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二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数学(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万州二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数学(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高2024级高二上期月考数学试题
答题卡
17.(15分)
考场/座位号:
-------------
姓名:
贴条形码区
班级:
注意事项
将难名、班级、
考场、准
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写清楚。
必须使用2B铅笔填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
答,超出答区城书写无效。
16.(15分)
客观题(1~8为单选题;911为多选题)
1[A][B][C][D]
5[A][B][C][D]
9[A][B][C][D]
2[A][B][C][D]6[A][B][C][D]
10[A][B][C][D]
3[A][B][C][D]7[A][B][C][D]
11[A][B][C][D]
4[A][B][C][D]8[A][B][C][D]
13.
15.(13分)

囚囚■
囚囚■

a
18.(17分)

19.(17分)
1
1
1
1
U

囚■囚
ㄖ■ㄖ
■高 2024 级高二上期 10 月月考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张权 审题人:杨柳)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过点 (1,2)和点 (3,0)的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45 B. 60 C.135 D.150
2.已知a = (1,2,3),b = (2,4,6),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 ⊥ b B.a = b C.a∥b D. | a |=| b |
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 P(1, 2,3)关于 xOz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1, 2,3) B. ( 1, 2,3) C. (1, 2, 3) D. ( 1, 2, 3)
4.已知a,b,c是不共面的三个向量,则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的一组向量是( )
A.a,2b,b c B. 2b,b 2a,b + 2a
C.3a,a b,a + 2b D. c,a + c,a c
5.已知空间中有 A(1, 2,3), B ( 1,2,2),C (2,0,1)三点,则点 A到直线BC的距离为( )
3 70 3 21 2 14 8
A. B. C. D.
14 7 7 7

6.在长方体 ABCD A1B1C1D1中, P是棱CC1上一动点, AD = 2,则 AP A1D1 等于( )
A.1 B. 1 C.4 D. 4
7.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AB = AC = 3,点 P是边 AB上异于端点的一点,
光线从点 P出发经BC,CA边反射后又回到点 P,若光线QR经过△ABC的重心,
则△PQR的周长等于( )
A. 2 5 B.2 7 C.3 2 D.4 2
8.在四面体 ABCD中(如图),平面 ABD ⊥平面 ACD,△ABD是等边三角形,AD =CD,AD⊥CD,

M为 AB的中点,N在侧面△BCD内(包含边界),若MN = xAB + yAC + zAD, ( x, y, z R )则下列
正.确.的.是( )
1
A.若 x = ,则MN∥平面 ACD B.若 z = 0,则MN ⊥CD
2
1
C.当 MN 最小时, x = D.当 MN 最大时, x = 0
4
第 1 页 共 4 页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 6分,共 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 0分。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
A.若向量 ta + 2b与向量 a + 3b共线,则 t =
3

B.在平行六面体 ABCD A1B1C1D1中,向量 AB与向量 A1B1 相等
C.e1,e2 为空间中两个不共线的单位向量,若a = x1e1 + y1e2 ,b = x2e1 + y2e2 ,则a b = x1x2 + y1y2
D.若a,b,c为空间中不共面的三个向量,则存在不全为 0 的有序实数组 (x, y, z) ,使得
xa + yb + zc = 0
10.已知直线 l1 : x + 3y + 9 = 0, l2 : (a 2) x + ay + 7 a = 0,则( )
11 1
A.点 P( , )到 l2 距离的最大值为 2 2
2 2
B.若 l1∥ l2 ,则a =3
1
C.若 l1 ⊥ l2,则a =
2
3
D.若 a 2,则 l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 , 2
4
11.已知正方体 ABCD A1B1C1D1的棱长为 4,动点 P在正方体表面 A1B1C1D1上(不包括边界),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存在点 P,使得CP∥面 A1BD
B.存在点 P,使得 AP ⊥面 A1BD
π 2 3
C.若 AP与CC1 的夹角为 ,则点 P的轨迹长度为 π
6 3
D.若M 为面C1CDD1的中心,则 AP+PM的最小值为 2 14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共 15分。
12.已知空间向量a = (6,2,1),b = (2,x, 3),若 (a b) ⊥ a,则 x = .
13.如图,在正方体 ABCD A1B1C1D1中,点M 为棱 AA1的中点,
若N为底面 A1B1C1D1内一点(不包含边界),且满足MN∥平面BDC1.
设直线MN与直线CC1所成的角为 ,则 tan 的最小值为 .
第 2 页 共 4 页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 P(2,4)作直线 AB,分别与 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 A,B.当
直线 AB的斜率为 时,△AOB的周长最小,其最小周长是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3 分)
已知直线 l1 : 2x y 3 = 0, l2 : 3x + 2y 8 = 0 .
(1)求经过点 A(2,5)且与直线 l2垂直的直线方程;
(2)求经过直线 l1与 l2的交点,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方程.
16.(15 分)

