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中学集团五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zip(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中学集团五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zip(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阶段性物理课堂练习(2025.10)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必须在答卷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和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图中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旗杆上的滑轮 B.钢丝钳 C.镊子 D.羊角锤
2.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所做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小
B.做功时间越长的机械,功率越大
C.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
3.2025年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高空抛物的危害:一个鸡蛋从高空落下,可以使人头皮受损,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如果一个鸡蛋从20m高处落下,鸡蛋重力所做的功最接近的是(  )
A.1J B.10J C.100J D.200J
4.如图所示,利用同一个滑轮分别按照不同方式拉着同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匀速上升,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F3,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最大 B.F3最小 C.F2最小 D.F2最大
第4题图 第5题图
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质量为40kg的物体,在10s内匀速向上提升2m。已知拉力F=300N,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m 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6.7%
C.人所做的额外功为300J D.拉力F的功率为60W
6.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将杠杆放在水平台上,杠杆处于图甲所示的状态。将杠杆调水平平衡后,左、右两边挂上钩码使杠杆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杠杆处于非平衡状态
B.甲图中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会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C.乙图中钩码的重力是杠杆的动力和阻力
D.乙图中左右两边的钩码同时向外移1格,杠杆左侧下降
7.如图是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杆秤,经测试发现杆秤能称量的物体的质量较小。若要增大杆秤的称量质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秤钩向左移
B.将提纽向右移
C.增大秤钩的质量
D.增大秤砣的质量
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G的物体,在A端施加力F,当力F从图中实线方向转动到虚线方向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位置静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及其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
B.杠杆一直是省力杠杆
C.F大小一直变大
D.杠杆受到的阻力是物体的重力
9.骨骼、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尽管人体的各种运动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都是由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下列对于踮脚过程的杠杆模型建立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吊车吊起货物时要放下支柱来提高吊车的稳度,利用伸缩撑杆匀速顶起吊臂使其绕O点转动,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关于吊车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逐渐变小
B.放下支柱可以增大吊车对地面的压强
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D.吊臂是一个费距离的杠杆
11.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将其 抬起时所用的力如图所示,抬至竖直位置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则(  )
A.F甲>F乙,W甲>W乙
B.F甲<F乙,W甲=W乙
C.F甲=F乙,W甲<W乙
D.F甲>F乙,W甲<W乙
12.如图,长为L的轻质木板(不计质量),左端可绕O点转动,右端放一重为G的小物块,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木板的右端,使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小物块向左匀速滑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拉力F与小物块运动时间t关系的是(  )
A. B. C. D.
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3.甲图是“西安最美环山公路”骊山大道,环山公路修得弯弯曲曲,宛如盘龙,其相当于______(选填“斜面”或“轮轴”);乙图是用螺丝刀拧螺丝的情景,手柄______(选填“粗”或“细”)一些的螺丝刀用起来更省力;丙图是旗杆顶部安装的滑轮,使用该滑轮的目的是______。
如图甲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夹子,此时手对夹子施加的力为F1,夹子上的钢丝对夹子的作用力为F2,则F1______F2(填“>”“=”或“<”);若用该夹子夹住物体时(如图乙所示),夹子是______(填“省力”“费力 ”或“等臂”)杠杆。
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装置,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滑轮C 属于____(选填“定”或“动”)滑轮,吊桥可看作支点为_____(选填“A”“B”或“C”)点的杠杆,刚拉起吊桥时,吊桥为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如图所示,工人利用独轮车搬运砖头时,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功。若车体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1200N,保持独轮车在图中位置静止时,人手竖直向上的力F为_______N。手向远离车体移动一些距离,竖直抬起车把将更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
九年级(1)班的同学学习了功的知识后,他们讨论对物体做功的多少。李壮同学用10N的水平拉力将重300N的箱子沿水平地面移动了5m,张强同学将这个箱子匀速举高2m,王明同学将这个箱子举起后在空中停留5s.李壮同学做功是____J,张强同学做功是____J,王明将箱子在空中停留5s过程中做功____J。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__________的物理量。某机器的功率是500W,其物理意义是 。用甲、乙两台机器分别将同一重物G提升到同一高度,物体的运动过程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两台机器做的功W甲______W乙,两台机器做功的功率大小P甲______P乙(前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甲、乙做功之比为5∶3,所用时间之比为4∶9,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______。
19.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下图所示,“权”、“重”对应物理学中的力,“标”、“本”对应物理学中的_____。当“重”增大时,应把“权”向______(选填“A”或“O”)移动,才能平衡;已知秤砣的质量为0.2kg,当手提秤纽杆秤在水平位置静止时,被测物体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0.05m和0.2m,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kg。
20.修建房屋时,某建筑工人使用滑轮组提升建材,如图所示。他用竖直向下的拉力在15s内将重为480N的建材匀速提升了3m,每个滑轮重20N,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该过程中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_N,工人所做的总功为______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0~3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    J;9~12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    W;t=4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第21题图
如图,电子秤上支架质量不计,均匀细木棒OAB可绕O点自由转动,当支架支撑在A点时,调节O点高度,使木棒水平平衡,此时电子秤示数如图1所示,已知OA∶OB=2∶5,细木棒的自重为______N。现在B点施加竖直向上拉力FB,电子秤示数与FB的关系图线为图2中的①,则图像中横坐标x点的数值为______N。若将支架从A点移至C点,电子秤示数与FB的关系图线变为图2中的______(选填数字序号)。(g=10N/kg)
解答题(23题6分,24题6分,25题7分, 26题8分,27题6分,28题6分,29题6分。)
23.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并作出动力臂为l1的动力F1。
(2)如图所示,用开瓶器打开瓶盖,画出作用在A点上的最小力F1及其力臂l1;(3)如图所示,要求通过滑轮组用最小的力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组装滑轮组。
24.学习了功率知识后,小明和几位同学准备开展“比一比谁在爬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的活动.
