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学期第一阶段学业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得分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10分)1.大家xīn shǎnɡ( )着wài pó( )制作的ɡuì huā( ) ɡāo bǐnɡ ( ),都夸做得好。2.面对敌人的qīn lüè ( ),战士们fěn suì( )了碉堡里敌人yǐn bì( )的火力封锁,取得了战斗的胜利。3. 白鹭是一首jīnɡ qiǎo( )的诗,色素的配合, shēn duàn( )的大小,一切都很shì yí ( )。二、词语运用。(9分)1.给正确的读音、汉字打“√”。(3分)间隔(jiān jiàn) 人影(绰绰 卓卓) (负 付 )荆请罪抵御 (yù xiè) 完(璧 壁)归赵 难以( 置 直)信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浩瀚的宇宙中有不计其数的星球。B.救援队员想方设法地去营救困在矿井里的矿工。C.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我们要一直努力地去学习。D. 大丈夫要言出有信,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样才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可值得信赖的人。3. 下列最能体现“理直气壮”的意思的一句话是( )。(2分)A.蔺相如靠着柱子站定,对秦王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B.海听到老人讲述的道理,刘明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C.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D.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三、下面的句子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请将字母填入括号中。(2分)A.知错就改 B.互相谦让 C.顾全大局 D.做事周密(1)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 )(3)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 )(4)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1.概括下面句子的主要意思。(不超过15个字)(2分)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3分)喋喋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这句话体现了地道战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1分)(2)用加点词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按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4分)“修理”有两种意思:①使损坏的东西复原; ②整治。请你用“修理”的这两种意思各写一个句子。(1)(2)五、课文回放站。(10分)1.《落花生》一课的作者是 ,作者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运用的写法,给我们讲了做人的道理:。2.古往今来,很多名人写下诗句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毛泽东经曾说过“多少事, ;天地转 。一万年太久, 。”陶渊明说过“盛年不来, 。 ,岁月不待人。”岳飞说过“莫等闲, , ”……第二部分 阅读感悟一、课内阅读 (13分)《搭石》节选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在“ ”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平稳——( ) 假如——( ) 停脚——( )3.读了这段话,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写一行人走搭石的动作美,是从“ ”这个词语知道的;再写声音的美,是从“ ”这个短语知道的;最后写画面美,是从“ 、 ”这两个词语知道的。(4分) 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句,把 比作 ,突出了人们走搭石的动作 。(2分) 5.用“ ”画出文章中的一句俗语,自己再写一句生活中常用的俗语。(2分) 二、课外阅读(10分)心系竹林故乡的竹林,远远望去,犹如一床厚厚的绿被子软软地盖着大山。清风过处,绿被子也随风起伏,仿佛是大山恬静休憩时均匀的呼吸。那竹林的绿是很浓很浓的,顺着山坡缓缓地蔓延,浸绿了巍峨的山峰,润绿了薄云缭绕的山谷,也映绿了远远的山峦。走进竹林,层层叠叠的叶子遮住了强烈的阳光,它们把阳光碎成点点的斑儿,零星地洒在铺满黄叶的地上,宛如一块绣了星星的黄锦。竹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帮助。儿时,常约了伙伴到竹林,摘下一片嫩嫩的竹叶儿放入口中,吹出百灵鸟叫般清脆的声音,逗得竹枝上的鸟儿也叽叽喳喳地叫开了,留在口中的是竹叶的幽幽清香。我们在林中追逐嬉戏,玩累了就找块地方躺下,那软绵绵的厚厚的金黄的叶子,给人躺在炕上般的感觉,那么舒畅,那么惬意。闭了眼,让叶间的光点儿照在眼上,便感到红彤彤的一片。在这一片红亮的色彩中,幻想着自己已经长大了的将来……在春天,细雨纷纷的日子里,我会跑到竹林中去寻找竹荪(sūn)。那是一种粉红色的菌类,像根倒长的萝卜,半透明的,上面还沾着小水珠,鲜灵灵的。我将它们采上一大把,蹦跳着带回家,于是餐桌上又添了一份清香四溢的汤。初冬时节,那株株嫩笋已经长高,裹在它们身上的笋壳也随风飘落。母亲就把那壳儿捡了来,拭去上面的茸毛,然后剪成鞋底的形状,再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上布条纳成“千层底”——母亲说那样的鞋底可以隔湿。于是到了冬天,当皑皑白雪压弯竹梢时,我便穿着母亲做的暖和的新鞋和伙伴们在竹林中堆雪人、打雪仗了。时间流逝,我现在已远离了故乡,可是我的心仍系在竹林里。1.文章第1、2自然段,是按照从_______到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先写竹林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再介绍竹林的______________。(2分)2.文章第3~5自然段中,第3自然段在这3个自然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3.第5自然段作者回忆了两件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读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章通过描写竹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一、根据材料回答问题。(4分)一天中午,小亮见小明从饭堂吃饭回来,便问小明:“饭堂里打饭的队伍排得长不长?”小明说:“队伍排得倒不长,就是有点粗!”1.小明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相关的班级公约条例,你发现有同学在饭堂不排队,你会怎样劝说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在你的学习生涯中,遇到过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各自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各自在课堂上绽放出独特的人格魅力,本次习作就请你提笔用文字刻画一位老师吧!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字。(3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