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平原五中、平原三中、平原二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平原五中、平原三中、平原二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检测试题
初中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7-9章。
2. g=10N/ kg,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如图所示,是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真人不倒翁”表演。不倒翁不容易倾倒,主要原因是(  )
A. 不倒翁受到的重力较小 B. 不倒翁的重心较低
C. 不倒翁的制作材料特殊 D. 不倒翁左右摇晃时,支撑面积变大
2. 乘上公交车后,车很快就到了校门口,司机踩下刹车,你不自觉地向前倾,幸好你及时抓紧了扶手。关于刹车时你向前倾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你没站稳
B. 你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 你具有惯性
D. 如果鞋底光滑,你就会纹丝不动
3. 如图是篮球被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一段轨迹,在这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篮球处于平衡状态 B. 篮球仍受到推力的作用
C. 篮球受到惯性作用 D. 重力改变篮球的运动状态
4. 如图所示,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架大型客机C919。关于C9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客机的机翼上表面平直
B. 客机在高空中受到的大气压强比地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大
C. 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的原理
D. 停在地面上的客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飞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在螺母下面加垫圈
B. 钉帽的面积比较大
C. 切蛋器的金属丝很细
D. 利用提手提较重的塑料袋
6. 下列物品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 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
B. 三峡船闸的“阀门”
C. 卫生间的地漏
D. 厨房塑料吸盘
7. 2023年10月2日,杭州亚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颁奖仪式在杭州市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内举行,如图所示为冠军中国选手王楚钦在颁奖仪式上拍摄照片。当王楚钦静立在水平领奖台上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领奖台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王楚钦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王楚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领奖台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领奖台和王楚钦受到的重力之和
D. 王楚钦对领奖台的压力与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8. 新考法如图所示,物体A重6 N,B重8 N,两个大小均为3 N的力 F 同时作用在A、B两个物体上,使它们在平面 C上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间和 B、C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 3 N、6 N B. 0 N、6 N
C. 6 N、3 N D. 3 N、3 N
9. 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 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 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 图乙中弹性绳的伸长量比图甲中的大
10. 为了说明骑电动车要戴安全头盔的道理,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将两个相似的鸡蛋甲、乙分别放在纸筒上,鸡蛋甲上方放一个轻质瓶盖,拿一根筷子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如图所示。结果鸡蛋甲完好无损,鸡蛋乙立即破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放上瓶盖后可以增大受力面积
B. 敲击时鸡蛋上部受到的压强甲比乙大
C. 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 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
11.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 8∶1 B. 4∶3 C. 2∶1 D. 4∶1
12. 如图所示,将质量相等的水,分别倒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形状不同、底面积相等的容器中,则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和压力正确的是(  )
A. p甲>p乙 F甲>F乙 B. p甲C. p甲>p乙 F甲=F乙 D. p甲=p乙 F甲=F乙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3. 水平仪放在水平面上时,重垂线如图a所示,水平仪的工作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的,当水平仪放在桌面上如图b所示,说明此桌面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偏高。
14. 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大气压强的值。若实验时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________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查阅资料发现高原上的气压值小于标准大气压,这是因为大气压强会受到___________的影响。
15. 如图所示的单摆,小球从a点释放经过最低点c然后到达最高点忽略空气阻力。当小球到达最高点b点时,如绳子突然断裂,则小球将沿路线___________(选填“①”“②”“③”)运动。当小球到达最高点b点时,如绳子突然断裂,此时所有外力消失,则小球将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6. 如图,轮船由下游经过船闸驶往上游。船进入闸室后,先关闭阀门B和闸门D,再打开阀门A,此时,上游水道和闸室组成______,当闸室中水位与上游水位______时,打开闸门C,船驶入上游。
17. 如图甲所示,一块质量为0.2kg的铁块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方向上拉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铁块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铁块在6s内移动的距离为______m,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方向为______(取)。
18. 如图甲所示,木板A平放在水平台阶上,现将它水平向右拉动,直到有一半伸出台阶(如图乙所示)。在此过程中,木板对台阶的压力将______,压强将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
19. 一个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作出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及木块所受静摩擦力的示意图。
20. 某人站在小车里,随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人受到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21.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如图甲所示,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图甲中滑轮的作用是______;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如图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替换卡片放在水平桌面上进行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 小卡片容易扭转
22. 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A、B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所示甲、乙两种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是U形管压强计,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分析丙、丁,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分析丁、戊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 _______有关;