如图,平行六面体 ABCD A1B1C1D1中, AC与 BD相交于M ,设 AB = a, AD = b, AA1 = c .

(1)用 a、b、c表示 B 1M ;

(2)若该平行六面体所有棱长均为 1,且 A1AB = A1AD = 60 , DAB = 90 ,求 B1M .
17.(15 分)
已知△ABC的顶点 A(2,4) , AB边上的中线CM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x + 4y 4 = 0, ABC的平分
线 BH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y = x.
(1)求直线BC的方程;
(2)若直线 l上任意一点 P,都满足 S△PBC = S△ABC,求直线 l的方程.
第 3 页 共 4 页
18.(17 分)
已知正方体 ABCD A1B1C1D1的棱长为 4,E,F分别为 A1D1,B1C1的中点,G在线段CC1上,且
CG = 3GC1.
(1)求证∶GF ⊥面EBF;
(2)求平面 EBF与平面 EBG夹角的余弦值;
(3)求点 D到平面 EBF的距离.
19.(17 分)
如图,将△EAB,△ECB,△ECD,△EAD四个三角形拼接成形如漏斗的空间图形 ABCDE,其中
EA = EC,EB = ED,AB = BC =CD = DA .连接 AC,BD,过点E作平面 ,满足 AC / / ,BD / / .
(1)证明: AC ⊥ BD.
(2)若 EA= 2,EB = AB =1,且 AC = BD.
(i)求 AC到平面 的距离与 BD到平面 的距离的平方和;
(ii)求平面 AEB与平面 夹角的余弦值.
第 4 页 共 4 页《2025年10月2日高中数学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A A C A C ACD BCD
题号 11
答案 ACD
1.C
【详解】由题过点和点的直线的斜率为,
设过点和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则,且,
所以.
故选:C.
2.C
【详解】由,易知,则,显然、、不成立.
故选:C
3.A
【详解】如图所示,设点为点关于平面的对称点,设点,
根据对称性质可得,,即点.
故选:A.
4.A
【详解】假定向量,,共面,则存在不全为0的实数,
使得,显然不成立,
所以向量不共面,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故A正确;
由于,则,,共面,故B错误;
由于,则,,共面,故C错误;
由于,则,,共面,故D错误;
故选:A.
5.A
【详解】由题意得,,
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
故选:A.
6.C
【详解】长方体中平面,平面,所以,
则,又,
所以,
故选:C.
7.A
【详解】
建立如图所求的直角坐标系,得,,
则直线方程为,
且的重心为,即,
设,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
则,解得,则,
易知关于轴的对称点为,
根据光线反射原理知四点共线,且,,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又直线过,
所以,解得或(舍去),
所以,,,
所以,
所以的周长为.
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对称性,把的三边转化到同一条直线上,利用直线方程求得点的坐标.
8.C
【详解】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且平面,可得,
又因为N在侧面上(包含边界),设,且,
可得

又因为,可得,且.
对于选项A:若,则,可得点即为点,
显然平面,故A错误;
对于选项B:若,则,可得点在线段上(包括端点),
由平面,可知当且仅当点为点,,故B错误;
过作,垂足为,可得,,

