交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据悉我国高速铁路中,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轻轨可以每小时行驶132km,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  )
A.轻轨、动车、高铁 B.高铁、轻轨、动车
C.动车、高铁、轻轨 D.高铁、动车、轻轨
【答案】D
【解析】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为
v动=55m/s×3.6km/h=198km/h
高铁的速度v高=300km/h,轻轨的速度为:v轻=132km/h,则
v高>v动>v轻
所以,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高铁、动车、轻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23-24八年级上·湖南衡阳·期末)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机盎然的生命运动实质也属于机械运动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
C.公路上速度为6m/s的自行车与速度为18km/h的跑步者运动一样快
D.钟表指针的匀速转动的运动不能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A.机械运动是物体位置相对于参照物随时间的变化,生命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
B.根据速度的知识可知,在通过的路程不确定的情况下,物体运动时间的长短不能说明速度的大小,故B错误;
C.因为
所以公路上速度为6m/s的自行车大于速度为18km/h的跑步者,故C错误;
D.匀速直线运动指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钟表指针在转动,不能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9.(23-24八年级上·湖北武汉·阶段练习)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AC的长度为12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实验时,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停表每格为1s)如图所示。在小车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BC段的速度测量将偏小
B.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15cm/s
C.为了便于计时,应将木块向A端移动
D.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B
【解析】A.如果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导致测量BC段的时间偏小,则速度测量将偏大,故A错误;
B.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B正确;
C.为了便于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变小,延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额时间,故C错误;
D.小车在斜面上已一直做加速运动,因此在A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10.(23-24八年级上·福建福州·期末)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
B.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相同
C.只有固体和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D.真空也可以传播声音
【答案】B
【解析】A.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环境温度有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相同,故B正确;
C.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传声的介质,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
故选B。
11.(23-24八年级上·福建泉州·阶段练习)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小郑同学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3.00s,则小郑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A.13.29s B.13.00s C.12.71s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声音传播100m所用的时间为
小郑同学跑出百米的真实时间为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2.(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被山崖反射回来,声速不变
D.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答案】A
【解析】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太空中是真空,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被山崖反射回来,反射前后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变,声速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演奏古筝时,声音是弦的振动发出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2024·安徽蚌埠·二模)我国的民族音乐源远流长,下列关于民族乐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演奏古筝时琴弦振动发声
B.敲锣的力越大,锣声的响度越大
C.编钟的大小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笛声的音调越高,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快
【答案】D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演奏古筝时靠的是琴弦的振动而发声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敲锣的力越大,锣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声的响度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编钟的大小不同,振动快慢不同,发声的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速与介质和温度有关,相同温度下,同种介质中,音调不同的笛声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23-24八年级上·湖北宜昌·期中)如图是甲、乙两个声音的发声体振幅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高 B.甲和乙的音调相同
C.甲的响度比乙的大 D.甲和乙的响度相同
【答案】A
【解析】AB.音调的决定因素是频率,频率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从波形图上看,相同时间内甲振动的次数多,故甲的频率快,音调高,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响度的决定因素是振幅,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为振幅,从波形图上看,甲的振幅小,故甲的响度小,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23-24八年级上·江苏无锡·期末)电动牙刷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可以直达普通牙刷刷不到的地方。这是因为(  )
A.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超声波传递速度快 D.超声波携带了信息
【答案】B
【解析】A.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故A错误;
C.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在同一介质中超声波和声音的传播速度一样快,故C错误;
BD.超声波刷牙干净又舒服,是利用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16.(2024·四川达州·一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朵处减弱噪声
C.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中从无人机螺旋桨发出的声音不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D
