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耀正优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耀正优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10月高三年级·名校阶段检测地理
考生注意:
1.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近年来,重污染天气严重影响公众健康。汾渭平原中心区域的运城盆地,位于吕梁山末端和中条山脉之间,秋冬季多逆温现象,重污染天气问题尤为严重。主要污染物()的源区是陕西南部、四川东部和新疆、甘肃的东南部等区域。下图为运城市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运城市秋冬季逆温的主要原因( )
A. 夜晚近地面降温快 B. 周边省份冷空气入侵
C. 夜晚山地冷空气沿坡面下沉 D. 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
2. 造成运城市秋冬季污染物浓度上升的主导风向为( )
A. 东北风和西北风 B. 东北风和西南风
C. 东南风和东北风 D. 西北风和西南风
3.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缓解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问题的是( )
①加强区际联系,联防联控②恢复湿地,提高吸烟除尘能力
③构建西北防护林进行防沙④集中供暖,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安徽省合肥市(32°N,117°E)某绿色智慧建筑朝南的百叶窗叶片倾角随太阳高度变化而变化。夏季正午,百叶窗叶片与太阳光线垂直;冬季正午,百叶窗叶片与太阳光线平行。下图示意该百叶窗叶片夏季和冬季正午的朝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百叶窗叶片在夏季正午最小倾角为( )
A. 32° B. 23°26′ C. 81°26′ D. 8°34′
5. 元旦前后一个月内的正午该百叶窗叶片与地面夹角( )
A. 一直变小 B. 先变小再变大
C. 一直变大 D. 先变大再变小
冷涡主要是指存在于中高纬地区对流层中、上层的冷性闭合低压环流系统,其中心附近的气温明显低于四周。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冷涡,多形成于贝加尔湖一带,经蒙古、中国东北、堪察加半岛东移出海。春末夏初,东北冷涡活动频繁,是影响东北地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降水多出现在冷涡中心和移动方向的前部。下图为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高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关于图示地区高空冷涡四周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为湿冷的西北风 B. 西部为干热的西南风
C. 南部是湿热的东南风 D. 北部是干冷的东北风
7. 此时我国东北地区天气特征是( )
A. 温暖干燥 B. 温暖湿润 C. 寒冷干燥 D. 寒冷湿润
8. 冷涡后部的偏北风会携带一股股冷空气,吹散空气中的污染物,并使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从而呈现出清澈的蓝天。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出现以上现象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暑假期间小俞和小翟前往瑞士旅行,第一站是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他们看到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下图中左图是“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右图是两位同学旅行期间拍摄的“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两位同学参观的葡萄园可能位于图中的( )
A. a点北侧 B. b点南侧 C. c点西侧 D. d点东侧
10. 小俞对瑞士的自然风光印象十分深刻,在这里旅游期间他可以看到( )
A. 白桦金黄的落叶铺成地毯 B. 冰雪覆盖的角峰直指蓝天
C. 幽暗森林中密布的板状根 D. 橄榄叶在阳光下反射光芒
11. 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3个太阳”是指( )
①太阳光照充足②莱蒙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③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
④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热量⑤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乞峰千里木是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特有品种,生长在海拔3600~4300米的地带,高度一般在3米以上。其顶部的叶子夜间闭合、向内卷起,白天重新张开;枯萎的叶子凋而不落,附着在茎干上以应对海拔4000米的极端气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乞峰千里木最可能生长在乞力马扎罗山的( )
A. 山麓地带 B. 森林带 C. 高山草甸带 D. 冰雪带
13. 促使千里木属植物物种变异和演化的主要驱动力不包括( )
A. 长距离扩散 B. 地理隔离 C. 稳定的气候 D. 地形和海拔
14. 乞峰千里木枯萎的叶子凋而不落的主要原因是( )
A. 减少水分蒸腾 B. 增强光合作用
C. 抵御寒冷气候 D. 防止病虫害侵袭
在研究合肥市城市公园冷岛效应时发现,合肥市公园降温范围与周长面积比(周长和面积的比值)呈负相关关系,周长面积比越小,公园降温范围越大。通过对公园外部缓冲区地表温度分析,发现随着与公园距离增加,缓冲带内温度呈现上升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假设要在城市建设公园,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只考虑周长面积比,公园的周长相等,为实现较大的降温范围,公园的形状应尽量接近( )
A. 正方形 B. 圆形 C. 长方形 D. 正三角形
16. 基于对合肥市城市公园冷岛效应的研究结论,在考虑城市未来发展规划时,如果要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又要兼顾土地利用效率,以下关于城市公园布局的策略,最不合适的是( )
A. 在城市中心集中建设大型公园 B. 在城市郊区建设大型公园,并通过绿道与城市连接
C. 沿城市交通干线均匀分布小型公园 D. 在城市各个功能区分散布局中小型公园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河,古名“决水”,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淮河南岸Ⅰ级支流,在安徽西部,流域跨豫、皖两省。下图是不同日期拍摄的史河某河湾段景观图,图1拍摄日期为4月17日,河床裸露。图2为5月17日。两幅图片均往同一方向拍摄。该地上游两公里有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每当夏日该水库放水灌溉时节,史河水花飞溅,薄雾升腾,人如步入仙境!
