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铜仁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物理测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1.北京时间2024年9月25日上午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从海南岛成功发射洲际导弹东风-31AG,飞行26分钟,全程12000千米,平均时速22.62马赫(约7.7千米/秒),在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附近准确落入预定海域。展示了中国导弹高超的精准打击能力,提升了战略威慑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024年9月25日上午8时44分”指的是时间B.“飞行26分钟”指的是时刻C.研究导弹绕地球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导弹视为质点D.导弹飞行过程中的速度不会大于7.7km/s2.在下面所说的直线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的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很小 B.物体的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很小C.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很小,而加速度却很大 D.物体的加速度在增大时,速度却在减小3.2024年5月3 日,嫦娥六号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正式开启月球之旅,最终探测器以大小不变的速率,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以月球为参考系,从某一点开始,探测器在运动一圈半和两圈半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位移和平均速度都相同 B.位移不相同,平均速度相同C.位移和平均速度都不相同 D.位移相同,平均速度不相同4.我国“蛟龙号”深潜器以7020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下潜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500m),这预示着它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在某次实验中,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的深度时间图像如图a所示、速度时间图像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h3绝对值代表本次下潜最大深度B.全过程中深潜器的最大加速度大小是2m/s2C.深潜器加速度方向向上发生在0~1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D.6~10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不变5.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m/s)。则该质点在时的瞬时速度和到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A.8 m/s,24 m/s B.12 m/s,10 m/sC.12 m/s,8 m/s D.24 m/s,8 m/s6.一个小球由静止释放后,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0.1s,已知3、4两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3cm,4、5两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8cm,则( )A.位置1、2之间的距离为5cmB.该物体的加速度a=5m/s2C.小球释放的位置是在位置“1”D.小球在位置“5”的速度为1.05m/s7.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是轨迹上的四点,测得,,,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为( )A. B.C. D.8.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秒内的位移是它落地前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5m B.20m C.11.25m D.31.25m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9.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其中图像表示的物体在时的速度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s内运动位移最大的是甲物体 B.0~4s内有3个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C.第4s末加速度最大的是乙物体 D.第4s末速度最大的是丁物体10.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四个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长度分别是L、2L、3L、4L一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四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0,则( ) A.子弹通过所有木块的平均速度和初速度之比B.子弹穿出第一个木块和第三个木块时的速度之比C.子弹通过第二个木块和第三个木块的时间之比上D.通过前二个木块和前三个木块的时间之比11.如图所示,一个冰壶在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滑行,依次通过A、、三点,最后停在点。冰壶通过的时间为,通过的时间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壶的加速度大小为B.冰壶通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C.之间的距离为D.冰壶从点运动到点所用时间为12.小球A自2H的高度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A球由静止释放的同时,其正下方地面上有另一小球B以的初速度竖直上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A.若小球B以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两球在空中相遇时间为B.要使B球在下落阶段与A球相遇,B球上抛的初速度必须满足C.要使B球在上升阶段与A球相遇,B球上抛的初速度必须满足D.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B球上抛的初速度必须满足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13.(1)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匀加速运动,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试估算: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 m/s;在运动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大小 。(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其中、、,则打A点时小车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用逐差法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在测定小车速度的实验中,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使用打点计时器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中的点均为连续的实际点,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Hz交流电。将毫米刻度尺靠在纸带上进行测量。(1)图中所给点1和3所对应的刻度分别是 cm, cm。(2)以0号点为初始时刻(零时刻),现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作为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计算出2号点的瞬时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并将与其对应的时刻一起填入表中,然后在坐标纸中用“+”标出该点,再绘制出速度—时间图像 。点 时刻t/s 速度v/m·s-11 0.02 0.5023 0.06 0.954 0.08 1.17(3)由绘制的图像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m/s2,小车在零时刻的速度是 m/s。(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15.一辆工程车原来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处立即开始刹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m/s时,交通信号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共用了12s。求:(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开始刹车后2s末及10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16.