【解析】A.倒车雷达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来判断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从而辅助驾驶员进行安全倒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航母舰载机在起飞和降落时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影响,保护听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吹笛子时,通过按住不同的气孔来改变笛子内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进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无人机螺旋桨在转动时会产生振动,进而发出声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68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7.(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如图中:甲图中停表的示数为 s,图乙中物体的长度是 。
【答案】337.5 2.50cm
【解析】[1]由图知道,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偏向“8”一侧;在停表的大表盘上,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2s。
[2] 由图知道,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2cm=1mm
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3.50cm﹣3.00cm=2.50cm
18.(24-25九年级上·安徽池州·开学考试)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如图所示的是点火后火箭加速升空的画面。火箭加速升空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若以 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运动和静止是 (选填“绝对”或“相对”)的。
【答案】 火箭 相对
【解析】[1]航天员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是不变的,故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2]航天员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相对于火箭是静止的,由此可知,研究物体运动时,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情况则不同,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9.(2024·安徽合肥·二模)如图所示是深惠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到惠州的距离为 km;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惠州,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 小时。
【答案】 250 2.5
【解析】[1][2]交通标志牌上的100表示限速(最快不能超过)100km/h,惠州下面的250表示从标志牌到惠州的距离为250km,汽车需行驶的路程:s=250km,最大速度v=100km/h,由得,汽车最快所用时间为
20.(2024·河南周口·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一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如果在太空中做这个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水被弹开。
【答案】 振动 能
【解析】[1][2]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一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太空处于真空环境,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是振动的现象可以看到,所以在太空中做这个实验能看到水被弹开。
21.(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一名男低音歌唱家正在为大家演唱,这时有一位女高音歌迷为他轻声地伴唱,则歌唱家的响度较 ,歌迷的音调较 。
【答案】 大 高
【解析】[1][2]男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幅度大,故声音的响度大;歌迷的声带振动频率快,故发声的音调较高。
22.(23-24八年级上·湖北荆州·期末)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减弱噪声的措施:把门窗关上,是在 减弱噪声;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 减弱噪声。
【答案】传播过程中 声源处
【解析】[1][2]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都可以减弱噪声;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23.(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原理 。
(2)金属片的作用是 。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计算vAC= m/s。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
(5)图2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 。(选填如图中的选项字母)
【答案】(1) (2)便于时间的测量 (3)0.30 (4)大 (5)C
【解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
(2)为了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故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
(3)由图可知,AC段的路程为
sAC=10.0dm﹣1.0dm=9.0dm=0.90mAC段的时间为tAC=3s,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
(4)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所测量的时间会偏小,由可知,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
(5)A图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B图表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D图表示物体先减速。实验中小车做加速运动。
故选C。
24.(24-25八年级上·广西南宁·开学考试)小华和小兰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
(1)如图甲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此时人听到的声音是由 传递的;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说明空气可以传声;若将乙装置搬上月球实验,则乒乓球 (选填“能”或“不能”)被弹起;
(3)如图丙所示,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音乐芯片的铃声会越来越 ,进一步推理得出: 不能传声;
(4)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在这个实验中应用了物理学中的 法。
【答案】(1)振动 空气 (2)不能 (3)小 真空 (4)转换
【解析】(1)[1]如图甲,实验中采用转换法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为乒乓球的运动方便观察,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此时人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递的。
(2)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空气可以传声;若将乙装置搬上月球实验,则乒乓球不能被弹起,因为月球是真空状态,真空不能传声。
(3)[1][2]如图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传播声音的介质越来越少,罩内音乐芯片的铃声会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可知,若内部抽成真空,则将听不到传声,即真空不能传声。
(4)根据转换法可知,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是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
25.(12分)(23-24八年级上·河南周口·期末)由北京开往苏州某列车,自北京到苏州铁路长1200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求: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济南 南京 苏州
D315 到站时间 ﹣ 10∶54 14∶14 16∶22
发车时间 08∶22 10∶56 14∶44 ﹣
(1)此次列车从济南到南京需要多长时间?
