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阳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1次月考高二级思想政治科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不再是同其他各特定体系相对的特定体系,而变成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马克思的上述主张①是基于哲学正确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②强调了哲学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③把真正的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 ④认为哲学的使命是指导人们改造世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旧唯物主义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不能理解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成了不彻底的“半截子”唯物主义。由此可知①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③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水岭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反洗钱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反洗钱法坚持问题导向,系统完善反洗钱制度措施,平衡反洗钱工作与保障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反洗钱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这体现了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③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 ④思维促进存在的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下列观点中,与该论断哲学立场一致的是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阳明) ②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③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老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5年7月,《自然》杂志发布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等与国内外科研人员合作,经过十年攻关,成功绘制出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STAM)。这项研究成果以1微米的各向同性分辨率实现了脑图谱的精确测绘,为解开脑科学的奥秘提供了关键工具。这表明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②人们可以通过意识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④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要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细化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举措,健全覆盖全流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体系,科学配置干支流水资源。这要求我们①减少人为干预,创造条件保护黄河流域生态文明②在事物的具体联系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③从整体着眼,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最优目标④从构建自在事物的联系中创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南水北调和黄河调水调沙中的“调”字相同,却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南水北调(“diào”)侧重“空间均衡”,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水资源分布格局;黄河调水调沙(“tiáo”)侧重“系统治理”,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现有系统的运行状态调节水流和泥沙,保护两岸的生态和百姓的生命财产。材料表明,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①要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关键在于具体分析不同水利工程的特殊性③要善于根据人们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④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一切依靠群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下列对漫画《意志》解读正确的是①该漫画讽刺了一些人想问题、做事情不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只能认命”的心态带有唯心主义色彩,认为思维决定存在③“事既如此,也只能认命了”这一观点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④意志推不动石头是因为意识活动没能把握石头内部的本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核讹诈,我国启动了洲际导弹的研制计划。1984年 东风-5导弹1999年 东风-31导弹2009年 东风-31A导弹2019年 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2025年 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上表,东风导弹家族的发展过程体现了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②发展是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的循环过程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5年8月,某科研团队攻克“深海矿物开采机器人”关键技术,针对深海高压、低温、强腐蚀环境,团队摒弃传统“刚性防护”思路,转而研发“柔性自适应外壳”——通过模仿深海鱼类的生物结构,使机器人外壳能随水压变化自动调节形态,既抵御高压又降低能耗。该技术突破①说明实践的需要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②印证了“意识能直接创造出符合人类需求的客观事物”③体现了辩证否定观中对旧技术模式的扬弃④表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循环往复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11.曾经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寸草不生。自1999年我国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黄土高原正悄然由“黄”转“绿”,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一个“天蓝、山绿、水清、景美、人富”的黄土高原新貌正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世界生态保护与修复进程中的“中国样本”。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事物质的飞跃④主次矛盾可以相互转化,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用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因地制宜做好复制推广工作,在更大范围释放制度创新红利。复制推广工作①遵循了从普遍到特殊再到普遍的一般过程②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③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④体现了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做好推广工作的关键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5年7月,天津大学科研团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成功构建“可吞服光电子胶囊——工程菌双向交流系统”,建立起人类与肠道工程菌之间的光学“语言”,构建了新型“菌——机接口”,丰富了生物电子接口类型,为实现“人——机——菌交互”、推动智能化疾病诊疗奠定了基础,将来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会有新路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人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多种多样的联系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从ChatGPT到豆包,再到今年爆火的DeepSeek,人工智能产品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然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强大功能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助长了人们的“机巧之心”,出现了技术被误用和滥用的情况,涉及隐私侵犯、算法歧视、科研不端、虚假信息传播等问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全面分析人工智能发展的利弊得失②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注重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③尊重客观规律,人工智能才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指导实践④科技进步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关于月球的起源一直是个未解之谜。2025年4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该结果表明,月球背面月幔比正面更干燥,这一成果将为更好开展月球起源与演化的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②认识依赖于实践,探月技术为推动月球的认识提供理论支撑③探索月球起源是科学家开展月壤研究活动的目的④实践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漆是古代中国对世界物质文化一大贡献,是人类早期主要的黏合材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由漆作为外层涂料的装饰性极强的陶胎漆器,表明漆的主要用途从封闭黏合的实用目的发展出追求光泽的审美目的。