树高千尺,叶落归根,有一个苹果从草果树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苹果在下落过程中没碰到任何障碍物。现测得该苹果在最后s内下落的高度是h=11m,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苹果下落的时间及这棵苹果树的高度。17.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某同学用安装有蓝牙设备的玩具汽车A、B(均视为质点,且在图中未画出)进行实验,在间距的两条平直轨道上,A车自点从静止开始以大小的加速度匀加速向右运动,B车自点前方处的点以大小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连线与轨道垂直,两车间的距离超过时,两车无法实现通信,忽略信号传递的时间。求:(答案均可用根式表示)(1)当B车在A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2)两车能通信的最长时间。参考答案1.【答案】C【详解】A.“2024年9月25日上午8时44分”指的是时刻,A错误;B.“飞行26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B错误;C.研究导弹绕地球的运行轨迹时,导弹的体积和形状可忽略,可以将导弹视为质点,C正确;D.导弹飞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7.7km/s,导弹的瞬时速度可能大于7.7km/s,也可能小于7.7km/s,D错误。选C。2.【答案】C【详解】A.物体以很大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时,加速度为0,A不符合题意要求;B.物体从静止开始以很大的加速度做加速运动时,一开始速度很小,B不符合题意要求;C.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很小,则加速度一定很小,C符合题意要求;D.物体的加速度在增大时,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在减小,D不符合题意要求。选C。3.【答案】D【详解】设探测器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从此点开始,探测器在运动一圈半和两圈半的位移大小都等于方向也相同,所以位移相同,而运动时间不相同,则平均速度不相同。选D。4.【答案】A【详解】A.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的深度时间图像如图a所示,可知,图中h3绝对值代表本次下潜最大深度,A正确;B.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大小,根据图b所示,可知,全过程中深潜器的最大加速度大小是,B错误;C.根据图b所示可知,深潜器加速度方向向上发生在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C错误;D.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6~10min内,图像斜率的绝对值不变,但前段时间内加速度为正值,后段时间内为负值,表明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即深潜器的加速度发生了变化,D错误。选A。5.【答案】D【详解】将代入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得时刻的瞬时速度为将和分别代入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得则质点在2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到间的平均速度为故选D。6.【答案】B【详解】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则所以则故A错误;B.根据△x=aT2,解得故B正确;C.小球在2点的速度则在1点的速度可知1点不是小球释放的位置,故C错误;D.小球在位置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B。7.【答案】B【详解】设物体的加速度为v,通过AB的时间为t,则有BC段,有解得从O到B,根据速度公式得所以OA之间的距离为解得故选B。8.【答案】C【详解】因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第一秒内的位移,最后一秒内的位移,设总的下落时间为t,则有,解得,体下落时,距离地面高度,选C。9.【答案】ACD【详解】AB.由图甲图像知0~4s内,甲的位移大小为8m;图乙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乙的位移大小为0;图丙可知,物体先向前匀加速1s,接着向前匀减速1s,周而复始,一直向前运动,所以0~4s内的位移大小为图丁,由图像可得物体位移—时间关系为所以可得0~4s内所以0~4s内位移最大的是甲,故A正确,B错误;C.图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图乙4s末加速度大小为图丙加速度大小为1m/s2;图丁,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式可得加速度大小为所以,第4s末加速度最大的是乙物体,故C正确;D.图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第4s末速度大小为图乙,第4s末速度为0;图丙,由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所以可判断得第4s末速度大小为0;图丁,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式可知丁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为,所以,第4s末速度为所以,第4s末速度速度最大的是丁,故D正确。故选ACD。10.【答案】BCD【详解】A.子弹通过所有木块的平均速度和初速度之比,A错误;B.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四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0,根据逆向思维,由,可得子弹穿出第一个木块和第三个木块时的速度之比,B正确;C.子弹穿出第二个木块的速度为,穿过第二个木块的平均速度为,所用时间,子弹通过第三个木块的平均速度,所用时间,则子弹通过第二个木块和第三个木块的时间之比,C正确;D.设总时间为t,则,解得,穿过最后一块木板过程中,根据逆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得,所用时间为,穿过最后两块木板过程中,根据逆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得,所用时间为,通过前二个木块和前三个木块的时间之比,D正确。选BCD。11.【答案】AD【详解】AB.由A到B过程,根据位移时间关系,由A到C过程,根据位移时间关系,联立解得,,A正确,B错误;C.根据速度位移关系,C错误;D.由A到D时间,从点运动到点所用时间,D正确。选AD。12.【答案】BD【详解】A.由于竖直上抛相对于自由落体为匀速运动,两球相遇时满足若小球B以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两球在空中相遇时间为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有相遇时间一定小于竖直上抛全过程的时间,设全过程时间为,则相遇条件为即解得A错误,D正确;B.要使B球在下落阶段与A球相遇,则有相遇时间大于竖直上抛上升时间,小于全过程时间为,可得解得B正确;C.要使B球在上升阶段与A球相遇,则有相遇时间小于竖直上抛上升时间,可得即解得C错误;选BD。13.【答案】;;;【详解】(1)[1] [2]在极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近似的认为等于瞬时速度,可得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滑块的加速度为(2)[3]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4]由于相邻的计数点间的位移之差不等,故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代入数据得14.【答案】(1) 4.80;7.60,(2) 0.70;见解析,(3)11.25;0.28/0.27【详解】(1)[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由图可知图中所给点1和3所对应的刻度分别是,。(2)[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则2号点的瞬时速度为[2]将与其对应的时刻一起填入表中点 时刻t/s 速度v/m·s-11 0.02 0.502 0.04 0.703 0.06 0.954 0.08 1.17根据表格数据描点,作出对应的图像如图所示(3)[1]由绘制的图像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2]由绘制的图像可知,小车在零时刻的速度为15.【答案】(1)1m/s2;2m/s2 (2)8m/s;6m/s【详解】(1)汽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再做匀加速运动,设汽车从A点开始减速,其运动的初速度用表示从A点到达B点经过的时间,汽车从B点又开始加速,经过时间到达C点,则且有可得在AB段,有在BC段,有代入数据得(2)开始刹车后2s末的速度10s末的速度16.【答案】1.6s,12.8m【详解】设苹果树高度为H,苹果自由下落的总时间为t,前时间内苹果下落的高度为H1,则代入数据联立解得sH=12.8m17.【答案】(1);(2)【详解】(1)开始时B车的速度大,则AB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设经过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速度关系满足解得由运动学规律可知,A车的位移大小B车的位移大小由几何关系有解得(2)设经过时间,两车相距,由运动学规律可知A车的位移大小车的位移大小当B车在前、A车在后时,由几何关系即解得,当A车在前、B车在后时,由几何关系有即解得,(舍去)显然,两车能通信的时间段为,故两车能通信的时间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