(1)下列物理量中肯定不需要测量的是(  )
A.一楼地面到三楼地面的高度 B.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
C.每个同学的体重 D.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
(2)测量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设计了三套方案:①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的功率并进行比较;②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做的功并进行比较;③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算出体重和时间的比值并进行比较.可行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都可以
(4)登楼梯比赛时,某同学从底楼匀速登上五楼,共用了20s,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
A.3000W B.300W C.30W D.3W
小明用图甲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他的实验思路是:改变F2、l1和l2,测得杠杆平衡时所需的拉力F1,来寻找F1、F2、l1和l2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已知实验前已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杠杆上每一格长10cm。
(1)为便于测量力臂,弹簧测力计应沿________方向拉杠杆,并使之在________位置平衡;
(2)小明首先保持F2和l1不变而改变l2,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第1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放大图如图乙所示,则F1=________N;此时杠杆的类型与________(选填“筷子”或“老虎钳”)相同;
实验次数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动力臂l1/cm 动力F1/N
1 4 33 30
2 4 18 30 2.4
3 4 7.5 30 1.0
(3)为获得更多组数据,小明继续进行(2)中实验,为能顺利完成实验,在改变阻力臂l2时,l2应不超过________cm;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有:①保持________不变而改变F2;②保持F2和l2不变而改变l1。
(4)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
26.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序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2.7 0.2 74%
2 4 0.1 1.8 0.3 74%
3 8 0.1 3.1 0.3 86%
4 8 0.1 2.5 ① ②
小华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才方便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表格中,①②两处的数据应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通过比较__________(填实验次序)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
(4)通过比较__________(填实验次序)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5)有的同学认为,要测量绕法确定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钩码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距离__________(填“可以不测量”或“一定要测量”);
(6)如果第4次试验中,小组同学将钩码提升0.1m用时2s,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_W;
(7)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加物体提升的高度 B.加快提升物体的速度
C.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D.减小物体的重力
2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2×103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500N,不计摩擦和绳重,g取10N/kg,求:
(1)有用功是多少?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动滑轮重为多少?
斜面作为人类最早发明和使用的简单机械之一,在生产、生活、交通、科技等领域持续赋能,成为人类突破生理极限、改造世界的重要助力。如图所示,用拉力F把重为1200N的木箱A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用时60s。已知拉力F的功率为80W,斜面的高h=3m,长L=10m。
(1)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木箱A在斜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29.某型号新能源整车质量为1.2t,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3×104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在最大功率下,当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g取10N/kg,求:
(1)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
(2)汽车行驶10min牵引力所做的功;
(3)汽车行驶速度的大小。(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

…………………………
线
………………………………………
)九年级阶段性物理课堂练习答题卡(2025.10)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A B C B D D A D A C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3. 斜面   粗    改变力的方向  
14. <     费力  
定     B 省力   
不能     360N     省力  
50 600 0
18.  快慢       机器每秒钟做功500J 等于   大于   15:4   
力臂    A       0.8  
20. 250   1500    96%  
21.  0     18      6  
22. 1.6   0.8    ②
解答题(23题6分,24题6分,25题7分, 26题8分,27题6分,28题6分,29题6分。)23.(6分)
(6分)(1) B  
 刻度尺、体重计、秒表
D (4) B
25.(7分)(1) 竖直     水平  
4.4     筷子  
 37.5    l1 和l2
 F1l1 =F2l2
26.(8分)(1) 不正确 
0.4 80%  
 1、2   (4) 2、3  (5)可以不测量
(6) 0.5 (7) C
(6分)
(1)2.4×105J
(2)80%
(3)300N
(6分)
(1)4800J
(2)75%
(3)120N
(6分)
(1)1.2×103N
(2)1.8×107J
(3)25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