(1)指出该地气候类型及判断依据。
(2)推测史河5月份水位比4月份高很多的原因。
(3)分析“薄雾升腾”的形成机制。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京津冀地区出现一轮历史罕见的极端暴雨过程,引发了严重的洪涝、山体滑坡和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图1示意2023年7月29日我国局部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2为台风“杜苏芮”移动路径概率预报图。
(1)指出台风“杜苏芮”海上移动时强度如何变化,并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
(2)描述京津冀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极端暴雨的形成过程。
数据显示,与夏台风相比,秋台风的登陆地点更偏南,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南地区,最多秋台风登陆的省份为广东和海南,比例都达到了29%,而且也更容易出现超强台风。
(3)分析秋台风登陆地点更偏南且易出现强台风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兴安岭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被誉为“北疆绿色长城”,是中国最大的国有林区,也是中国森林火灾发生率较高的林区之一。某研究团队对大兴安岭地区(研究区位置如下图所示)的森林野火灾害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森林野火发生频率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春季发生频率最高,且近年来该地区森林野火过火面积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2001~2021年研究区野火火烧迹地空间分布。
(1)据图描述研究区森林野火火烧迹地空间分布特征。
(2)从气候角度,分析研究区春季森林野火发生频率最高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研究区森林野火过火面积呈减少趋势的主要社会原因。
2025—2026学年10月高三年级·名校阶段检测地理
考生注意:
1.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3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 A
【4~5题答案】
【答案】4. D 5. B
【6~8题答案】
【答案】6. D 7. D 8. B
【9~11题答案】
【答案】9. A 10. B 11. C
【12~14题答案】
【答案】12. C 13. C 14. C
【15~16题答案】
【答案】15. B 16.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淮河南岸亚热带;中国东部地区(安徽西部)主要河流则为季风气候。
(2)上游水库有防洪功能;淮河流域6月份汛期来临;5月份开闸放水腾出库容为即将到来的汛期蓄洪做准备。
(3)河流水库沿岸水汽充足;夏季放水导致水库下游水温低,大气温度高;暖的水汽遇到冷的水面液化成雾。
【18题答案】
【答案】(1)变强;海面提供充足水汽,在热带气旋影响下,气流辐合上升,水汽凝结放热,加热了下部空气,增强了低压势力;气旋中心气压与外部气压差加大,更加剧了气流的流动,风力加大,使得形成台风后势力越来越强。
(2)双台风携丰沛水汽北上;受到华北北部高压阻挡;太行山和燕山山脉地形抬升等共同作用;京津冀地区出现一轮历史罕见极端暴雨过程。
(3)进入秋季以后,副热带高压南撤,使台风无法北移主要影响我国华南地区;夏季的海水热量不断累积,通常8月至9月海温达到最高,海温高有利于台风生成和能量增强;冷空气已开始活跃,增加了气压梯度,台风中心附近风速加大,也有利于台风强度增强;所以秋季强台风或超强台风出现概率更高。
【19题答案】
【答案】(1)总体分布不均,空间差异大;集中分布于中部和东北部;南部零星分布(或分布较少)。
(2)(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未来临,降水较少,空气干燥;多大风天气,风助火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春季干旱程度。
(3)加大了防火宣传教育力度,民众防火意识提高;加强了森林火灾监测、预警系统和灭火装备的投入,提高了火灾防控能力;生态保护工程政策的实施和推进,改善了林区生态环境,减少了人类活动对森林的干扰,同时提高了森林自身的抗火能力,降低了火灾风险;通过立法和执法加强了对违规用火的处罚,减少了人为引发的火灾;通过森林抚育、清理枯枝落叶等措施,减少了林下可燃物载量,降低了火灾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