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多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多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甘肃省多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历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北京时间2024年6月5日12时10分迎来了北半球的芒种节气。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北京时间迎来芒种节气时,处于6月5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3/4 B.1/3 C.1/2 D.2/3
2.芒种日后一个月内,昆明(25°N,103°E)的正午太阳高度( )
A.持续变大 B.持续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3.芒种节气时,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农民应及时( )
A.种植水稻 B.抢收小麦 C.采摘棉花 D.收获玉米
下图为某次南极科考期间南极地区晨昏线分布示意图,PMQ为晨昏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日期可能是( )
A.6月1日前后 B.8月1日前后 C.10月30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5.图示四个科考站中( )
A.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 B.中山站地处西半球
C.中山站位于昆仑站的正南方 D.昆仑站位于中纬度
6.图示时刻( )
A.Q点地方时为18点 B.新的一天范围少于旧一天范围
C.M点日出方向东南 D.太阳直射(10°S,165°E)
下图为贵州省毕节市杨家湾镇及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
A.地堑 B.地垒 C.背斜 D.向斜
8.杨家湾镇附近能够形成地下水疏干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岩层裂隙较多 B.岩石质地较软
C.年降水量较小 D.地表蒸发量较大
9.据图判断,该地( )
A.断层的形成时间早于火山喷发活动 B.至少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火山喷发
C.至少经历了一次较大规模地壳下降 D.泥岩的沉积时间晚于灰岩
下图为南太行山的地质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与石英砂岩成因类似的是( )
A.大理岩 B.页岩 C.玄武岩 D.花岗岩
11.南太行山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褶皱隆起—岩层断裂—变质作用 B.固结成岩—岩层断裂—褶皱隆起
C.固结成岩—褶皱隆起—岩层断裂 D.褶皱隆起—变质作用—岩层断裂
倒春寒是春季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形成“前春暖、后春寒”特点的天气现象。有研究基于多个气象站气象数据得出云贵高原标准化倒春寒指数(下图),标准化倒春寒指数越大,倒春寒的强度越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云贵高原倒春寒产生的主要原因为( )
A.亚洲低压偏强 B.西太平洋副高偏强
C.蒙古高压偏强 D.阿留申低压偏强
13.高标准指数的倒春寒最可能导致云贵高原地区( )
A.交通阻断 B.农业减产 C.工业停产 D.建筑损坏
爪哇岛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五大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间隔盆地,该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北部的沿海平原上。下图为爪哇岛位置及爪哇岛西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雷雨是夏季常常出现的伴有雷电的降雨现象。爪哇岛多雷雨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②地形复杂,大气不稳定
③四周环海,水汽丰富④盛行上升气流,对流强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爪哇岛1月份盛行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16.推测雅加达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光伏板是光伏发电的基本装置。光伏板安装仰角和南北间距存在一定的纬度差异。下图示意甲、乙两地光伏板安装方式,图中两地光伏板规格相同,箭头代表二分日正午太阳光线。
(1)根据二分日正午太阳光线推测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的相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2)若乙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分析其光伏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3)有人提议乙地采用与甲地一样的光伏板安装方式,说明实施这一提议对乙地冬季发电能力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金川是大渡河的一级支流,流域内山高谷深。距今8~17ka(千年)期间,该河阿娘寨河段发生一次大型滑坡,形成了阿娘寨古堰塞湖。古堰塞湖先后经历了形成、充填和溃决三个阶段,各阶段堆积了不同的沉积物。同时,古堰塞湖的发展演化导致古堰塞坝体上下游河段落差变化明显。2020年6月,阿娘寨古滑坡堆积体前缘发生了新的滑坡。下图示意新滑坡体光学影像、古堰塞湖位置及其沉积物剖面。
(1)结合古堰塞湖沉积物的特征,说明湖区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
(2)分析古堰塞湖溃决前后对坝体上下游河段落差产生的影响。
(3)2020年6月古滑坡前缘再次发生新滑坡,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风源于热带、副热带海域发展的热带气旋,其中心附近风力发展至12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系统。2023年9月,第9号台风苏拉和第11号台风海葵同时登陆,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下图示意两台风部分路径。
(1)描述台风的形成过程。
(2)指出双台风登陆后其强度变化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3)台风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请你为减轻台风灾害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C A D D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B D B A
17.(1)
相同特点:二分日正午太阳光线均来自南面,可知两地均位于赤道以北。不同特点:二分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可知甲地纬度低于乙地。
(2)晴天多(云量少),光照充足;沙漠广布,可利用土地多。
(3)
有利:提高光伏板安装密度,提高总发电能力。不利:光伏板仰角减小,照射角度减小,获得的光照强度减小;光伏板南北间距减小,光伏板下部光照有时会被遮挡,降低单板发电能力。
18.(1)形成阶段:流速显著降低;充填阶段:流速先缓慢后逐渐加快;溃决阶段:流速急剧增大。
(2)
溃决前,上游河段落差减小,下游河段落差增大;溃决后,上游河段落差增大,下游河段落差减小。
(3)地质条件不稳定;地形陡峭;降水诱发;河流侵蚀作用。
19.(1)热带、副热带海域水温高,加热大气,气流上升,洋面气压降低,形成热带低压;上升的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放出热量,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使得外围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热带气旋,随着热带气旋的不断发展,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及以上。
(2)特征:强度减弱。原因:地面摩擦力大,对台风消能作用强,台风逐渐减弱为热带低压;登陆后,失去水汽来源,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减少(能量供应不足)。
(3)加强预警预报系统:完善灾后应急系统;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能力;完善城市的排涝系统,提高城市防涝、排洪能力;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加强港口安全设施;加固堤坝,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