因为平面,平面,则,
且,平面,所以平面,
可得,
对于选项C:显然当点即为点时,最小,此时,
可得,故C正确;
对于选项D:显然当点即为点时,最大,则最大,此时,
可得,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睛:1. 设,且,根据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分析可得,方便建立关系;
2.分析可得平面,则,将的大小转化为的大小.
9.ACD
【详解】.向量与向量共线,若与共线,则,A错误;
B.在平行六面体中显然成立,B正确;
C.当时,,此时,C错误;
D. 若,则则共面.错误
故选:ACD
10.BCD
【详解】对于A:不存在a使得和两定点连线垂直.,故A错误.
对于B:由,得,解得3,经检验,当时,与不重合,故B正确;
对于C:由,得,解得,故C正确;
对于D:当时,直线的斜率,当时,的倾斜角,故D正确.
故选:BCD
11.ACD
【详解】由题意,
在正方体中,棱长为4,
动点在正方体表面上(不包括边界),
连接,设的中点为,连接,设两线段交点为,连接,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

∴,
∴∥,
∵面,面,
∴∥面,
∴当点在处时,面,
∴存在点,使得∥面,故A正确;
B项,在面中,,
设面的法向量为,
即,解得,
当时,,
若面,则,,
∵动点在正方体表面上,
∴,此时,与重合,
∵点不在边界上,故不存在点,使得面,B错误;
C项,因为,与的夹角为,
所以与所成的角为,

由几何知识得,点的轨迹是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的四分之一(即),
在中,,,,
∴,
∴点的轨迹长度为:,C正确;
D项,为面的中心,作点关于平面的对称点,
连接,当最小时,,
∴,,
∴,D正确.
故选:ACD.
12.16
【详解】,因为,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13.
【详解】分别取线段的中点Q,P,连接MQ,MP,PQ,如图所示.

连接,易知,所以.
因为 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同理可得平面,
又平面MPQ,故平面平面,
故点在线段PQ上,且不与P,Q重合.
以点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轴、轴、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令正方体棱长为2,设,则,,
所以.
当时,取得最大值,为,此时取得最小值,故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14.
方法一:
方法二: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解得
15.(1)
(2)或
【详解】(1)由直线可得斜率为,
所以根据垂直关系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
则依题意有,解得,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整理得;
(2)联立,解得,即直线与的交点为,
当直线经过原点时,满足题意,设直线方程为,
代入得,此时;
当直线的截距都不为0时,设直线方程为,
依题意,解得,此时直线方程为,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或.
16.(1)
(2)
【详解】(1).
(2)由题意:,,,

所以.
17.(1);
(2)或.
【详解】(1)如图,由点在直线上,设,又,
则的中点在直线上,
所以,解得,所以.
设点关于直线对称的点为,
则有,解得,即.
显然在直线上,则直线的斜率,
则直线的方程为,整理得.
(2)点到直线的距离.
因为点满足,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所以直线与直线平行,且直线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点到直线的距离.
设,则,解得或8,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或.

18.(1)证明见解析;
(2);
(3).
【详解】(1)(1)法一、在正方形中,
由条件易知,所以,
则,
故,即,
在正方体中,易知平面,且,
所以平面,
又平面,∴,
∵,平面,∴平面;
法二、如图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所以,
设是平面的法向量,
则,令,则,
所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易知,则也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平面;
(2)同上法二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所以,
由(1)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所以,
令,则,
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与平面的夹角为,
则,
所以平面EBF 与平面EBG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3)因为,所以,
又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则D到平面的距离为.
所以点D到平面EBF的距离为.
19.(1)证明见解析
(2)(i);(ii)
【详解】(1)取AC的中点,连接BM,DM.
因为为AC的中点,所以,
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又因为平面,所以.
(2)(i)连接EM,因为,所以,由(1)知平面,
则四点共面.
结合题意知,可得,
在四边形EBMD中,,根据对称性,可知EM垂直平分.
因为,所以在平面内存在点F,G,使得,
则,平面,即得平面
如图,以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直线AC到平面的距离为到平面的距离为,
则.
因为,所以
解得,
故AC到平面的距离与BD到平面的距离的平方和为.
(ii)设平面的法向量为,而,
则,即,取.
设平面AEB与平面的夹角为,取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
故平面AEB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