据此,以下观点正确的是①漆的实用目的向审美目的的发展体现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②漆的实用目的向审美目的的发展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③漆的实用目的和审美目的说明了同一客体具有不同的价值④漆的实用目的和审美目的说明不同的认识决定不同的价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主观题(4题,共5问,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部署了300多项改革任务,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图”。而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景图”变为“施工图”,必须下好改革“一盘棋”,既要继续在全面上下功夫,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使改革举措全面覆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又要持续在深化上用实劲,突出经济体制这个重点,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增强改革举措的针对性和精准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评析这一观点。(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2024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灵智”正式投入使用。该模型在医疗诊断、科学研究和教育等领域展现出高效能力,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然而,其带来的信息偏见、隐私泄露和伦理风险也引发社会担忧。对此,国家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分类分级监管,推动技术向善发展。(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国家为何要对人工智能技术实施“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监管原则。(12分)(2)从辩证法发展观角度,说明应如何正确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场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在这场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结合材料,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分析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5年5月,位于哈萨克斯坦北哈州的中哈粮油作物生产科技示范园迎来第9个播种季,凝结着中哈“智慧”的小麦正茁壮成长。看着金灿灿、沉甸甸的麦穗,哈萨克斯坦北哈州订单农业的农场主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中国种子粒大饱满产量高,就是好!”而在2017年示范园建设初期,中国科研团队面对的还是当地人的怀疑:“中国小麦种在我们的旱地里行吗?真能提高我们的粮食产量吗?”面对这样的质疑,中国科研人员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多年来,中国科研人员扎根田间调查研究,持续开展小麦引种和定向杂交育种工作,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引进和推广宽幅沟播技术。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筛选,他们培育出一批农艺性状好、抗性强的小麦品种。这些中国小麦品种创造了最高增产60.51%的好成绩。行动是推动中哈农业合作的最好方式。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答案第1页,共2页南阳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1次月考高二级思想政治科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A B D C A C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C B A B C1.C【详解】②④:马克思认为哲学变成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强调了哲学必须关注现实世界,其使命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也强调了哲学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②④正确。①:真正的哲学才能正确把握时代的脉搏,①错误。③:哲学不能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③错误。2.A【详解】①②: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①②说法正确。③: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都承认世界的物质性,③说法错误。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和有无同一性,④说法错误。3.A【详解】①②:新修订的反洗钱法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系统完善反洗钱制度措施,这是针对现实问题调整制度,说明思维(立法)正确反映了存在(新形势下的洗钱风险与需求),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②正确。③:存在决定思维,思维依赖存在,但存在不依赖思维,二者不是相互依赖,③错误。④:正确的思维能促进存在的发展,错误的思维则会阻碍存在的发展,④错误。4.B【详解】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强调事物的存在依赖于心的感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①:本观点主张事物和道理都存在于心中,心是万物的根源,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①符合题意。②:认为“气”(物质)是“理”的基础,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排除。③:认为事物是观念的集合,强调事物依赖于观念,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③符合题意。④:本观点主张“道”(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理念)是宇宙本源,生成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排除。5.D【详解】③④:科研人员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实现脑图谱的精确测绘,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④正确。①: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起推动作用,①排除。②: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②不选。6.C【详解】①:题干强调的是要“实施最严格制度”、“严守上限”、“细化举措”、“健全体系”、“科学配置”,这些都是积极主动的人为干预和调控措施,而不是“减少人为干预”。保护生态文明恰恰需要科学、合理、有力的人为干预,①错误。②:“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正是要求我们精准把握水资源与城市发展、土地利用、人口规模、产业发展之间具体的、客观的联系,并根据这些联系来制定措施,推动保护,②正确。③:“健全覆盖全流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体系”、“科学配置干支流水资源”明确体现了系统观念和整体性思维。要求把黄河流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统筹协调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追求全流域生态保护的整体最优效果,③正确。④: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的自然物本身固有的联系。题干中提到的“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等措施,是人类根据客观规律主动建立起来的新的、具体的联系,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生态保护,而不是去“构建”那些本来就存在的自在事物的联系,④错误。7.A【详解】①:水利工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水流动、泥沙运动、生态平衡),否则会导致生态破坏或工程失败。材料中“保护两岸的生态和百姓的生命财产”隐含了尊重规律的要求,体现了唯物论的基本观点,①正确。 ②:材料通过对比两个工程的差异(空间均衡 vs. 系统治理),强调需针对具体问题采取不同方法,这符合矛盾特殊性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②符合题意。③: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③错误。④:材料未体现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④不符合题意。8.C【详解】②③:由材料可知,“只能认命”的心态强调由“命”决定,带有唯心主义色彩,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事既如此,也只能认命了”这一观点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②③正确。①:材料没有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不选。④:“意志推不动石头”是因为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④错误。9.B【详解】①③:东风导弹家族是在前后彼此联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发展过程体现了发展的观点,这一过程也是辩证否定的过程,①③符合题意。②:事物的发展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而是不断前进的,②错误。④:材料未体现矛盾对事物发展的作用,④排除。10.C【详解】①:“通过模仿深海鱼类的生物结构,使机器人外壳能随水压变化自动调节形态,既抵御高压又降低能耗”体现了实践的需要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①正确。②:“意识能直接创造出符合人类需求的客观事物”错误,意识需通过实践创造客观事物,②不选。③:团队摒弃传统“刚性防护”思路,转而研发“柔性自适应外壳”,体现了辩证否定观中对旧技术模式的扬弃,③正确。④:“认识的循环往复” 错误,认识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非循环往复,④错误。11.A【详解】①③:退耕还林使黄土高原由“黄”转“绿”,说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也说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事物质的飞跃,①③正确。