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第一次联考高一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每小题2分,共84分。)1-5 B D B C D 6-10 C B C B A 11-15 D C A B C16-20 B B D B C 21-25 B A C D C 26-30 B D C C A31-35 B C A B D 36-40 C B D A C 41-42 D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6分。)43.【答案】(每空1分,共8分)(1)横 古登堡(2)E 下降(3)横波消失; 纵波波速会大幅降低(4)莫霍界面 从西向东逐渐变薄(或从西北向东南递减)44.【答案】(每空1分,共8分)(1)土星 日地距离适中(或有适宜的温度)(2)太阳黑子(黑子) 11(3)层理构造(或分层) 中生(4)莫霍面 消失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第一次联考高一年级地理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 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每小题2分,共84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与空间站组合体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下图为“发射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1.以下属于天体的是( )A. 等待发射的神舟号B. 运行中的空间站C. 登陆火星的探测器D. 地球上的流星雨2.组合体所处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A. 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3.最有可能干扰飞船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A. 雾霾 B.太阳活动 C. 流星 D.太阳辐射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据此完成4~6题。4.下列关于海王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巨行星B.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反C.表面温度比地球低D.在图中的序号是⑥5.小行星带的位置介于(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6.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以下特性( )①同向性 ②同质性 ③共面性 ④近圆性A.①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准备开始月壤采集工作。据此完成7~8题。着陆器的太阳能帆板获取的能源直接来自( )A.地热能 B. 太阳能C. 核能 D. 风能8. 与地球表面相比,月球表面布满陨石坑,主要原因是( )A. 月球引力比地球大 B. 月球表面没有水体C. 月球上无大气保护 D. 月球表面不是固态太阳能汽车是一种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主要是通过使用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在蓄电池中备用,用来推动汽车的电动机。据此完9~11题。9.下列城市不适宜大范围推行太阳能汽车的是( )A.拉萨 B.成都 C.西宁 D.吐鲁番10.对太阳辐射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①地形 ②纬度 ③生物 ④土壤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1.太阳能汽车大范围推行遇到的主要阻碍为( )A.运营成本过高 B.环境压力过大C.对地形平坦度要求高 D.对太阳能资源要求高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完成12~13题。12. 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A. 由南向北递减B. 由北向南递减C. 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D. 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13.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源 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A.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024年10月,太阳爆发近七年来最强的X9.0级耀班,右图示意NASA太阳动力天文台拍到的太阳耀斑照片。据此完成14~17题。14. 太阳耀斑发生在( )A. 对流层 B. 色球层C. 光球层 D. 日冕层15. NASA宣布2024年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推测下一次太阳活动强烈的年份约为( )2028年 B. 2030年 C. 2035年 D. 2046年16. 此次耀斑爆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 高纬度地区极昼现象 B. 卫星通信故障增多C. 全球各地的降水增多 D. 多地发生强烈地震17.在太阳剧烈活动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有( )①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 ②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③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④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It’s not just a planet(行星),It’s home(家园)。”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据此完成18~20题。18. 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A. 质量在八颗行星中最小 B. 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不同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 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19. 地球表面有大气层,主要原因是( )A. 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 地球本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 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20. 地球上有生命生存所必需的温度条件,是因为( )A. 地球的质量适中 B. 地球的体积适中C. 日地距离适中 D. 地球的卫星数目适量研究表明,有颌类动物群的起源与演化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关键的事件之一。我国科研团队曾在西南地区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保存完整的有颌鱼类化石(距今约4.4亿年前),填补了古生物学史上的空白。完成21~22题。21.含有有颌鱼类化石的岩石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花岗岩22.化石所在的岩石类型,具有何种特点( )A.具有层理构造 B.具有上老下新的特点C.具有片理构造 D.无法反映时间顺序下图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示意图,读图完成23~25题。23.图示生物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是( )A.①-④-⑤-③ B.②-④-①-③C.④-①-③-⑤ D.⑤-②-③-④24.下列关于图示生物生存时期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B.②-发生了全球性生物灭绝事件C.③-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 D.⑤-喜马拉雅山脉在此时期形成25.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陆地地层只含有陆地生物的化石,海洋地层只含有海洋生物化石②研究地层与其包含的化石可以推知地球的历史和古地理环境③不同时代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④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研究地层是了解地球的主要途径。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地编年,形成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26~28题。26. 地质历史上的两个重要的成煤时期是( )A. 寒武纪和古生代 B. 古生代和中生代C. 中生代和新生代 D. 新生代和元古代27. 联合古陆最终解体的时间是( )A. 前寒武纪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28. 编制地质年代表,可以( )①探索生命起源与进化 ②再现地球发展的历程③判断岩石的矿物成分 ④研究地球环境的演变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杪椤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木本蕨类植物,早在1.8亿年前,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左图为“桫椤景观图”,右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29~30题。29. 与桫椤繁盛时期相符的地质年代是( )A. 前寒武纪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30. 推测桫椤繁盛时期,其生长地的气候特点是( )A. 温暖潮湿 B. 温暖干燥 C. 寒冷潮湿 D. 寒冷干燥在海陆变迁过程中,陆地面积基本不变,全球环境却发生了深刻变化。下图示意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海陆分布。据此完成31~33题。31.图中地质历史时期由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排序正确的是( )A.Ⅰ—Ⅱ—Ⅲ B.Ⅲ-Ⅱ-Ⅰ C.Ⅰ—Ⅲ—Ⅱ D.Ⅱ—Ⅲ—Ⅰ32.受图中海陆变迁影响最直接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物种演化及分布C.海洋面积的变化 D.季节更替的变化33.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繁盛的时期分别是( )A.Ⅱ、I B.Ⅰ、Ⅲ C.Ⅲ、I D.Ⅱ、Ⅲ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其深度及长度都在世界大峡谷中排名第一。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峡谷景观图。读图,完成34~36题。34. 该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 5个 B. 4个C. 3个 D. 2个35. 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A. 大气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生物圈36.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说明了(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C.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D. 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局部图。读图,完成37~38题。37.下列各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珠穆朗玛峰C.刚果盆地 D.夏威夷群岛38.岩石圈包括(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全部和③的上部2025年18号台风“桦加沙”中心已于 9月24日17时前后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据此完成39~40题。39. 受台风“桦加沙”直接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为( )A. 大气圈 B. 水圈 C. 生物圈 D. 岩石圈40. 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B. 水圈是厚度最大的圈层C. 各圈层之间相互渗透 D.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读地球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四大圈层。据此完成41~42题。41. 丙在地球环境中的意义不包括( )A. 改变大气圈、水圈的组成B. 促进太阳能向有机能转化C. 改造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D. 主要成分是气体和悬浮物4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6分。)4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结构图”。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分布图”。(1)材料一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D、F表示不连续界面,其中F表示 界面。(2)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材料一图的 层(填写字母),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会形成类似云雾状的物质,会导致部分地区温度 。(3)我国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陆续发现很多大油田。地震波通过含油层时,发生的变化是 、 。(4)地壳等厚度线起始处(0km)是 。描述材料二图示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 。4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地理模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③为火星,那么曲线①为 (填行星名称)的公转轨道,图中能够直观显示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是 。(2)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③④之间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其周期大致是 年。(3)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图中地层直观显示出的特征是 ,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和恐龙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代。(4)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①②之间表示地壳,那么曲线②代表的界面是 ,横波经过曲线③代表的界面时,会 (增速、减速、消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地理联考 答案.docx 高一地理联考 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