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联考
4.“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一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牲畜这
思想政治试题
一特殊财产的存在,使得个体家庭逐渐与共产制的部落族群相分离,分工也演进
得更为精细,较大范围的部落内的两性分工转变为由一个个独立的家庭内部分
注意事项:
工所组成的社会分工。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
①氏族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助推社会分工演变
卡上。
②社会化大生产有利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③这种社会分工的演变为私有制产生创造条件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
④这种社会分工的演变有利于生产关系的质变
A.①②
B.①③
D.③④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C.②④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
人文明时代了。”对恩格斯的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文明时代”到来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的产生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②“文明时代”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被无偿占有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③“设防城市”中出现了最早的阶级统治的工具
1.大溪文化因重庆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大溪遗址的发现揭示了长江中上游的
④“设防城市”中出现了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新石器时代文化。据此可推断,大溪文化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处的时代
6.封建社会是以地主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漫长
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无数的变革,社会关系也出现了复杂的
②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使用的工具为简单打制的石器
变化,但社会本质没有改变。这表现在
③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①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状况没有改变
④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城市开始出现,贫富分化加剧
②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没有改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③地主阶级对农民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没有改变
2.某地博物馆拟运用数字技术为观众献上一场沉浸式体验展,在文明曙光之原始
社会时期展厅,观众会看到
④中国封建社会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没有改变
①人们手持刀叉铁棒追赶猎物
②人们给圈养的牛羊等投喂草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③氏族首领单独决策处理内部事务
④人们聚集在一起平分捕到的猎物
7.《徽州千年契约文书》中有记载,明代有一位名叫洪社鼎的人,因没有田地耕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请中介人作证,租到洪廷禄名下的田地一亩。面积计一亩分三分,每年(租户供
3.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作为
社鼎)向洪廷禄交纳租谷八斤,不能折算成银钱或其他物品,也不论当年是丰收
历史的见证,考古文物可以直接地反映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下列对文物所
还是歉收,都必须按照这个定额足额交纳,不得短缺。由此可以推断
处时代的社会生产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封建社会农民根本没有自己的田地
A.汉代的画像砖石—铁质农具广泛使用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B.宋朝的四系青瓷罐一地主占有农民全部劳动成果
③收取地租是封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C.春秋时期窃曲纹铜壶一奴隶占有一小部分生产资料
④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是农民受苦受难的根源
D.黄山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一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思想政治试题第1页(共12页)
思想政治试题第2页(共1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