(3)橡皮膜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时,为了使U形管内左右液面高度差增大一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 改用内径更细的U形管 B. 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4)在正确操作后,把压强计的金属盒从图戊盐水中取出。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盐水中的部分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后导致液面明显下降,盐水的密度就会变大。那么此时盐水对容器底所产生的压强将 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5)小宁再用图己所示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 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测出左侧水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1,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2;已知橡皮膜距容器底的深度为h,水的密度为ρ水。则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液=__________。(用题中测得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23.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海绵、小桌和砝码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海绵______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若实验室没有海绵,则小明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木板代替海绵进行实验;
(2)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同桌小红用一支铅笔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她设计了如图丁、戊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图______所示的方案更合理一些,另一种方案不足的原因是______。
24.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比较______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在图丙实验过程中,砝码与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砝码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N。测得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戊所示,要准确地测量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他应在______时间段读取测力计的数值,木块在第7s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3)为解决实验中测力计示数不稳定的问题,小明改用图己装置实验:测力计保持水平且左端固定,沿水平方向用任意大小的力拉动长木板,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都等于测力计示数。你认为小明的改进是否合理?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4)小华做该实验时,设计了如表并记录了部分数据。
序号 支持面 木块对支持面的压力/N 滑动摩擦力/N
① 棉布 2
② 木板 4
③ 玻璃板 6
小华分析数据时,认为表格设计和数据记录存在问题,无法总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结论,原因之一是在不同支持面条件下,没有设计控制______相同的数据。
五、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7分)
25. 共享电动车整齐地摆放在各大街道停放点,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图是某款共享电动车及其铭牌上的有关参数和某次骑行数据,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骑着电动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请计算
电动车净重 50kg 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 总重的0.03倍
行驶中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 100cm2 骑行时间 0.5h
骑行里程 10km
(1)某次骑行过程中的速度为多少km/h?
(2)此人骑着电动车匀速直线行驶时,电动车受到向前的牵引力是多少?
(3)电动车在行驶过程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6. 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重为5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g取10N/kg)求:
(1)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
(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强。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7. 黄旭华是中国的“核潜艇之父”,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核潜艇是国家的战略重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之一。图甲是核潜艇的外观。
(1)核潜艇在海面下的100m的深处悬停时遇到紧急情况迅速上浮,在这过程中潜艇的深度计显示的潜艇在海面下的深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则潜艇在第80s时受到海水压强为______Pa(潜艇高度不计,海水密度取,g取10N/kg);上浮过程中,潜艇的速度为______m/s,潜艇受到水的压强______(填“变大”、“保持不变”或者“变小”);
(2)流动的海水属于流体,核潜艇在海里行驶要考虑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是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U形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形管中______(选填“a”或“b”)管水面升高,如果升高端的液面比原来升高了5cm,则此时U形管底部d处左右两侧液体压强差为______Pa。(g取10N/kg)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检测试题
初中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7-9章。
2. g=10N/ kg,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3题答案】
【答案】 ①. 竖直向下 ②. 右
【14题答案】
【答案】 ①. 750 ②. 海拔
【15题答案】
【答案】 ①. ① ②. 静止
【16题答案】
【答案】 ①. 连通器 ②. 相平
【17题答案】
【答案】 ①. 1.2 ②. 1 ③. 竖直向下
【18题答案】
【答案】 ①. 不变 ②. 变大
三、作图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
【19题答案】
【答案】
【20题答案】
【答案】
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钩码个数 ②. 改变力的方向
(2) ①. 不能 ②. 同一直线上
(3)把小卡片剪成两半
(4)A
【22题答案】
【答案】(1)不漏气 (2) ①. 密度 ②. 深度
(3)B (4)变小
(5)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凹陷程度 ②. 不能
(2) ①. 乙、丙 ②. 小
(3) ①. 戊 ②.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24题答案】
【答案】 ①. 乙、丙 ②. 0 ③. ④. 3 ⑤. 合理 ⑥. 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
五、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7分)
【25题答案】
【答案】(1)20km/h
(2)30N (3)
【26题答案】
【答案】(1)3×103Pa
(2)40N (3)5×l03Pa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7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2 ③. 变小 ④. 小于 ⑤. a ⑥. 10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