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叶县高中高一10月节后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 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为某校学生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比赛,甲、乙两人从O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搜到狐狸,两人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 )A.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B.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C.甲的位移不等于乙的位移D.甲的路程等于乙的路程2.高速摄影机是一种用来进行高速摄影的摄影机,每秒至少可拍摄1000帧,最多可达20亿帧。某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高速穿过扑克牌的画面如图所示,已知扑克牌宽度约为,子弹穿过扑克牌的时间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题中的是时刻B.子弹射穿扑克牌的速度约为C.由于摄影机曝光时间极短,子弹在拍摄瞬间是静止的D.图中子弹几乎没有“尾巴”,说明拍摄此照片时的曝光时间大于3.“45TFS”为某品牌汽车的尾部标识,如图所示。其中“45”称为G值,G值越大,加速越快,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加速到速度为100km/h(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国际单位制)的10倍。若某车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9s,由此推算,该车的尾标应该是( )A.30TFSI B.35TFSI C.40TFSI D.45TFSI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m/sC.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m/sD.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m/s5.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教学楼上做自由落体实验,甲同学在四楼先将小球A释放,当下落距离为h时,乙同学在三楼将小球B释放,小球B释放时间t后,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小球A、B不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释放点离地高度为B.甲同学释放点离地高度为C.若两位同学均各上一层楼重做以上实验,两小球仍能同时落地D.若两位同学均各下一层楼重做以上实验,小球A先落地6.学校科技周展示现场中,飞行小组让飞行器从12m高的教学楼楼顶由静止先匀加速直线下降再匀减速直线下降,到达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飞行器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运动总时间为3s,则该飞行器在此过程中的v-t图像为( )A.B.C.D.7.小智同学发现了一张自己以前为研究机动车的运动情况绘制的图像(如图)。已知机动车运动轨迹是直线,但是不知机动车是处于加速还是刹车状态,请你帮他判定以下合理的说法是( )机动车处于匀加速状态B.机动车的初速度为0C.机动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8D.机动车在前3秒的位移是24m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一个物体从某高处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快B.连续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差值不变C.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3:1D.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落地速度的一半9.某司机开车以速度行驶到路口附近,发现有行人准备过斑马线,立即刹车礼让行人。设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则( )A.汽车刹车5s后的速度大小为1m/sB.汽车刹车内走的位移为C.汽车刹车时离斑马线的距离至少为D.汽车在刹车后的第5秒内走的位移是10.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汽车的前沿科技,目前尚在完善中,它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制动反应时间为,比有人驾驶汽车平均快1秒。下图为在某次测试场地进行制动测试时获得的一部分图像(为汽车的速度,为位置坐标)。关于该无人驾驶汽车在该路段的制动测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动加速度大小为B.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嗅”到前方行人“气息”到停止需要3sC.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嗅”到前方行人“气息”到停止的距离为45mD.最大安全速度是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6分)某探究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滴下小水滴的时间间隔相等,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滴水的时间间隔为0.5s)(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 运动的。A.从右向左 B.从左向右(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m/s,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12.(10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甲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共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50Hz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表所示:对应点 B C D E F速度(m/s) 0.141 0.185 0.220 0.254 0.301(1)设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计算的公式为(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并在图中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了图像:(3)利用该图像求得物体的加速度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线与纵轴的交点的速度是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4)如果当时通入的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3.(11分)以1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3s内前进36m。求:(1)汽车的加速度;(2)汽车制动后5s内的平均速度。14.(12分)舰载机着舰被称为“在刀尖上跳舞”,指的是舰载机着舰有很大的风险,一旦着舰不成功,飞行员必须迅速实施“逃逸复飞”,“逃逸复飞”是指制动挂钩挂拦阻索失败后飞机的复飞。若航母跑道长为,某飞行员在一次训练“逃逸复飞”科目时,战斗机在跑道一端着舰时的速度为,着舰后以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制动挂钩挂拦阻索失败,于是战斗机立即以的加速度复飞,起飞需要的最小速度为。求:(1)战斗机着舰时的速度大小;(2)本次“逃逸复飞”能否成功?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达到起飞速度时战斗机离跑道终端的距离。15.(15分)垫球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如图所示,在某次垫球训练过程中,排球自小丽的手上方某处自由下落,以速度落在小丽手上,小丽将其以原速率竖直向上垫起。已知排球和小丽的手接触的时间,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不计排球所受空气阻力,求:(1)排球第一次下落的高度h;(2)第一次下落过程中,排球运动最后的距离所用的时间t;(3)排球与小丽的手接触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a。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D B C C BD CD AD11.(每空2分,共6分。)【答案】 A 0.26 0.12【详解】(1)由于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受到阻力作用,小车做减速运动,根据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可知小车从右向左运动。故选A。(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有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可得(每空2分,共10分。)【答案】 0.10 计时起点的速度 不变【详解】[1] 已知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所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得[2] 由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物体的加速度为[3] 电网电压变化,并不改变打点的频率,故打点的周期不变,所以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不变。13.(1) 加速度大小为,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2) 8.1m/s【详解】(1)设3s内汽车仍未停止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2分代入数据解得 ..............................1分3s时汽车的速度大小为假设成立,可知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2分(2)汽车减速到停下所用时间为 ..............................2分则制动后5s内发生的位移为 ..............................2分制动后5s内的平均速度 =8.1m/s ..............................2分14.(1)25m/s;(2)能,10m【详解】(1)战斗机着舰减速过程,根据运动学公式..............................3分战斗机着舰减速过程,根据运动学公式..............................3分假设战斗机能“逃逸复飞”成功,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战斗机复飞过程的最小位移 ..............................3分由于 ..............................1分因此,本次“逃逸复飞”训练能成功,离跑道终端的距离.....................2分15. (1) (2) (3)【详解】(1)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解得排球第一次下落的高度为 ..............................3分根据,可得排球第一次下落的时间为.............................3分排球在开始下落,可得所用时间为 ...............3分则第一次下落过程中,排球运动最后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为.............................2分已知小丽将其以原速率竖直向上垫起,排球和小丽的手接触的时间,则排球与小丽的手接触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