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第3课《系统功能与控制》课件+素材【黔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单元第3课《系统功能与控制》课件+素材【黔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第3课
系统功能与控制
(黔教版)六年级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在设计系统控制方案时,考虑伦理与安全,如确保调控过程不泄露数据、不对他人或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借助数字化工具模拟系统动态控制,创新调控方案,验证不同策略的效果。
用算法化思维拆解系统动态控制过程,如将调节步骤转化为可执行的逻辑流程,分析控制变量间的关系。
能感知系统控制场景中的信息需求,如识别难控系统的关键影响因素,主动获取调控所需数据。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人们创造了很多人工系统。只有有效地控制这些人工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系统的功能,从而实现开发系统的目标。但有的系统并不好控制。
03
新知讲解
活动一:感受人工系统的控制
分析图中的人工系统,思考下列问题:
系统的功能可以控制
图 2-3-1 人工系统
智能水壶 无人机 仿真机械手
03
新知讲解
1.智能水壶的烧水功能需要控制吗
2.无人机是如何完成起飞、转向、平飞等功能的
3.仿真机械手是如何抓取实物的
需要。需控制加热功率和时长,水沸后自动断电,避免干烧或烧过头。
通过遥控器发送指令,无人机调节电机转速:升力大于重力时起飞,调整不同电机转速差实现转向,转速稳定时平飞。
通过传感器感知实物位置、形状,控制器接收信号后驱动关节电机,调整手指角度和力度,平稳包裹并抓取实物。
03
新知讲解
智能水壶通过在系统中的程序控制,实现了全自动加水、烧水功能;无人机借助遥控器传输指令,控制飞行状态;仿真机械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控制抓取的动作。以上这些系统功能的实现,都需要提前或者实时地为系统输入控制指令。
03
新知讲解
生活中有的系统并不好控制,比如:
大型电网系统:需平衡多区域用电负荷,用户用电需求实时波动,且发电端(如风电、光伏)受天气影响大,控制难度高。
城市交通系统:涉及海量车辆、行人及路口,交通流量随时间、事件动态变化,难以精准协调各路段通行效率。
拓展阅读
03
新知讲解
这说明系统控制受多因素影响,如内部结构复杂、外部干扰多,且控制需动态适配,并非所有系统都能按预设精准调控,需结合实际优化策略。
拓展阅读
03
新知讲解
活动一:观察空调的自我调节过程
系统的控制是动态的调节过程
打开空调,设定温度,观察空调工作时声音、指示灯、风量的变化,思考下面的问题:
1.设定温度后,空调一直以同样的状态工作吗 它的工作过程有什么变化
不是。室温未达设定值时高强度运行,达标后停机,室温波动后再启动,反复循环。
03
新知讲解
2.当房间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打开房门或窗户,空调的工作状态有变化吗
3.空调工作状态发生改变后,能够再次回到原来的稳定状态吗
有变化。开门窗导致室温骤升 / 降,传感器检测到温差增大,空调会重新启动并高强度运行,直至室温回归设定值。
能。当空调因室温波动(如开门窗)改变工作状态(从停机转为运行),其温度传感器会持续监测室温,待室温降至或升至设定值时,控制器会指令压缩机等核心部件停止工作,空调再次回到 “室温稳定、低功耗” 的稳定状态,该过程会随室温波动反复进行。
03
新知讲解
小科提示
空调的自我调节过程原理很简单:空调先接收设定温度指令,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室温,与设定值对比,温差大时强运行,温差小时弱运行,达标后停机,波动后再启动。
03
新知讲解
系统有输入和输出环节,这意味着系统与外界环境发生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空调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按指令工作:室温达标进入稳定状态,环境温度变化时重新工作,体现系统控制是动态调节过程。
03
新知讲解
控制算法在动态调节中的应用
控制算法是系统动态调节的 “决策核心”,能将抽象的调节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逻辑规则。
例如比例控制算法,会根据系统实际输出与目标值的偏差大小,按固定比例调整控制量;
拓展阅读
03
新知讲解
控制算法在动态调节中的应用
积分控制算法可消除长期偏差,如空调运行中,若室温持续略低于设定值,算法会累积偏差并逐步加大制热力度;
微分控制算法能预判偏差变化趋势,如智能 irrigation 系统根据土壤湿度下降速率,提前微调供水量。
拓展阅读
04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系统中,依赖控制算法实现精准动态调节的是
A. 手动开关的台灯 B. 定时开关机的电视
C. 智能变频空调 D. 固定水量的饮水机
2、系统控制中,动态调节的核心依据是
A. 初始设定值 B. 系统实时反馈信息 C. 固定程序 D. 人工主观判断
C
B
04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3、下列哪项最能体现系统控制的动态性?
A. 设定空调固定温度后不再调整
B. 空调根据室内温度变化实时启停
C. 手动反复开关空调
D. 空调按固定时间间隔启停
4、系统控制中,“外部干扰” 的典型例子是
A. 传感器内部元件老化 B. 控制程序出现漏洞
C. 室外大风导致室内温度骤降 D. 电机运转时的机械磨损
B
C
04
课堂练习
二、完成判断。
1、控制算法仅能用于复杂工业系统,生活中的简单控制系统无需算法支持。
2、硬件抗干扰措施和软件抗干扰措施不能同时用于同一系统,需二选一。
3、系统功能能否实现,仅取决于控制算法的优劣,与抗干扰措施无关。
4、微分控制算法的核心作用是根据当前偏差大小调整控制量,偏差越大调节。
5、针对同一干扰因素,可能存在多种抗干扰措施,需根据实际场景选择。
X

X
X
X
05
拓展延伸
系统控制的基本类型
开环控制:无反馈环节,控制指令发出后,不根据系统实际输出结果调整。如定时洗衣机,按预设程序完成洗衣,不检测衣物洁净度;又如交通信号灯,按固定时间切换,不考虑路口车流。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是无法应对干扰,控制精度低。
05
拓展延伸
系统控制的基本类型
闭环控制:含反馈环节,能根据系统输出结果与目标值的偏差动态调节。如恒温空调,实时检测室内温度,与设定值对比,温差大则加大制冷 / 制热,温差小则减小;又如自动投篮机器人,检测投篮偏差后调整角度。优点是控制精度高、能应对干扰,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05
拓展延伸
系统控制的干扰与抗干扰措施
干扰因素:指影响系统按预期运行的外部或内部因素。外部如温控系统中突然开窗的冷风、电网电压波动;内部如电机老化导致转速不稳定、传感器误差。
05
拓展延伸
系统控制的干扰与抗干扰措施
硬件抗干扰措施:通过硬件设计减少干扰,如给控制系统加装屏蔽罩隔绝电磁干扰,在电路中串联稳压模块稳定电压,选用高精度传感器降低检测误差。
软件抗干扰措施:借助程序优化应对干扰,如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多次滤波处理,剔除异常值;设置故障自诊断程序,发现干扰时自动切换备用控制方案。
结构抗干扰措施:优化系统物理结构,给机械传动系统添加润滑装置。
06
课堂总结
1
引入新知内容
系统功能与控制
2
系统的功能可以控制
3
系统的控制是动态的调节过程
4
完成课题练习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1
2
3
4
5
07
板书设计
系统功能与控制
1、进行新知引入
2、系统的功能可以控制
3、系统的控制是动态的调节过程
4、完成课堂练习
5、进行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1、生活中可控系统观察记录。
08
课后作业
选取生活中的一个可控系统(如智能家居温控),记录其 1 天内的调节过程,分析调节依据,说明为何是动态控制,撰写 300 字分析报告。
课后作业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