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造客观世界,②错误。④:黄土高原由“黄”转“绿”,生态环境由坏变好,体现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而非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④错误。12.C【详解】①: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是从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特殊,而不是从普遍到特殊再到普遍,①错误。②:“用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因地制宜做好复制推广工作”强调了结合各地自身的特殊性,这说明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②正确。③: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具有特殊性,其中总结出的可推广的经验具有普遍性,在各地进行复制推广又要结合各地特殊性,这表明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③正确。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做好推广工作的关键,而不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④错误。13.B【详解】①:材料中成功构建交流系统,建立光学“语言”等信息表明人能够认识身体、材料与电子等事物的关系,并能推动疾病治疗解决,说明人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①符合题意。②:人们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多样的联系,而不是人自身的需求,②错误。③:科研为实现“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开辟新路径,服务于实践,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③错误。④:材料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没有涉及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内容,④不符合题意。14.A【详解】①:题目强调人工智能既带来发展机遇,又存在隐私侵犯、算法歧视等问题,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全面分析其利弊,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①正确。②:材料强调的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利与弊,属于矛盾的主次方面,不是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②排除。③:人工智能是工具,其本身不具备“主观能动性”,人类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体,③排除。④:人工智能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如数据处理能力),提升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④正确。15.B【详解】①:我国科学家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的研究,获得了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的新认识,推动了对月球起源与演化的认知,体现科学研究是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①正确。②:探月技术(嫦娥六号)是实践的物质手段,提供的是“实践支撑”,而非“理论支撑”,②不选。③:科学家开展月壤研究活动的目的是推动对月球起源与演化的认识,进而服务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实践,探索月球起源是研究的“目标”而非“目的”,③不选。④:嫦娥六号作为先进的探月工具,为获取月球背面月壤样品、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体现实践提供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发展,④正确。16.C【详解】①:实践的目的是指实践主体在进行实践活动之前对实践结果的预想或设想。题干中漆的实用目的向审美目的发展,主要体现的不是实践目的本身,而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实践的特点不同,①排除。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等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生产力发展,漆的主要用途从封闭黏合的实用目的发展到追求光泽的审美目的,这表明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漆的使用目的发生了变化,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②正确。③: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漆既具有封闭黏合的实用价值,又具有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审美价值,这说明同一客体(漆)针对主体不同的需求具有不同的价值,③正确。④:价值是由客体自身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共同决定的,而不是由认识决定的,④错误。(主观题只有知识点没有正确结合材料,一点给1-2分)17.该观点是正确的。(2分)①整体统率着部分,并由部分构成。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分)树立改革全局观,顶层设计立足全局、实践探索覆盖全局,一体推进改革各项事业,才能最大限度实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1分)②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分)抓住关键、找准重点,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才能以点带面,化解其他领域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1分)18.(1)①物质决定意识(2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1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是制定监管政策的客观依据。国家基于技术应用中的这一实际矛盾,提出“发展与安全并重”原则,做到了从客观实际出发。(1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2分),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1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作为科学的政策意识,能够指导实践。(1分)通过“分类分级监管”等措施,既发挥AI技术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又规避伦理风险,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1分)③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2分)AI技术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国家实施监管需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同时,面对风险挑战,需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干预。“发展与安全并重”原则正是在尊重规律基础上积极作为的体现,实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1分)(2)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事物,在医疗诊断、科学研究和教育等领域展现出高效能力,代表着科技发展的方向。(1分)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分)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各种问题,应正视挑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1分)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分)国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实施分类分级监管,推动人工智能不断成熟与完善,使其在发展和安全、创新和治理的平衡中不断完善,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更上一个阶梯。(1分)19.(1)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2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2分)②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战时期的具体体现,它继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普遍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升华。(2分)③抗战精神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分)20.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中国科研人员扎根田间,通过调查研究、引种和杂交育种试验,了解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培育出适合当地的小麦品种,获得了关于农业生产的直接经验。(1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面对当地人的质疑和农业生产中的问题,科研人员持续开展研究,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和培育新品种,推动了对当地农业发展认识的深化。(1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分)中国科研人员培育的小麦品种实现了增产,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小麦种植技术和品种的有效性,消除了当地人的怀疑。(1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分)科研人员培育小麦品种、推广种植技术,目的是提高当地粮食产量,促进中哈农业合作,推动当地农业发展。(1分)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清远市南阳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docx 政治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