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
政 治 试 卷 2025.10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本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题48分),主观题(第17题~第20题52分) 。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3.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简答题和探究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第Ⅰ卷(客观题48分)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
项。(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产品十分有限,只能维持生存的需要。如果不实行平均分配,就会有一部分人被饿死,这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就不可能繁衍生存下来。从生产关系看,原始社会劳动产品实行平均分配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B. 生产资料共同占有
C. 生产工具极具优势 D. 建立平等互助关系
2.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B.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C.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
D.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3.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下图为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是夏商周时期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之一。对这一时期理解正确的是( )
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B.统治阶级以收取地租作为主要的剥削方式
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已经产生
D.人们当时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是铁制农具
4.2025年6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在南宁市境内发现了17处史前洞穴遗址、1个化石点和2处大石铲遗址,采集到穿孔石器、砍砸器、石锤、石片、石砧等石器以及动物化石等新石器时代遗物。下列选项符合该时期的社会状况的是( )
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②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③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已分工 ④人们共同劳动占有生产资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出自唐朝诗人李约的《观祈雨》,此诗通过对久旱无雨时两种不同生活的描绘,揭露了当时的阶级对立和贫富悬殊。农民和豪门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其根源在于( )
A.农民占有少量土地 B.封建国家的等级制度
C.封建土地所有制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6.“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英国作家狄更斯《双城记》开篇中的一句话。该小说创作于19世纪50年代,当时正处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种种罪恶和劳动人民生活的贫困化,使得英国社会处于爆发一场社会大革命的边缘。开篇中的“好”与“坏”分别指的是( )
①资本主义制度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资本原始积累充满了暴力和掠夺,剥削工人剩余价值
③资产阶级思想家从正义原则出发提出了积极合理的设想
④资本和生产资料高度集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缓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空想社会主义者闵采尔设想建立一个没有阶级之分、没有私有财产的“千载太平天国”,这其中蕴含的共同富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者探索共同富裕问题具有重要价值。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空想社会主义( )
A.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B.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C.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D.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8.社会主义运动是以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旨在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政治运动。社会主义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经历了世界范围内的演变和发展。下列事件与社会主义运动对应正确的是( )
A.巴黎公社运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伟大飞跃
C.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跨越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9.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十月革命是各国革命的共同道路,它不是个别民族现象,而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国际现象……各国革命都有具体的民族特点,十月革命本身也带有一些民族特点,没有民族特点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尝试
②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③十月革命为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④从社会发展进程看,社会主义最终会取代资本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1917年10月,在世界帝国主义阵营最薄弱的俄国,爆发了社会主义革命。它使人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巨大成功,使在黑暗中彷徨的中国先进分子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十月革命架起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桥梁,这个桥梁是现实的。下列选项能说明“这个桥梁是现实的”的有( )
①马克思对近代中国问题的倾情关注和正义发声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指引
②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③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为应对就业市场疲软、经济衰退等局面,美联储于9月19日宣布降息50个基点,试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和消费。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经济政策调整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
A. 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B. 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C. 否定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
D. 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必然趋势
12.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表明( )
A.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大众的科学理论
B.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C.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D. 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1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
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
C.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4.海外网报道,2024年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速远低于预期,年增长仅1.6%,而通胀率却再次升至5.4%。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一场破坏性超过大萧条的经济崩盘可能即将在2024年降临美国。如果美国经济崩盘,其直接原因是( )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
C.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有组织性之间的矛盾
15.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 )
A. 历史前提 B. 理论基石 C. 物质基础 D. 主要标志
16.如以下列图片为学习内容,拟定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
圣西门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俄国十月革命
A.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B.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实践历程
C.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D.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Ⅱ卷(主观题52分)
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僮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而主要的是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济中的典型形式。
材料二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邓小平文选》
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上有哪些特点。(10分)
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是什么?(5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过去的30年中,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多次国际性金融危机。然而,有众多的西方政治和经济理论学者把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政策和行为的偶然失误,或是某些外部因素的冲击。
面对危机,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经济调节机制等方面出现新变化,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命运。资本主义的瓦解不需要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相反,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
请评析西方政治和经济理论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看法。(10分)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否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命运?请说明理由。(5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已经发展了160多年。160多年来,社会主义先后发生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制度、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转变,可谓高潮迭起。160多年来,社会主义也曾遭遇过一次又一次挫折,先后出现过几次低潮。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既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进一步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每一个社会主义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摘自秦宣《科学社会主义:机遇、挑战与对策》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简述社会主义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13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思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而产生和发展的。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和思格斯参加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实践,在此基础上,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思想成果。他们从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中,广泛汲取知识、智慧和思想精华,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结合材料,分析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产生的。(9分)高一政治月考答案
----5 BDCBC
----10 AADCC
----16 CBBCA B
17、(1)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2)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8、(1)该看法片面,没有认识到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未改变资本主义的命运。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缓和了阶级矛盾,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9、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在中国的发展: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20、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