(2)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3)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m,则求该大桥的长为多少米。
【答案】(1) (2) (3)
【解析】(1)由表知,此次列车从济南到南京需要的时间为
(2)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时间为
则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为
(3)列车通过的距离为
则该大桥的长为
26.(16分)(23-24九年级上·辽宁沈阳·阶段练习)潜艇静止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出超声波,10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若潜艇在海面上发出超声波脉冲的同时,9.9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已知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
(1)海的深度;
(2)潜艇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答案】(1)7500m;(2)15.2m/s
【解析】解:(1)由可知,海的深度
(2)由可知,9.9s超声波通过的路程
s2=vt2=1500m/s×9.9s=14850m
潜艇运动的路程
s3=2s1﹣s2=3×7500m﹣14850m=150m
潜艇的速度
答:(1)海的深度为7500m;
(2)潜艇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15.2m/s。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7.(23-24八年级上·广东汕头·阶段练习)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天舟一号”与“天官二号”成功对接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成功,“天宫二号”在距地面高度380km圆形轨道上绕地球匀速运行,绕地球一圈的运行时间是90分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由长征七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于2017年4月22日与“天宫二号”首次自动交会对播成功,如图甲所示,为我国建立自己的空间站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圆周=3)
(1)当火箭升空时,火箭相对地球处于 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在太空中运行的天宫二号上的两名宇航员在说话时,他们 (选填“能”、“不能”)听到彼此的声音。
(2)如图乙所示,设地球半径为6370km,“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圆形轨道上正常运行,此时天宫二号所做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圆形轨道的半径为 km,圆形轨道的周长为 km,“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及正常入轨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对接时“天舟一号”的运行速度为 m/s。
【答案】(1)运动 能 (2)不属于 6750 40500 7500
【解析】(1)[1]当火箭升空时,火箭相对地球位置在不断改变,处于运动状态。
[2]在太空中运行的天宫二号上的两名宇航员在说话时,舱内有空气,他们能听到彼此的声音。
(2)[3][4][5][6]如图乙所示,设地球半径为6370km,“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圆形轨道上正常运行,运动方向时刻在改变,此时天宫二号所做的运动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圆形轨道的半径为
R=6370km+380km=6750km
圆形轨道的周长为
C=2πR=2×3×6750km=40500km
运行的速度为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基础卷)
物 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第1章~2章
第Ⅰ卷 选择题(3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3-24八年级上·四川内江·阶段练习)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男生跑1000m的时间大约为1min
B.正常学习工作的环境声音不超过10dB
C.骑自行车的正常速度大约是10m/s
D.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2.(23-24八年级上·甘肃兰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这是中国邮政2023年发行的《癸卯年》特种邮票——同圆共生。集邮爱好者小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该邮票的长度,下列记录的四个数据正确的是(  )
A.4cm B.4.0cm C.4.00cm D.4.000cm
3.(24-25九年级上·湖南·开学考试)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成功发射,如图所示是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时的画面,我们用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天宫”空间站从天空掠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前,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都是静止的
B.对接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
C.无论选择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飞船始终是运动的
D.“天宫”空间站绕地球同步运行
4.(23-24八年级上·甘肃兰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在十字路口处,奇奇乘坐的车正在等待左转的信号灯,可奇奇却感觉自己乘坐的车在后退,则奇奇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左边的防护栏 B.右边的直行车辆
C.路口的信号灯 D.奇奇乘坐的汽车
5.(23-24八年级上·甘肃兰州·阶段练习)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0.2m/s
C.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1:2 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
6.(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A同学和B同学在郊外骑自行车,他们在某段平直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0~10s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B同学总是运动的
C.10s时,两人的速度相等 D.A同学做变速直线运动
7.(23-24八年级上·陕西咸阳·阶段练习)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叶阳升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坚持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为14亿人口大国的交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据悉我国高速铁路中,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轻轨可以每小时行驶132km,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  )
A.轻轨、动车、高铁 B.高铁、轻轨、动车
C.动车、高铁、轻轨 D.高铁、动车、轻轨
8.(23-24八年级上·湖南衡阳·期末)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机盎然的生命运动实质也属于机械运动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
C.公路上速度为6m/s的自行车与速度为18km/h的跑步者运动一样快
D.钟表指针的匀速转动的运动不能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9.(23-24八年级上·湖北武汉·阶段练习)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AC的长度为12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实验时,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停表每格为1s)如图所示。在小车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BC段的速度测量将偏小
B.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15cm/s
