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叶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节后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叶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节后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叶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这一规律是( )
A.经济基础必须适应上层建筑 B.生产力必须与生产关系相适应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D.分配制度必须适应所有制形式
2.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主要使用石器工具,生产力水平极低
B.广泛使用铁器工具,农业水平较高
C.金属工具普及,手工业高度发达
D.生产工具复杂,劳动对象覆盖所有自然资源
3.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氏族首领的权力膨胀 B.外部部落的入侵
C.生产力发展(金属工具出现)推动私有制产生 D.奴隶的反抗斗争
4.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
5.奴隶社会相较于原始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最显著标志是( )
A.文字的发明 B.宗教的产生
C.城市的出现 D.金属工具(如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6.奴隶社会中,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是( )
A.奴隶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B.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
C.地主阶级与奴隶阶级 D.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
7.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主要方式是( )
A.强制奴隶劳动,占有全部劳动成果
B.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收取地租(如劳役地租、实物地租)
D.通过商品贸易掠夺农民财富
8.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中,农民与奴隶相比的显著不同是( )
A.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且可能拥有少量生产资料
B.农民完全没有人身自由
C.农民的劳动成果全部归地主所有
D.农民必须依附地主才能生存,无任何自主权利
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者(雇佣工人)的本质特征是( )
A.失去生产资料,需出卖劳动力维持生存
B.拥有部分生产资料,可自主安排劳动
C.完全依附资本家,无任何人身自由
D.可参与资本家的利润分配,共享劳动成果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
A.生产绝对过剩(社会产品远超人类需求)
B.生产相对过剩(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过剩)
C.商品短缺,物价大幅上涨
D.资本家破产,工人全部失业
11.下列不属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 )
①唯物史观 ②形而上学 ③唯心史观 ④剩余价值学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与中国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柏拉图的理想国等相似……它是一种批判现实的思想力量,是人们的理想寄托,有助于推动人民改变现实不合理的社会”。这种描述最有可能是( )
A.空想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进化理论 D.启蒙思想
13.《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关于《共产党宣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②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③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黑暗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走出了一条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可见,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救中国、发展中国是因为( )
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掌握和动员了亿万人民群众
③社会主义实现由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④社会主义在中国由空想变为科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B.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C.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D.使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中国
16.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这一状况决定了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
①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缓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主要是( )
①革命对象不同
②革命任务不同
③领导阶级不同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过渡时期是指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的时期。建国初期的过渡时期是指( )
A.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B.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C.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9.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因为五四运动( )
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③追求救国强国真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某校同学以“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主题,制作了以下图片展板。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图片展板的摆放顺序应为( )
①北京青年学生抗议巴黎和会 ②焚毁鸦片——鸦片战争
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 ④南京市各界人士游行庆祝公私合营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两个中国之命运》中提出:“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据此可知(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②建立一个人民民主的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升国旗的高度是28.3米,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新中国诞生于1949年10月1日,中间相差28年零3个月。对此,有网友评论说:你走了很远的路,才走到这一刻。该网友所说的“很远的路”应该包括( )
①近代中国的探索复兴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④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丰碑,其精神遗产至今激励着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抗战胜利标志着中国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B.抗战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
C.抗战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D.抗战胜利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4.“三大改造”期间,曾有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感叹:“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哪能有今天?”这一感叹说明( )
A.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了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C.我国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D.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5.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第一座长江大桥通车、第一个大型油田投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制造能力从弱到强、产业体系从无到有、工业布局从偏到全、交通运输从点到面……中国大地书写着改天换地的新诗篇。下列关于这一历史时期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进行了“第一次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③这一历史时期雄辩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④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面。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材料二 “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
材料三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房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煤,我们家里没有煤了。”“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开采的煤太多了”。这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庭的场景。烧不起煤居然是因为开采的煤太多了,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直至今天,资本主义依然无法消除类似的人间悲剧。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哪种社会形态?
(2)简要概括材料三中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并运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知识,说明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七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4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4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B D B C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A C D A C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C A D
26.(1)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7.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②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这个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防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