C.为了便于计时,应将木块向A端移动
D.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
10.(23-24八年级上·福建福州·期末)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
B.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相同
C.只有固体和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D.真空也可以传播声音
11.(23-24八年级上·福建泉州·阶段练习)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小郑同学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3.00s,则小郑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A.13.29s B.13.00s C.12.71s D.无法确定
12.(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被山崖反射回来,声速不变
D.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13.(2024·安徽蚌埠·二模)我国的民族音乐源远流长,下列关于民族乐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演奏古筝时琴弦振动发声
B.敲锣的力越大,锣声的响度越大
C.编钟的大小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笛声的音调越高,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快
14.(23-24八年级上·湖北宜昌·期中)如图是甲、乙两个声音的发声体振幅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高 B.甲和乙的音调相同
C.甲的响度比乙的大 D.甲和乙的响度相同
15.(23-24八年级上·江苏无锡·期末)电动牙刷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可以直达普通牙刷刷不到的地方。这是因为(  )
A.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超声波传递速度快 D.超声波携带了信息
16.(2024·四川达州·一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朵处减弱噪声
C.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中从无人机螺旋桨发出的声音不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第Ⅱ卷 非选择题(68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7.(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如图中:甲图中停表的示数为 s,图乙中物体的长度是 。
18.(24-25九年级上·安徽池州·开学考试)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如图所示的是点火后火箭加速升空的画面。火箭加速升空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若以 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运动和静止是 (选填“绝对”或“相对”)的。
19.(2024·安徽合肥·二模)如图所示是深惠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到惠州的距离为 km;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惠州,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 小时。
20.(2024·河南周口·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一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如果在太空中做这个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水被弹开。
21.(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一名男低音歌唱家正在为大家演唱,这时有一位女高音歌迷为他轻声地伴唱,则歌唱家的响度较 ,歌迷的音调较 。
22.(23-24八年级上·湖北荆州·期末)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减弱噪声的措施:把门窗关上,是在 减弱噪声;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 减弱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23.(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原理 。
(2)金属片的作用是 。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计算vAC= m/s。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
(5)图2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 。(选填如图中的选项字母)
24.(24-25八年级上·广西南宁·开学考试)小华和小兰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
(1)如图甲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此时人听到的声音是由 传递的;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说明空气可以传声;若将乙装置搬上月球实验,则乒乓球 (选填“能”或“不能”)被弹起;
(3)如图丙所示,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音乐芯片的铃声会越来越 ,进一步推理得出: 不能传声;
(4)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在这个实验中应用了物理学中的 法。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
25.(12分)(23-24八年级上·河南周口·期末)由北京开往苏州某列车,自北京到苏州铁路长1200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求: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济南 南京 苏州
D315 到站时间 ﹣ 10∶54 14∶14 16∶22
发车时间 08∶22 10∶56 14∶44 ﹣
(1)此次列车从济南到南京需要多长时间?
(2)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3)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m,则求该大桥的长为多少米。
26.(16分)(23-24九年级上·辽宁沈阳·阶段练习)潜艇静止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出超声波,10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若潜艇在海面上发出超声波脉冲的同时,9.9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已知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
(1)海的深度;
(2)潜艇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7.(23-24八年级上·广东汕头·阶段练习)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天舟一号”与“天官二号”成功对接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成功,“天宫二号”在距地面高度380km圆形轨道上绕地球匀速运行,绕地球一圈的运行时间是90分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由长征七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于2017年4月22日与“天宫二号”首次自动交会对播成功,如图甲所示,为我国建立自己的空间站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圆周=3)
(1)当火箭升空时,火箭相对地球处于 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在太空中运行的天宫二号上的两名宇航员在说话时,他们 (选填“能”、“不能”)听到彼此的声音。
(2)如图乙所示,设地球半径为6370km,“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圆形轨道上正常运行,此时天宫二号所做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圆形轨道的半径为 km,圆形轨道的周长为 km,“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及正常入轨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对接时“天舟一号”的运行速度为 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